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编辑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4-02-05

点击上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关注我们

目  录

摘  要

1

本期专稿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内在逻辑

刘伟

[摘要]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深刻的进步和变革,其以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基础,要求并推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系统而深刻的革命。这一革命以人类社会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为起点,同时也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这种以工业革命为代表的产业革命自开始以来至今不断深化,在科技革命和制度创新的驱动下,不断丰富着其历史内涵。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的进展具有许多共性,但作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历史实践又具有不同的特征。认识和把握这种关于现代化的共性和特性的能力、水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推进现代化历史实践进程的自信和自觉程度的重要标志。 “中国式现代化” 命题的提出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艰苦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党的二十大庄严宣告:从现在起, 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不仅标志着我们党对现代化的理论认识更加科学、更加自觉,而且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切实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简介]刘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

中国之理

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的演进

与城市现代化的探索

宋学勤 马骋

[摘要]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系统回答,其主题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工业优先的城市现代化方案开启了将域外国家城市化经验中国化的历程,搭建起了理解城市发展的思想框架。推动城市建设思想时代化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发展上的突出任务,中国共产党明确了城市多功能经济中心的定位,确立了城镇化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的理论与实践使城市建设思想迎来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转变,探索了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追求的城市现代化方案。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演进兼具不断丰富性和历史连续性。这一思想构成了以马克思主义认识和解决城市问题的实践路径,其演变史表征了后发现代化国家需要在重视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生产城市;社会主义城市;新型城镇化
[作者简介]宋学勤,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研究员;马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础设施工具理性的缺陷
及其价值理性的回归

王浩宇 王永杰

[摘要]作为一种政府治理的集成工具,基础设施的工具理性既弱化又强化了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基础设施越被视为 “理所当然” 的存在,人们就越难对其潜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预估和应对。在一定意义上,有关基础设施的实践会创造出某些不平等的秩序和不确定的未来,但现代政府的治理方案依然倾向于继续修建和使用基础设施。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工具效能的不稳定性以及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矛盾性,是基础设施工具理性缺陷的重要成因。基础设施的价值理性具有批判功能、规范功能和政治功能,能够在 “造物” 和 “用物” 过程中关照人的发展状况和精神目标,为基础设施的修建者和使用者呐喊。从思维、理念、审美和治理技艺等方面共同推动基础设施价值理性的回归,促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是应对基础设施治理危机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基础设施;工具理性;价值理性;新基建;政府治理
[作者简介]王浩宇,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王永杰 (通讯作者) ,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3

人文研究

解读 “中国化” 问题的中国概念
——以 “对言” 和 “相关” 为例杨慧林
[摘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提出了一系列有待回答的问题,“文明形态” 和 “文明史观”也重新面临着 “创制” 的时刻。与之相应,“相与而共” “共享而同” “相反而成” 等中国式的 “对言” 结构及其有别于 “同一律” 的 “相关律” 逻辑,当可成为典型的思想语法,使 “中国化” 的问题在中国知识体系中得以厘清。而 “中国化” 与 “时代化” 的并用,恰恰需要在中西文本的译解之间进一步还原 “对言” 和 “相关” 的潜在意义;这不仅可以撬动概念的固化和理解的惯性,也将重置和重构文明对话的思想工具。

[关键词]中国化;相关性;生生论;对言结构

[作者简介]杨慧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莎士比亚在中国的最早传入”
之再考据及意义

——兼论澳门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汇中的先驱作用

范方俊 田妮芝

[摘要]对 “莎士比亚在中国的最早传入” 的考察,不仅仅是一个单纯地考证莎士比亚在中国最早传入的确切时间问题,更重要的是由此考察和认知莎士比亚最初被引入中国时中西文化在近代历史性交汇的时代语境。学界过往对 “莎士比亚在中国的最早传入” 之研究,通常将发端时间确认为鸦片战争之后,地点锁定在广州和上海。而事实上,早在19 世纪30 年代美国人哈丽特·洛就在其旅澳日记中记述了莎士比亚戏剧在19 世纪20 年代末30 年代初在澳门的演出情况,并且提及英国东印度公司澳门图书馆在当时的馆藏莎士比亚戏剧和传阅情况。这些史料不仅确证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最早引入始于19 世纪早期的澳门,而且揭示出澳门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汇中的先驱作用。

[关键词]莎士比亚;最早传入;澳门;中西文化交汇;先驱

[作者简介]范方俊,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所执行所长,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田妮芝,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诗骚传统的现代转型

