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人只上香不上进?我看你是在无中生有

2024新传全国考研群 754845758

2024广播电视学考研群594514955

后台回复“全程班”,带你开启高效备考

后台回复“择校”,获取一对一择校方案

后台回复“基础训练营”,走好新传入门第一步



要我说,当代互联网热搜常驻民可不是娱乐圈的小生小花们,而是我们妥妥的聪明可爱年轻的大学生。这不,前不久的孔乙己文学风波还未平,如今年轻人上香一事又被推上了舆论热潮。

近日,某媒体以《“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奋斗才是年轻人底色》的文章再次将(本)年轻大学生推上了舆论热潮,围绕为何如此、怎会如此的讨论纷纷扰扰,互联网上又一次热闹得揭不开锅。



面对此情此景,我只想说,真不愧人红是非多,我年轻大学生实火hhhh。这当然是亿个玩笑,不过这背后,确实有一些东西值得说道说道。


泛标签化报道:

作为流量密码的年轻人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相同的感触,近年来围绕“年轻人”的报道、热搜、影视剧越来越多,“年轻人”三个字似乎成为一个流量密码,凡出必火。而此次的年轻人上香也毫不例外,因为其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隐而不宣的认识——老年人上香稀松平常,年轻人上香就是仿佛“人咬狗”般的大事。

为何会如此?什么时候平平无奇的年轻人“越过”了所谓新闻报道的新鲜性、显著性等要素,以一个广泛群体性的身份成为各大(非)主流媒体的关注重点?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这其实与新闻报道的泛标签化有关。
泛标签化的概念源自于标签化。新闻报道“标签化”,指的是记者、编辑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截取新闻中最能吸引受众的元素进行凸出强调,用较少的篇幅来报道新闻事件。英国传媒学者戴维·巴特勒认为,“对事件进行鉴别,给他们命名,下定义,与其它事件联系起来,这样就给事件‘贴了标签’”。
而泛标签化指的是一种标签化的泛化,指的是面对社会转型和互联网的接入,标签现象日趋严重,呈现出标签类型不断增多、标签对象不断泛化、标签内容逐渐多样、标签关系愈加错综复杂的新趋势,也就是标签的泛化或曰泛标签化。这其实是社会群体愈加分化的结果。
泛标签化的现象有着自己的合理性,因为面对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现状,标签可以作为一种互联网内容组织的普遍方式和目标查找的基本工具,帮助人们检索、定位、分享,提高人们的信息检索效率,体现用户参与的要求。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来说,泛标签化不仅可以简化新闻生产的操作流程,还容易扩大受众群体,获得关注度和流量,从而带来经济效益。
但是,新闻报道的过度标签化容易阻碍人们对某类成员/群体的正确认知(如刻板印象),甚至还会造成社会矛盾。以此次事件为例,某媒体的报道直接给“年轻人”这一普遍的社会群体贴上了“(不)上学/班选择上香”的标签,将矛头直指广大年轻群体,以片面的现象描述代替了整体性的描述,从而引发了众多年轻人的反感和批驳。
更进一步地,由于标签化本身就有一定的价值引导,包含了贴标签者本身的情绪、情感、认知和态度,而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开放多元且充斥着情绪的场域里,观点的不一致所带来的情感冲突和情绪舆论绝对不容小觑。


社会焦虑镜像:

求人和求己我选求佛


回到此次事件,我想,网友口中充斥着“爹味儿”说教的某媒体不一定不谙个中道理,但其“偏向虎山行”的“孤勇”恰恰反映了当下新闻媒体的深层弊病:过度关注流量;过度忽略现实。
纵观互联网上围绕此次事件的讨论,其核心的讨论在于:年轻人进庙上香是不是把超自然力量作为解答,是不是就是不上进,是不是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说白了,大家讨论的就是:年轻人上香就是错吗?就该被批评吗?就是异想天开吗?
我想,换成任何一个,思想没有问题的正常人,也不会下如此武断的判断。那为何这篇关注年轻人的文章会被年轻人们如此不买账?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没有关注到这一现象背后的结构性问题,就是当下年轻人群体面临的普遍焦虑。



我们说,当下的社会弥漫着一种普遍的焦虑。“这种状态是由于社会中的不确定性预期在民众中产生的压抑、烦躁、不满、抑郁、不安全感和非理性冲动等紧张心理的集合。” 从某种程度上看,焦虑是人们面对没有界限的风险扩散时产生的一种过度警觉或害怕的认知反应,而且“主体僵硬的认知结构会因无法适应环境变化而变得敏感脆弱,表现出逃避反应或是过度的自我保护以免于伤害。”
而进庙上香,某种程度上也是当下年轻人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现下,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和社会流动机会的闭塞是人们对现状和未来焦虑的两个基础性根源,不仅如此,匮乏的资源和堵塞的机会流动也导致了紧张的人际关系并恶化了信任生态,而普遍滋生的无责任意识(与我无关)与现代社会的高度彼此依赖 (高度相关) 之间的有意或无意的认知错位正把社会推向“失范”的边缘。
面对这样的“残酷”现实,“求人”已经行不通了(因为普遍的无责任意识),求己又求之无门(要是能求己谁愿意求人呢),那怎么办?只能求佛了。
这个时候也有人问了,为什么要求佛呢?求其他的也可以呀?



