查看原文
其他

民进优良作风 | 雷洁琼:愿为国家工作到最后一刻的老人

民进网 2023-06-16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导读

2023年是民进“作风建设”主题年。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在主题年工作动员会上指出,“以民进创始人为代表的老一辈领导人,开创了民进的优良作风。他们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在严酷的政治斗争中、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自觉自律,身体力行,展现了高尚风范,创造了优良传统。”

为继承和发扬民进优良传统和老一辈领导人的高尚风范,民进网开设“民进优良作风”专栏,讲述民进优良作风故事,敬请关注。



雷洁琼(1905年9月12日—2011年1月9日),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法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和卓越领导人,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七届、八届、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回忆姑妈雷洁琼

文/雷浣妍

姑妈已经去世几年了,我时常思念她,回忆起她生前的很多事情。

  长寿老人的独门秘方


姑妈的身体非常好,是位长寿老人,很多人认为她有养生秘方,事实上她的确没有吃过什么补药,生活还很简单朴素。她曾经半开玩笑地说过,自己身体好是因为不抽烟不喝酒不锻炼身体。而真正的原因,闲时她也告诉过我,那是因为:一、她上中学时对篮球、游泳、骑车等运动都很感兴趣,都乐意参加,这为健康的身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出国留洋求学的经历,锻炼了自己独立自主解决一切问题的能力,使自己有了坚强的意志,能应付一切问题。三、回国工作后,身体也经受了不少艰苦的锻炼,尤其是抗战时期在江西工作的那段日子,骑马、走路,到处旅途奔波,身体也经历了各种考验。这样的艰难困苦都经历过了,以后遇到什么巨风大浪也就胜似闲庭信步了。四、她一向心情开朗,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为了目标和理想而努力奋斗,生活也有规律,这一点非常重要。

此外还有一点,姑妈爱走路并且速度比较快,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以往出门,一般是我老伴蔡睿贤陪她走在前面,我和姑丈走在后面,因为我们都跟不上她的速度。我姑妈告诉别人“长寿秘诀”是“不运动”,其实是指自己不像一般老人那样每天打太极拳,练功,或在院子里转圈走路,她把她的运动都用到了实用的地方了。上下班或去近处,她通常都走路;朋友生病住院,她牵肠挂肚地抽时间去医院探望,也走路;到公园赏花也走不少路,只是很少为运动而运动而已。

少女时代的雷洁琼


  愿为国家工作到最后一刻的老人


姑妈的身体一贯比较健康,以前每年去一次医院也是为了体检。有一次,姑妈股骨骨折了,面对这样一位九十多岁的高龄老人,大夫在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上十分犹豫。医院召集家属、民进、人大的人来一起商议,大家一致认为:雷老是一个要求生活“高质量”的人,让她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几个月她是会受不了的。果然,征求她的意见时,她认为“为了保命什么事情也不干的躺着她受不了,宁愿冒风险也要争取重新站起来,可以继续工作”。后来手术非常成功,一星期后,姑妈就扶着助步器练习走路了,出院后一切如常,最后行走仍如风。大家都很佩服她,都这么老了,想的还不是颐养天年,而是对生活仍有追求,一定要能为人民服务生活才有意义。她也是一个很有毅力和信心去追求目标的人。

姑妈也是一个非常自立自强的人。凡是她自己能做的事,她就不愿意别人去帮忙。她能走路,就不愿意别人扶着她走。她洗澡,从来不让我们替她搓背。只要不生病,她就从来不躺在床上歇着。所以到晚年需卧床和由别人照顾她时,她感到十分不习惯和苦恼。多次问我们“怎么我吃了那么多的药好像还不十分管用,还是不能起来干活儿啦?”她总希望吃了药身体好起来,就可以继续工作了。因为她一直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工作了,就成了“没有用的人”了,是“多余的人”。如果生活上再“享受”一些,那就该是“受之有愧”了。所以她一直要求家里的一切都要十分节俭,说“不应增加国家的负担”。她虽然为人民做了一些事情,但在家里她从不摆功,她的很多事迹我都是从书本上或从别人口中才知道的。