——以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为观察视角

吴寒

[摘要]传统论述中,诗骚被表述为一元的源流关系。时至近代,刘师培 《 南北文学不同论》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出发搭建南北文学叙事脉络,推动了 “诗骚源流” 向 “诗骚南北” 的现代转型。诗骚传统的古今之变,折射出文明意义上的 “中国” 转向民族国家意义上的 “中国” 的时代变迁。诗骚从普遍性的价值标杆,转而作为南北两大地域文学传统的代表,呼唤起人们对于中国文学多元的 “本土特色” 的思考与体认。但刘师培在 “分南北” 的同时,以 “宗北” 方式保证北方作为华夏文明起源之地的正统性,从而在二元结构中保留了统一的价值标准,在以 “文学” 方式建立民族国家的时空想象时坚守某种价值秩序,其背后的问题意识仍然值得省思。

[关键词]诗骚传统;刘师培;一元同宗;二元格局;宗北

[作者简介]吴寒,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研究馆员。

孔荀之间

——以清华简 《命训》 及 《逸周书》 三 《训》 为中心

梁涛

[摘要]清华简《命训》的发现,以及《逸周书》前三篇 《度训》《命训》《常训》重获关注,为了解孔荀之间儒学的变动提供了重要材料。《逸周书》编订于子夏学派之手,反映了孔门主外派的思想。由于从《逸周书》 三 《训》 到荀子经历了从神学天到义理天的转变,故荀子的天命论与三《训》 有较大差别,但其礼法论、人性论均受到三《训》 的影响,在关注制度、礼义的建构方面,二者是一致的,代表了儒家的外王学。以往学界仅关注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思想谱系是不全面的,今天还需研究孔子—子夏—子弓—荀子的思想发展,如此方可对先秦儒学有整全的了解,建构起完整的儒学思想谱系。

[关键词]孔荀;清华简《命训》;《逸周书》; 三《训》; 主外派

[作者简介]梁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梅洛—庞蒂的实践自我意识

——《知觉现象学》中的基础主体性理论

刘哲

[摘要]意义与规范性关系问题是当代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共同关注的核心哲学论题之一。在《知觉现象学》中,梅洛-庞蒂不仅把原初的意义规范界定为前对象的 “世界风格”,而且最终把意义规范性之根源建立在其独创的具身化先验主体性中。通过分析梅洛-庞蒂具体化实践自我意识的内在意识结构,本文试图阐明具身化先验主体性作为前对象规范性先验终极根源的含义。我们将展示,梅洛-庞蒂的具体化实践自我意识不仅包含主体性自我对自身生命自由的自我断定,而且还要通过主体性自我的 “世界筹划” 把自由生命的无限自我超越纳入意识的确定内容之中。由此,世界的规范性成为先验主体性的内在构成条件。在梅洛-庞蒂的先验现象学中, 作为前对象规范性根源的先验主体性并不是世界意义的先天构建者,而是世界规范性的回应者。

[关键词]自我意识;主体性;知觉;行动;规范性

[作者简介]刘哲,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哲学系长聘副教授。

4

社科研究

机器人的崛起与就业变动: 2009—2017

葛鹏  赵忠

[摘要]本文基于不同城市受机器人影响前的行业结构差异,结合各行业在应用机器人上技术可行性的不同,联合使用城市层面与个体微观数据,考察了机器人对当地劳动者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2009—2017年间机器人对就业总体呈促进作用,但机器人的替代效应随技术进步逐年增强,2013年后机器人已对劳动者呈现净替代效应;在此期间,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呈现逐渐增强的替代趋势,但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则存在显著的拉动作用;机器人对不同劳动者群体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男性和低学历劳动者承受了更大的就业冲击。

[关键词]机器人;技术进步;就业;替代效应;生产性服务业

[作者简介]葛鹏,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省 “八八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忠 (通讯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代际共居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基于嵌入性理论视角赵明  王晓军[摘要]本文基于嵌入性理论,将老年人个体经济行为嵌入家庭代际关系中,构建一个 “代际共居—家庭代际关系—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机制,并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运用IV Probit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倾向值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代际共居能显著提高老年人劳动供给;代际共居的不同细分维度对老年人劳动供给影响的效应值存在差异,其中与经济不独立子女同住对老年人劳动供给影响的效应值最大;家庭代际关系在代际共居与老年人劳动供给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其中代际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对老年人劳动供给产生 “促进效应”,代际照料支持对老年人劳动供给产生 “挤出效应”。

[关键词]居住安排;代际关系;老年人;劳动供给;嵌入性理论

[作者简介]赵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王晓军,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

