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政课 | 围观:清华、人大等哲学院、马院教授写高考作文

北中医胡兵的公号 诗词歌赋Marx 2022-09-15

(一)


今年的高考作文,哲学学者这么写


来源:光明日报  2019-6-7




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夏莹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无劳动,不成人》

哲学家马克思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人。

马克思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他的时代,技术不发达,还没有机器人的出现来替代很多繁重的体力劳动吗?显然不是。

劳动,对于马克思而言,意味着一种属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它甚至成为了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面对同一个自然世界,动物们只能依赖于物竞天择的原则,自然界是什么样的条件,它们只能被动的接受,有些动物或许能借助简单的工具来延长自己的手臂,拓展自己的视线,但只有人,可以改变一个既有的世界,让这个世界按照我们想象的样子而存在,沙漠变成绿洲,海洋变成陆地,这样的变化让我们有了更广的生存空间,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舒服。而所有这些改变得以实现所依赖的正是“劳动”。

当然,在劳动过程中,人也被改造成为了适应自然的一份子,我们更懂得自然内在的奥秘,更懂得如何与自然和睦相处。劳动的内涵因此是广泛而丰富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为发展而拓展自身的能力,这些都是劳动。因此,人工智能的研制是一种劳动,运用人工智能也是一种劳动。

我们与我们的世界被劳动所诠释的。它不是一种外在强制与我们的一种活动,它就是我们的生命彰显自身的一种方式。


@田鹏颖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劳动为啥不会“过时”》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据。如果人,贱视劳动,厌弃劳动,远离劳动,是否会出现人不成其为人的怪现象呢!

其实,在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劳动内容、方式、特征必然不断改变,但无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还是信息文明,劳动都不会过时,劳动精神都不会过时,劳动教育都不会过时。

因此,在现代社会,一切劳动,不管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管集体劳动,还是个人创造,都应当得到尊重和鼓励。


北京卷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邹广文(知名文化哲学学者)

《三句话理解文明“韧性”》

文明当然是有韧性的,唯因这种“韧性”成全了“个性”。今天在全球化时代,各个民族的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美美与共和谐发展,正是这种文明“韧性”使然。具体来看,文明的韧性体现在诸多方面——

首先,文化如水,水滴石穿。文化是一条河,从“过去”经“现在”奔向“未来”。中华文明也正是感悟出“上善若水”的道理,才以自己的“韧性”去“善利万物”,因此得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其次,文明在人类实践成果中,是变化最为缓慢的部分,可谓坚韧而绵长。特别是文明所集中指向的是文化理念与精神层面,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一个民族精神DNA。

再次,文明还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样法”,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处事态度。通常我们讲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性格,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也许正是这种性格与胸襟,成就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透过文明的这种“韧性”特点,也许对于今天的中国如何征服各种激流险滩、复兴中华文明具有别样的启示意义。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臧峰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读懂“我们”读懂“我”》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整体上却能美美与共;自然界演化出统一的生态系统,各个物种却物性殊异。五味调和,方有佳肴;七彩缤纷,始知颜色。多彩与和谐的共生,个性与共性的辨证法,令人长思。

马克思说,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日常生活不是鲁滨逊的漂流,我们有时喜欢独处或静思,但终究要回到人群中读懂共同体中的“我们”。之所以能为“我们”代言,正是因为每一个有个性的人都体现了一种共同体中的存在,都是一种社会性的生命。

五味相融,可生万般滋味,然酸甜苦辣咸各得其所。人与人在交往中相互理解、彼此构成,然终不能在其中失去了自我。水与盐相交,丰富了生活的滋味,但盐终究是盐,水终究是水,彼此相生,激活了对方,升华了自己。学会既保留个性又融入共性,是一个人要终生探寻的境界。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王时中(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

《知史即知识》

近代以来,大多数先进知识分子深感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因而呼唤一个强有力的民族国家的建立,但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新中国及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才真正回应了历史的期待,将几代人的理想诉诸现实。

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所凝聚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意志,所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国家的强盛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只有恰当地处理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个人的价值之间的关系,才可能将个人、民族、国家与历史的发展有机地关联起来。一个没有历史感与反思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的青年人也很难真正实现成长与社会化。知史即是知识,只有深刻地了解并理解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史之后,才能真正不负这个时代。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徐奉臻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开放而有坚持》

