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侯:吃遍中国之美味篇3——雪蛤

2017-11-16 老侯 老侯说事儿

木瓜雪蛤。


龙江菜——冰糖雪蛤


中国疆域辽阔,纬度跨越度大,北至寒带,南及热带,南北食材,截然迥异,海南人靠海,到了东北,自然就靠山。

食材不同,气候各异,烹饪方法也就有别,于是,就有了菜系的不同。

一般人都知道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诺大的中国岂止八个菜系就能涵盖得了?

近年,各地烹饪大师总结出自己的地方菜系列,于是就有了十大菜系,甚至更多的菜系。

及至到了哈尔滨,才知道,还有一个龙江菜系。龙江菜系是由哈尔滨、牡丹江、伊春、黑河等地风味菜组成。

在北京,东北菜馆很多,常见的菜品诸如:炖鱼,杀猪菜,乱炖,酸菜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无论听名字,还是看菜式,都感觉豪放,也有点粗放,很明显,这些菜都带有地方的气候特色,那都是寒风里、腊月天的御寒菜。

而我在哈尔滨看到的是,龙江菜却也很精致。

来哈尔滨,是为策划一个美食纪录片。在哈尔滨的马迭尔宾馆,哈市的几位烹饪大师,以高超的厨艺为我们展示了龙江菜的美味和绚丽。

深深刺激了我的大脑皮层的,是龙江菜系里一个独具特色的食材——雪蛤。

什么是雪蛤?看形态便知,其实就蛙。


林蛙——雪蛤。


蛙,我本不陌生,我的吃蛙记忆,可以追溯到很小的时候,副食店里供应的那种剥了皮的青蛙,我们叫它田鸡。田鸡腿是我的至爱,看到那细细的骨架上,包裹着的健硕肌肉,就可以理解蛙跳的牛逼。以后,每当我看到古代奥林匹克壁画上,运动员强壮的大腿,就会想到田鸡腿。

田鸡腿的做法是烧制,放糖,甜丝丝的。大概八十年代末起,餐桌上多了一种叫牛蛙的食材,这种原产于北美的物种,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引进中国。牛蛙的吃法一般是炒。

田鸡、牛蛙都是活跃在麦田里,而雪蛤则是生活在山林里。

雪蛤,学名东北林蛙,简称林蛙。生长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里,它与熊掌、猴头、飞龙并称东北“四大山珍”。

冬天,河流冰封,雪盖林野,林蛙就在河流、雪地下冬眠,100多天的冬眠,维持生命就靠肚子里的一粒胶囊,那胶囊似膏、似油,储存着能量,滋养着林蛙度过漫漫严寒。这个胶囊被称为雪蛤油,其实就是雌林蛙的输卵管。

大师介绍,雪蛤油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人类吃雪蛤的历史有上千年。明、清时,雪蛤被列为宫廷贡品,在医学上素有 “软黄金”、“动物人参”之美誉。


晒干的雪蛤油。


对食客而言,林蛙输卵管的意义大于林蛙本身。

田鸡、牛蛙的美味在于劲蔸的肉,而雪蛤的精髓不是肉,而是蛙的输卵管。所以也有取出输卵管,而将蛙的其余部分扔掉的做法。

据说,雪蛤油含有18种氨基酸、13种无机元素、9种维生素和多种复合多肽等生物活性因子,特别富含三种性激素,即雌二醇、睾酮、孕酮。

雪蛤油中的氨基酸含量超过东北野参十几倍,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可卖到2500美元。

对女性来说,雪蛤油可以保持容貌俏丽 ,是妇女坐月子必不可少的补身之食。对男人来说,补肾益精、养阴润肺、健脑益智。

雪蛤有多种做法,比如冰糖雪蛤,木瓜雪蛤。

冰糖雪蛤是龙江菜系的一个代表菜式,食材和烹饪方法都是独一无二。而且,绝对可以改变人们对东北菜豪放粗放的印象。

对雪蛤充满期待的我,终于等来了大兴安岭的至臻美味——雪蛤,只见一个黑黑的蛙状物,肚子鼓鼓的,我被告知,那里面就是雪蛤油。我一口下去,青蛙的小半个身子没了,里面好多黑色的颗粒物,可我觉得好残忍。

看来,吃的视觉观感还是很重要,影响食欲的不只是色、香、味,我觉得,还得加上形,吃田鸡腿可以,吃牛蛙肉块也可以,可要吃一个形态完整的小动物,一口口把它嚼碎,消灭掉,心理上还是有点障碍。


2017年11月16日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号。


往期文章

老侯:吃遍中国之惊悚篇1——禾虫煎蛋

老侯:吃遍中国之惊悚篇2——沙虫

老侯:吃遍中国之惊悚篇3——老鼠

老侯:吃遍中国之惊悚篇4——水曱甴

老侯:吃遍中国之“涎水篇”1——蒸鱼嘴

老侯:吃遍中国之涎水篇2——甜水面

老侯:吃遍中国之情怀篇1——大救驾

老侯:吃遍中国之情怀篇2——客家酿豆腐

老侯:吃遍中国之美味篇1——果子狸

老侯:吃遍中国之美味篇2——九吐鱼

老侯:吃遍中国之番外篇1——到肯德基吃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