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人出租车的商业逻辑存在诸多疑点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4-09-05
题记:这篇文章之前发出不到一小时就被删了,本篇将热点事件部分全部删去,也不涉及具体公司,仅仅从理性角度探讨这个商业模式是否真的成立。
小镇认为,无人驾驶出租车,最核心的价值仍然是技术探索,通过出租车应用进行系统打磨,应用到私人辅助驾驶,无人出租车这门生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商业逻辑很难成立,投资需谨慎。
上午两篇是储备好的加更,懒得存了,今晚正常分享,还是谈谈改革和政策。
智能化是未来主流趋势,不必质疑,而智能驾驶必将是最先大规模产业化的领域之一,这也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领域。
早在2022年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就提醒,中国在电动化的上半场取得了一定优势,而在智能化的下半场,我们或许只有三年时间。小镇在20236月《百万亿市值的庞然大物,究竟在哪里?》就谈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下半场,主题是“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在这篇文章中,当时最担心的就是特斯拉率先推出10万元的入门级电动车。

当然,“感谢”美国搞小院高墙,不能充分借力中国产业链优势的特斯拉无法做到关键的突破,反而比亚迪最先打破临界点,开始加速电动化替代。

从去年开始,决策层高度关注先进制造业,电动汽车等“新三样”成为国家坚定信心的代表,智能驾驶也得到高度关注,推进速度极快,比如“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今年1月中旬发出试点通知,首批报名截止到4月底,到了6月中旬名单就确认了,7月3日正式公布20个首批试点城市。

之所以这么快,正是因为多年的积累,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之前,已经有了“双智”试点、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车联网先导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等等,而更基础的则是扎实的汽车工业体系。

可以非常确定地说,未来以“车路云一体化”为代表的新基建将成为各地政府的宠儿,这是几万亿级别的投资蓝海。

也正是在决策层重注的背景下,无人驾驶出租车得到了资本乃至舆论的广泛关注,颇有点将无人出租车与智能驾驶挂钩的味道,小镇觉得,这或许跟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有关,由于马斯克和特斯拉的巨大流量,对智能驾驶了解不多的大众,很容易将二者划上等号。

但是,无人驾驶出租车仅仅是智能驾驶分支中的分支,主要用于技术验证,并不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以“车路云一体化”城市试点为例,试点高度关注安全,重点围绕低速、无人、物流、特定场景等商业示范应用,在城市里,智慧环卫都要比无人出租车靠谱得多。

目前在各地城市试点的无人出租车,确实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也有人在讨论如果无人出租车撞死了人,到底由谁负责的科技伦理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法律如何定责。

但是技术问题、科技伦理、法律政策,都不是关键卡点,真正的致命之处,在于至少在未来5-10年,无人出租车的商业逻辑存疑,甚至存疑已经考虑到了金融创新的可能。

无人出租车的真正对手不是出租车,而是网约车。
网约车、快递、外卖已经并称为“失业三宝”,在大量车辆和司机涌入下,早就已经饱和了。就拿官方数据来说,仅交通部公布的数据,从2020年到2023年,网约车驾驶员证增幅高达127%,但是同期订单增幅只有10%,而且特别注意的是,网约车包括顺风车领域,无合法车证、人证的比例很高,因此实际网约车从业人数和车辆还要更高。

于是,现在网约车司机的营收已经被压到一个极限,像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网约车司机的日均营收已经降到311元,也就是说,就算网约车司机全月无休,一个月毛收入也到不了1万,再剔除掉车辆折旧、运营成本、车险保养维修等等,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已经降到非常极限的水平。
甚至就在前几周热议无人出租车替代就业的时候,网约车司机因车费太低拒绝开空调也上了热搜,夏天开空调就算全天不停一个月也就几百元到顶了,司机何尝不想开空调,但是成本已经压到了极限,这几百元实在压不下去了。

反观无人出租车,车辆的平均成本一定高于有人驾驶的网约车,这就好比去掉一台高达的所有问题,最终就得到一辆坦克。AI的训练和维护成本,实际已经高于网约车的司机,而在智能程度方面,AI毕竟还是不如人。

而且无人出租车绝不仅仅只是车更贵,人力成本也更高。L3/L4级别的试点确实已经开始了,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但小镇可以很明确的说,实际推进要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慢,而且L3/L4的应用也更优先私人乘用车的驾驶感提升,绝非直接用于无人出租车。

正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无人出租车公司仍然必须配备线下或者线上安全员,就算线上可以1个人同时盯几辆车,还可以进行优化,但是考虑到人的精力问题,平均3-5辆车必须配备1名安全员,如果要24小时运营需要的安全员更多。
此外还有给车辆进行必要维护的人员,不要高估乘客的文明程度,想想之前的“共享汽车”投入没多久就变成了移动的共享垃圾箱。

