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论神聊‖知行合一/阳明心学有什么现实意义?

牛纪中 自然微论坛 2021-02-01

开聊了

2019年5月30日,《自然微论坛》在微信群举办第95场“微论神聊”活动,由牛纪中主聊“同悟阳明心学,奋斗精彩人生”。主持人:高克林。





抛开功名利禄,舍去贪嗔痴慢,升级思想维度,直指内心恻隐。人生好比升级游戏,有的一辈子只有一关,有的却可以步步高分,一路升级。徘徊的,走不出自我。升级的,搞不好,还会跌落原地,从头做起。处心积虑只能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机关算尽到头来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要走的平稳安逸,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层天地,阳明心学,人生智慧,贯通儒道释,理念很纯粹,简单又好学,只是没有人愿意。都道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有谁知,梦醒来还是那样一个你。看山是山,看水还是水。且把人生真谛,化作行为轨迹,从心所欲不逾矩。


近几年,学习王阳明心学的人太多了,但是,读过书之后,感觉永远是不着边际。各种解读层出不穷,各种书籍都是赚了眼球,骗了钱财。读起来味同嚼蜡,读完后,收获无几。浪费了时间,花费了钱财。知行合一,仅是口头语。致良知,永远停留在格物穷理。真正化为自己的口语表述,哈哈,哈哈,哈..........还是停留在原地,好像邯郸学步,弄不好得爬着回去。


我们要用不一样的视角和方法,来说明一个不一样的阳明心学。



什么是阳明心学


关于王阳明的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流传最为广泛,也最为人们所熟知。还有那个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015年,中央领导在参加全国两会讨论时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致良知”为人们提供源自内心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知行合一”对于“知”和“行”辩证关系的阐述,则更为直接地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王阳明的心学是明代中叶之后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思潮,其影响之广,远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从而使他成为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在日本,王阳明被奉为“神明”,日本明治维新干将西乡隆盛视王阳明为精神导师。他曾说,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心学而来。有着“经营之圣”之称的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是王阳明哲学在经济界最努力的实践者。他曾表示自己所有的经营成功案例,都是“投资”良知、敬天爱人、利己利他的过程。


今天,王阳明心学的影响,逐渐成为深刻影响世界的东方智慧。在G20杭州峰会开幕辞中,中央领导指出,二十国集团应“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500多年前的哲思成为了指导现代文明发展的思想利器,这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带来的文化自信。


为什么中央领导一再强调知行合一?从十八大以来打老虎,拍苍蝇的反腐风暴中,我们一再听到“两面人”的评语。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各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层出不穷。践行入党誓词的人现在成了稀有品种。


当然,这是当前的社会大背景,时代大形势。具体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学习为基础,然后致良知,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才能获得人生的价值。而不是获得所谓的人生的成功。今天我们不是讲成功学。而是通过对心学的领会,指引我们的生活,让生活过的正直向上,轻松潇洒。


读懂王阳明,不是为了更加成功,不能功利的目的去读。那样一定会走火入魔,南辕北辙,把自己带到沟里面。我们一定要消除一个误会,就是阳明心学不是成功学。在多次对国学的分享中,我一再地强调,不能把世俗的所谓成功,也就是当官发财当成读书读经的目的。那样,非走火入魔不可。实际上,那些能当大官,发大财的人,一定要有强大的社会责任感,才可以消受的起。他们所承受的苦难,不是常人能够体会的。他们的道路,在一段时期,可能有偶然性。但是,能够走的长久,笑到最后的贵族,长生百年的老字号,都非得有正确的家教和企业文化不可。


暴发户只如焰火般灿烂,却会稍纵即逝。


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少之又少。封建社会文人评价王阳明可以算上一个。他的名叫王守仁,浙江余姚人。人称阳明先生。生于1472年10月31日,卒于1529年1月9日,在世57个年头,经历了正德皇帝和嘉靖皇帝两朝,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浙江余姚人。他的主要功绩是:1518年,46岁,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1519年,47岁,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南昌宁王朱宸濠之乱。1528年,56岁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因为功绩,被封伯爵。他是一个文武全才,达天知命,深不可测的思想家,军事家。我们来比较一下与孔孟、老庄、程朱等历代思想家的区别,就会明显发现。这些古圣先贤虽然思想如明星闪耀历史天空,如火炬引领人类航程。但是,他们都只是思想者,每天都是用思想在战斗。而王守仁不但拥有了思想的光辉,更拥有了实践的成功。他不仅是思想者,还是实践者。纵观人类历史,这样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的。因此,后世称他为圣人。



