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维林 魏容|匠心独运——钱绍武的雕塑艺术

《美术》 美术杂志社
2024-09-04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匠心独运

——钱绍武的雕塑艺术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曾维林

河北美术学院副教授|魏容


摘要:自留学归国后,钱绍武结合西方写实技法与中国传统艺术观念进行艺术实践,创作出一批形神兼备的雕塑经典。《炎帝像》探索雕塑与空间的关系,通过点、线、面的组织增强雕塑的形式美与空间感;《李大钊纪念像》的创作,注重对雕塑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思考,以体块创作为基础,具有整体感;而《李白》等作品,则以中国古典美学融入西方当代雕塑,将中国传统艺术中“写意”观念与现代雕塑形式相结合,探索现代雕塑的民族化道路。


钱绍武(1928—2021)于1953年赴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学成归国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在长期的创作与教学中,他结合西方“自然”的艺术手法,融入中国传统的“形神兼备”的观念,在创作实践中深入探究雕塑艺术的“意境”课题。钱绍武认为,雕塑不仅是对人物样貌的客观再现,更应“缘物寄情”,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反之没有意境的雕塑,“有形无神”“形神分离”,就只是一件装饰品或一个摆件。钱绍武以西方素描、速写、雕塑为基础,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艺术探索与创新,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创作原则,其创作主张对雕塑后辈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雕塑之语


雕塑语言是作品情感叙事与媒介沟通的内核,可分为有形语言与无形语言两个方面。在设计雕塑的过程中,钱绍武把民族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展开分析,在有形的空间、形体、材质、肌理效果方面探寻具体形式,在无形的民族文化、跨民族文化方面探寻作品意境。他主张,雕塑是看得见的艺术媒介,是有形的具体物,雕塑的设计立意在于凸显其文化内涵,是无形之物,而雕塑的有形则来源于文化内涵的无形。设计雕塑的空间语言、形体语言、材质语言、肌理效果是有形的艺术语言,挖掘雕塑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涵则是无形的艺术语言的范畴。


钱绍武《杜甫坐像之一》铸铜雕塑高70cm 1982年


雕塑与空间的关系是雕塑家应在创作中持续研究的问题。以《炎帝像》为例,总高39米,为大型雕塑,因此设计时须考虑两方面问题,一是雕塑与环境空间的关系,二是雕塑自身形体的空间。《炎帝像》被安置在长治老顶山山顶,四周空旷,参照物较远,空间较大而细节难以表现,因此作品从线条、体块入手体现雕塑的体积感,而线条的长短、体块的大小组合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是钱绍武注重雕塑体积的重要思考,也是他在雕塑创作中一个删繁就简范式的典型案例。作为远观雕塑,《炎帝像》贯彻了“简”的理念,以浮雕和圆雕相结合,以清晰、简明的线条塑造轮廓,突出主要角度,表现对象的个性特色。在形象设计上,运用传统人物特征的披发、长须、赤臂的站立形象,身穿兽皮、树叶,手捧谷穗,雕塑与大山融为一体。在内部空间设计上,为了更好地利用雕塑本身的空间,在内部设计了可供观众参观的通道,让观者可以通过雕塑鸟瞰长治县城。


雕塑的形体与空间结合中,形与体都占有空间,《炎帝像》所体现的点、线、面、体的特点,经设计后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形象。《炎帝像》的形体是竖构图,方正的身躯体现出人物——炎帝刚正伟岸的性格特征,重复的树叶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感。直立的人物动态与毛皮、树叶等装饰,则构成了特有的形式美。其中,“点”主要体现在谷穗的每一颗谷子上,用点的排列组合构成每一根谷穗,点的排列参照了自然中的谷穗,又用设计的眼光进行了升华,使谷穗的排列参考自然的同时,又有其独有的规律。而在用“线”方面,《炎帝像》极其大胆,头发、胡须在体积的转折点出现了线,毛皮、树叶用线构成了装饰图案,成组的竖线显得雕塑尤为挺拔,树叶有规律的斜形叶脉如编织的裙子,增强了雕塑的形式美。雕塑的多个面在视觉中构成空间体,雕塑的空间感、体积感牢牢地把握住空间中的形,“形体”占据着雕塑的主导位置。在材质运用上,创作者使用铜这一材质体现了灵活的塑造感,以及贵气、坚韧、细腻。铸铜的工艺也决定其作品的好坏,先秦科技著作《考工记》载:“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这里详细描述了铸造青铜的情状,材质的好坏决定雕塑的最终呈现。雕塑的肌理效果是艺术家主观设想的艺术语言,肌理效果体现出雕塑塑造者的艺术情绪、寄托了创作者的艺术情感。


二、雕塑之整


自幼对国学的热爱、对诗歌的热爱、对书法的热爱,造就了钱绍武习惯用整体的视角观看雕塑的创作风格。钱绍武塑造了大量民族英雄、文化名人肖像作品,但他的雕塑辨识度极高,每一件作品都是以整体的思维着手,可任由某个局部分析出整体,辨识出是哪一件雕塑,正如普希金所言,“从足趾可以认出狮子,从耳朵可以识别驴子”。


