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稿】科幻作家如何置“科学”于科幻(下)| 凯莉·拉格

凯莉·拉格 星云科幻评论 2023-11-04

科幻作家如何置“科学”于科幻(下)


作者:[美] 凯莉·拉格

译者:Mahat


科幻作家如何置“科学”于科幻(上)


置科学于科幻内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无论你在写作生涯的什么阶段,想要驾驭它都是一种挑战。科学和科幻两者都是不断拓展的领域,要想在一个方面游刃有余都得付出勤奋和坚持,遑论左右逢源。此外,细节描写的程度需要恰到好处,既不要太过技术性以免读者敬而远之,又要避免不必要的差错,可谓是优雅地走钢丝。为了更好地探讨各种实用方面的“置科学于科幻内”,我与数位作家和编辑聊了聊这一话题。 


即使知道从何处入手也足以让人望而生畏。“任何已知领域,都有无数的次级专业,常伴随有各自的行话、研究方法论及技术,”科幻作家卡罗琳·约阿希姆说,“科幻写作的挑战之一就是筛选巨量的科学信息,直到余下部分不会对故事喧宾夺主,而且现在的单项科研内容比起以前要来得更多,剥茧抽丝也来得更为繁复。”


既然如此,写作者又该从何处着手呢?作家伊丽莎白·贝尔偏爱主动方式:“我阅读科学文章,与科学家工程师交谈,总之努力保持我对大众科学的认识水平维持在一定的程度,足够自己了解从何处获取为故事准备所需的更多信息。”主动方式也能获得科幻写作上“查资料—产生新点子—再查资料”循环的正反馈。作家玛丽莎·林恩说:“我经常作科学方面的背景阅读,因为我本身就很喜欢(读这些文章),这也常常给我提供不请自来的灵感,而不是为了创作不得不去补课。”


诸如《自然》《科学》之类的学术期刊可以提供看待当今科学交流的很有价值的行业内视角,它们也包含了科技新发现的简报文章。然而,学术期刊并不关注将特定的发现应用到社会政治的大背景下,而仅限于对科学本身的描述,但其他非虚构信息源可以填补此处空白。“对我而言,大众科学书籍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灵感来源,尤其是当我写作更着重社会面故事的时候。”林恩说。书籍之外也不乏其他灵感来源,作家A.T.格林布拉特解释道:“我是《连线(Wired)》杂志和‘都答(Reply All)’播客的粉丝,从中汲取点子和信息。我也经常谷歌搜索及阅读维基百科。”


同样重要的是紧跟科幻的潮流。“我认为70年代(科幻作品中)那种对物理学的强调现在已经放松下来了,”作者莎拉·平斯克说,“部分原因是许多早期科幻认为可能发生的事物现在被证实为不可能。有许多伟大的科幻小说写的是所谓的软科幻,而更多科幻小说写的东西落在已知(称之为科学)和未知(或可称为魔法)之间的有趣分界线上。安娜丽·纽维茨[1]最新的长篇小说写的是时间旅行科技,尽管使用到该科技的人对此原理一窍不通,但不妨碍这是我认知中的科幻。同样的,N.K.杰米辛[2]的《破碎的星球》三部曲植根于地质学,即便涉及的内容超出我们所谓的知识范畴。”


科技关注的变迁同样反映了读者期望的变化。“短篇小说里,我们看到大多是主题为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气候变化、以及以地球为中心的故事,” Escape Pod联合主编、作家S.B.迪芙亚说道,“显然这些主题现已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连同社交媒体、广告、监控以及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持续侵入,这都是拜当下科技所赐。我们所有的‘本我’、‘自我’层面的关注点,均浮于现下短篇小说的表面之上。”