这些书上都有,我不再细说。我想说的是,看他的一身,应当学习他的精神,而不是效法其人生轨迹。因为,有些事情,根本没有办法做到。有一句话叫做,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东施效颦,只能成为别人的笑料。


因此,我们不是读人物传记,不是成功学演讲。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履历都是不可复制的,任何一个人的社会环境都是不同的。模仿别人的所谓成功之道,表现在内心,就是急功近利,慌不择路。用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之路,是没有最愚蠢,只有更愚蠢的选择。


我想,我们学习心学的目的,就是把我们自己的心归正,把视线矫正,把努力的方向确定,不忘初心,通往直前。


阳明心学,植根中华民族深厚的土壤。集聚儒道释三家文化大成,自成一体,独领思想界500年。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灿烂夺目的明珠。倍受先辈今人推崇,研读追随者不可胜数。从他的讲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心法,贯通儒道释三家。通过对大学、中庸等传统儒家经典的领悟,从道、和佛两个方面进行深刻剖析,然后,指导社会生活实践。


当下社会物欲横流,急躁骚动、心浮思动,急功近利,一切以物质和金钱为最高标准的社会现实价值体系中,读懂心学,理解心学是多么的困难。按照阳明先生的标准,学习知行合一的实践,就更加难得。有好些人,以暂时的得意,来证明自己是知行合一的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简直太多了。可是,当很多年过去后,那些取得一时得意的人,并没有比别人更加受到社会的尊敬。人们看到的仅仅是他的位置或者金钱。当这些都不复存在,一切也就成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甚至成为别人鄙视和唾弃的人。那些在打虎拍蝇中被扫落的人,殷鉴不远。


因此,读阳明心学,首先的,最根本的在于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阳明先生所说的“致良知”。


当今的社会发展太快,容不得我们适应,就进入了一个全球一村,互联互通,没有隐私,各种行为通过媒体可以瞬间传遍全世界。强起来的中国人,不应当是土豪心态,应当有的宽容,大度,世界情怀,宇宙境界,应当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这样才能不愧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定位和格局。富起来的人们,真正让自己回归到人性的原点,知道从哪是来,到哪是去。在这个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应接不暇,难以取舍的这下,已经非常重要,并且非常必要。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不仅仅是从国家国防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更重要的,归根结底应该是文化层面,文明层面,实际上就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工作。


当我准备和各位朋友分享阳明心学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怎样让这门高深的学问与现实世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


那么,现在社会上,心学这么热,很多朋友都在读原著,读逸事。到底有什么收获呢?阳明心学到底有什么高妙之处呢?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心学,指导人生之旅呢?我们一起来分享阳明心学大智慧,知行合一大境界。


缘起


读王阳明,经常读到一句,心即理。致良知,就是要明白最最根本的宇宙真理,而不是随遍每个人心中所谓的理。佛学有句话,初心为公即为善,初心为私即求恶。


修心学,必须知道理学。宋明理学,虽然是儒学,但同时借鉴了道家、玄学甚至是道教和佛学的思想。是儒、释、 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结果,也是春秋战国和汉代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体系的完善过程。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周敦颐,理学派开山鼻祖。之后邵雍、张载、二程兄弟(程颢、程颐)发展提升,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学问体系。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提高到了道的地位上。朱熹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明代王守仁结合陆九渊理论,进一步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为学主张“明体心”、“致良知”。


周敦颐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爱莲说》的作者。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花,是佛教的圣花。对莲花的钟爱,充分证明了其思想受到了佛学的深刻影响。


他的《太极图说》只有249字。受《周易·系辞传》的启发,阐释了他的宇宙观。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再来看二程。二程被认为是北宋理学的实际开创者,奠基者。二人都是周敦颐的学生。提出了“穷经以致用”的主张。二程的思想体系后世称为“身心之学”或“心性之学”。他们的最高哲学范畴是“理”,作为绝对本体而衍生出宇宙万物;他们的最高心理范畴是“心”,它作为理的等同物而产生人的形体:“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


