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4种常见的“认知偏差”,你未必了解…

科学大院 2024-03-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学世界 Author 科学世界


本篇文章正文共1234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认知偏差是指人类的思考和判断等容易陷入无意识,处于一种偏执状态。它不仅会导致日常小事失败,也常引发重大事故,并且再小心谨慎也很难避免。


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存在各种各样的认知偏差,并且每种认知偏差都有一定的思考和判断模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生活中4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吧。


正常化偏误


正常化偏误是一种被大家熟知的认知偏差,它是指人们即使碰到平时完全没遇到过的问题,也倾向于把此类问题放到日常生活的框架中来思考。每当出现重大事故,如人们遇到自己完全没经历过的自然灾害时,心里却想着“这应该没事吧”“不至于会波及我吧”,进而导致避难延误。


这样的思维导致人们避难不及时的事例很多。2018年7月,日本西部发生大范围强降雨灾害,由于避难不及时引发的灾害影响波及甚广。据分析,在当时的背景下,就有正常化偏误的影响。


因为人们无法把日常中每个异常的小事都拿来仔细推敲,那样的话生活也无法维持,因此大家对生活存在一定程度的麻木感。但是,由于正常化偏误倾向把事情放进常识范畴中去处理,就会导致遇到紧急事态时,人们很难立即采取“放下工作马上逃跑”这样果断的行为。


图源“科学世界”公众号


赌徒谬论


赌徒谬误是指对于事情发生概率的错误理解。例如,在轮盘赌(认清赌博危害,杜绝赌博恶习)中连续5次都转出红色的情况下,接下来是押红色还是黑色?人们不自觉地就会想“既然已经连续5次都是红色了,那下次肯定出现黑色的概率大”。事实上,无论目前为止的结果如何,轮盘赌中每次出现红与黑的概率永远都是一样的。


在卡尼曼与特沃斯基1972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在6个子女的家庭中,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列,是‘女男女男男女’这样的顺序多,还是‘男女男男男男’这样的顺序多?”一看之下大家可能都觉得前者会比较多,但实际上二者存在的比例大致相同。


图源“科学世界”公众号


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指即便见到对大多数人都适用的语句,人们也会觉得是在说自己。例如,读者在杂志的占星版块上看到自己的星座描述上写着“有时也会有烦心事”,大多数属于该星座的读者心里会觉得“说得很准”。


但所有人都会有烦恼,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道理。在生意场上,这种心理效应经常被使用。巴纳姆效应这个名字,来源于以马戏团表演闻名于世的美国表演家费尼尔司·巴纳姆。


图源“科学世界”公众号


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是指,仅把在战争或灾难中活下来的人的讲述当作基准的一种偏差。但是,已经死去的人是无法开口讲话的,那么幸存者的证言是否确切就无法被衡量。同样的,这种偏差还会让人们只关注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谈,只关注考试合格了的人如何学习,其他的情况都会被无视掉。


这里介绍一个很有趣的事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军方曾有人提出,应该加厚战斗机机身上经常中弹的位置的钢板,但这个建议被驳回了。驳回的理由是,能够返航的战斗机机身上的中弹位置,都是中弹了也不会坠机的非致命伤,而被打中其他位置的战斗机可能已经直接坠毁无法返航了。所以美军重点加厚了机身上没有中弹的位置的钢板。


图源“科学世界”公众号


生活中常见的认知偏差其实非常多,你可能不经意就陷入其中。你有没有过因为认知偏差而导致的错误或引发的事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作者:前田武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文章转载自“科学世界”,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科学大院立场。

推荐阅读

有关记忆的实用心理学>>

大脑居然不是用来思考的? >>

平时睡不够,假期补觉能回血?>>

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怎么就读不懂>>




科学大院是中国科学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er拍了拍你:不要忘记 

点亮这里的 赞 和 在看 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