作家创作生活,作家本身的生活就是一部作品。作家以作品为媒介与读者联系和沟通,亦或达至心灵的冲击与碰撞。对作家而言,生活包括两部分:一是作家本人的生活,二是阅读作家作品的读者的生活。所以,作家写作既要通过坚持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生活,又要心怀读者、倾听并反映读者的生活。如果作家只有自己的生活,难免管窥蠡测、自言自语;如果作家没有自己的生活,难免价值空泛、浮光掠影。

同样的道理,如果每个“我”都是作家,生活就是每个“我”的作品,那么“我”同样需要在概览人世经验、他人建议的同时,寻找自己的价值指向。前者,决定了我与社会的关系,我能否和社会有同理心和共情感;后者,是我自身主体性的支撑点,使我有独特的价值和个性,彰显我之为我的地方。开放而有坚持,才会创造好的生活。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你你你,要不要

也写一写试一试




(二)


上海高考作文:听!中国味!


来源:央视新闻  2019-6-7


△今年上海卷作文题


如果不是倾听西方音乐,

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

可能自己也就不会对

音乐的中国味发生兴趣,

从此有意识地"寻味"


这段话出自"老乐迷"辛丰年之手,

节选于乐评《耐人寻味的中国味》,

原载于《读书》杂志(1990年2期)。


△2005年的辛丰年先生

辛丰年,一个时代的爱乐印记。

他原名严格,江苏南通人,

1923年生,2013年3月26日去世,

只有初中学历,却极具才华。

63岁始学钢琴,听古典音乐60余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辛老撰写的

音乐随笔驰誉书林乐界,影响深远。



乐由中出,和在心也。

端午,享尽粽香味,与辛老相约,

回味——他追寻中国味的"心路历程"。


01


辛老记得,自己最初

懂得"中国味"这个题目,

是在听了古琴曲,

欣赏到赵元任的音乐作品集之后——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

由刘半农作诗、赵元任谱曲的

《教我如何不想他》

所发挥的,正具中国味

这是中国第一首流行音乐,

其中那个有味道的"啊"字

的曲调便借用了京剧唱腔。

赵元任自己唱它时

运用了中国式滑音唱法,

当时不少人初听,颇觉奇特。




以乐参诗,追想新诗诗人风怀,

不失为一种浪漫的诗意乐途。

 

02

 


为了寻中国味

辛老投入为古诗词谱写的乐海,

有心去辨认那乐意与诗味是否契合。


如果作曲者捕捉到了原诗韵味,

而音乐又足以令人信服,

那效果就像沟通了古今人的感受,

连伴奏的洋琴声也不觉其洋了,

他赏了作曲家黄自

的《赋登楼》等作便有此感。


注:由于诸多原因,以下所配音乐或无法与辛老提到的"版本"完全对应,敬请见谅。


能放下偏见,

音乐自然也会还你一番惊喜。

辛老原本对二胡有恶感,

觉其为纨绔子们的消遣。

可在听罢刘天华演奏的

《良宵》《月夜》《病中吟》,

方知胡琴并无胡味,

倒有浓厚的国味

同读唐诗宋词的感受有微妙的一脉相通。

 


03


在中西比对中,

你会对中国味有更深的体味。

辛老说,听西方人写中国音乐,

直叫人想到英译唐诗。

小提琴家克莱斯勒

自唐人街汲取灵感而作的

《中国花鼓》即略有似是而非之意。



当然,中西之间不尽是隔膜。

辛老在读德籍乐人华丽丝

谱的"并刀如水"时,

赞那鲜活的乐感,

反而有助于扩充对原词的想象。

用西方技巧谱的音乐,

居然和周邦彦

的绝妙好词结合在一起了!