钱绍武在制作《李大钊纪念像》前期,本已由园林设计家设计了草图,但通过对雕塑的环境空间及理论认识之后发现,草图尚不能满足指定的框架。故他结合关于李大钊的相关著作与照片,结合李大钊革命志士之身份,旨在用好“铁肩担道义”的理想信念,他最终用整体性的理论构思深刻地诠释了李大钊的人物形象。有了整体的理论认识后,他还将认识带入作品设计中。这得益于钱绍武对民族文化传统雕塑进行过系统的考察与临摹。在创作中,他将传统雕塑“方正”的设计理念,结合李大钊身为北方人物,形成了其方脸的特点。雕像浑厚方正的脸型,结合浅平头的发型,凸显了“方正”的精神。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为人正派、有正能量、刚直沉稳的人物特点,经由“方正”的人物设计恰到好处,也十分符合影像资料中李大钊的装扮特点。


钱绍武《李大钊纪念像》花岗岩雕塑

高400cm,宽800cm 1989年


《李大钊纪念像》体量巨大,“光从顶到领子就3.1米高,仅颜面部分一薄片,采石就达12吨。肩宽7.5米,厚近3米,总共100多吨”。作品构图为胸像,两肩有稳如泰山之感,仿佛能担千万斤,充分体现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立意。雕塑由两个大的方块构成,强调传统雕塑的体块感,并通过浮雕的塑造细节,以简括、雄浑的形式塑造出一名坚守信仰的革命者形象。


《李大钊纪念像》运用了体块创作的设计观。体块创作是一种整体的创作观念,作品呈现重、拙、大、敦的视觉效果。在体块的创作中,会产生方多于圆的视觉效果。从整体出发,先有大的块面、线条与构图关系,再有局部的细节。如《李大钊纪念像》先有头部的“方正”体块,再有脸部的五官结构。用概括性的语言去设计雕塑,在雕塑设计中虚实结合、线面结合,也可看出钱绍武在创作前期的理论认识上就下了很大功夫,如此才有了泥塑制作时期的“胸中之竹”。


从钱绍武雕塑的整体观可以看出,雕塑是由理论认识到设计创作的一个过程。“方正”的设计观,源自艺术家对民族文化的整体认识。钱绍武在谈到雕塑民族化与本原文化的关系时曾言:“这些扎根于民间的雕塑作品渗透着中国人的性格,具有中国哲学意味。”“没有中国特色、没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总是与我们的审美标准格格不入,让人觉得不习惯”。钱绍武积极尝试将民族文化融入雕塑创作,赋予雕塑灵魂。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成为其艺术创作源源不断的文化给养。


三、雕塑之意


《周易》载:“圣人立象以尽意。”钱绍武主张,雕塑作品要对形体本身完成超越,得到本身以外的“意”,进而达到“象立于意”“意出像外”的效果。钱绍武在列宾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学习时,接受了西方教学模式特别是写实课程的学习。回国后,他结合自幼所受国学功底的熏陶,致力于将民族文化的中国式美学融入雕塑创作。


雕塑之“意”作为审美的“意象”“意境”,须用看、听、触去感知雕塑之“意”,是用心灵去欣赏雕塑之美,也是感知雕塑之“神韵”。《庄子·养生主》云:“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此处的“神”,应为感受其精神,即为“意”。在雕塑《李白》中,钱绍武尝试将“意”融入雕塑之“象”,用神韵飘逸的形式来设计这位将诗歌的抒情性推向高峰的人物,这种定位无疑是符合人物的性格及特点的。钱绍武在创作《李白》时曾有两方面的审视,一是对李白的形象、动态、服装、精神、气质等进行合理的想象,二是对李白形象的分析,结合对其诗歌的理解,通过自我情感的立意,最终确定其作品“象立于意”的创作原则。钱绍武在制作《李白》雕塑时,尝试将其结构与形态“写意”化,将传统的审美视角与当代雕塑的审美视角结合。李白仿佛吟诗起舞,宽大的绣袍向两边散开像飞舞的翅膀,显出李白翩翩欲醉、身体轻盈,十分到位地体现出李白之“神”。