理解科幻体裁子类型描写科学的惯常方式同样也很重要。托尔出版社编辑李·哈里斯说:“不同的子类型或有不同的态度。举例来说,最近的超级英雄史诗大片里,我们不怎么挑剔科学因素,不像我们对硬科幻小说那么横挑鼻子竖挑眼。之所以超英电影行得通是因为我们对两者的期望程度不同。”你的资料查阅方案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期望程度,” 作家阿莉耶·德布达解释说:“科学或许是种粘合剂,把故事的各个部分接在一块儿,可要是你在故事里没怎么看见科学,那有可能是某种‘相信我这事就是这么着’的蒙混过关法。与之对应的,是事无巨细地介绍如何建造一艘宇宙飞船。显然,后者需要用到多得多的真实科学。”


阅读广泛也有助于写出市场认可的作品,因为你可以亲身体会一下哪些元素会引起读者兴趣,最近的“希望朋克”(hopepunk)潮流就是极好的例子。“读者着迷于能为我们指明方向的故事,而作者们则喜爱写一些悲剧,”《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杂志主编希拉·威廉姆斯说,“有时很难两者兼顾。我不是说每个人都得为我写皆大欢喜的结局,我们杂志上没有好结局的故事一大把。不过,一方面科幻读者阅读灾难故事,以了解如何避灾;另一方面,他们同样想要能解决问题和找到出路的科幻点子。”


一旦你搞清楚你想写的故事类型,你的素材搜集方法就取决于你对科学的熟悉程度。“当我写些我真不熟悉的内容,比如AI或计算机之类,” 德布达说,“我就在维基百科上看新手教程,这适用于大多数科学领域。”科学领域里的直接经验能大大丰富一个故事。“有时我从自己的学术背景获得帮助,”约阿希姆说,“我最近一个小说叫《爱的考年学》,这个故事部分是受到我大学时代考古挖掘的启发;故事里的主要学科纯粹是虚构的,但某些研究方法和思辨方式能在现实世界里找到对应。”


天不遂人意的是,越是熟悉往往越是抗拒。工程学背景的格林布拉特解释道:“有段时间我写科幻卡文了,因为我笔下的工程师角色总要问‘这玩意儿原理是什么?’,于是故事就编不下去了。”类似难题也困扰德布达。“头两三年我实打实地在写,就是写不出任何科幻故事,因为当时处于‘我得把科学弄对了’的状态,但搞对科学实在太痛苦了。”克服这种抗拒感得先要改变看待事物的方式,德布达解释说:“从那时起,我接近科学的途径就是掺上一点编造的东西,比如在文里放进能让读者浮想联翩的关键词或一些小玩意儿。我可以写一个电子有机质复合物制造的人工智能,但我不需要真的解释如何制造它,否则需要三页的篇幅加上一整套设计图,这些东西我白天的全职工作已经干够了,真不想在写小说的时候也再打一遍交道。”


多数时候你会钻研一个自己知之甚少的课题,那么循序渐进可能是最好的方法。“去看这个方面的儿童读物,” 迪芙亚说,“就算这书是写给小朋友看的,当你从头开始学习一些本来一无所知的东西时,这真的会对研究基础原理很有帮助,因为这本来就是儿童读物的强项。儿童读物里有术语词汇表,用适度简单的术语解释书中出现的名词的含义,如此你便可积累这方面的知识,或是根据需要继续拓展。”


也不要羞于向专家开口请教。“我认为最佳方法就是去咨询熟知这方面的人士,”曾经身为工程师和数据行业科学家的迪芙亚说,“科学家讲起自己的领域便会滔滔不绝。我们一生都在从事这些事情,所以总会乐意去谈论。由此你可以花上大约半个小时跟某位人士交谈,告诉他们你想要怎样的设定,他们便可给你抓破头都想不到的各类信息。而且他们会很快纠正你自以为可行的误区,并告诉你实验室里眼下真实发生的东西。”


最后是写作本身,写出合适数量的细节很重要。“当有些部分给我留下明显的错误/不可信的印象时,我便会去查相关资料,”哈里斯说,“但我通常相信作者知道自己在写什么。所以除非故事或者场景是关于科学本身,不然我会认为这部分内容不会起到主要作用,也不会太盯着这部分内容本身不放。如果太多时间花在描述这种科学,而且付出了实际剧情被忽略的代价,我就会拿出红笔将其批改掉——我很喜欢作者通晓科学的原理,但读者有必要去理解吗?书中角色知道原理不就够了吗?故事里到底需要多少谆谆教导才合适?答案是:别太多,不然故事就不连贯了。”


