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索●发现:阳壶—黄河边的“楼兰古城”

杨拴朝 行政区 2022-04-02

阳壶——黄河边的“楼兰古城”(之一)

◆杨拴朝

  在河南渑池和山西垣曲的清代县志中,都记载着一座名为“阳壶城 ”的古代城池。这座在两地历史上都留下重要影响的古城,其面貌如“楼兰古城”一样,扑朔迷离。阳壶城位于渑池南村狮子山北侧,是滨临黄河的一座古城。传说古时因狮子山西侧的清凉窝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按照“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城池方位规则,称为“阳壶”。也有说法说是在黄河以北而得名。历史上,这段黄河因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而多次改道,阳壶城也随之多次搬迁,南村当地有“三迁阳壶”之说。据史料考证,阳壶城隋唐之前在河北(今山西垣曲),唐代之后在河南(今河南渑池),元代实施行省制后,以黄河为界,阳壶城就归河南管辖,明代再次迁徙之后改为阳壶村。

垣曲商城与北阳壶城所在地(左下方的台地(商城)、台地东侧亳清可西侧(阳壶城)(照片来之垣曲《古城村志》)

阳壶村民居(照片来之《黄河小浪底水库文物考古报告集》


  史料显示,阳壶城在各历史时期曾属黄河两岸的多地管辖:春秋属晋国;秦汉属河东郡;北魏皇兴四年(公元470年),属邵上郡;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并入河内郡;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在阳壶建韶郡;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置邵州;隋唐大业初年,属垣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属邵州;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属洛州;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属绛州;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又属洛州;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再属绛州;贞元三年(公元787年),改属陕州……

  但阳壶城无论是在黄河南岸还是在黄河北岸,都始终没有离开狮子山周围。狮子山下这块五平方公里的土地,留下了从阳壶城到阳壶村的变迁足迹,留下了古城从昌盛到衰落的历史记忆。

南村阳壶涧河口原貌(杨拴朝摄)

移民搬迁前的黄河狮子山段(杨景亭摄)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在黄河北岸合影,身后即狮子山东侧的涧南(照片来自《垣曲古代研究》)


  春秋时期,以阳壶命名,贯穿豫晋南北的“阳壶古道”,现在部分依然保存完好。还有北魏时期在阳壶山悬崖上修筑的阳壶神庙遗迹,成为目前仅存的两个与阳壶城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1992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275米以下都成库区,将面临搬迁。当时,黄河两岸众多的历史遗迹也随之淹没。为保护5000年黄河文明积淀的丰厚遗存,国家首次聚集了各行业联合考古,启动了库区文物的发掘勘探工作。150公里的黄河两岸,包括渑垣盆地古生物化石遗址、垣曲东关仰韶遗址、渑池班村仰韶遗址、垣曲商遗址、垣曲上亳墓地东周及汉代古墓群、黄河漕运遗迹、西沃石窟等一大批重大考古项目先后得到及时发掘和有效保护,抢救了一大批高等级历史文物。遗憾的是,阳壶古城的南北两个遗址未能及时纳入考古范围,致使这座古代城池遗迹长眠于水下。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去揭开古城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千年古城的芳容。现在,只能从有限的史料中去触摸古城的沧桑沉浮,也只能在历史事件中去追寻和感悟古城昔日的繁华与喧嚣。

狮子山及滩涂原貌(杨拴朝摄)小浪底水库蓄水后的狮子山区域(杨拴朝摄)

阳壶城的地理位置


  狮子山对岸约三公里的古城镇,是宋代设置的山西省垣曲县治所。1959年,因国家要修建水库而搬迁改为镇治。古城镇地处允西河和亳清河交汇的台地上。《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中称:“河东垣县东南有瓠邱亭。” 《左传·襄公元年》:“彭城降晋,晋人以五大夫在彭城者归,置诸瓠邱”。《辞海》载:战国时在临近他国处设亭,置亭长,任防御之责。秦汉时在乡村每 “十里设一亭”, 东汉后渐废,汉高祖刘邦秦时曾担任亭长。《辞海》又载:“瓠丘,古地名。春秋晋地。一作壶丘,又名阳壶,在今山西垣曲东南。此书对“瓠”字的注释为:“瓠”通“壶”。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河水注》中称:“清水又东南,迳阳壶城东,即垣县之壶邱亭也,晋迁五大夫所居也。清水又东南流注于河。”康熙版《垣曲县志》载:阳壶城,治南里许,临大河。康熙版《渑池县志》载:阳壶城,冶北百二十里,北临河。《左传》载:襄公元年,晋围宋彭城,晋人以五大夫在彭城者归,置诸瓠丘。杜预注云:“瓠丘晋地。垣曲东南有瓠丘,即阳壶城,今改为村。”

班村仰韶文化遗址发掘现场(杨拴朝摄)

