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强总理和马英九先生都点赞,湖南制造强在哪里?

黄玉杰、张浩祥 上海华略智库
2024-09-03


作者:华略智库研究经理黄玉杰、研究员张浩祥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近年来,湖南制造业正砥砺奋进,变优变强,成为了湖南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甚至承担起了发展“国之重器”的重任。锚定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湖南,还吸引了李强总理和马英九先生前来打卡点赞。湖南制造业究竟强在哪里,一起来看!全文4675字,阅读约12分钟
2023年3月21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湖南调研并主持召开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这是李强总理履新后首次到地方调研。

为什么新任总理首次外出调研选择湖南?而不是经济发达的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

从总理这两天的行程便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他先后考察了株洲、长沙两地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株洲硬质合金、中国铁建重工等6家制造业企业,并主持召开了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用总理此行的话来讲,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

那么湖南制造业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能成为新任总理外出调研的首选地?


首先,近年来湖南经济稳步高增长,制造业贡献高达四成,是湖南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说起对湖南的印象,大家脑海中首先闪现的,除了伟人之外,可能是湖南卫视、茶颜悦色、臭豆腐、橘子洲头、岳麓书院等地方强IP。与这些印象相比,湖南制造标签并不显著,极少会有人想到“京华号”“海牛Ⅱ号”“阿若拉”等“湖南造”,但透过现象看湖南发展的本质,就会发现湖南经济繁荣的背后离不开制造业的强劲支撑。

2022年,湖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70.37亿元,比上年增长4.5%,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排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仅比排名第一的江西(4.7%)、福建(4.7%)低0.2个百分点。

图:2013-2022年湖南GDP、增速及全国增速

10年间,湖南经济总量增长了近1倍,增幅年均高于全国水平1.3个百分点,全国排名上升至第九位。

在赶超中,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2022年,全省工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达15025.26亿元,增长6.4%。其中制造业增加值为13723.21亿元,增长6.5%、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对湖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0%,高于全国、广东制造业对经济增长28%、19%的贡献率。

先进制造业增长态势良好,稳居全国前列。近三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保持高位增长态势,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增幅分别高达16%、21%、18%。从2022年全国数据来看,其16%的增幅远高于全国的7.4%以及制造大省广东、江苏的3.2%、10.8%。

一张张靓丽的成绩单完美诠释了制造业对湖南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表明了湖南制造业正以奋进赶超之势,由大变强。


其次,湖南制造业承担了发展“国之重器”的重任,“中国长度”“中国强度”“中国深度”“中国速度”“中国高度”的“硬核”产品强势出圈。

事实上,湖南制造业的魅力远远不只是这些停留在成绩单上的亮眼数据,从最长臂架的混凝土泵车到最大直径的盾构机,从高速动车组到1000kW级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一项项“国之重器”彰显了“中国长度”“中国强度”“中国深度”“中国速度”“中国高度”。

截至目前,湖南已培育出长沙工程机械、株洲轨道交通装备、株洲中小航空发动机、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仅次于江苏、广东,与浙江并列全国第三。在制造业集群培养方面,作为一个缺少区位优势内陆省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

其中,工程机械是湖南三大万亿产业集群之一,产业规模全国第一,拥有工程机械规模企业近200家,产品品种占全国工程机械品种的70%以上,其中三一集团(4)、中联重科(6)、铁建重工(30)、山河智能(34)、星邦智能(48)等5家企业入选“2022全球工程机械50强”榜单,挖掘机、起重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中联重科研制的101米碳纤维臂架混凝土泵车,一经面世,便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至今仍是世界上输送距离最长的混凝土施工机械。

由铁建重工主导研制的“京华号”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6.07米,整机长150米,总重量4300吨,是我国迄今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仅次于美国Bertha盾构机。


由湖南科技大学牵头开展自主研发的“海牛Ⅱ号”深海钻机,在超2000米深的海底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的钻深记录。

以上硬核制造品,展现了“中国长度”“中国强度”和“中国深度”,所以李强总理在湖南调研相关企业时表现得兴致很高,并强调要在优势领域巩固领先地位,在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实现领跑。

实际上,湖南领跑的制造业赛道细分领域还有很多。比如,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度也是全球第一,集聚了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洲电机等超过400家龙头骨干企业及配套企业,形成了全球相对最完备的集轨道交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营运维保、物流配套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尤其值得标榜的是,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覆盖全行业10大核心系统和20种关键配套部件,其中电力机车产品全球市场份额达到27%,稳居全球第一。

例如,中车株机参与研制的“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型动车组能以最高16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行驶,多项技术填补行业空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又如,中车株机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线研制的首列地铁列车时速达到120公里/小时,刷新了土耳其地铁运营速度。

国内测试成功的620公里时速磁悬浮列车核心动力装备——直线电机和电磁铁,也是由中车株洲电机研制的。

原来,让世界震惊的“中国速度”,来自湖南。但不仅地上跑的一骑绝尘,天上飞的也是一飞冲天。

湖南中小航空发动机规模和竞争力全国第一,自1954年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在湖南株洲的三三一厂试制成功,株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基地,已集聚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中国航发南方公司、山河科技、中国航发南方宇航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了国内最完整的中小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发、制造、维修等全产业链体系,研制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四代涡轴、涡桨发动机和第五代涡轴发动机全球领先。

