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治理研究》2022年第4期文章目录及摘要

治理研究 2023-12-16


本刊特稿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

——基于浙江省11市《实施方案》的文本研究

郁建兴   黄 飚   江亚洲

数字政府与数字治理


数字化改革的时代价值与推进机理

陈畴鏞

国家治理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治理:分析与反思

敬乂嘉   任媛媛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研究

陈丽君   李 言   傅 衍

以语塑心与国民治理:外语习得对政治认知能力的塑造机制研究

胡 悦   朱 萌

执政党治理


党的领导逻辑中的执政权:政治内涵与时代要求

刘红凛   谭雅丹

社会治理


虚拟连接:社会组织为何组织化

——来自经济发达A区的个案研究

王 清   张 楠

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共治的多元模式及其适用性

周 俊   赵晓翠

经济与治理


产业同构与流通成本的空间互动效应研究

程 艳   贺 亮

法与治理


算法裁判的理论建构及路径选择 

——基于若干人工智能实验的启示

杨延超




本期文章编者按及摘要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

——基于浙江省11市《实施方案》的文本研究


摘要:共同富裕建设是一项长期和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的宏观指引和地方层面的差异化设计与执行。在中央战略框架之下,地方如何因地制宜细化共同富裕的目标定位、设计共同富裕的政策路径?本文基于浙江11个设区市的共同富裕建设《实施方案》的文本研究发现,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各地对共同富裕的目标定位有先富引领、特色示范、后发跨越等三种类型,形成了创新驱动发展、激发民营经济创富、推进生态富民惠民、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城乡融合发展共富、畅通内外循环聚富、数字化改革重塑社会治理、跨区域协作和实现精神富足等九大政策路径。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可以归纳为“省级整体示范下的地方差异竞争”模式,该模式对于全国各地推进共同富裕以及理解当代中国政府在复杂治理目标中的政策执行机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定位;路径选择;《实施方案》;文本分析


作者简介郁建兴,哲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飚,管理学博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江亚洲(通信作者),政治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讲师、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浙江共同富裕体制机制研究”(编号:22AZD01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研究”(编号:21JZD019)。





数字化改革的时代价值与推进机理


摘要数字化改革具有政治自觉、勇立潮头的时代价值,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落实落地的使命担当,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的战略选择,是放大浙江改革开放先发优势全面构建共同富裕和现代化新体系的变革重塑,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根本动力。数字化改革具有与时俱进、塑造变革的特性:以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保证,以坚持人民至上、满足人民期盼为价值取向,以坚持理论创新、聚焦制度重塑为主攻方向,以坚持中国道路、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为关键标志,以坚持开拓创新、激发活力动力为鲜明特征,以坚持自我革命、重塑干部能力为战略支点。数字化改革的思维方法是系统集成、多跨协同:以整体性特点把握数字化改革的全方位、全局性、一盘棋,以关联性特点把握数字化改革的体系化规范化推进,以动态性特点把握数字化改革的持续深化、迭代升级,以层次性特点把握数字化改革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数字化改革的推进策略是平台为基、应用牵引:以公共数据平台构建为数字化改革的关键“底座”,以“大脑”建设支撑数字化改革的智能化智慧化,以应用场景牵引体现数字化改革的人民主体性,以小切口大场景凸显数字化改革的实践可行性,以构建多跨应用场景强化数字化改革的资源配置有效性。

关键词数字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改革开放;公共数据平台


作者简介陈畴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演进机理研究”(编号:7217405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体安全观下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研究”(编号:21BZZ016)。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治理:分析与反思


摘要在中国全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背景下,对中国治理的比较特征和全球价值的正确认知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选取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20项治理指数,分析和比较2000-2020年间中国的评分和排名。结果显示,国际治理指数在该期间对中国治理的整体评价处在中间水平,略有上升;同时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相关评价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治理供给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指数设计和运营上存在的局限性。对治理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辩证认知,有利于正确理解和使用国际治理指数,以“办好中国事情”和“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中国治理;国际治理指数;治理;善治;国家治理

