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问之:《红楼梦》中部分因字形和读音相似而讹传的文字(探寻《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迷失的文字系列之一)

古小说研究 古代小说网 2021-01-21

     红楼梦》至尊至贵,是中华民族之大骄傲,然流传至今之各版本皆非全璧。展开《红楼梦》这一巨幅画卷,可以发现不仅后四十回被许多红学家认为是他人另续,前八十回也是伤痕累累。

甲戌本红楼梦

从脂砚斋开始,众多专家学人投入毕生心血从事《红楼梦》的保存与修复工作,方有今日之大成就。然前八十回的修复工作,至今依然任重道远。

本文不是一篇全面分析《红楼梦》疑难文字的文章,而是针对部分严重影响阅读的文本问题提出一点个人看法。

为了方便读者比对阅读,节省翻阅查书时间,本文在引用《红楼梦》文字的时候,皆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红楼梦》(以下简称人文社《红楼梦》)为准,而对于引文中部分标点不规范之处则径直改正,该书前八十回以庚辰本《石头记》为底本,因此,可能在部分文字上与其它校订本略有出入,特提醒读者留意。

             

01

因字形相似而导致的异文

   

 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 怀笔墨者。我虽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人文本《红楼梦》第1-2页)

《红楼梦图咏》之通灵宝石、绛珠仙草

其中,“我虽未学”一句中“未学”一词,词不达意。考之,其中“未学”两字,甲戌本没这个词;庚辰本、戚序本、甲辰本都作“未学”;己卯本缺页;程高本作“不学无文”。

本人推断,“未学”当是“末学”之错别字。“末学”一词是我国古代常用的自谦之词,谦称自己没有多少学问,其实就是客套话而已,学问越大的人往往越谦虚,越喜欢说自己是“末学”。

如苏轼在《与封守朱朝请》的一封信中曾写道:“前日蒙示所藏诸书,使末学稍窥家传之秘,幸甚,幸甚!”苏轼学问可谓够大了,但在信中苏轼却依然自称“末学”。

而“未学”也是古代常用词汇,多指还没有上学或者是还没有开始学习的意思,例子非常多,不胜枚举。

曹雪芹如果没上学读过书,怎么能写成《红楼梦》这样登峰造极之巨著,可见“未学”用在此处不够妥帖。

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送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第四回,第63页)

刘旦宅绘宝钗扑蝶

其中,“皆亲送名达部”这句话的措辞方式,当属于将错就错。

在甲戌本上这句话是“皆报名达部”;而庚辰本、己卯本、戚序本都作“皆亲名达部”。“亲名达部”,缺少谓语,语不成句,不知所云。程高本中,此句话为“皆得亲名达部”,增加了一个毫无实际意义的“得”字,照样是语不成句。

本人推断,甲戌本的文字应是本来的文字。己卯本和庚辰本等版本的母本上,应该是把“报”误抄为“亲”,盖此二字之繁体字在结构上非常相似:“報”与“親”,如果再碰上墨汁发散、纸张破碎之类的巧合因素,手抄本就容易发生混淆。

人文社《红楼梦》采用的“皆亲送名达部”,来自蒙古王府本《石头记》。蒙府本上的文字,想必是当初抄写者觉得“亲名达部”不通而自行增加了一个“送”字,因而变成了“亲送名达部”这样将错就错的措辞方式。

 想来《离骚》《文选》等书上所有的那些异草,也有叫作什么藿蒳姜荨的,也有叫作纶组紫绛的,还有石帆、水松、扶留等样。(第十七回,第227页)

冯敏昌节录《吴都赋》

其中,“姜荨”当为“姜汇”之错别字。

庚辰本、己卯本和戚序本皆误作“姜荨”。甲辰本作“姜彚”,是正确的。盖“彚”乃“汇”字的繁体字之一种(“汇”的另一种繁体字为“滙”)。

考之,《红楼梦》这段文字中的几种异草均出自于左思的《吴都赋》,而《吴都赋》相关的文字是:“草则藿蒳豆蔻,姜汇非一。”“姜汇”即廉姜,一种非常香的植物,可入中药。可见,“姜汇”才是《红楼梦》原本的文字。

本人推测,早期抄写者由于形似而误把“彚”字抄写成“寻”,而后来的抄写者或许觉得“寻”字不通,又修改为“荨”字。不管过程如何,“荨”字则一定是“彚”字之误笔。

 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喝令快叫贾琏、赖大、兴儿来。(第三十三回,第441-442页)

戴敦邦绘贾政

其中,“喝令快叫贾琏、赖大、兴儿来”一句,“兴儿”一词属于人文社《红楼梦》自己校订修改的内容。

依本人拙见,该处校对并不十分妥当。兴儿与贾琏、赖大并列,不合常理。兴儿是贾琏的小厮,在贾府仆人中属于等级很低的层级,他怎么能跟贾琏和赖大并列呢?