他俩的学说,以“心传之奥”奠定了道学的基础,更以“理”为最高的范畴,因此亦称作理学。二程的学说,特别是其核心观点——“存天理,去人欲”,后来被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朱熹呢。他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愈明行愈笃知益明”。


治学格物


了解了朱熹的理论,我们就可以和阳明先生来一次交流。正是在对朱熹的理论进行反思的前提下,阳明先生发现了即物穷理,知前行后的问题。才生发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新的思想。这种思想,并不陌生,全部来自于结合佛道学说对大学原文的深刻领会。实际上是对孔孟学说的回归。


这里需要先交待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学问从来不是西方所谓的哲学逻辑学的东西,这些学问,永远是直白的,发自内心的,深刻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判定。如果用逻辑来证明,用逻辑思维的方式来学习,是必然学不会,也明白不了的。可是由于我们在这方面的训练太少,读经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我们在学校接受的现代科学教育,完全是西方的思维逻辑方式。好比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千万不要用我们的思维方式,考究这些问题,那样可能造成南辕北辙。


实际上,古人之所以推崇王阳明的理论,主要是他们都有着从小读四书五经的经历,然后对王阳明提出的观点,比较容易读的懂。而我们没有读经的学习过程,对其中的一些术语,用现在的解释方法,根本上就是误解。如果不能及时的纠正,恐怕永远也进不了心学的大门,只能停留在熟悉一些口号或者名相上。例如,心和思维绝对不是一码事,和想法不是一码事,和意识不是一码事,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第一反应,或都叫作本能反应。


突然想起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一个好朋友,多年来一直从事着文字写作的工作,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熟练。突然有一天,要跟别人去搞个什么实体公司,把毕生的积蓄,全部投入进去。但是,因为对行业陌生,对市场不了解,对投资地的民风不清楚,导致投资全部失败,一生积蓄化为想当老板的梦想,真的就成了梦。如果读了心学,就能够知道自己的知能不能行。自己的知能不能够指导自己的行,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败教训。


因为阳明心学本来就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回归,又是对大学,中庸文章的解读。阳明先生的大部分思想都在大学问的回答里。因此,要想从阳明心学里面获得人生的大智慧,读透四书五经是重要的基础。最起码也要通读过四书。因此,建议各位群友在读王阳明的著作时,一定要先去读一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那么,首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学》的前几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王阳明题跋像


阳明先生的弟子钱德洪曾经说,他老师的《〈大学〉问》就是用来教学的课本。每个来求学的人,进门先学的课程就是大学这篇文章。通过文章可以产生良知,得出格物致知的起源和目的,不外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阳明先生更是明明白白告拆他的学生,我的意思是如果能够按照大学这篇文章的意思去实践,修身,指导日常生活,每一言每一行都能符合要求,不用再去读什么别的书,听什么过多的讲座。同时强调,这些内容,必须要口口相传,如果写成文字,印刷成书,让别人看过,并不一定有好处。


这一段话,就在大学问的序言中。其中已经包含了三家学问。他年轻时,按照朱夫子格物穷理的思路去格竹子,真到格出病,也没有穷尽道理。因此,得出了结论,认识事物的终极道理,并不一定需要多学多问,皓首穷经,更多的是学思行的统一。如庄子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同时,他还坚持说,他的学问不能写成文字,会让读者产生歧义。这就好像佛学中的禅宗,不立文字。五佛祖拈花,迦叶一笑。全靠心传和悟性。


致良知到知行合一


良知,正确的认知,科学客观的认知,当然还有就是必须是真善美的认知。致就是达到,获得。


怎样致良知?很多专家都告诉我们,要从什么我心即宇宙,心是本体,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等等言论中,去求得良知。我不晓得各位群友能不能读明白,看明白。反正我是不明白。因为,这是学问达到通天彻地以后,才能够明白的事。作为初学入门者,不懂abc,就想看懂洋文学。那是不可能的。


在我看来,良知应该分成五个部分。

一、当然是社会自然的运行规律。这叫做客观世界。

二、应该是社会人伦道德和法律规范,这叫做公序良俗。

三、应该是自己的实际才干,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应该是自己的性格养成,好恶,坚强或软弱,刚毅或退缩,执着或易变等等。

五、是每个人的人生和社会环境。


从以上五个方面,我们明显可以看出,阳明心学就在我们身边。因此,千万不要把心学的所谓说法,想像的神乎其神。如果我们一直停留在对文字的解读,对逻辑的考证上,心学的皮毛也摸不到。