作者简介嘉,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任媛媛,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科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治理机制研究”(编号:7212100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构建高质量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编号:21JZD034)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研究


摘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关键在于改善创新生态。构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是“四个面向”背景下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核心要义。从国内外创新高地生态系统的共性要素来看,创新要素的集聚融合、促进要素耦合的制度环境、与外部的开放协同是当前形成人才集聚强磁场效应和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必然选择。换言之,集聚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不再是政府行为抑或是单一政策的问题,而是多主体协同、人才及其关联创新要素的共生演化,本质上是一个多元主体和多元要素耦合、多元制度供给以及区域生态子系统间突破地理空间的深度互动等在内的生态系统构建。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人才在知识的生产、扩散、应用各环节中进行配置与链接,受到所在集群(组织)、要素间制度安排、多个生态子系统间的空间交互影响。因此,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结构主要包括了要素层、制度层和空间层三个层次的内容。

关键词人才创新活力;人才生态系统;创新驱动;创新生态系统;党管人才

作者简介陈丽君,应用心理学博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导师,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李言,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傅衍,管理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研究”(编号:21ZDA015)。






以语塑心与国民治理:外语习得对政治认知能力的塑造机制研究


摘要掌握外语的人口增加是现代化发展在个体层面的重要特征,也是一国站稳国际舞台、引领世界潮流的重要前提。 然而,现有研究多聚焦外语的对外功能和教育手段,对内功用尤其是社会政治功用和治理价值却不甚明了。“语言政策场域”理论结合语言治理和语言政治学逻辑填补此方面空白,指出外语习得对国民政治能力(特别是以政治效能感为代表的政治感知能力)的提升效果以及四种作用机制。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的实证分析支持了该理论的效果和机制假设。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国民外语(英语)水平对其政治认知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机制上,外语习得通过信息获取进路上提升内部政治效能感作用最明显,而语言竞争优势则是影响外部效能感的主导路径。与此同时,价值西化路径并未对国民政治认知造成明显改变。据此,外语习得对于国民政治能力塑造功能更偏向素质性,而非价值性。对于语言政策场域理论的系统探讨和实证检验推进了对宏观语言政策微观治理逻辑的理解,为“语言-思维”关系这一经典议题提供新思路和新证据,同时对于像中国这样外语人口日益庞大的现代国家治理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我国改革语言政策和治理体系、提升国家能力、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证参考。

关键词国家治理能力;政治能力;语言治理;外语习得;政策场域;政治效能感


作者简介胡悦,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朱萌(通信作者),清华大学政治学系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老市民身份认同建构的社会心理机制与政策引导路径研究”(编号:72004109);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新时代国民身份认同建构机制研究”(编号:2019THZWJC47)。






党的领导逻辑中的执政权:政治内涵与时代要求

   

摘要坚持党的领导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表明:党的领导权与执政权始终都是相辅相成的,党的执政权始终都是建立在党的领导权基础之上的,掌握与行使执政权是实现党的领导的有力方式。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紧密联系党的领导权来深入思考党的执政权。比较而言,党的领导权属于“政治范畴”侧重强调“合公意性”,执政权属于“法律范畴”侧重强调“合法律性”;二者在内容范围、实践机制与方式上有所不同。只有从党的领导逻辑中来认识党的执政权,才能深刻把握党的执政权的政治本质、基本内容、基本特点与基本要求。从党的领导逻辑看,党的执政权兼具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双重属性,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合法律性”与“合程序性”、时空性与边界性。新时代履行党的执政权,必须将党的领导权与执政权有机统一起来,加强党对国家机关的政治领导与政治监督;必须增强长期执政意识、树立长期执政理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必须与时俱进地改进党的执政体制与执政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与时俱进地增强执政本领,以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政治局面取信于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权;党的执政权;政治内涵;法治要求


作者简介刘红凛,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党建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界)人才(2014年);谭雅丹,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编号:19ZDA008);司法部重点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依规治党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创新意义研究”(编号:21SFB1004)。