贾琏是贾府中实际管理日常事务的负责人,赖大是贾府大管家,贾政叫贾琏和赖大来合情合理,叫兴儿来,则不合常情,叫贾琏和他的小厮一起来则尤其不合常理。

再说,贾政估计都不太可能知道兴儿是谁。

考之各版本中,庚辰本文字原本是“喝令快叫贾琏赖大兴来”,“兴来”两字后又被人勾换位置变成“来兴”,但《红楼梦》一书中并无来兴一人,仍不通;己卯本、戚序本作“喝命快叫贾琏赖大兴来”,只是将“令”作“命”,无实质性区别;甲辰本作“喝令叫贾琏赖大兴来”,只是少一个“快”字,亦无实质性不同;程高本改为“喝命叫贾琏赖大来”,删除了“快”字和“兴”字,可通,但改动有些大。

本人推断,原本的文字当是“喝令(或者“命”)快叫贾琏与赖大来”。抄写者一方面将“与赖大”抄写成了“赖大与”,一方面又把“与”误认成“兴”,盖“与”与“兴”二字的繁体字(“與”与“興”)非常相似,极容易混淆。阴差阳错,才变成了后来己卯本和庚辰本上的文字。

第三,要插人物,也要有疏密,有高低。衣折裙带,手指足步,最是要紧;一笔不细,不是肿了手就是跏了腿,染脸撕发倒是小事。(第四十二回,第569页)

邮票《惜春作画》

其中,“衣折裙带”的“折”字当是“褶”字之形误,盖“折”的繁体字“摺”与“褶”非常相似,容易导致混淆。

考之,庚辰本和甲辰本作“衣折裙带”,戚序本和程高本作“衣褶裙带”。建议从戚序本和程高本改为“衣褶裙带”。

 鸳鸯冷笑道:“老太太在一日,我一日不离这里。若是老太太归西去了,他 横竖还有三年的孝呢,没个娘才死了他先放小老婆的!”(第四十六回,第619页)

连环画《鸳鸯抗婚》封面

其中,“放小老婆”这一说法很罕见,疑似错误。

考之,庚辰本和戚序本皆与此相同,甲辰本为“纳小老婆”;程高本为“弄小老婆”。

本人推测,“放小老婆”的“放”字可能是“收”的形误。“收小老婆”是我国古代习惯性说法,“放”与“收”又刚好是一对反义词,可推知,“放小老婆”这一说法难以成立。

单用“放”字,更多的表示“释放,给予自由”的意思,如主人允许奴才获得自由身份或者丈夫去世后妻子允许妾改嫁,这些场合都适合用“放”字。

如果用“放”字来表示收小老婆的意思,通常不单独用一个“放”字,而要有更清楚的表示方向性的措辞,如“放某人在屋里”。

《红楼梦》第36回中,王熙凤建议王夫人把袭人收为宝玉的妾的时候,有句话:“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他在屋里岂不好?”(第476页)其中,“放他在屋里”就是“收小老婆”的含蓄表达方式。

“放”更多用于长辈为晚辈作纳妾决定的场合,而“收”常用于自己作纳妾决定的时候。甲辰本的“纳小老婆”理论上也通,“纳”与“收”是同义词。但“纳”习惯性用在“纳妾”这一措辞中,而“收”习惯性用于“收小老婆”这一措辞中。如果分别调换一下,“纳小老婆”与“收妾”,就感觉怪怪的。


02

因读音相似而导致的异文

罗寒蕾绘秦可卿

 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喷出一口血来。袭人等慌慌忙忙上来㨨扶,问是怎么样,又要回贾母来请大夫。宝玉道:“不用忙,不相干,这是急火攻心,血不归经。”说着便爬起来,要衣服换了,来见贾母,即时要过去。(第十三回,第171页)

其中,“袭人等慌慌忙忙上来㨨扶”一句中,“㨨扶”两字,庚辰本、己卯本与此相同;甲戌本为“搊扶”;戚序本为“搀扶”;甲辰本和程高本是“扶起来”。

本人推断,甲戌本是正确的,其他皆错。盖“搊”字是很多地方常用的方言,常用来指把平躺着的人从背部扶起来坐着或者站着,也可以用于指把躺着的物品从一端扶起来立着。

而“㨨”是“抽”的异体字,与“搊”同音,但没有“扶”的意思。

“搀扶”指把人架着站直的意思,用在此处与上下文不搭,文中用“搊”字,非常清楚地说明,贾宝玉只是从床上翻起身来吐了一口血,但并没有下床,所以接下来后文才又有 “说着便爬起来,要衣服换了”之类的话。