 

04


泥土香浓,则是更深沉的中国味

 


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

是江苏盐阜地区两首不出名的调子。

一首是《老悲调》:

老母亲反复叮咛,

要出门赶考的儿子一路当心。

一个简单的曲调絮絮叨叨地重复,

然而感慨苍凉,经得起重复,

容得下丰富的感情。


另一首《十二月小寡妇》,

曲调也是简单的几句,并不激动,

只是幽幽地一个月一个月地诉着,

那茹苦含辛却怨而不怒的

"伟大的忍从",悲凉有胜于嚎哭。


民歌民乐中,令辛老

最难忘的中国味还属悲凉之音。

阿炳的《二泉映月》,

听之愈久,感之弥深。



他首推蒋风之的独奏,

闻其乐如阿炳迎面,斯人憔悴,

挟琴而奏,以琴代歌,长歌当哭,

踽踽凉凉,边奏边行,弦音苍老,

甚至带点沙哑,反而更有歌哭之味,

加上节奏渐趋急促,更显得感情在汹涌……

无怪辛老惊叹这小小胡琴上

迸发出的中国味竟是恁地浓烈!

 


05


源远流长,中国味各式各样,

比如江南丝竹是一种美,

尤其那烂若云锦的《中花六板》,

好像《浮生六记》的绝好配乐。

 


又如粤曲,别是一种美,妖娆艳丽。

电影《虾球传》一开始配了《旱天雷》,

气氛渲染得妙极!

如果用粤曲配衬张爱玲的某些小说,

也可能合适。

 


又比如昆曲《游园》中

"良辰美景奈何天"那一大段音乐,

写景传情,魅力可惊!

听了这才知道,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

曹雪芹写黛玉听曲梨香院一篇文字,

决非随便扯上这段曲文的。

 


一曲唱罢,一曲登场,

唱不完的繁华梦,悲欢情。

 


06

 

今天的民歌民乐,

并非无源之水,突如其来。

从今别离中想古别离,

从今女怨中想古女怨。

传统的精魂恐怕是不绝如缕的

 

《阳关三叠》,一曲古别离的音调,

倒更像近世俗人的伤感烦忧。



诗中有画不奇,

微妙的是诗中有乐。

中国诗尤其词中的音乐性

是极微妙的,凡人说不清,但可体验。

有空了,便去读那高度音乐化的五代宋词,

那文字的外里似有吟之欲出的中国味



意犹未尽,结束这趟寻中国味的历程,

辛老留下这样一段绕梁余音:

听域外之乐,进入角色,

也能化隔为不隔。

赏家乡之音,一旦有会于心,

那可真是一种"浃髓沦肌"般的享受。

谁叫我们是有绵延几千年文明的中国人呢





爱乐国度,弦歌不绝,千年如是。

乐由心生,落笔成诗,吟之有味。

听罢一曲,溯游而上,怀思故人。


《辛丰年:今世惟此苦吟才》


(节选)作者/刘绪源


该缅怀之文写毕于辛老逝去五天后,

作者系与晚年辛丰年交往密切的编辑。


辛丰年先生走了。有人将此视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读书》杂志为代表的优美文风的一个告别式。

我则并不那么悲观。我以为,一种优美文风,正如潮之起落,月之圆缺,不可能总是圆满,却也不容易真的消逝。到一定时候,它又会重现光华。中外历史上,有"古文运动",有"文艺复兴",这都是借过去时代之文、之艺,推动今日文学、艺术、思想之变革,而同时,也意味着早已湮没的文风的重现。 



得一爱乐知己,何尝不是人生乐事?

 

长年避居南通一隅,一向少与外界交往的辛丰年先生,会被那么多读书人所关注、所仰慕,确与《读书》杂志有关。

 

1987年1月,三联书店推出辛丰年先生第一本书:《乐迷闲话》,副题为"欧洲古典乐坛侧影"。此书小小巧巧,十万余字,内分十章,含闲话钢琴、闲话小提琴、闲话唱片音乐文化、闲话乐谱等等。这是很好读的书,叙述清浅生动,充满西方音乐故事。

 

真正让人注意这位作者奇特价值的,是他从1989年7月起在《读书》开设的专栏:门外读乐。虽说"门外",但一下笔,就显得十分专业,而且中西兼通,娓娓而谈,跌宕有致,兴味盎然。


△青年辛丰年

他二十多岁,原本是乐盲,忽然发现了西洋音乐的美好天地,又被古琴所吸引。他不信"古琴最难学",也不信"梅庵"天书难解,就凭着王光祈一本《翻译琴谱之研究》,硬把书中一些小品翻译成五线谱,并借来一张"声如木石"的旧琴,开始自弹自赏。

 