我们再来回到大学的原文,看一看,到底什么是良知,怎样致良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只有具备了良知,才能真正使知行合一产生效果。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这一段明显是朱熹加上去的,自己的解读。原文本来没有。也正是因为没有致知这一段,才引起来儒学到理学的转折。这一公案。为什么没有这一段呢。因为事物纷繁复杂,各人分工不同,各有专长。自然会从后文中,得出正心诚意修身的道理。


王阳明正是读了这一段后,对大学的解读和深入思考,得出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四句真言。为善去恶是格物,物格到位了,良知也就达到了。他还提出,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于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离决裂,错杂纷纭,而莫知有一定之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说达到大学问的修养功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而实际上,说的是一回事,并没有先后次序可分。


我们继续读。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恹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那么,知行合一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也就是致或达到良知后,如何把良知化为行动呢?两个字“自修”。阳明先生说是“省察克治”。要求长期对于自己的一举一动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是极其必要的。因为,思想是无法观察的,我思考我的思考是不可能的。而行动是可以观察的,而且是必须要观察的,观察自我的行动是第一步。注意,不是说做完了坐在家里反思,思考,这不叫观察,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思考观察。做一个事情,就想着一个事情,这是基本功。不能三心二意,一定要心无旁骛。这就是佛学说的直心,一心不乱。老子说的致虚极,守静笃。庄子说的心斋座忘。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这也从根本上说出了无为的道理。我们经常在称赞某些取得成绩的先进人物时,说他几十年如一日,初心不改,坚持不懈。一直专注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最大的修行。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一种境界。当然,最厉害的人,是每做一件事,都能一心一意做到极致。然后升级人生游戏,继续过关。直致打到人生终点。这样的人都是真正的成功者。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还有人记起的真正人生赢家。毛主席一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任何事情,首先想的是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才是每个人的人生楷模。


本来呢,无为和一心不乱是修心的最高境界,是平常人难以达到的最高境界。只能无限接近。一但达到,必定成仙成佛。因此,阳明先生借鉴佛学净土宗的办法,把阿弥陀佛一句佛号念到底的功夫,来指导做事,把心安放在自己做的这一件事本身上,不让自己的心散乱,不让外面的环境干扰,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的要求无限接近。这真的是一个折中的好办法。当然,如果我们的群友是有大觉悟,大修为者,可以通过修心,真正使自己一心不乱,那是没有必要再学习心学的功夫次第方法的。


因为每个人都有思想。思想是非常繁杂的,佛学更把这个世界的所有事物称为刹那生灭的相续相,好比看电影一样,是一直变化镜头的。我们可以试试闭眼一分钟,脑子里有多少想法出来,这个时候你还没有行动,哪个是真知?搞不清楚。


从阳明心学里面,我们还读到了一个问题。这也是这门学问逐渐被忽视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他将每个的能力范围,进行了引导和固定,要求人们安于现状。只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很明显,这是落后不正确地。记得金一南教授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的成长进步,关键在于做难事。做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而不是每天机械地重复着生命的节奏。当然,任何学问,学说,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都存在着其负面的,明显的不足。


阳明心学从儒学出发,博采道家无为和佛学自渡渡他渡觉圆满的道理。形成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又经世致用的一个完整体系,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不断,学习,探讨,挖掘的人类文明智慧,以指导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更加无悔。


▲王阳明雕像


一定不能用一般目前世面上通行的理解,去理解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而且切勿以功利的想法去理解这里面的含义,这是因为:与当时王阳明心学相对的程朱理学,是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学问。因此,心学本身必须要被放在儒学谱系里面去考察,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他这个心学是传不下去的。所以说一个真正的哲学家讲话,他不会去主动超过时代,因为他要给别人台阶,要给世人台阶,他只会把话说的超出一点点,让后人去悟。程朱理学是要灭人欲,而王阳明却是肯定人,重新发现人,正视人的内心,而不是受到“理”的束缚和仅仅是外在的对圣贤之道的僵化尊崇。


