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火上央视!成都菜市场,变!

蓉城政事 2024-05-05

最近

继“菜市书屋”后

成都的菜市场又火啦


近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报道“成都老菜场改造音乐厅,延伸‘音乐+’产业链”相关内容。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4月2日,记者走访了成都音乐坊,感受这条街道的音乐文化演艺氛围。其中,一栋4层楼的砖红色建筑——成都音乐产业中心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栋建筑由一个老菜市场改造而成,里面不仅有老面条厂改造过的痕迹,还有猪肉、蔬菜区域改造而成的沉浸式剧场。


截至去年底,成都音乐坊入驻企业超800家,已形成文化产业与街区共兴的“音乐+”全要素产业链,2023年音乐产业的产值已经突破了70亿元,其中,成都音乐产业中心的音乐企业年产值约5亿元。


▲成都音乐坊


MUSIC

♬..♩~ ♫. ♪..

城市“音乐引擎”

去年音乐产值突破70亿元


走进成都市武侯区丝竹路,彩色字体“成都音乐坊”立于街道中央,似乎给这条街区赋予新的定位和角色——城市“音乐引擎”。


▲成都音乐坊


长900多米的音乐大道,一端连接着成都城市音乐厅,另一端连接着九眼桥。街道中间有乐器行、乐器博物馆、各类小剧场等,其周围聚集了四川音乐学院等优势资源。这条街区不仅是成都市民购买乐器的首选地之一,更是看展、体验音乐演出、脱口秀等文艺演出的聚集地之一。


“武侯区音乐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就在这里,从目前规划来看,这片区域已形成文化产业与街区共兴的‘音乐+’全要素产业链。”成都市武侯区三国创意设计管委会综合部部长陈甜婕介绍,通过政策引导,目前成都音乐坊这一片区吸引入驻的企业已经超过800家,“2023年音乐产业的产值已经突破了70亿元,未来5年内,依托我们在建的音乐文创总部基地,整个片区音乐企业数量力争突破2000家,产值突破200亿元。”


▲成都音乐产业中心


MUSIC

♬..♩~ ♫. ♪..

菜市场“变”音乐厅

面条厂改造成小提琴工作室


整条音乐大道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4层楼高的成都音乐产业中心。这栋大楼曾经是一个老菜市场,楼内还有面条厂、猪肉铺等改造留下的痕迹。


“2楼层高相对较高,因为这里曾经是一个面条厂,晾晒、加工面条就在此区域完成。如今,该区域已改造成小提琴演奏双博士王微致先生的个人工作室。”成都爱乐坊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燕羽介绍,在空间上,“保留了原来的层高,巧妙地设计了天窗,自然光线正好能透过天窗玻璃洒进室内舞台区域。”


▲成都音乐产业中心内 改造前后对比图


记者注意到,这个工作室里还摆放着钢琴,旁边则是演出专用舞台,整个舞台造型呈不规则几何构图,舞台后方的位置为观众区域,由黑棕色调的台阶堆积出层次感。整个室内简约又不失设计感,目前该工作室还承担着对外音乐文化交流及演艺、培训等任务。


往外走,能看到不同主题打造的沉浸式剧场、主题餐厅、小剧场及音乐餐吧等消费场景。很难想象,这层楼曾经是卖猪肉、蔬菜、杂货的区域。


MUSIC

♬..♩~ ♫. ♪..

今年将把成都的音乐产业资源

和优势推向国际


“1-2层为音乐文化消费新场景,3-4层入驻了涵盖音乐制作、创作、演艺、版权交易等公司,以及音乐艺术教育培训机构、乐器展销等业态。”燕羽表示,整栋楼约11000平方米,目前有近200家音乐相关公司入驻,“这栋楼就是一个音乐产业‘孵化器’,囊括音乐产业发展全要素,覆盖了音乐产业全产业链。”


以4楼的成都凡人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例,燕羽介绍,近年来成都的演艺市场非常火爆,“据行业内不完全统计,近80%在成都举行的演唱会,都由省外公司主办和执行。但2023年该公司在成都演唱会市场占比份额较大。”


“接下来,李宗盛在成都的演唱会将由这家公司主办。”此外,《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影视音乐的制作公司,也在这栋楼里。


▲成都音乐产业中心3楼


“去年,成都音乐产业中心总产值约为5亿元,税收贡献近4000万元。”燕羽介绍,今年计划依托政府提供相关的招商引资政策,将成都的音乐产业资源和优势推向国际。“近几年,我们在国内进行产业招商引资,今年计划走出国门,招引更多优秀的音乐文化公司落户成都、入驻武侯区,共同助力音乐之都建设和城市发展。”


蓉城政事记者 赵雨欣
部分图据受访者


成都世园会票务政策出炉


锦云楼来了!藏着穿越千年的成都式浪漫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