改琦绘袭人

 贾政问道:“袭人是何人?”王夫人道:“是个丫头”贾政道:“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王夫人见贾政不自在了,便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贾政道:“老太太如何知道这话,一定是宝玉。”

 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读书,曾记得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第二十三回,第310-311页)

 (蒋玉菡)唱毕,饮了门杯,笑道:“这诗词上我倒有限。幸而昨日见了一副对子,可巧只记得这句,幸而席上还有这件东西。”说毕,便干了酒,拿起一朵木樨来,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第二十八回,第385-386页)

上面两段文字均出现陆游的同一句诗,但都用的是“花气袭人知昼暖”。

考之,陆游这句诗的原话是:“花气袭人知骤暖”,因此出现了“昼”与“骤”的差别。这里我们就得综合判断产生“昼”与“骤”差别的原因:是作者的原因还是抄写者的原因。

如果是作者的原因,那是作者的笔误,还是作者所看到的陆游诗原本就是错写成“昼”,抑或是作者故意写成“昼”。
如果是抄写者的原因导致的错误或者曹雪芹笔误导致的错误,校订的时候都应该直接改为陆游原本的诗句。

如果是因为作者所读到的陆游诗句原本就是错误的,而这个错误又不构成文章其他内容之基础,则校订的时候也应改为陆游原本正确的诗句,同时应加一个注释说明《红楼梦》原本文字是“昼”字,以方便读者去研究探索曹雪芹到底是读了那个版本的陆游诗。

只有作者故意错用“昼”字的,校对时才必须使用“昼”字,同时得去探究曹雪芹为什么要故意使用“昼”字。

电视剧《红楼梦》中贾政贾宝玉剧照

第23回第一次出现“花气袭人知昼暖”的背景是贾宝玉对贾政说自己曾记得一句古人的诗,如果作者故意把“骤”写成“昼”,那就是意在讽刺贾宝玉不学无术,与薛蟠把“唐寅”错认作“庚黄”一样。

可是曹雪芹会这样写贾宝玉吗,本人觉得不太会。贾宝玉虽然不爱读书,但诗词功夫还是受到赞誉的,即使犯错误也绝不敢轻易在贾政面前犯错误。

第28回中第二次出现“花气袭人知昼暖”,其背景则是蒋玉菡说自己前不久刚看见一副对联,其中的一句是“花气袭人知昼暖”。这个地方就更没有道理用“昼”字了。这是蒋玉菡讲述自己看到的别人的对联,有什么理由故意用错字呢?

因此,综合看,这两处的“昼”字,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抄写者的笔误,应该都更正为“骤”字为宜。

韩敏绘史湘云

 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

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账话。”(第三十二回,第432页)

其中,“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一句中,“污了”与“你知经济学问的”不太匹配。“污了”之后的宾语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但不适合是事。

考之,庚辰本为“污了”;己卯本、戚序本和甲辰本为“脏了”,“污了”与“脏了”含义基本相同;程高本改动较大,改为“腌臜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

如果单从语法角度看,无疑程高本是通顺的,它把“腌臜”的宾语修改为“你这样知经济的人”,克服了“污了”和“脏了”与“你知经济学问的”不匹配的硬伤。但是,程高本显然是改笔,并非原意。

崔君沛绘《红楼梦人物图卷》

本人判断,庚辰本的“污”或许是早期抄本的原笔,只不过“污”可能是“误”之音误。根据《说文解字》,“污”在古代读音是“乌故切”,“误”在古代的读音是“五故切”,两字与今天的读音基本相同。将“污”修改为“误”后,整句话既非常通顺,又比较得体,还更符合上下文逻辑。

后文中,宝玉、史湘云和袭人三人继续说笑,史湘云也并没有生气,说明宝玉的话应该不是特别重的那种类型。用“误”比较妥帖,用“污”涉嫌用语过重,不太符合贾宝玉对姐妹们一贯温存的风格。

【相关阅读】

石问之:《红楼梦》点校中的几处疑难问题辨析

石问之:《红楼梦》第六回一处异文考辨——“青板姊弟”还是“青板姊妹”

石问之:蘅芜苑对联探究——“才犹艳”抑或是“诗犹艳”

石问之:《红楼梦》第五回《海棠春睡图》对联探究——“芳气袭人”还是“芳气笼人”

石问之:《红楼梦》校勘的原则、方法与常见问题 ——分段、断句与标点处理不当的实例分析

石问之:程乙本《红楼梦》存在的问题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