  据垣曲相关人员的考察记述:在垣曲古城(原垣曲县城,今古城镇)南一里的地方,有人类居住的遗址。现高出亳清河滩3—6米,50年前约高出河滩5—8米。历史上,这里曾是黄河中游重要码头济民渡。上世纪70年代中期,农业学大寨填地取土时,发现灰土层特别的多,并出土有大量的陶瓷碎片和一些生活用具,如碗、碟等,还有大量的瓦砾,肯定了这里曾有古人居住。2001年出版的《垣曲移民》,对属历史遗迹的阳壶城遗址进行了正式确认:“在黄河北岸、东滩村东侧三里许,有一个偌大面积的大沙丘,沙下埋藏着一座古城垣,这就是春秋时期的阳壶城。此地为晋国的南大门,与郑国隔河相望……此地就是阳壶古城,今之古城以南。随着岁月的推移,黄河多次改道,水逼人迁,这座显赫于当时的古城,长期被湮没于沙丘之中。”这个结论结束了长期以来,业界对阳壶城位置的争议,为今后古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渑池县地名简志》载:经实地调查、访问、座谈,村人有持阳壶原在河北(指山西省垣曲县古城,因在黄河北边,河南人习称河北)之说,古时因水患而城被淹,辗转搬迁,后至此建村,沿用旧名。经笔者对原阳壶村民进行走访调查,确有“三迁阳壶”之说。当地人称,原来阳壶在东滩村东和古城南之间的台地上,因黄河改道,水淹城池,遂迁至狮子山东涧南。后又因黄河改道与涧河夹击冲刷,故又搬迁至阳壶山北坡,改名阳壶村。

阳壶渡口(杨景亭摄)

  史料表明,阳壶城地处豫晋峡谷腹地,是黄河漕运和阳壶古道交汇的水陆交通枢纽,又是一座军事要塞,扼守着黄河天堑,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阳壶城是当时黄河两岸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阳壶:黄河边的“楼兰古城”(之二)

◆杨拴朝

一、 阳壶城的迁徙

1、考古成果印证阳壶城的第一次迁移


  垣曲商城发现于1994年,位于古城镇南洪庆观的台地上(阳壶城西侧高地),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队、山西考古研究所和垣曲博物馆于1985年至2003年联合发掘。垣曲商城城垣紧邻黄河,三面环水,东西350米、南北400米,周长1470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城址距今3200年—3000年。发现共为五期,一期为仰韶晚期文化遗存;二期为二里头晚期文化遗存;三期为二里冈下层文化遗存;四期为二里冈上层文化遗存;五期为宋代文化遗存。据《垣曲商城》一书所载1988—2003年度考古发掘报告结论称:商城城址的四面城垣,依地势较低的南部和东部保存较差,南墙已挂在台地的南部断崖处,其下为涛涛黄河。可以想见,商城初见时,南墙绝不会建在紧邻黄河河床的台地悬崖处边。其位置与台地的边缘一定还会有至少数十米的距离。而数千年来,由于黄河对台地的冲刷和侵蚀使台地不断坍塌、后退、直至南墙被剥露于断崖边。该遗址在商代二里冈上层以后直至宋代,除了发现极为零星的西周、唐代墓葬及灰坑以外,未发现其他文化遗存。由此判断,商代城垣有可能在二里冈上层的晚段。由于黄河水多次暴涨,淹没城垣而逐步倒塌,最后走向衰落,直至废弃。直至2000余年后,宋代人才又来到这里,在商城遗址上重新建筑了一座宋城,并在这里设立垣曲县治。

  考古成果证明,在商代,垣曲商城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垣曲商城遗址缺失商代之后至宋代之前的文化遗存,这么重要的地理位置,文化是不可能断代的。垣曲商城与阳壶城紧邻,史料证明,阳壶城在春秋至隋唐时期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考古还证明,周围也没有这两个时期同等规模的文化遗址,那么这两座城的关系就有可能是传承关系。阳壶城位于垣曲商城东部,海拔较商城低。这可能是在商之后,河道南移,并不断降低,台地因此逐渐升高。商城城池因距黄河渐远,控制渡口优势减弱,所以在春秋时期就废弃了商城。随着黄河的南移,在商城东侧城垣下、亳清河西侧的台地上修筑了阳壶新城。这就是《水经注》中描述的:“清水又东南,迳阳壶城东……清水又东南流注于河。”这也许就是阳壶城的首次搬迁,由垣曲商城迁至阳壶城。




2、考古成果印证阳壶城的第二次迁移


  阳壶城自隋唐之后再次发生了迁移,可能是唐代黄河水患灾害频发,城池被淹所致。《黄河志》卷二记载: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河南大水,淹没30余郡;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七、九月,河淹河北县(陕县对岸)及河阳(孟县);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六月十二日至二十三日,雨成大灾,自陕至洛,死者不计其数;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秋,京城连雨60日,损秋稼,东都瀍洛溢……唐代上百次的特大洪水灾害导致黄河改道北移,水淹阳壶城池,不得不进行迁移。唐早、中期的一百多年间,该区域属黄河两岸多地轮番管辖,这就与黄河的改道归属可能有直接关联。