《李白》雕塑区别于一般的写实雕塑,钱绍武在设计中充分运用“意”的夸张手法,尽其理、尽其象。白居易《金针诗格》言:“一曰内意,欲尽其理;二曰外意,欲尽其象。”《李白》雕塑设计之“内意”,在于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也牵动了作者与观者的内心情感。他将感情与大自然完美结合,达到诗句再现情景,从而交融相生的境界。《李白》雕塑的设计也表现出创作者崇尚自然、体证生生、德性实践的和谐观念。李白的诗句自然纯朴、平实淡泊,故雕塑设计化繁为简、守独悟同,彰显其“内意”之特征。《李白》雕塑的设计之意,在视觉形象上主要借助雕塑语言来构成,以点、线、面、体形成雕塑之“势”,从而整体呈现出人物的动态、比例和结构。钱绍武在雕塑创作中表达作品精神内涵时,注重“神情兼备”,致力于传神,体现出“气韵生动”的效果。钱绍武认为,“南齐谢赫提出了中国画的六条原则,第一条就叫气韵生动。以前有同志释为神韵、神态的生动。我这些年来再三思索和实践,觉得气韵不能等同于神态”,他认为“以气为主”的创作方法应得到重视,作品只有做到“真气逼人”的状态,才会感染人。


钱绍武雕塑中的“气韵生动”与“写意”传递了中国雕塑之精神,结合他在列宾美术学院学习的雕塑知识,尊重雕塑的体积,将“意”“神”“气”贯通。在钱绍武先生的雕塑,将民族文化这一母题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在《孔子言志群像》中,充分结合浮雕与圆雕两种雕塑形式,做成了纪念碑式的大型雕塑,雕塑的人物排列、虚实关系都经过精心设计,从而达到作品“立象尽意”的整体效果。而诸如《李大钊纪念像》《炎帝像》《李白》《杜甫像》《曹雪芹像》《阿炳立像》《江丰像》《闻一多像》《曹雪芹像》《孙中山像》等,都属优秀民族文化母题,这些作品的特点就是将“道”的理念用雕塑具体“象”传递民族文化,把中国艺术中的“气韵生动”与“写意”运用到每一件雕塑中。中国美学的“意”就是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一种审美视角,这种关系的作品蕴含了“道”的思想,也是中华民族雕塑艺术“天人合一”的体现。


钱绍武《阿炳立像》铸铜雕塑高180cm 1999年


“意”在钱绍武的作品中无处不在,成为是一种雕塑现象。这些作品传递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母题,无论“意”作为雕塑主题尽其理的表达,还是“意”作为雕塑尽其象的创作,或者“意”作为雕塑审美感受的美学观念,这些“意”的认识都当随时代与社会的整体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钱绍武的雕塑结合本土民族文化与审美要求,向世人展现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意”在雕塑中的智慧。


结 语


学习西学的“写实”,让钱绍武有极强的造型能力,立足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象”,赋予了他作品灵魂。钱绍武先生的雕塑,从题材上多立足于中华民族本土元素,在创作思想方面也运用了民族文化审美视角,作品中体现了浓浓的“语言”“整体”“意境”的特点,形成了“写实”与“意象”相结合的雕塑形式。钱绍武先生的雕塑,讲述着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故事,吸收着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文化的民族气派,并将这种独树一帜的民族气派以雕塑作品的形式讲述、传递至今。(注释从略 详参纸媒)





往期精选

目录&卷首语|《美术》2024年第3期

马立新 杨冬妮|身份、产权、竞争力——理解 AI绘画的三个基本维度

王鹏飞 李祯|数字时代的艺术乡建与文化再造

代大权|“盛世印迹——2023·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版画)”述评

徐元 胡心云|文化的摆渡者——赵无极中西融合的艺术

闫雪峰|时间与心流——新世纪女性油画的意象语言探索

宛少军|时代的旗帜——詹建俊的油画艺术与历史贡献

王鹏杰|从现场出发——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创作

范勃|肖像的叙事性——汤小铭的主题性油画创作

王恒立|渊源有自 多向生发——湖北美术学院的当代具象油画创作

王秀燕|20世纪30年代中国与比利时的美术交流

王进 王薇睎|桥本关雪与海派画家交游考——兼论20世纪20年代中日画坛对石涛的再认识

商桦|中国绘画在苏联——以20世纪中期两次展览的苏方评论为视点

吴晶莹|且听游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主德国来华展览中的“人民性”话语

傅慧敏|宋徽宗“双龙印”图形考辨

梅雨恬|吴湖帆家藏戴熙《韩斋雅集图》与“存世本”考

孙媛媛|民族图像与国家认同——东正教圣像画对20世纪初俄罗斯先锋派艺术的影响

宋佳益|继承与超越——论普桑对现代主义艺术家的影响



《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

中 国 文 联 主 管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CSSCI | 北大核心 | AMI核心


投 稿 信 箱

|专 题 研 究|

靳 浩

 artmsyj@163.com


|当 代 美 术|

靳 浩(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

artmsyj@163.com


|近 现 代 美 术|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古 代 美 术|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外 国 美 术|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文 萃 艺 荟|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国 际 标 准 刊 号

ISSN1003-1774

国 内 统 一 刊 号

CN11-1311/J

订 阅 方 式
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定 价 38.00元
编 辑 部010-65003278

010-65063281

发 行 部 010-65952481广 告 部 010-65003278欢  迎  订  阅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苑北里22号

中国文联5层

邮编 | 100029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张   玉  

三审:盛   葳  

终审:张   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美术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