处理人为破坏、呕吐、抽烟、忘关车门等等奇葩事,这些事情对于有人车来说处理起来只是烦人,无人的试试看?全是成本。

这还没算AI公司本就昂贵的程序员等人力成本,但以上还不是最致命的。

关键还是商业模式。

无人驾驶出租车公司的对手是网约车平台,后者是轻资产化的,车是网约车司机自带的,网约车司机也没有兜底收入和保障,按完成的订单抽成,这才是一本万利,几乎没有扩张的边际成本,所以无论外卖平台还是网约车平台,都不在意有更多外卖员、网约车司机注册,反正就算交一些所谓的廉价保险,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再次对比下,无人出租车公司,车是自己购置的,就算某公司推出的成本大降的新一代,一辆也得20万,再加上人力成本、风险成本,直接导致无人出租车在商业上盈亏计算变得极为苛刻。

所以,就算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目前也遭到了普遍的质疑,目前各方更认为这不是两三年就可行的项目,而是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项目。

当然,目前也有一些故事在讲,但这些故事很难讲得通。

故事一:说自动驾驶出租车可以24小时运营,不会出现疲劳问题,相比有人驾驶的网约车、出租车,节省了吃饭和休息的时间。

但是这种故事刻意回避了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夜间的生意终究是少的,就算车子可以24小时,乘客呢?生意呢?

看起来司机节约了,但是线上安全员没有节约掉,而且谁说网约车/出租车不能24小时运营,早在20多年前,出租车就已经搞车停人不停了,白班司机和夜班司机两个人交替着开。

故事二:可以搞金融创新,只要无人出租车能够带来稳定的现金收益,能够覆盖掉运营成本,就可以通过资产打包搞金融创新解决掉前期资本投入过大的问题。

但是这种说法也是有严重问题的。

首先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很难看到无人出租车能够靠自身运营覆盖掉运营成本的可能,因为无人出租车的运营成本明显高于网约车,像北京这类正常运营的无人出租车,车费至少是网约车的两倍,根本没有竞争优势。

对于乘客而言,多数需求看重的还是费用,而对费用不敏感的,当然要的是有人的专业服务,比如网约车的专车、豪华车等等,其能够提供的服务远远不止把人从A点送到B点,有非常多只有人才能胜任的多样需求。

其次,类似稳定现金流再通过金融创新的玩法,早就有了,但是并不成功,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就是典型,共享单车的运营成本远远低于无人出租车,而且满足了刚性需求,所以在平台企业的输血下还能维持,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家共享单车公司能够靠骑车收入实现真正的自我循环。

共享汽车就更别提了。

故事三:比如马斯克说私人购买交给平台经营,车主躺着赚钱。
但这也反过来证明了,就算马斯克也不认为靠平台企业自己经营无人出租车是可行的,反而证明商业逻辑更成问题了。现实中也有大量的例子,比如共享充电桩,曾经一个方向就是私人充电桩贡献出来,但是这条路后来是一地鸡毛,仅仅是在充电桩特别紧缺的特定时期有一定的临时需求。
以上还只是商业模式的问题,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卡点在于税收和就业问题,涉及到大多数城市引进无人出租车的积极性。

无人出租车是否能进入一个城市,一定由该城市自行决定,属于城市的管理职权。道理跟网约车、共享单车是一样的,这两个行业最重要的经营指标就是拿准入。
网约车平台确实只给总部、纳税中心等少数城市缴纳税收,但是要注意对网约车的罚款一定程度上带有了变相税收补偿的意义,而且网约车毕竟给当地创造了就业,司机们还是要在当地消费。

然而换成无人出租车,合法合规是最起码的要求,就像网络上很多段子,说如果跟无人出租车撞了,那无人出租车一定没错。所以针对个体车辆的违法处罚显然不现实,而针对平台企业又很难,无人出租车公司也不可能给大多数城市提供税收。与此同时,还对当地就业带来冲击,可以说对大多数城市而言,好处没有,坏处一堆。
但无人出租车引起大众普遍关注,这确实是好事。说明智能驾驶为代表的AI已经达到了一个规模应用的临界点,让公众尽早关注到AI浪潮,非常有必要。


其他文章推荐

■  历史转变的关键时刻,谈谈对未来方向的判断

■  楼市刺激政策加码,普通人又该如何买房?

■  从关键岗位安排,把握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

■  溺爱必须被终结,不变则死

■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树乡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