我觉得,这个提问不无道理,而关于这个问题也有各种各样的答案。
面对社会的普遍焦虑,面对多元的陌生人社会催生出精神层面的“混乱感”、“孤独感”、“空虚感”以及情感归属的“失落感”, 面对社会的不断祛魅带来的普遍无信仰状态,人们需要的可能不单单是佛,而是一种可以投射自身焦虑的“信仰”。



这种信仰可以是任何物。可以是你能想到的任何物。可问题是,这种“任何物”太少了。
我想,为什么人们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回归到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最本质的问题就在于其背后更为朴素的期待——平等。
因为佛说众生平等。无论贫富贵贱,当你站在佛前时,大家皆为平等。所以,大家才可以毫无芥蒂地抛下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包袱,以最虔诚最坦然地姿态去期待、去祈祷。
在全是差别的社会和现实下,没有差别的地方才是净土。


勇敢点,

上香没啥不好意思的


说真的,我觉得没有必要非要强调“寺庙上香”的不合法性或者“上不了台面”,也不用非要将它看作是一种青年人的“戏谑”或者“跟风”。甚至我也看到很多评论说到我上香就是为了跟风。对此我的评价时,如果你都沦落到跟风求佛的程度的话,那大概你这辈子没法躺平了(求别骂)

我觉得作为年轻人没必要对进庙上香这件事情避之不谈,也不用将之奉上高阁,生活已经很苦了,找一个能让自己获得短暂平静的方式不容易,且行且珍惜吧。


参考文献:

1.薛深.(2014).网络场域中的群体标签化现象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12),69-73.

2.汪磊.(2013).网络场域中的狂欢景观及其社会焦虑镜像——以标签化的“话语符号”为观察窗. 天府新论(03),91-97.

3.程军 & 陈绍军.(2015).逆向泛标签化现象何以形成——基于弱势群体情感的视角. 学术界(12),89-98.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E妹2.0

知知

卷卷3.0


卷卷2.0


胖胖

小S

小S 2.0

卷卷


往期精彩:
用英语写新闻实务?不怕!北外全程班为你护航!

阴影里的偷窥:荡妇羞辱与电子愤怒

良心院校2.0|不想遇到压分、难/偏题,这些宝藏双非类院校给分公正、题目合理!

越来越大!椰树,平等地物化每一种性别

从读懂题到会做题,入门必看的新闻学导学课再次启程!

100所院校分类汇总!二战择校难题有解了!

复试时你的答案平平无奇?3招教你秒变高级

大仁:新闻学不能往死里学,学活可以!(内蹭两本笔记&导图)
9年教龄,13年传播学之旅 | 可恶!这个男人怎会如此有魅力!
降了,但不多 | 这71所院校大概率今年收调剂孔乙己那长衫又脏又破,他常年不补也不洗
明天出国家线?不如先看看彭兰等大佬给你盘点的2022年热点综述!初复试考察率超高的这道题目,学明白了就是你的上岸神器联系导师哪有不疯的?!硬撑罢了
这么有良心的985、211真不多!不歧视本科、不压分、还不出怪题

调剂、报考能不能选非全?你为什么非要花20w读个非全?

救援熊猫丫丫,不只因为它是国宝

粉红色头发怎么了?女研究生因染发被网爆造谣走了…

白嫖!高分新传人都关注了这些宝藏学习资源库!

我们访谈了5位400+的同学,发现了这6条高分必备秘籍

码住!32个极有可能成为复试题的全年热点

多条路!这131所高校近几年都有过调剂名额(附全名单)

新传前沿知识打包,复试用上这些真是赚到了你!

30所高校新传复试流程细节,要上岸这些内容一定得知道

陈飞宇塌房了,我觉得内娱最慌的是张大大丨吃瓜传播学

我有了「最好的情人节礼物」——226所新传院校择校分析手册

卷死了!当Chatgpt参加新传考研复试......

ChaGPT能干掉我们传媒人吗 | 复试必考题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2024新传全国考研群 754845758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小红书:播播考新传英语长难句学习:公众号英语小卖部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huanbo2020(请加小九微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爱传播新传考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