姑妈晚年刚开始需要卧床休息时,有了一个用家乡广东话说的口头禅:“起身啦!”(意思是起床啦)。她招呼我们去她跟前时就这样喊,有时大家在她跟前她也这样喊,声音洪亮,反反复复地说。最初我们都以为这只是一个口头禅,但后来仔细想想,当时她肯定是在强烈地表达自己渴望站起来,希望还能去做点事情的愿望。她不愿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更不愿意自己什么事情都需要由别人来照顾,心中烦躁不已而又无法全部表达。直到一年后,大概她也意识到自己真的不能起来和从前一样工作了,慢慢就减少了这个口头禅了,直到最后也就不再说了。但我想,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希望自己能站起来去工作这个愿望仍存在她心中,而且非常强烈。

  姑妈和赵朴初、冰心的交往


姑妈一向身体很好,很少生病。但1988年2月却因感冒发烧,入住北京医院。首次住院,她对病房生活十分不适应,认为“没有自由”“没有自主权”,只盼能早日回家。后来一打听,原来冰心和赵朴初也同时住在北京医院,只因医生怕病人交叉感染,不让他们互相串门聊天。但他们互相思念心切,2月10日上午,姑妈先写诗一首赠冰心:“楼隔两层两重天,不能见面与交谈。遥祝龙年腾飞舞,大家康健庆丰年。”下书“洁琼拜早年”。冰心收到诗后很高兴,立刻和了一首回赠:“你是肚子能包天,我是量小不容物(当时冰心是因腹泻住院),所以你能当市长,我是小小老百姓。”并附言“我们的‘诗’让朴初看他会笑死。”但赵朴老看后不仅没有“笑死”,11日下午反而回赠二老一首诗:“八十一岁小弟弟谨向两位大姐道恭喜,龙飞待听震天雷,寿堂喜看堆山米(八十八岁称米寿)。”还盖上了印章。大家看后都哈哈一笑,虽互相不能见面,但三个病房都平添了不少温暖和喜庆。由此也可看出三位老人毫无拘束的老交情。

1992年10月,雷洁琼与赵朴初、冰心聚会畅谈。


  爱美的姑妈


姑妈心中常存有对美的向往。凡是美好的东西,她都喜欢。姑妈一生都爱花,认为花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纯洁的东西。所以每年春天花开了,只要能抽出空闲,她都要约上两三知己一起去公园赏花,享受大自然。漫步在花丛中,身心愉悦,她的不少照片都是在花丛中拍的。对很多花她都很喜爱,如桃花梅花玉兰花郁金香,晚年似稍偏爱蝴蝶兰。所以,朋友们送她的礼物也多半是花。我们客厅经常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像是个小花园。一进入就香气扑鼻,生机盎然。姑妈乐在其中,一天要仔细赏花多次,由此心情愉悦。到她晚年时,虽然已认不出是什么花了,但各种花的名字在她脑海中仍有一大箩筐,当她记不起问她的花的名字时,就随手拈来说一个,每次答案都不一样,令大家甚是惊奇。可见各种花在她脑海中的印象太深了,忘也忘不了。

对颜色,她亦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有时候我和高秘书穿衣服颜色搭配不好,她就会指出,让我们以后纠正。她收集了很多国内和世界各地介绍名胜古迹的风景照片,也十分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另外,对小孩子照片她也情有独钟,大概她认为孩子最纯真,是世界上最美的。打开她的抽屉、匣子,你就能找到很多有小孩图片的日历、书签,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小玩偶,被她珍藏着。所以,我姑妈虽然已年长,但依然童心未泯。而且,她也和年轻人一样,对自己和对家庭的未来,对国家的未来,都充满了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所以她才能心胸开阔,健康长寿。

