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春天的回响丨我市着力提升高校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

重庆教育 2024-05-10

开栏语

四月是时光缱绻的画册,每一页都泛起茸茸的绿意。相约教育的春天,党中央频频吹拂政策春风,殷殷嘱托、谆谆期许在重庆大地激荡春之回响,滋养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盎然生长、新绿丛丛。重庆教育人用汗水与智慧“犁”出春天的希望、不负国家的厚望,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教育强市建设的征程中彰显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生机正在勃发,欣欣且兴兴。4月22日起,陆续推出“听!春天的回响”系列教育特刊,铺展“牢记殷殷嘱托,教育向新而行”的春之答卷。



我市着力提升高校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
透过科技创新

打探新质生产力的“新气象”

  时代滚滚向前,生产力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这个春天,重庆发力厚植新质生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而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理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让高校科研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推动力。

  从这一视角来打探新质生产力的“新气象”,能够清晰感知来自高校科研一线的汹涌脉动和澎湃动力。

  在市教委领导下,重庆各高校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深入实施有组织科研,组建科技创新“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努力提升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扩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

  “原创性和颠覆性”,短短几字,彰显沉甸甸的科研含金量。

  在重庆,更多的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拔地而起,更多的国家级研究平台聚合成群,更多的高校企业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各高校按照“企业出题出资、政府立题、社会答题”的模式,让关键核心技术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由“优”的起点迈向“强”的进阶。

  科研技术加速迭代升级,更广范围的“产学研合作”正在全面铺开。

  无论是开展“教育强市区县行”,还是推动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建设等27个项目融入科学城,抑或者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推动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现有成果转化机构升级建设……每一次奔赴,都在推动科创成果从“书架”到“货架”,都在推动各方对内对外更大程度、更高水平地“开门拥抱”。

  高校、区县、企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研发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让“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与产业无缝对接,在广阔市场中产生出圈的“化学反应”。

  安安静静的科研氛围,热热闹闹的成果转化。在明媚春光的映衬之下,重庆高校的“研”值变得更高,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研成果遍地开花、春色满园。


重庆医科大学 勇闯科技“无人区”

以科研力量服务“健康中国”


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教授及其团队在慢性乙型肝炎及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防治的研究与转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3秒钟时间、一眨眼工夫,水面上的有机玻璃板瞬间融化,然而工作人员的手置于玻璃之下却毫发无伤。一个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科研实验,展现了我国原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大型医疗设备——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这把“刀”能隔山打“瘤”,在不开刀、不流血、无辐射、治疗路径无创的情况下,能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这项“黑科技”也是载入史册的科研创举。全球首台体外聚焦超声消融设备“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1号机作为中国科技“从0到1”代表之一,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立于高原,攀向高峰,重庆医科大学总是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之力,勇闯科技“无人区”。“我们一直牢牢坚持基础研究主阵地不动摇,全力推动基础研究向更高水平发展。”重庆医科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大力支持科研人员做从“0到1”的研究,努力在重大原始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科研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近年来,学校新增6700余项来自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科研项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既“顶天”又“立地”。

  上接天线,“医”心向国。重庆医科大学抢抓健康中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对接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与新医科建设要求,以“转化医学”“整合医学”“人工智能与数字医疗”为引领,不断完善“产学研用管”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助力各级各类纵、横向课题的高质量开展。近80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13600篇SCI论文直击前沿,其中高被引论文170余篇,7人入选高被引学者。

  下接地气,“研行”一致。乙肝病毒核心相关抗原检测、乙型肝炎治愈的新策略新方法、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极早产儿救治和后遗症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等为代表的科研成果探寻疾病源头、切中百姓关切,完成从纸上到地上、从实验室到病床边的高质量转化,以科研力量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为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重庆医科大学不仅通过“环重医创新生态圈项目”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还先后联合政企力量共同打造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IVD)研究院、医学数据研究院和西部(重庆)健康管理研究院、“智慧检验与数字医疗技术创新中心”重大创新平台能力提升项目等,合作共赢、落地生“金”。

  “心”意满满、“新”意盎然,在重庆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征程中,“重医力量”一次次抬高发展标尺、提速建设步伐、彰显创建优势,新增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各2项,新增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殖与发育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国家级及部委级科研平台59个。截至目前,学校已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84个。



数据画像>>>

  ◎新增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科研项目6700余项,资助经费近17亿元;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近80项,资助经费4.15亿元。

  ◎发表SCI论文13600篇,其中高被引论文170余篇,7人入选高被引学者;

  ◎新增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各2项;

  ◎新增国家级及部委级科研平台59个,截至目前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84个。


重庆科技大学 国之所需、研有所成

为新质生产力“加油提气”


重庆科技大学研制的全球唯一“大三维”重稠油开采模拟装置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同在浩渺烟波中“航海”,谁先发现“新大陆”,谁就掌握主动权。

  重庆科技大学迎风扬帆、破浪争先,围绕国家战略和石油、冶金行业转型升级及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重大需求,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部署,积极对接服务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竞逐于科研蓝海。