每逢爱乐知己,总要怂恿人家听琴,因为他发现:不听古琴就不会相信世上还有西方管弦乐所不可取代的奇妙乐器

 

他的文章是真正的美文,通篇是有情的叙述,几乎找不到抽象的概念,但其实包含着深刻的理论,只不过如盐之在水,自然消融于骨子里了。他说,听乐而能引起"共振",正如读画能感受到"湿闷空气"或""觉有暗香袭来",这心理效应可以得到解释,并不玄虚。古乐产生于历史,"历史感犹如电击",这是"乐中之史",是它能打动人的深层原因。



下面这段文字,在他笔下是颇具代表性的:


我之所以说琴有特殊功能,别的乐器不能及,根据在于:它虽然靠弹拨来发音,却能在不设品、柱的指板上通过移指、滑指的办法来变动其音高,从而取得完美的"圆滑奏"(legato)效果(但又不像"单弦拉戏"之类的单纯模拟唱腔与语调),向歌吟之声靠拢,有利于发挥歌唱性。再加上它能运用"散、实、泛"音不乏音响的对比与衔接,变幻其音色与浓淡。而"吟、猱、绰、注"等多种指法的应用,既强化了歌唱性,又形成了特殊韵味。


初听古琴,会觉得它的音响并无耀眼的光彩(竖琴则相反);熟听,便像水墨画的"墨分五彩",色调复杂微妙。种种特色,综合成了古琴的语言……

 

心之所向,无惧晚矣,素履往之。


人们只知辛丰年之文而不知其人时,在复旦大学发生过一件趣事。中文系的吴中杰教授听说在读博士生严锋的父亲从南通来,住在校内,这位老人很懂音乐。吴正愁找不到行家给自己的研究生谈谈音乐,就让严锋去请他父亲讲课。


不料两天后严锋来报,其父不善交际,怕见生人,已逃回南通去了。到这时,吴教授才知这位老人就是辛丰年。他也因《读书》而迷上了辛丰年的文章,还向学生们推荐过辛丰年的书。


 

辛丰年本名严格这一笔名取自英语单词交响乐(symphony)的音译。1945年4月,他从上海乘小船到苏中解放区,参加了新四军。他先做文化教员,后又到文工团工作。


53岁的他提出提前退休,手续办完,拿一根扁担,用补发的工资到新华书店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鲁迅全集》《资治通鉴》《艺苑掇英》《文物》杂志……全买回来。要看的书实在是太多,连吃饭时间他都在看书。


还有就是听音乐。因许多唱片买不起,他买了大量乐谱。读乐谱,可以演绎最新最美的演奏——那是在自己头脑中;当然最好能用乐器摆弄一番。1986年他买来一台钢琴,63岁的他开始学琴,一上来就弹舒伯特、弹肖邦。他学琴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增进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也就是在读书、听乐和练琴时,他开始酝酿一篇篇"门外读乐"的美文。 

 


他学历只有初中二年级,一切靠自学。这位低调的老人,在南通尽其可能寻找全世界最好的音乐和书,用自学的英语读、抄、译……并将其中最好的内容,拌和着自己的艺术体验与生命体验,精心结构,反复推敲,奉献给天南海北从未谋面的同好。


所以,他的文章,虽不离乐,却都是广义的"书话"。这也就是他《乐迷闲话》《如是我闻》《钢琴文化300年》《辛丰年音乐笔记》《不朽的人与乐》《处处有音乐》等等著作的来源。


苦吟半世,斯人已去,余音绕梁。


他是极端认真的人,读书、听乐,对于他都是天大的、必须一丝不苟的事。


△辛老教孙女弹钢琴

他活到九十高寿,晚年的生命质量不低。然而,他仍属"千古文章未尽才"!


辛丰年下笔极慢,文章不到最好,绝不拿出来。看他发表的文字绚烂流畅,其实是一字字抠出来的,只是不留痕迹罢了。他每一文至少改三遍,每一遍都要一笔一画恭正抄齐,这是他的写作习惯,他就在这样的抄写中推敲文意,抹去生硬痕迹。晚年手抖,抄写更难,但仍坚持这么写。


 

因为他的情感、思想和他的"苦吟",他留下的文章有独一无二之美,这是无可取代的。音乐和历史都不会忘记他


图/人物图像来自网络 其余皆出自视觉中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