姑妈做事十分认真,写字从不潦草,不仅要一笔一划把字写清楚,而且要写得美,正如她一生做事为人的作风。穿衣服她一定要穿得利索服帖,还要讲究颜色的搭配。家中的各物都要摆放整齐了,都有固定的位置,而且还要美观。连书柜里的书她都要一本一本的自己安排好,分门别类,便于寻找。

  惜时如金


我姑妈一生节俭,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其实我认为她最节省、最舍不得花的东西是时间。她绝不浪费一分一秒,每次下班或开会回来,匆匆的脚步声一过,就见她洗过手坐在座位上读书看报,或伏案写字。在家里,我从来没见过她舒舒服服地靠在椅子上或床上歇息过。周末了有时我问她:“您想吃点什么,我给您做去。”她的答案多半是:“简单的就行了,别浪费太多时间在做饭菜上,把时间腾出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她选住房的标准是“靠近办公室和开会的地方”,她说这样“可节省不少路上来往奔波的时间。”每天她看报纸,读到有适合参政议政的内容,都会认真地剪下来夹在本子上,或贴在笔记本里。她说这样当需要相关材料时,就节约了到处找报纸翻报纸的时间了。有了她这个榜样,我们大家都不敢太懒惰了。

  爱书成癖


姑妈一生都爱读书,最喜欢收到的礼物是书,最珍惜的东西还是书。她认为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以至于我们家的书柜最后摆满了所有可利用的墙壁。不少书还是解放前就买下的,一直保存到现在,都已落满灰尘,姑妈仍十分珍惜。她的图书品种多,却都一视同仁,一样喜爱。只是有几次她拿着书对我说:“这是XXX(一位朋友)送我的书,现在这朋友已经不在了,留下这本书给我做念想了”,所以特别珍惜。另外,因为她最钟情的事业是教师,民进也是教师的大家庭,所以,这两方面的书她读得特别认真,不少地方还有批注,有些书在最后一页上写上“X年X月读完”,特别有感情。后来她因为公务繁忙,读书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但她仍把书一本一本地珍藏起来,说待以后有空时再慢慢看。

1931年回国后在北平燕京大学任教,雷洁琼(前排中)与社会学系学生合影。


  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1955年春天,我来到北京,第一次见到我姑妈和姑丈。和他们一起住在南锣鼓巷政法学院宿舍。后来我上了大学,1960年被分配到云南边疆工作,后又去了长春工作了一段。1977年才回到北京,仍住南锣鼓巷姑妈家,1980年又一起搬到红霞公寓住,直到姑妈去世。我在他们身边生活了五十多年了,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我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毕生难忘。即使我在外地工作时,到寒暑假有空时,姑妈想我了,也会寄旅费给我,让我回北京看看她。“文化大革命”后期,她给我的孩子织了两件毛衣,令我十分感动。因为姑妈是职业型女性,平时补补袜子、衣服是可以的,但她绝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学织毛衣的,但她竟织出来了,可见她对我孩子爱之深。到晚年,她见到了我的孙女儿,她就更是高兴了,躺在床上不断地叫我孙女儿的名字,让她走近点床前大家多亲近亲近,慈祥之态溢于言表。使我真切地感到,爱真是可以延续的。

每天早餐时,我们家都爱吃一些水果。每到这时,削水果分水果的任务我姑妈就当仁不让了。因为全家人我姑妈削水果削得最好,使她有一种成就感。而且削好的水果由她分配放到各人的盘子里,我想她也会因此感到自己有点儿家长的味道,她乐意。所以这习惯就在家中一直保持了几十年不变。

她在家里唱歌不多,但有三首歌,只要电视或广播中一播出,她必定会大声地跟着唱。这三首歌就是国歌、国际歌和歌唱祖国。虽然她唱来略带点广东口音,但声音洪亮,很投入,使得在场的人也不禁跟着一起唱,于是客厅中男声女声童声都齐了,家中顿时很热闹起来。

