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让国学课充满生机活力?(上)《论语——孝在敬养》课后反思

刘慧琴 绘本教学 2021-05-26




如何让国学课充满生机活力  (上)《论语——孝在敬养》课后反思



刘慧琴


前 言


在2017年10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小学绘本课程与教学研讨会府学胡同小学分会场上,刘慧琴老师为全国与会代表送上了一节独特的国学课《孝在敬养》。


经验丰富、长期致力于国学教育的刘老师以国学经典《论语》中的论“孝”语段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对“孝”的内涵的理解、以及“孝”的当代阐释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了绘本《有一天》,并且最后通过学生的绘本创作,表达了他们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体会。绘本与国学相遇,碰撞出了独特的火花,令国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体现了绘本与国学、思品等学科的有机整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今明两天,我们将和刘老师一起回顾这堂课的教学实录,以及教师的教学反思。

  

孝在敬养

府学小学是所历史厚重、底蕴深厚的老校。如何让国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是国学教师一直不懈地追求。在专家的引领下,在教师的摸索中,我们一直在探索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孩子在“学典”中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感受传统的魅力。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国学与绘本的创新融合之路。

《孝在敬养》是我校高年级国学校本教材《论语》的第七课。课文共选取了三个条目,围绕着“孝”这一主题,分别阐述了“孝”的精髓、“孝”的态度、及“孝”的行为。整节国学课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 “典”的学习,我们尝试使用“KWL”教学模式;第二部分是“表达认知”、“导行”的环节。“典”的学习结合生活实际致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绘本”的适时引入则引导学生通过色彩的变幻、情感的抒发延展经典教育的时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两者相得益彰,让国学课情理交融,韵味深长,让国学课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学典”部分,北京师范大学姚颖教授为我推荐了一种极具挑战的教学模式—— “KWL”。我们尝试使用“KWL”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ogle于1986年提出一种蕴含深厚人文情怀和认知的教学模式。“KWL”是教学模式始于阅读教学,分为“知——思——学”三个阶段。“k”表示“你知道什么?”,“w”“你想知道什么?”,“L”表示“你学会什么?”这种阅读模式倡导学习者以原有的经验和学习需求为起点,融教学驱动与教学反思为一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更加开放,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在课堂上出现很多火花,教师在课堂上则顺学而导。


首先我把KWL模式中三个核心问题贯穿第一大环节——学“典”,三个问题结合“孝在敬养”这一主题,进行“知——思——学”的教学设计。我把问题的顺序结合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灵活地调整。知:你读到了什么?思:围绕“孝”,你又学会了什么?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学:你还想知道什么?三个问题的设计教师从表象入手,指导学生先读懂表面意思,结合自己知识生长点谈读懂了什么。再深入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收获。最后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深入挖掘自己更想了解的知识。整个的教学设计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学生在不断地深入地思考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其中每一个问题的涉及的教学环节又都是尊重学生的开放性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尊重学生学习中的原有经验,

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课伊始,教师就抛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孝顺的孩子吗?能简单的说说理由吗?孩子们先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接着纷纷举起手来,有的说:“我帮买东西的妈妈拿东西。”有的说:“我帮下班的妈妈拿拖鞋。”还有的说:“我有好吃的给父母吃。”同学们各抒己见……

教师提问:“这样做就是“孝”了吗?孔子的弟子子夏也曾问过这样的问题。”老师的问题,使孩子们一下子安静并开始思考。于是,老师揭题:同学们,你们一定会通过今天的学习,对“孝”有更新更深的认识。

六年级的同学,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脱口而出的,更像是老师和孩子的聊天,但是作为老师很快从答案中发现,孩子对“孝”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上,对“孝”还缺乏深入和理性的思考。一个貌似简单但从生活实际中来的问题既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生长点,同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还点燃了学生对“孝”学习的热情,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尊重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顺学而导


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的基础上,学生进入学习模式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先结合文言文学习的特点,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文言文的表面意思,接着学生自学,最后围绕核心问题:你读到了什么?进行汇报。

开放性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汇报学习收获。现以第二条为例,分析学生们呈现出的“和而不同”局面。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有的学生直接用译文汇报:子夏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对父母和颜悦色是很难做到的,有事请,年轻人赶快去做,有酒饭,让长辈吃喝,难道这样做就是孝吗?”有的学生把译文的意思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进行汇报:我们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做到的事,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好吃的想着父母,这样做就是“孝”了吗?还有的学生完全表达了自己的见解: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虽然能为父母做很多事情,也能做到有好吃的先给父母,但是在他们面前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的,如果不能,也不算是孝啊。

开放的教学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听到孩子有层次的回答,看出深浅有度的认识,每个孩子各抒己见,体会学习乐趣,营造出同学习,探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当之无愧的主人。      

第二个环节是:围绕“孝”,你又学会了什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谈。

当学生学懂了字面意思,进入学“典”的第二个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围绕“孝”,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要以自己现有的生活为起点,谈出《论语》条目带给自己新的启发。每个学生的生活是不同的,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限制表达自己的认识,教师“顺学而导”,提高学生的认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生:老师我学会对父母孝顺最根本是要心存敬意。比如以前妈妈让我帮忙倒水,我就是直接把水端过去,还会有点不耐烦呢!

师:那现在呢?你又会怎么端水呢?可以用你的神色和动作表达你对父母的敬意。我们来演示一下。(教师随手拿起了桌子上的一个笔袋,竖起来当作杯子)

生:我现在会双手端起杯子,微笑地对妈妈说:妈妈请喝水!同时轻轻鞠一躬。

师:这是我和喝过的最甜的水。

大家为同学鼓起掌来。

师:看来一个小小的举动的变化是来自于内心的改变。

这个小环节,教师的角色变成了妈妈。引导学生在表演中感受端水这个生活中再普遍不过的生活小事,却因细小的举动变化,就可以表达对父母浓浓的敬意。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生:我学会了向父母劝过时,要心存敬意。比如我爸有抽烟的习惯,我以前劝他时总是和他急。

师:再劝呢?

生:我会好好说。

师:那又是怎么说呢?

生:低头,嗯……

师:说不清楚,我们可以演一演。老师现在就演演那个爱抽烟的爸爸。

大家笑了。

生:爸爸抽烟对身体不好。

师:没事,我身体特壮实,放心吧!

生:我看到资料说是抽过烟的肺部比健康人的肺部要患癌症的概率要高出60%。

师:这个数据听起来,还是挺吓人的。这倒是有理有据啊!

师:我想问问爸爸心目中最担心的是谁呢?你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再来劝一劝。

生:是我

生:爸爸如果你抽烟,女儿就会吸到您的二手烟,甚至如果你因为抽烟生病了,女儿可就苦了!

师:女儿啊,你别说了!为了你我一定戒烟啊。

教师总结:这就是有情啊!看来劝过父母,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还有情,这样才是智慧的。


本文作者:

府学胡同小学 刘慧琴


往期精彩回顾
  1. 第二届绘本研讨会分会场教案大分享:《跟绘本学化敌为友》!

  2. 话言“画”语,绘声“绘”色——府学分会场《一园青菜成了精》教学反思

  3. 登绘本之高,望教育之远 ——府学明伦堂分会场简讯

  4. 第二届绘本教学研讨会:府学录课室分会场精彩来袭!

  5. 薇薇姐姐讲故事|《笨女孩安琪儿》2: 超级球迷的签名足球




 • end • 

主编 | 姚颖老师

本文编辑 | 陈威然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部分图片和音频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绘本教学公众号!


以绘本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