例如,由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研制的AES100是我国第一型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kW级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其寿命、耗油率等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第四代涡轴发动机技术水平。

又如,山河科技“阿若拉”轻型运动飞机是我国首款通过适航认证的民族自主品牌轻型运动飞机,其山河SA160L系列轻型运动飞机整体技术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操控性能、侧杆操纵体验、飞行速度等方面达到同类机型的世界领先水平,展现了航空工业的“中国高度”。


在又重又大的制造业装备领域,“湘军”强势霸榜,但湖南制造业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手握“国之重器”,还在于其善于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牢牢抢占制造业新赛道,尤其是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石化等“新三样”和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未来三样”进行了超前谋划、前瞻部署,并取得显著成效。

例如,2022年湖南新能源产业总规模超40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新型能源及电力装备、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等3个领域贡献均超1000亿元。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集聚了长沙比亚迪、北汽株洲、中车电动、天际汽车等12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形成了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机电控、动力电池、电池材料等全产业链体系。其中,比亚迪在湘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93.39%。

而且,在2023年一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成为湖南新优势出口产品,合计出口14.1亿元,增长82.1%。


最后,拥有全国最优质的制造业发展土壤,成为湖南制造业攻坚克难、高速增长的重要法宝。

第一,建立了完善的省领导服务机制和政策扶持体系

湖南对制造业的重视,表现在政府工作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工作考核中,即价值导向很清晰。而在对制造业企业的扶持,不仅体现为全过程、全周期的政策,还上升到法律层面的制度安排。

一方面,早在2015年,就是在《中国制造2025》重磅出台的那一年,湖南就成立了由省长亲自挂帅的制造业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由两院院士、企业家、社科专家组等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高位、顶格推动制造强省建设。同时,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列为省委绩效考核、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事项的重点。

另一方面,先后出台了《湖南省先进制造业培育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精准对路的政策。在资金扶持方面,每年安排30亿元财政资金,对投建重大制造业项目、关键共性技术规模化生产项目等最高给予1000万的补助奖励;在能级提升方面,针对性实施了“纾困增效”专项行动、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新增规模工业企业”行动等特色活动。同时,《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作为全国首部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以立法的形式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第二,创造了全国制造业无与伦比的低成本优势

一方面,湖南工业用地出让价格远低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制造业重镇。以湖南省会城市长沙为例,根据长沙土地出让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长沙工业仓储用地平均出让价格仅为38.73万元/亩,远低于深圳(约200)、上海(约118)、广州(约83)、南京(约60)、杭州(约58)等城市。

另一方面,湖南房价远远低于其他制造业强省,大幅降低了从业人员的生活成本。同样以省会城市长沙为例,2022年长沙房价平均价格约为11000元/平方米,排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包含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不含港澳台)的第23位,远低于北京(约65900)、上海(约62400)、广州(约45200)、杭州(约41500)、南京(约34200)等前五位城市。哪怕与相邻省份湖北、江西的省会城市武汉(约20300)、南昌(约12700)相比也有很明显优势。

第三,高度繁荣的生活性服务业有助于制造业人才宜居宜业

有一种幸福叫:我在湖南。根据《全国各地幸福指数》相关数据显示,湖南幸福指数位列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江西,其中长沙更是连续15次蝉联“最具幸福感城市”。这都离不开湖南高度发达的生活性服务业,特别是文娱产业。


回到读者对湖南的印象,湖南卫视、橘子洲头等文娱印象跃然而出,无不彰显了湖南魅力,湖南尤其是长沙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与远方”。

一方面,烟火气频频出圈,“新国潮”崛起、“夜经济”盛行,文和友、茶颜悦色、墨茉点心局等新消费品牌成为全国知名品牌,长沙五一商圈、常德柳叶湖河街等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根据携程平台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期间上海、北京、南京、成都、西安、杭州、重庆、武汉、广州、长沙的整体旅游报名火爆。长沙稳居旅游十大热门城市,且预定量已超过2019年30%以上。

另一方面,文娱产业繁荣兴盛,“马栏山”“七彩盒子”等已成为湖南引才的最强IP。日前返乡祭祖的马英九先生还专程参观了“七彩盒子”——作为迄今亚洲最大的长视频摄影棚集群,周边更是集聚了世界之窗、海底世界、会展中心芒果馆、圣爵菲斯酒店等文娱产业,每年吸引200万年轻人前来打卡。

马英九先生还由衷感叹,长沙是一个非常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根据官方数据显示,长沙连续5年每年吸引各类人才20万人以上,人才吸引力指数跃居全国第十、中部第一。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湘考察时,这样勉励湖南:

“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可以说,在“三高四新”蓝图的指引下,湖南制造业崛起,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从长三角到京津冀:华略智库的“千里之约”【原创】俄乌冲突助推美国能源霸权,中国如何确保油气资源供应稳定?
【原创】领变“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图景(下)
【原创】访问大陆这12天,马英九先生为什么参观这些企业
【原创】领变“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图景(上)【热文】毛泽东怎样开展调查研究
【热文】淄博烧烤火爆“出圈”,为城市文旅营销带来哪些启示?
【热文】一位县委书记的招商之道
【热文】这座城市曾是“文科学霸”,却敢与北上广比“硬核”科技
【热文】“黑马”武汉:涅槃崛起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华略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