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思海社会学 思海社会学 2023-02-23

2022年第3期 总第378期


目录

青年观察

基于典型人物塑造的青年政治动员模式探析——以《中国青年报》为中心的考察(1951—2021)(杨静)

“被围困”:返乡青年的创业困境及其原因(董怡琳)

网络青年从“原子化”到“族群化”的生成机制研究——以鸿星尔克出圈为例(郭娟娟)

数字游牧民:复媒体环境中的社交媒体平台摇摆研究(李嫒嫒)

青年群体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接触路径构建与比较(李加军)

来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研究——以《中国概况》课程建设为例(张鹏 张林华 吴洋)

Z 世代盲盒消费体验偏好研究(沈琦 陈婧)

教育分层、职业分化与新生代农民阶层生产机制(易卓)

儿童发展

社交媒体赋权:微信育儿群对母职自主性的建构(李梦竹)

数字时代家庭媒介生态与儿童媒介实践关系——基于鲁中地区 W 城与 Z 乡的对比研究(徐冠群 朱姗)

在家早教:城市新中产家庭婴幼儿养育策略——基于微信育儿群的参与观察(张小红)

我国城市儿童公共游戏空间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框架的分析(周雅君 胡福贞)

青少年政策

政策工具视角下日本儿童课后服务研究(金怡璇)

中国儿童照顾政策建议的碎片化与整合性公共托育体系建构(陶艳兰)

拜登政府经济社会政策对美国青年参与社会发展的前景分析(马峰)

摘要


基于典型人物塑造的青年政治动员模式探析

——以《中国青年报》为中心的考察

(1951—2021)


杨静


典型人物塑造一直是党和国家进行青年政治动员、促进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以《中国青年报》(1951—2021)为文本,考察青年典型人物的建构与嬗变历程,透视典型人物塑造所隐藏的青年政治动员的运作逻辑和发生机理。典型人物塑造暗含国家政治动员的需要,与特定时期的政治动员目标和内容紧密联系,不同时期典型人物政治形象的变化,体现了国家政治动员内涵的转变。基于典型人物塑造的青年政治动员机制是在权威机构运作下国家社会、媒体呈现、青年群体和典型人物之间良性互动的产物,包括典型符号的生产与控制、典型传播与社会记忆的生产、情感力的开发与生产、心理认同与行动践行四个环节。中国特色的青年政治动员运作机制突出我国政治实践中对道德力量的借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权威机构政治—道德运作的需要,更加注重以青年典型引领青年,以青年影响青年。完善典型人物塑造机制以更好地服务于青年政治动员,需要在典型人物的选择、宣传及形象建构上实现与时俱进的转变。


“被围困”:返乡青年的创业困境及其原因


董怡琳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不少在外务工的农村青年选择返乡开设工厂。返乡青年正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基于对山东、河南七个乡镇返乡青年的研究发现,返乡创业是青年顺应产业转移趋势、基于回归家庭与维持生计相结合的微观主体动因作出的选择。但他们的经营实践面临双重困境,具体表现为乡村工人的强流动性特征限制工厂发展,青年自身能动性有限使其难以从困境中突围。以政治经济学四大关键问题为突破口探究困境成因,乡村工人具有“退出成本低”的结构性力量,对其控制力弱是青年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深层原因则在于转移产业与乡村的结构性矛盾。政府应该提供政策支持,引导返乡青年摆脱困境,实现更高质量的创业与发展。


网络青年从“原子化”到“族群化”

生成机制研究——以鸿星尔克出圈为例


郭娟娟


2021 年 7 月,鸿星尔克的出圈,凸显了网络青年从“原子化”到“族群化”的生成过程,而互动仪式为其生成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在互动仪式视角下,该事件经历了“阈限前—阈限期—阈限后”的推进过程。网络青年在互动仪式阈限前,表现出个体性、分散性与隐匿性的“原子化”特质 ;在互动仪式阈限期,通过对象聚焦、情感连带与拟身共在机制实现聚类 ;在互动仪式阈限后,通过图腾符号、群体团结与身体实践的“族群化”想象,建构起以家国情怀、社会担当与企业良心为核心旨趣的“新国货族”形象,实现了从“原子化”到“族群化”的身份生成。


数字游牧民:

复媒体环境中的社交媒体平台摇摆研究


李嫒嫒


社交平台已经成为青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复媒体环境下,青年人像数字游牧民一样,栖息在多个社交平台上,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社交媒体平台的选择及组合使用。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发现,青年社交媒体的平台摇摆行为包含多平台间的平台摇摆、单一平台内部的摇摆和跨网界间的平台摇摆。青年社交媒体平台摇摆的动机包含数码工具、自我展演、关系管理与游牧谋生四个方面。面对社交媒体平台带来的语境坍塌和想象监视文化,青年人通过平台摇摆和受众区隔进行自我形象建构和关系管理,体现了复媒体时代下行动者的积极适应性和创造性。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接触路径构建与比较


李加军


来华留学生有望成为从“他者”视角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主体,但当前缺乏对来华留学生接触并认识中国文化的路径机制研究。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初步构建了来华留学生接触中国文化的路径框架,对比分析了留学生来华前后接触中国文化的路径。结果显示,来华前,留学生间接接触中国文化占绝对主导,其中,间接文化产品接触又占主流 ;来华后,留学生直接接触(直接人际接触和直接文化体验)占主导,间接接触(间接文化产品接触和间接人际接触)为辅。为此,有必要加强留学生教育的顶层设计,构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深度认知的教育体系。


来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概况》课程建设为例


张 鹏 张林华 吴 洋


目前,来华青年以高校外国留学生为主,对该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可以加深来华青年对中国文化和当代社会的理解与认识,增强以这些群体为辐射中心的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有效发挥该群体在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过程中的故事员作用,具有当代价值和深远意义。高校开展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的“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有助于国际中文教育向内涵式发展,有益于来华青年理解“中国方案”并形成文化和价值认同,培养更多的知华、友华国际人士。


Z 世代盲盒消费体验偏好研究


沈 琦 陈 婧


自带网络基因的 Z 世代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消费方式与理念。从消费体验的角度出发,引入魅力工学研究方法与 Kano 模型,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探讨 Z 世代对盲盒消费体验的偏好。研究发现,对 Z 世代而言,盲盒的消费不只是盲盒本身,更是社交情感、游戏体验、文化体验的消费,这些消费体验还包含了线上、线下两部分内容。盲盒消费体验品质属性可以被归纳为社交性、感官性、游戏性、文化性,它们都对 Z 世代对盲盒的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又与满意度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线性关系。


教育分层、职业分化

与新生代农民阶层生产机制


易卓


随着义务教育政策的普及和国家教育体系的完善,教育分层与职业分化成为当前新生代农民阶层生产与分化的重要作用机制。长期以来,受村庄收入结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农村保持着“有分化无分层”的社会形态,维续了村落阶层结构的均衡性和模糊性。然而,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和教育体系的完善,尤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劳动力再生产的“村庄—家庭”结构被打破,新一代农民并非直接进入全国普通劳动力市场,而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家际的教育竞争形成教育分层,进而在校内专业竞争中继续生产劳动力价值和进一步素质分化,最终形成职业层级分化,新生代农民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阶层生产。


社交媒体赋权:

微信育儿群对母职自主性的建构


李梦竹


在女性主义视角下,母职被视为社会建构的产物。基于 X 医院产科孕产妇微信群组的田野观察发现,国家话语体系、医疗体制、市场体系与传统话语体系介入母职,建构了如何成为母亲、如何成为好母亲的话语霸权,使得女性自主行动空间被挤压,主体性被压抑。但社交媒体创造的平等交流空间,发挥了社会网络的工具性和情感性支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母职的赋权,扩充了母职对抗霸权话语的能力与理性选择能力。


数字时代家庭媒介生态与儿童媒介实践关系 

——基于鲁中地区 W 城与 Z 乡的对比研究


徐冠群 朱 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儿童数字媒介实践成为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作为儿童媒介实践的主要场域,其本身的媒介生态对儿童产生直接且深刻的影响。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方法,选取城乡儿童进行对比研究,剖析儿童数字媒介实践行为背后的家庭动因与资本力量,揭示微观层面个体媒介使用、中观层面家庭环境影响、宏观层面教育与社会结构的深层次关系。研究发现,城乡家庭中数字媒介的“接入沟”逐渐缩小,儿童媒介可及度较高 ;城乡家长对儿童数字媒介使用的态度、功能认知与家长本身媒介素养的不同,会导致城乡儿童媒介实践的时长、内容与方式截然不同,数字媒介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重要性也差异巨大。研究结果显示,在数字时代,以家庭媒介生态为中介的媒介使用并未改变城乡间儿童的区隔,反而间接固化了社会教育的分化,优势与劣势媒介文化资本的传递影响着儿童的数字福利。