理解你笔下作为叙事视角的人物所需要理解的东西,是一种筛选必要细节的有效方法。约阿希姆说:“贴近人物视角的方式有助于挑选何种科技,来呈现与视点(POV)角色相关的东西。” 玛丽·罗比尼特·科沃尔用她新获雨果奖的长篇小说《计算群星的女人》举例:“当我在写作《女宇航员》系列时,我尽量做到让笔下角色直接接触到的任何事物都准确无误。举例来说,如果她驾驶一艘太空飞船进入近地轨道,那我会努力确保写的轨道机械学没有错误,因为是她直接接触的内容。同样地,她没有在地面上的消音装置系统里工作,那我就当作有那个系统存在,而且所有发生的问题都已经解决。”


有些时候涉及到细节,少便是多。“就别去碰细节,”迪芙亚说,“这就是我在做文学评论或做编辑的时候反复强调的。会有这样的读者,因为细节错了就看不下去。所以别去碰,读者会用自己脑瓜里的东西把空缺部分填上,无论哪种他们认为可能的方式。略而不证的黑箱有时来得更简洁。”


此外,当写作时,你会发觉自己之前查找资料阶段漏了某些重要部分,或许会灰心丧气,但一定要克服做更多研究的拖延症。“当我真正开始提笔写作时,”科沃尔解释道,“我会做‘点状’研究,就是先用方括号把这部分的位置占住,以后有机会再查阅具体细节。以《女宇航员》系列来说,我咨询了许多航天人士,从火箭工程师到真正的宇航员。我经常请他们用我的手稿来玩Mad Libs 游戏 [3],有一次我得到了这么一行文字:‘The [job] still had to be [jobbed] ([工作]仍需[工作])’。”


最后想说的是,任意数量的科学知识都适合开始动笔创作一篇科幻小说。要知道,当你需要写作细节时,丰富的科学资料随手可查。总之请记住,为了写一个故事,你和读者最想要你做的就是——动笔。


(完)

(原发于《轨迹》2020年3月号,作者授权翻译转载)



【译者注】

[1] 美国知名科技媒体人、编辑和作者,是知名科技媒体平台IO9的联合创始人兼主编。[2]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所著《破碎大地》三部曲史无前例地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三连冠。[3] 一种选词填空游戏,主持人准备好预留空当的句子,只说出空当处需要填词的词性,如名词、形容词等,让别人相应说出单词;最后组成的句子往往好笑、超现实或是无厘头。



作家简介凯莉拉格,白天是科学家,晚上是科幻作者。






2020年12月号(总第19期

主 编:三丰   

 编 辑:阿贤 李雷 罗夏

2020年10月号(总第17期)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20年10月号(总第17期)目录

2020年9月号(总第16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20年9月号(总第16期)目录

2020年8月号(总第15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20年8月号(总第15期)目录

2020年7月号(总第14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20年7月号(总第14期)目录

2020年6月号(总第13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20年6月号(总第13期)目录

2020年5月号(总第12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20年5月号(总第12期)目录

2020年4月号(总第11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20年4月号(总第11期)目录

2020年3月号(总第10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20年3月号(总第10期)目录

2020年2月号(总第9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20年2月号(总第9期)目录

2020年1月号(总第8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20年1月号(总第8期)目录

2019年12月号(总第7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12月号(总第7期)目录

2019年11月号(总第6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11月号(总第6期)目录

2019年10月号(总第5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10月号(总第5期)目录

2019年9月号(总第4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9月号(总第4期)目录

2019年8月号(总第3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8月号(总第3期)目录

2019年7月号(总第2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7月号(总第2期)目录

2019年6月号(总第1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6月号(总第1期)目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