考古成果证明,垣曲商城在二里冈上层晚期之后至宋代以前,无其他时期文化遗存。而亳清河北侧的垣曲东关遗址,查阅《垣曲古城东关》考古发掘报告得知,古城东关遗址文化分期依次为: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龙山、殷墟、西周、东周、宋代等各时期文化遗存。该遗址以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为主,庙底沟二期文化最为丰富。没有发现唐代遗存,其余各时期文化遗存较少,不具备一个城池的规模。

  由此看来,阳壶城此次迁移,没有就近往西迁至商城高地,也没有往北迁至东关遗址台地,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南迁。笔者认为,显然山西不可能有大片的土地容纳阳壶城,而这座千年古城也不会因为黄河改道,而放弃对隔离在河南的大片土地的经营权;也不会放弃对黄河渡津这条经济大动脉的管辖权;更不会放弃对豫晋关隘这个军事重地的控制权。所以,阳壶城只能舍近求远,南迁往黄河南岸的狮子山东涧南的台地上,居高临下,俯瞰阳壶沃土及黄河北岸一览无余。此地是阳壶古道进入河南峡谷的北大门,这可能是阳壶城的第二次搬迁。

3、历史资料印证阳壶城的第三次迁移

  到了元大德七年(1303年9月17日),山西洪洞发生了八级地震。据史料记载,大地震破坏面积南北长500公里,东西宽250公里,豫晋峡谷黄河两岸也未幸免。南村对岸垣曲西滩村的虎山也因地震倒塌滑坡,半山陷入黄河,导致黄河改道南移,淹没了河南的大片土地。在狮子山段,黄河又北移,河道冲刷至垣曲商城东脚下。《垣曲移民》记载:西滩村地形地貌呈簸箕状。自古,黄河经板涧河口直泻而下,入簸舌沿山根流淌,形成一个大河湾,曲流达十多里。后虎山因大地震而坍塌,巨石直插河床中心,截堵中流,导致黄河改道南移。原黄河古道变成一片沼泽地。而后,随着黄河的不断泛滥淤积,慢慢地变成十多米厚的大滩地。偌大滩涂,长达八里,故而民谚:“行了(滑坡)姑姑山(虎山),闪开八里滩。”老西滩形成村落,最迟可上溯到明洪武年间,洪洞移民始祖来垣曲……黄河改道之后,八里滩涂形成,可供耕种。人们便由高阜移至山根居住,逐渐形成村落,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村园部位古称“上里河”,南部滨河之陆,全为河南土地,黄河改道后,大片滩涂被切割在北岸,成了垣曲人的猎物。所以,当地便有“河北种粮,河南纳粮”之说。

  阳壶城遗址西三里还有一个村子叫东滩村,是垣曲古城镇下属的一个小村子。据垣曲相关人士调查记述:“小浪底水库移民之前东滩有八、九百人口,居住在黄河北岸的两崖上(东崖、西崖)和一条沟里。古黄河改道之前,东滩村民来往于城里(即当时垣曲县城,今古城),只能从寨坪上过往,而村东通往城里(今古城)的大道是黄河改道以后1934年才修的。这条大道正是当年黄河的河床,人称“老里河”。当年黄河从这里流向西北,距城里(今古城,当年垣曲县城)一里,调头又向东南流去。” 康熙版《垣曲县志》载:黄河,治南里许。这与民间传说相互印证。这里所指的黄河河床,正是位于商城城垣东下方,大地震致使黄河河道北移至此。

  明代发生的一次地震,使黄河又一次改道南移。《垣曲移民》(91页)记载:东滩村耕地3200亩,主要分布在寨坪和村东的黄河滩地上,明崇祯十五年发生大地震,山川易位,黄河改道,河水南移,致使豫西边陲阳壶城五平方公里的大片沙滩地为东滩村所占有。这次地震导致狮子山局部断裂,长达百米的地震遗迹至今清晰可见。黄河水又改道直奔狮子山脚下,冲开了清凉窝湖泊,形成了八里沼泽地。直到1958年,南村人们修筑河坝堤防,才拦住了洪水的冲刷,形成了移民前的八里滩涂“米粮川”。明代的这次地震,也直接导致黄河与涧河夹击冲刷阳壶城。城池持续坍塌不宜居住,阳壶城被迫第三次迁移至涧北的阳壶山北坡,改名阳壶村(又称洋湖村),直到1999年移民搬迁。

  涧南的台地上,解放初期,涧南东侧宋代名将张玘的祠堂还在。60年代还有一片碑林,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时都没能逃过厄运。小碑被推倒砸烂,大碑被拉去修筑河坝。20世纪80年代,曾在这里建设一个铁矿转运站,但持续时间不长。2000年小浪底水库蓄水,当年泄洪之后,由于黄河水长时间的浸泡,人们发现在这里裸露出城垣遗迹和大片房屋遗址,水库再次蓄水后,被黄河泥沙淤积。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