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讨文学,却不止于文学|面向初中生的创意写作进阶

三明治文化中心 三明治文化中心 2024-02-06


在创意写作进阶工作坊,我们读芥川龙之介的《鼻子》,老师向孩子们分享自己过去的外貌焦虑:我从小就觉得自己皮肤黑,在亚洲的观念里,大家似乎会认为女孩子皮肤白好看,小时候的我非常在意。长大一些以后,别人也常常会问我:你是美黑了吗?你是很喜欢晒太阳吗?你是很喜欢运动吗?但其实都不是,我只是天生的皮肤黑。现在的我,也慢慢学会跟自己的黑皮肤相处了。


这样的分享讨论在我们的工作坊中频频出现,老师和孩子们平等地分享着彼此对文学、对生活的理解,从自我走进文学作品,也从作品中再度发现自我,发现阅读写作的乐趣。以下撷取工作坊中的精彩讨论和孩子们的创作作品节选,邀请你共赏。


外貌与身体


看到周围人对主人公鼻子变化的态度,孩子们这样分析——


奇林:本来别人都同情他有长鼻子,后来变短了,就不需要同情了,别人就觉得难受了。内供在他们眼中是个异类,他们帮助一下内供就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只是随意地象征地帮忙,其实心里都没有真的希望内供鼻子变短。


楼昕:旁人的笑是嘲笑,当他的鼻子变回原处,旁人就觉得自己有些“亏”,因为他的缺陷被弥补了,而自己却什么都没有变化,就会有不平衡的心态。


悦然:《呼兰河传》里的小团圆媳妇被迫洗热水澡时,旁观者都在围观议论,在小团圆媳妇看起来快不行时才急着要救她出来。和这里围观的人都有着同样矛盾的心态。


他们也书写对自己身体的小发现或小困扰——


砚璘写"茧":



向上滑动阅览砚璘的"茧"


因为长期的写字关系,我右手上总有个茧,我从学写字开始因握笔方法不对而有茧,现在让我改握笔,不仅不顺手,写得还很慢,完全跟不上我们语文老师让我们抄笔记的魔鬼速度,但是要是寒暑假,会有一两个星期,出去玩不写字,那时候看手,茧已经消得几乎看不出来了。


小时候,写得并不是很多,所以茧不大,我也并不在意,倒还可以靠茧分别左右,有茧的手就是写字的手,写字的手就是右手,那一边自然是左手了。


现在,左右手是可以直接分辨,倒是穿毛衣的时候,茧被我手时不时抠两下,起皮了,然后起皮的地方就会勾住毛衣,每次穿的时候得特别小心,稍不注意毛衣就会被勾出一条线。


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抠手,不是抠两下,而是没事干了抠,题想不出来抠,发呆时也抠,茧倒是没那么大了,就是它时常被我抠破,流血。现在每当我想去抠的时候,便会去抠其他地方,桌子之类的,抠一下觉得无趣,便不抠了,只有很偶尔才会抠手。



品合写"鼻炎":



向上滑动阅览品合的"鼻炎"


鼻炎是一个困扰了我将近4年的慢性过敏性炎症,给我和我的家人都带来了许多烦恼。


自从得了鼻炎之后,我几乎就完全丧失了嗅觉,而鼻子几乎呼吸不了,得时刻张着嘴,有时在旁人看来有些可笑,但实属迫不得已。病情高发期时,纸的用量几乎可以达到每天一包,约200张左右,而这也使我的姥爷有些看不惯,嫌我浪费。每天早上我提着垃圾袋下楼扔垃圾时,他总是会说:“真是浪费纸,一天用那么多。”而我也只能无奈地回答“我也没办法啊。”但他还是时常会念叨几句“怎么小小年纪身体还没我一个老头好”诸如此类的话,使我难免有些无言以对。对此我一开始有些烦躁,往后就几乎习以为常了,便不再搭理。


最难忍的苦要数晚上几乎无穷无尽的鼻涕了。只要一躺下,出于某种原因就一直会有鼻涕堵住鼻子让我难以呼吸,而我习惯睡觉时闭着嘴,而这也使我在夜里只得一直翻身,直到我也不是很明确的某一个点才可以入睡,属实不易。


我尝试过改变,但只是带来了更加严重的后果。由于有些鼻涕我无论如何也擤不出来,我后来无意中发现可以将其转移到嘴里然后吐出去,但这使我的嗓子也受到了影响,使我同时患有面性咽炎和鼻炎,但咽炎的病因其实是鼻炎,但从此鼻涕便不由自主地流进我嘴里,而我也无法控制,只能边做手头的事便吐痰。我和我的家人曾多次求医,希望有人能治好我这怪病,但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无法根治这种慢性过敏性疾病,只能略微缓解症状,但效果并不明显,而我的生活还依然为其所困扰。


