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自动运行!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最新进展

蓉城政事 2024-05-05

政事君近日探访

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

目前

全线铺轨施工完成过半

最深车站将于年内封顶



深度达35米、长度达330余米、体量达27万立方米……3月12日,在紧邻人民公园的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小南街站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敲敲打打进行脱模,另一边则忙着绑扎钢筋;位于项目最前方的11台挖掘机开足马力,完成最后的开挖工作,后方各类建材放在现场,方便取用。


据悉,小南街站施工现场已投入380余人加紧施工,为年内该站封顶奋力冲刺。据成都轨道集团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现场业主代表张斐斐介绍,截至目前,该线21座车站已实现20座车站封顶,16座车站进入机电安装阶段,小南街站也将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封顶;盾构区间已累计完成90%;铺轨完成过半。“线路建设正按照既定目标稳步推进。”





全线最深车站,将于年内封顶


从地铁人民公园站走出,沿着小南街向南走,看到打围的区域便是小南街站施工现场。车站位于小南街下方,该站为13号线、17号线的换乘站点,“17号线下穿南河,而13号线要下穿17号线,所以小南街站成为全线最深车站。”据项目经理王瑞介绍,小南街站全长330余米,宽23米,深35米,为地下4层车站。


政事君在现场看到,车站正在进行出土、钢支撑、钢筋绑扎等工序。“目前我们现场共投入11台挖掘机进行出土作业,380余名工人分布在整个项目内交叉施工,抢抓工期,为车站早日封顶努力。”王瑞告诉政事君,截至目前,整个车站已完成土方施工78%,结构施工完成33%,累计完成整个工程量的60%左右。



小南街站地处小南街下部,道路宽约为25米,而车站建设宽度达23米。为保障周边居民出行、保证道路通行不受影响,项目主要采用半明挖、半盖的方式施工。


此外,该站作为全线体量最大的车站,开挖土方量达27万立方米,相当于3个标准站的体量,项目施工中,建设团队克服了施工空间狭小等问题,有序组织材料进厂、精细化调整施工组织,保证了整体进度按照预期正常推进,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车站封顶,届时就可转入设备安装、装饰装修阶段。



全线铺轨施工完成过半

建成后将再添一条全自动运行线路


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起于瓦窑滩站,止于龙安站,沿线主要经过青羊区、武侯区、锦江区、龙泉驿区,工程自西向东依次沿东坡路西三段-培风路-东坡路-家园路-青华路-青羊上街-锦里中路-小天竺街-致民路-龙江路-净居寺路-静安路-成龙大道敷设。线路全长约29.07公里,共设车站21座,全部为地下线。


▲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线路图


据张斐斐介绍,截至目前,该线已实现20座车站封顶,20座车站全部转入附属结构施工阶段,其中16座车站进入机电安装阶段;全线盾构区间已累计完成90%,仅剩青羊宫站至小南街站、小南街站至文翁石室站、四川师大站至净居寺站、华西坝站至新南门站还未贯通;全线铺轨施工完成过半,各项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


据了解,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采用8A编组列车,设计速度为140km/h。2023年9月,首列车正式亮相,为国内首创时速140公里的市域全自动运行列车。该车不仅速度快、载客量大,还具备高智能化、高舒适性、高安全性等特点。


从公布的信息可以看到,该车采用行业领先的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实现遗留物品检测和车厢拥挤度分析,实现了实时传递检测和分析结果。在降噪方面采取多项隔音降噪措施,有效降低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此外,车头还设置了被动式障碍物检测及脱轨检测装置,当列车检测到轨道有障碍物或列车遇到脱轨危险时,会自动触发紧急制动,最大程度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未来,13号线一期开通初期运营后,将加强龙泉驿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并在城区内部与其他线路换乘,连接杜甫草堂、青羊宫、幸福梅林、三圣花乡等景点,串联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四川师大(狮子山校区)等高校,有效提高区域轨道交通网络的通达性。



蓉城政事记者 闫宇恒 摄影记者 王效

编辑 母晓岚

成都最新人事任免


重磅!成都市小一、小升初入学政策出炉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