  国之所需,我之所愿。70余年的建校征程中,重庆科技大学向“新”发力、提“质”发展、“研”有所成,形成了以油气勘探与绿色开发、低碳冶金与先进材料、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能源化工与智慧安全为特色,理、工、经、管、法、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从打造全球唯一稠油注超临界多源多元热流体热采大型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展现高温度、高压力、高仿真、大尺度的“领先优势”;到参与中海油牵头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展现怀大局、广视野、谋长远的“担当作为”;再到攻坚全球首套天然气水合物动力学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展现敢为人先、挺立潮头、善作善成的“硬核实力”……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科研成果,成为撬动油气产业创新发展的有力杠杆,创下的科研高度“印刻”在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荣誉中,为新质生产力“加油提气”。

  从实验室到实践场,重庆科技大学与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是合作十余年的“老朋友”,合力打造国家钢铁冶炼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冶金实验室,拥有板带冷却实验平台、管棒冷却实验平台和钢材表面处理实验平台,完成科研创新到产业创新的“关键一跃”。

  这是一场企业与高校院所强强联手的双向奔赴,50余项科学研究、40余项横向项目不断积厚“合作情谊”,双方还合作申报了重庆市的揭榜挂帅项目“国产化氢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技术与装备”。这是一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赢棋局,35名中冶赛迪技术专家“走上讲台”,重庆科技大学的精锐师资深入企业,还有68名学生参与其中,双方合建的实验室实行企业化管理制度,孵化的科研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学成果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同样是借力赋能、聚势谋远,重庆科技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立足于地方发展,借助与重庆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办学的优势,形成了“政校企协”协同的四级建构,多方发力、强链延链、产出喜人,获得国家安全生产标准、行业安全生产标准、省部级科技奖励等一系列安全科技创新性成果。

  2024年是重庆科技大学顺利完成更名工作、全面推进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起步之年。学校将驰而不息为重庆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油气绿色开发和智慧安全、储能技术和新能源材料、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资源循环与利用等产业发展提供科研支撑、智力支持,加快科、教、产、城、人融合发展。



数据画像>>>

  ◎5年来,学校获批纵向项目1441项,经费达到1.63亿元;

  ◎获得横向项目2918项,经费达到12.44亿元;

  ◎5年来,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项,年均18项;

  ◎学校的科研经费已连续10年超亿元,2023年科研经费首次超3亿元,连续两年跻身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百强高校。


深化产学研用融合 提升校企育人合力

重庆文理学院加快向应用型工业大学转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既是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中坚力量。

  重庆文理学院面向“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提升校企协同育人合力,形成以“新工科”高校建设为主体、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支撑的应用型工业大学建设新格局。

  思政育人 实践育人 协同育人

  “三融合”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如何培养适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重庆文理学院探索形成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层次类型教育特点、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诉求的“适合教育”理念,以“三融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育人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价值塑造引领。学校统筹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环境思政、网络思政、社区思政、一体思政七大工程,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全科网格化课程思政体系,充分挖掘涂铭旌院士在学校第三次创业的“科教报国、大爱无疆”的大国工匠精神,形成“大思政”格局。思政教学案例与论文获国家级、市级奖项20余项(篇),教师在市级以上比赛获奖11人次,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完善实践体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秉持“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探索基础层、综合层、创新层“三层次”实践能力进阶体系,创建“一轴一核一街一廊”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实现专创贯通、科创融汇、赛孵融通、产教融合“四维融通”。学生获省部级学科竞赛奖励3357项,国家级奖励1173项;获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实践赛云赛道一等奖;连续2年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2项,实现市属本科高校国赛金奖“零的突破”。

  突出多元协同,深化人才培养改革。聚焦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现代产业学院、重庆山地特色智慧农业学院和重庆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并以“适合教育”为引领,打造长城汽车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多元复合高级ICT人才培养、数智化会计数据分析师人才培养等30余个实验班。

  据悉,学校《以适合教育为引领的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6个+”实践》获重庆市教学成果特等奖,闯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特色育人“新路”。

  专业优化 教师跨界 研用贯通

  “三路径”赋能应用型工业大学转型发展

  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学校以服务产业需求为导向,把自身发展放在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之中,创新“三路径”助推学校加快向应用型工业大学转型。

  聚焦产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精准对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产业集群,增设了智能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电网工程、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急需专业,停招或撤销10个落后专业,完成10个传统工科专业的迭代升级,还打造了五大“新工科”特色学科专业集群。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2021和2022年在艾瑞深校友会网的中国综合类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高居第1位。

  实施跨界研修,夯实工程育人能力。鼓励教师跨学科门类、跨专业课程、跨行业企业、跨国内外高校开展跨界研修,同时积极引入校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行业产业领军人才为本科生授课。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80余人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连续4年位居全国600余所新建本科院校前10名。

  链通产学研用,赋能应用转型发展。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通创新创业、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比如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利用2个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与装备开发的工程技术项目经费超1500万元;光电材料与技术现代产业学院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直接带动经济效益72.32亿元,带动就业200人,有力助推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升级。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重庆文理学院将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力争早日建成应用型工业大学,为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坚强力量。


来源|重庆日报

声明丨“重庆教育”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认为内容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听!春天的回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