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个人都在用着最惨烈的方式守护着内心的柔软

番薯壳 北城远在北方 2023-08-19

01:每个人都在用着最惨烈的方式守护着内心的柔软。

02:2013年,莫言告诫李玟:“除了生病之外,你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带来的,并不真实存在的。” 与其逆来顺受,折磨自己,不如人格独立,活成自己。

0:3:人的情感记忆很奇怪,可能你很难记住谁让你笑过,但是你肯定会记住,你在谁面前哭过。那种肆无忌惮的哭,不被揶揄,不被批评,而是轻轻的给予你拥抱和鼓励的人,你会记住。

04:人要改变其实是非常非常难的,在熟悉的环境和感受当中,人是最安全的,就算是痛苦也是熟悉的。就算是麻木,也是舒适区的。所以要让一个人真正的改变,真的非常的难。

05: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混得好的人一般文化程度都不太高,说脏话的人内心一般比较恐惧,咋咋呼呼的人都没有什么本事,虚张声势吓唬人而已,而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比较低调内敛沉默。如果你善于联想,我想,你一定懂得我的意思。

06:数据不好看就不发了?官方停止公布7月份青年失业率引发激烈争议。有网友调侃到:我老婆体重到了130斤以上就宣布不再称体重了。真的不要有鸵鸟思维,也不要把自己的眼睛捂住,就业压力,完全是肉眼可见的。官方选择在这个时候调整,不是自找没趣吗?我在文章《从暂停发布失业率说起:先不说这个,先吃菜……》说过:我小时候考试考得不好首先不敢回家,回家后不敢把试卷给爸妈看!

07:这两天,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出现了:一个网红去举报了杭州新东方补课,把整个杭州的新东方都停了。网友的态度分成了旗帜鲜明的赞成和反对两派。赞成者认为双减就该如此,保证教育公平;反对者认为公平这个问题无解,补课是你情我愿的事情。我这人不骑墙,虽然反内卷是没错的,但是我觉得,不能鼓动或者强迫最底层的人去反内卷。虽然如今“读书改变命运”已经很难了,但总一部分人始终相信读书改变命运、并且也只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毕竟有些家庭,没有资格躺平,他们也不想躺平。

08:从看到涂抹的狗皮膏药的那一刻起,我非常讨厌这座城市, 立交桥下的一首诗都容不下, 它还能容下什么呢?连一首《妈妈》都不能容忍的地方,是可B的。为什么不把这面墙保护起来,装饰起来,再在旁边增加一些妈妈的元素,让这里成为大家释放压力,思念家人的网红点?!我在文章《每天醒来,你都不在》说过:这首诗为什么会引起了人们共鸣?特别是对每天醒来妈妈都不在了失去妈妈的朋友来说:这首诗真的很有共鸣之痛。这种痛,触及到每个人的痛感:是共同的痛,集体的痛,是漂泊的痛,失意的痛,难眠的痛,思念的痛。。。这是一首安静得震耳欲聋的诗,它像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困惑。

热点导读

每天醒来,你都不在

不要以为你们亲密无间,就可以不分你我

从暂停发布失业率说起:先不说这个,先吃菜……


最后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