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擎:不计代价为孩子的教育出钱出力的家长,其实就像是赌徒

刘擎 少数派悦读
2024-08-15

▲刘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2003)。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政治学系博士生导师,兼任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知识分子与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第七季《奇葩说》导师。曾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华东师大历史系、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学、世界政治与当代政治思潮。


我今天讲的是问题的看法、一些反思,在这个反思中我们要从根本性的问题出发,我们要把孩子塑造成怎样的人,这些孩子们长大后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国家就会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赢在起点”,可能“输在终点”
当然,我并不是反对应试,支持家长、老师一味地“放养”孩子,事实上我个人觉得,应试其实是需要的,但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模式?比如,就语文教育而言,如果老师一个学期扎扎实实地给学生讲好几篇文章(比如5篇),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让孩子充分地理解文章的深意就已经很好了。
到了高三再启动应试模式,让孩子带着饱满的精神,对学习的热爱,进入一个“应试游戏”的模式,这样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呢?家长们总是喜欢说“赢在起跑线上”,但我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在前期过分地透支了孩子的能量,最后会不会“输在终点”?
我发现,我们的教育有时候只问一个孩子的表现而不在乎他的为人。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喜欢去问孩子“你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但不太去问孩子“你将来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因为当今社会的年轻人信奉力量,都渴望要“赢”,这样的情绪连带着带来的影响就是家长极度的焦虑,由此造成的悲剧我们已经屡见不鲜。
这样的家长传递给孩子的是负担,是“有条件”的爱。那些不计代价为孩子的教育出钱出力,为了买学区房甚至可以“散尽家财”的家长,其实就像是赌徒,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不成功,然后把对自己人生的不满施加给下一代,要求孩子代替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扳回一局。
但这样的家长,其实对“成功”的理解是错误的,他们把成功看作是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身份、等级,同时要求孩子必须要代替自己实现进步,或者至少决不能后退。于是,教师就成为了最辛苦的职业。问题出在哪了?我想,我们可以来反思一些化约主义的逻辑。


什么是化约主义
简单来说,化约主义就是把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简化为一件事情,听上去好像两件事很像,但扭曲了事物本身的面目。
比如,我们可能会说工作就是为了赚钱,这样说听上去好像没错,但这么说损失了工作的很多意义,尤其是劳动本身的意义。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如果我们只是把工作简化为赚钱的工具,这就是化约主义。
家长的化约主义就是认为孩子的幸福生活就是要出人头地,而出人头地的标志就是有钱、有权,要去做官、做明星、做大富翁,成为前两者的难度比较大,还需要一定偶然性,成为有钱人相对简单,有一份高薪的工作就有可能达成,而要获得高薪工作必然就需要一个名牌大学的文凭,于是我们就看到家长们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穷尽心力。
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原因,与时代的大环境有关,与现代性有关,与我们用数量化的方式理解世界有关。可量化的财富的多少压倒了不可量化的人的品格,成为了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标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教育培养就屈从于功能、屈从于选拔,选拔就是让那些可以普遍化的制度达到最优,最后把孩子们送进好学校。就教育而言,这样显然是不正确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要恢复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发展,转变现今的教育模式,从一个哲学性的反思视野开始——始于从前发问,也就是从我们最开始的问题发问。这不是在讨论家长应该“鸡娃”还是“放养”,事实上我认为二者并没有一定的高下之分,我们也不是要讨论应该偏重应试还是素质教育。


▍学以成人,还是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原本是一个很好的词汇,但我们在今天却把它理解得很狭隘,这就是化约逻辑造成的。我们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如果能够关注学生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那么我们的环境就会大不一样。
在方法论层面,教育界对于老师有两种比喻,一种是中国人习惯的把老师比作园丁,还有一种是把老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把老师比作园丁这一比喻更好,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都有自己的个性,而园丁的作用就是让每一个孩子最终都能茁壮成长,哪怕这些孩子属于不同种类的植物。我一直希望我们的语文教育可以有非常友善,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展开,所谓“有效”,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懂得别人在说些什么,写出有生命的、有温度的、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文章。我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


在豆瓣,思想类评分高的好书有两类。

一类是上万人想读,仅有几百人读完。一类是几万人想读,却有几万人读完。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即为后者,有读者“一天喝三杯星巴克,就为了熬夜读这本书。
刘擎,中国思想界最好的老师之一,他连续18年撰写的“西方思想界年度回顾”,陈嘉映评价:“特别值得读,国内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写出来。
周濂说:“刘擎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视野开阔但绝不仅仅停留在表层上,不会因为过度自省而模糊立场,也不会因为同情心强大而丧失批评的力道。”
而通过《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刘擎老师更是圈粉无数。

读这本书我发现,原来关于人生的很多困惑,早就有人给出了答案。
我们面对生活的困境,面对人生的消沉,面对社会疑惑的时候,是多么需要睿智的思想和智慧!多么需要伟大的思想为我们疲惫的灵魂疗伤。
刘擎给了我们。
他浓缩了19位伟大思想家的思想,让读者穿越时空,与这19位闪烁光芒的思想家对话,例如:
尼采的“超人内核”:“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引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萨特的“虚无”:“只有当人成为他所打算成为的东西的时候,他才是获得了存在。”
哈耶克的“法治和自由”:“只有在自由主义时代,法治才被有意识地加以发展,并且是自由主义时代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不仅是自由的保障,而且也是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
韦伯——“现代的铁笼”是怎么铸就的?
阿伦特——怎么才能不变成坏人?
还有波普尔、亨廷顿……

生物学家王立铭说:走过这些巨人构建的思想丛林,你才会是一个真正自觉的现代人,而刘擎老师,就是你探索这片丛林的引路人。
一位优秀学者的价值就在于他能吃透领域内重要知识,然后提炼出对现实有建设性的建议出来贡献社会。刘擎无疑就是吃透了19位思想家的重要思想成果,然后对其中精华娓娓道来,为读者带来丰盛的精神、智慧营养。 
“如果多年之后,你还能记住这本书中的一句话,那么我希望是这一句:‘人类因为理性而伟大,因为知道理性的局限而成熟。’”刘擎最后说。
豆瓣两万多读者为这本书打出了9.2分,都说读完“思想不惑,精神明亮”。先知书店有幸得到刘擎老师亲笔签名本,数量不多,所剩无几,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延伸阅读

刘擎:为什么说“成为你自己”只是一句烂俗的心灵鸡汤

刘擎:究竟什么是“平庸之恶”?

不夸张地说,90%以上的中国人都没有读懂《水浒》

《游民文化》:揭秘不为人知的另一个中国

孙立平::民营企业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讲透了)

毫不避讳,直面最为动荡、复杂、禁忌的三十年历史

蒋廷黻:辛亥革命唯一的成绩

杨小凯: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

如何看懂当代艺术 ?

走不出的“信任怪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少数派悦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