  心系家乡、胸怀桑梓


姑妈出生在广州,但十几岁就去美国留学了。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工作,抗战时去了江西,后又到了上海。离乡别井多年,回家看看亲人也经常只是短暂的造访,解放后因公因私也回过家乡几次。但我总觉得,家乡在她心中常常是一种眷恋,一种怀旧的情绪。她一听到别人讲广东话就感到特别的亲切,乐意交流。所以只有我和她两个人时,我就常常用广东话和她说话,她就很高兴,给我述说从前她在家乡时的各种事。我们家本是个大家庭,亲戚不少,我姑妈对每个人都记得清清楚楚,几十年前发生的事,姑妈描绘起来仍然绘声绘色,妙趣横生。家乡人常吃的食物,如咸鱼、咸虾(虾酱)、米粉等等,一直是她一生最爱吃的东西。她告诉我她在美国留学时就特别想吃这些东西,但吃一次也不容易,因为怕“味儿”熏臭了房子让别人讨厌。所以,都要问清楚了房东要外出半天,才敢赶快煮一些来吃,享受享受。乡中祖屋年久失修,她汇钱托乡中子侄代为重新修建好。子侄们若有经济困难或有思想问题求助于她,她也非常乐意资助,并常写信教导他们。台山大江中学请她题个校名,她立刻就写,还寄了不少图书赠给学生们。在北京的同乡聚会,她也总是尽量抽时间参加。2002年夏天,她最后一次回自己的家乡,了却心愿,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外出。

1992年1月,雷洁琼考察汕头大学。


  正直无私、律己以严


姑妈是一个很执着的人,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她一旦认定了自己该怎么去做人,该怎样去做事,就会勇往直前,无论环境怎样变迁,也不会改变自己。“反右”以后,我发现她仍和从前一样敢于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少人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想法或做法都可能有些改变的,但姑妈没有因为受过不公的对待或其他原因而改变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姑妈晚年身居要职,但心中还是很平民化的,和从前一样谦虚不自傲,生活上也没有什么变化。从外地出差回来,总是很高兴得告诉我:“回家了,真是龙床也不如狗窝,还是回家来睡自己的床更舒服。”因为工作关系,有时她也要参加一些大宴会,但是每次回来,总是会对我说:“还是家中的清茶淡饭吃得更舒服。”有一段日子,姑妈姑丈坚持上下班乘公共汽车,去近处就走路。有公务的时候,姑妈会打扮得很整体得体,但在家里穿着就随便多了,即便是旧的有补丁的衣服,只要干净整洁她就穿。她一直都把自己放在老百姓的位置上,认为自己永远都愿意当个老百姓。

姑妈是个正直的人,一身正气,公私分明,绝对不让家属占公家的半点儿便宜。对错事儿,她会批评得毫不留情面。总之,在是非面前,她对亲人、后辈、学生、朋友的要求都一个样,一视同仁,十分认真。

1949年9月,参加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进代表合影。后排左二为雷洁琼。


  喜欢爽利干脆的姑妈


姑妈喜欢爽利干脆,这和她的性格有关,从几件小事中就能发现端倪。

姑妈告诉我,在京剧的各个行当中,她最爱听的是花脸。当时我心中立刻想到唱花脸时的那种豪迈直爽的气魄,还真是和我姑妈的性格颇为相似。

姑妈穿着得体是大家公认的。但有个大家都不知道的秘密,她的上衣袖子和长裤裤腿比一般人都稍短了些。如果买来成衣裤,她也会请我们替她剪短了缝好了再穿。我想这是因为她平日走路很快,裤腿长了会拖泥带水影响速度,袖子长了也会影响动作的敏捷和利索。

END


来源:摘自《民进口述会史资料选辑》(2016年),作者为雷洁琼的侄女,原题为《回忆姑妈雷洁琼》,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推荐

点赞、在看、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