事到如今,我也只能坦然接受,与鼻炎共存,而身边的人也基本适应了我这一状态,几乎不再多嘴,也使我的生活平静了许多。希望有一天我的鼻炎可以愈合,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



楼昕写"小肉瘤":



向上滑动阅览楼昕的"小肉瘤"


我的左耳旁边有一个,或者准确说是两个“小肉瘤”。


“小肉瘤”是啥呢?我也就不吊胃口了,其实就是小耳朵,小耳朵可能对于某些人更加吊胃口,因为不知道这是啥嘛,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就是我的苦衷。


其实“肉瘤”这个名字似乎才更贴切一点,叫小耳朵可能这是因为长在耳朵旁边吧。大家第一次看到我的小耳朵,都会说:“诶,你这里长了个肉瘤,难受吗?”“肉瘤”这个称呼在我听来有点好笑,不过如果我没有及时回答,下一次他们再注意到的时候还会这么说的。


不继续扯了,小耳朵其实就是一块小肉,在耳朵旁边,朝着脸颊有一个“开口”的地方,也不是下垂的,就凸在那里,也没什么神经,摸或者捏较上端都没有感觉。我的比较特殊,在耳垂旁还有一个很小的小耳朵。


对于这个“小肉瘤”,我没有放很多的关注,不觉得它很烦或很漂亮什么的,我对他的想法就是平的,有人提到,就微微拨动一下,聊几句,话题就自然不在这个不起眼的“小肉瘤”上了。我也不会突然提起她,就像对待一个多年前就出国的老朋友一样,就像一个“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的东西。


虽然是在远方,但毕竟是“老朋友”了,以前当家人提出要切掉小耳朵时,我还是很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后来也没有人提起这茬了,就只有理发的时候问问“要把小耳朵露出来吗?”当然,后来剪了短发,也就没这回事儿了。




城市中的闲逛


我们读李娟的《荒野漫步》,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共鸣之处——


品合:荒漠上的广阔没有潜在的巨大危险,白天也没有狼,不像在城市里,处处要担心周围的危险,走得步步惊心。以前我在草原上也体会过这种广阔,人少安静,环境很纯净,色调很统一,不像城市里颜色繁杂。


楼昕:我对李娟的“闲”有共鸣。工作日的时候都不怎么闲,假期的空闲比较多,妈妈会给我安排一些事情,总是感觉一天下来不怎么闲,但转头一看成果也不是特别多。


悦然:作者在荒野漫步时会观察到一些细节,我出去散步时也会观察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地上的树叶、石头。


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关于一个人的闲逛,他们这样说——


楼昕:放学回家正是晚高峰的时候,路口过马路时人比较多,嘈杂混乱,但感觉不是特别吵闹,因为周围的人都和我没什么关系,我不会注意到他们。小区旁边的学校比较安静,看到过一只小猫,它的眼睛在傍晚中亮晶晶,一闪一闪的。


曦月:我放学走的是河边,河边栏杆比较矮,有时候下雨,路上也没什么人,我会踩在栏杆上,一步一步地走。河边视野开阔,走到桥上时会看落日,也会留意停在岸边树上的鸟。


关于独处的时光,孩子写道——


晟添:洗碗时听着凉水冲击着碗筷的清脆的声音,也不知不觉磨蹭了些,总在同一个地方擦来擦去。早上把衣服丢进洗衣机,看着洗衣机运转起来,闲着没事干时,搬个小板凳坐在洗衣机前,听着洗衣机忽快忽慢“呼呼”的转动声和流水声。做作业时戴着蓝牙耳机,静静地看着笔在纸张上挥动。若外面下着雨便不再戴耳机,听着雨水滴滴答答轻盈地拍打着玻璃。喜欢看雨,但不喜欢下雨。坐在阳台上,看着雨水落在窗户上和玻璃外的铁栏杆上,又慢慢地向下流动。下的是小雨时可以在玻璃上辨出粒粒分明的小水珠。


“创意写作与进阶”工作坊,老师与孩子形成了一个共同阅读讨论,互相激发思维的交流圈,藉由作家的生活与其文学作品,我们不断往内挖掘自己的头脑和心灵,也照进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到自我书写的题材。



工作坊时间

创意写作 进阶1/进阶2

周五 18:30-21:00


工作坊导师

麦子、春春


报名方式


  • 如果您是我们的老会员可咨询自己的阅读导师。

  • 如果您是我们的新朋友,请扫描二维码,添加sara老师咨询。




工作坊日历

2023年春季 3月-6月

每周一次,共12次工作坊


我们还有更多阶段工作坊

详情请扫码咨询sara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探讨文学,却不止于文学|面向初中生的创意写作进阶

三明治文化中心 三明治文化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