虚拟连接:社会组织为何组织化

——来自经济发达A区的个案研究


摘要出于发展和稳定的双重考虑,国家促进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发展,但同时通过分级管理和限制竞争等方式防止社会组织组织化。然而,近年来社会组织之间出现虚拟连接。虚拟连接是指社会组织之间仅建立了关系网络,并没有推动议程设置。政府有效治理的逻辑与社会组织完成任务的逻辑,导致社会组织虚拟连接。一方面,政府基于有效治理的策略挑选社会组织,出现一部门一社会组织的现象;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为完成任务,依托政府纵横结构建立联系。社会组织间虚拟连接应政府需求而出现,依政府结构而发展,并没有与国家意志相冲突,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风险。

关键词社会组织;虚拟连接;有效治理

作者简介王清,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楠,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研究生。

基金项目2021年广东省委宣传部委托课题“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与治理创新”,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编号:19wkzd25)。





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共治的多元模式及其适用性


摘要促进行业发展、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需要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共同治理,但是学界尚未对政会共治给予足够关注。借鉴网络模式理论,政会共治可以划分为配合型共治、协作型共治和合作型共治三种模式。对SA协会的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模式在存续时间、目标和前景、结构性联系、正式性、回报和风险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适用于不同情境。政会共治离不开特定的制度条件和互动条件,资源依赖程度、互动规则完备性、利益预期和策略能力共同形塑共治模式。政会共治多元模式的提出有助于理解共治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为在脱钩改革后建立良性互动的政会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政会共治;多元模式;配合;协作;合作


作者简介周俊,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赵晓翠,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脱钩后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的合作共治研究”(编号:20BZZ070)。





产业同构与流通成本的空间互动效应研究


摘要基于中国200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产业同构与流通成本的内生关系和空间交互溢出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地区产业同构水平提升,流通成本呈现U型变动趋势,流通成本对产业同构存在正向的反馈作用;在地理空间上,产业同构存在负向空间溢出和正向空间交互效应,流通成本的变动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和负向空间交互特征。基于降本增效导向和省际空间尺度的分析得出三点启示:第一,中央政府应着力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通道,引导流通活动在合意性范围形成循环累积、自我锁定和集聚效应;第二,地方政府应合理规划交通、网络“硬”基础设施并不断健全市场制度“软”基础设施,在降低制度性成本的同时引导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第三,流通企业应同步拓展线下和线上流通渠道,在物理距离既定的情况下依靠互联网和科技实现传统流通渠道的成本压缩。

关键词产业同构;流通成本;空间溢出效应;空间交互效应;空间联立方程


作者简介程艳,经济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教授;贺亮,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流通成本变动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编号: 18YJA79001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和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产业同构与流通成本变动的效应研究”(编号:2022ZSDSM102)





算法裁判的理论建构及路径选择 

——基于若干人工智能实验的启示


摘要智能裁判是智能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人工智能是否适用于司法裁判以及能否进一步强化公平正义,还存在强化说与弱化说二种学说。为了准确把握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的困境根源及应对策略,实验团组进行了系列人工智能应用于证据审查、法律事实认定以及法律适用的试验,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智能裁判的理论体系,包括计算正义理论、机器裁判权理论和算法可辩论理论;其中,计算正义理论强调算法对于推动司法裁判正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机器裁判权理论则强调以法官为主导、以机器为辅助的裁判格局,算法可辩论理论则强调算法的可辩论性为当事人的权利救济提供有效保障。以智能裁判理论为基础,寻求裁判未来发展的路径:从裁判数字化向裁判智能化转变系总体方向;寻找法官与算法模型的黄金分割点,实现人工智能精准应用系核心所在;构建AI裁判模型算法审查制度则成为智能裁判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人工智能;裁判;算法;数据;实验

作者简介杨延超,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科技与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图文编辑 | 汪真诚

责审 | 徐东涛  张震

终审 | 严国萍


EN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