共建 “一带一路” 与全球贸易网络深化

吕越  尉亚宁  王强

[摘要]共建 “一带一路” 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本文使用2009—2018年6分位产品的出口数据,构建了剔除中国影响的世界各个国家产品层面的贸易网络,测度了PageRank中心度指标,运用双重差分法验证了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对沿线各国发挥的积极效应。研究发现: “一带一路” 显著促进了沿线各国贸易网络的深化发展;相比于陆上丝绸之路、非重点产品, “一带一路” 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重点产品的贸易网络深化作用更强;倡议对以中国为中心社团的沿线国家,以及对以新加坡为中心的社团内 “海上丝路” 沿线国家贸易网络深化效应更强;内在机制包括促进各国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以及产业链合作等。

[关键词]一带一路;贸易网络;PageRank 中心度;双重差分法

[作者简介]吕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尉亚宁,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

在风险社会中看合法性问题张康之
[摘要]在政治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叙事中,“合法性” 概念出现的频率都是较高的,人们往往在极其普遍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只有当一个社会拥有了法的精神,合法性才是一个有用的概念。是因为政治以及全部社会治理实践的法治化提出了合法性要求,才有了合法性概念。比较而言,“正当性” 要比合法性的概念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合理性也是一个现代性概念,但它主要是指形式合理性。风险社会中的行为、行动等也需要接受合理性评判,但要时时提防落入形式合理性的陷阱。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合理性将不再表现为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而是被经验理性所置换。同时,正当性与合理性也将统一到 “合道德性” 之中。

[关键词]风险社会;法治社会;合法性;正当性;合理性;合道德性

[作者简介]张康之,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比较视野下的美好生活愿景:
一种发展政治学的思考

林红

[摘要]美好生活是一种信念性的理想目标,也是一种实践性的激进议程,不同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条件下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本质是普世相通的,人们相信美好生活意味着摆脱物质匮乏的绝对贫困、克服经济不平等的相对贫困,获得温饱、尊严和自由的普遍保障,实现可持续的普遍发展。21世纪以来,在后工业化的欧洲、漫长转型中的拉美和刚刚步入小康社会的中国,出现了全民基本收入、共享型社会、共同富裕等三种关于美好生活的本土构想,均强调超越纯经济增长的、生态主义的和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制度环境不同,发展理念与发展选择不同,国家的角色与能力各有差异,最终得以实践的机会并不一样。美好生活的追求既是民众的普遍愿望,更是国家的目标与使命。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和国家尽其伦理与治理职责,是美好生活从愿景到现实的必经之途。

[关键词]美好生活;全民基本收入;共享型社会;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林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生命健康的棘手问题
——19世纪英格兰反疫苗运动反思赵秀荣
[摘要]在英格兰,自18世纪末英国医生詹纳发明天花接种技术以来,接种疫苗逐渐成为预防传染病的最主要方式。反疫苗的声音自接种技术诞生也开始出现,到19世纪后期,随着强制疫苗法的通过,反疫苗运动发展成全国性的运动。反疫苗运动体现了多重矛盾的交织,既包括国家与个人对身体控制权的争夺、阶级因素,又关涉医学技术的缺陷、宗教和道德等原因。英格兰反疫苗运动就欧洲而言是最大规模的,折射出英格兰社会诸多面相,体现了人类生命健康史发展过程中的荆棘和坎坷,并对我们今天如何看待疫苗接种亦有启发。

[关键词]英格兰;天花;疫苗法;强制接种;反疫苗运动

[作者简介]赵秀荣,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新闻侵害人格权责任
认定中的利益衡量

樊勇

[摘要]适用 《民法典》 新闻舆论规范确立的利益衡量因素认定新闻侵害人格权责任,要求裁判者以比例原则为操作框架,对新闻舆论行为进行公共利益审查和合理性审查。行为目的因素 “为公共利益” 承载法律规范新闻舆论行为的核心价值,通过融入法律价值体系和新闻舆论行为专业规范实现具体化。“为公共利益” 将法律体系规定的公共利益、司法实践的共识、新闻舆论行为专业规范传递进入利益衡量过程。公共利益审查包含正当性判断、合目的性判断,未通过公共利益审查的行为无法进入新闻舆论规范的适用范围。合理性审查包含必要性判断、合比例性判断,内容与公序良俗的关联性越密切,新闻舆论行为人应承担的核实义务越低。

[关键词]《民法典》;新闻侵害人格权责任;利益衡量;公共利益;比例原则

[作者简介]樊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迎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主编:林尚立

国内统一刊号:CN11-1476/C


版权所有

如需转发,请联系授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编辑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