在家早教:城市新中产家庭婴幼儿养育策略

 ——基于微信育儿群的参与观察


张小红


家庭早教和机构早教是儿童早期教育的主要方式,前者优在习得环境,后者长于专业配置。为兼顾两者优势,部分新中产家庭尝试追求一种新的实践策略——在家早教,以实现家庭教育的专业化。基于微信育儿群的参与观察发现,在家早教既是城市新中产家庭应对文化追求与经济地位不同步的养育策略,也是平衡教育的功利性和人文价值的养育理念。情感和知识密集的母职投入与可以提供养育信息、资源和人脉的网络是实现在家早教的重要条件。


我国城市儿童公共游戏空间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框架的分析


周雅君 胡福贞


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中儿童游戏空间诉求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城市儿童游戏空间存在突出问题。结合当下我国建设儿童友好社区的框架结构,具体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中建设和优化儿童游戏空间,真正实现“儿童只有在自在游戏中才能称其为完整的儿童”的意义。从根本上说,忽视儿童游戏的基本需求或将儿童游戏简单视为可有可无的玩耍,是当前城市建设中儿童友好度不高的关键症结。


政策工具视角下日本儿童课后服务研究


金怡璇


政策工具是连接政策目标与政策行动的桥梁。考察政策工具的运用,有利于剖析政府实施政策的价值取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儿童课后服务政策渐趋成熟。依据政策内容,可划分为福利与教育并驾齐驱、“学社融合”付诸实践以及课后服务综合推进等三个重要时期。不同时期的政策工具,在选择与侧重上存在差异,且往往使用多种组合。对日本儿童课后服务的政策工具分析,可为我国开展儿童课后服务提供新的视角。


中国儿童照顾政策建议的碎片化 

与整合性公共托育体系建构


陶艳兰


文章梳理分析了 2001 年以来的 25 篇儿童照顾政策研究文献,发现关于儿童照顾的政策建议呈现碎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相关政策建议背后的儿童照顾理念模糊,对儿童照顾政策核心内涵的讨论比较单一,相关政策建议的出发点不同以及政策目标常常顾此失彼、缺乏整合。西方福利国家儿童照顾政策改革经验表明,对与儿童照顾相关的性别、阶层及早期教育等三个问题的认识,影响着照顾需求的评估和照顾政策的理念与方向。我国需要在明确的政策理念和清晰的政策逻辑下,构建照顾与教育相融合的高质量、整合性的公共托育体系,以促进社会平等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拜登政府经济社会政策

对美国青年参与社会发展的前景分析


马 峰


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等的痼疾不但成为美国社会危机、社会动荡的根源,而且成为美国青年“美国梦”终结的原因所在。固化的阶级和利益格局使美国青年不但难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及进入中产阶层,而且有的甚至从中产阶层跌入低收入阶层,促使美国青年更加广泛地参与到街头社会运动之中。美国拜登政府围绕“重建美好生活”理念搭建美国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在重建中产社会、推进美国家庭计划、就业计划等方面有很多内容对促进美国青年参与社会发展、打通美国青年向上流动的通道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其政策未触及美国结构性、制度性的问题本质,美国青年参与社会发展的前景在固化的格局和对立的社会现实面前依然暗淡。只有推进系统性改革,带动社会整体向上提升,才能为青年搭建真正的进身之阶。



《当代青年研究》是全国最早有公开出版刊号的青年研究学术期刊,多年来,以学术性、前瞻性面对读者,伴随着中国青年研究历程,凝聚了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扶持了一大批社科新人,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研究的坚实阵地和重要平台。


本刊主要栏目为:青年基础理论、青年价值观、青年参与、青年社会运动、青年流动、青年观察、青年文化、青年就业、青年工作、青年婚恋、青年消费、青少年热点问题、青年志愿者、青年宗教研究、新媒体与青年、青少年心理、青少年犯罪研究、家庭教育、农村青年、新生代农民工、国外青年研究、港澳台青年研究。


投稿链接:

https://qing.chinajournal.net.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