阳明这种学说本身标新立异与传统不符,加之聚众讲学,因此受统治者忌惮。皇权超越一切,不容侵犯,这就导致心学必然要遭受一定程度阉割借以与主流相适应。


万历年间,阳明入孔子庙,进入官方正统,也需要对阳明的学说进行儒学谱系的规整,你不能游离之外,到底处于儒学哪个位置要掰扯明白,所以知行合一这里面的实践色彩就起到了很大作用,也就是通常理解的,只是知道那还不行,还要去行动才可以之类的说法,并将此作为对儒家的发展而存在。一旦纳入官方学问,心学就丧失了活力,变成功利的维护皇权的一部分,可笑的是至今很多人在解释心学的时候,还是这个路数,像这类人的讲学,基本上没有看的必要。


然而由于心学本身的真理性和包容性,导致修行心学的人,来自于各个阶层,其中有各级官吏,也有贩夫走卒。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主张,但是皆修行心学。可见心学思想的深邃。


王阳明之前,儒学之中没有人敢说人的心是无善无恶的,这完全是荒谬绝伦,儒学正统都是性本善,哪有什么无善无恶呢,今天稍微有些哲学思考的人,已经见怪不怪,基本上同意无善无恶之说,只是后天的表现,教育,以及各方面的社会的影响,才会让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为恶或者善。


心、意、良知、格物,都是代指世界之本质,本质的东西,无善无恶,有善有恶,知善知恶,为善去恶,都可以。只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所以心无善无恶,意也无善无恶,良知也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的,这种本质的东西,可以称之为至善,是一种绝对的存在。而不是一般理解的善恶对立,这实际上就已经到彼岸世界,超感性世界了,探索到世界本质的范畴了。


在心学之前,儒家实际上已经有点扛不住佛学和道学的冲击了,程朱理学实际上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但是程朱理学本身也不够有说服力,因为它没有涉及到本体的东西,我打个比方,比如老子的《道德经》,不管你读不读的懂,你大概能了解这个“道”就是世界的本体,庄子《齐物论》消除万物的差别,一切看空浑然一体,直接取消了所有的相对,比如善与恶,贵与贱等等。佛学更不用说,直接讲明本体就是“无”,世界就是“无”。但是儒学,没有本体一说。那么所谓儒释道三教合一,那儒学必然也要有一个本体之说,因此心学的这个理解,实际上就赋予了当时儒家统治的中国,一种解放思想,开拓新风的作用。本来儒家是处处压制人的,但是现在有了一个可以幻化千变的本体,那么自然就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解放了。


实际上,这正是心学的特点,因为真正的哲学,它是以解放人,滋养人,引领人为目的的,而不是要束缚人,规训人,指定人为目的的,真正的哲学给人力量,让人自我觉醒,是反诸求己的。但是这种哲学就不利于组织,不利于统治,不利于进行说教,也就是说它没有一个教条的东西告诉你这么做,这么想,就会一定怎么样。


这样的哲学必须要保持思想的活力,这就要求它有教无类。但同时这种哲学的学习难度也是非常大的,你必须要真正诚实的对待自己,然后去理解它,如果只是学几个术语,搞几个名词,那你搞不好就万劫不复,有些人甚至转过头来生气,大骂心学,认为这种东西忽悠人,道理就在这里。


结论


遵循客观实际,关照自然规律,省察内心世界,改造事物观点,奋斗美好人生。


学习心学,若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只是照葫芦画瓢去把王阳明所有说过的话,拿来照搬教条,一句一句参习,那么你肯定是云里雾里,完全没有一个坐标的,你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该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


因此思想的运动过程,就是从心的无到心的有,从有到知,从知到行——这样的一个运动过程揭示出来。虽然有次序,但是仍然是一体,并没有这个次序。


四句教的理解方式,实际上就从基本轮廓表现了心学的博大精深,它的系统性直接体现在包容性上面,这是王阳明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已经进入极高层次的标志。他才说:


我的良知学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才跟别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落实用功,负此知耳。


所以不能直接就跳到那个本体上面去,直接跳上去,就很虚,没有根基,一两句话说完没有支撑。好比读几句佛经,然后一个“无”解决问题,寻求解脱。但是根本没有力量。虚无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说的,唐三藏也要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可以,不然他执着个什么呢?直接放下取经执着,解脱,反正“无”不就了事了。


但是没有本体也不行,老是停留在伦理道德儒家三纲五常上,天天找良知,学习如何从善,格物致知,那是就会僵化死板。心,意,良知,格物,这四类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它代指这个世间万物的每一个类别的特性,放到人身上,就是人的性格,心也好,意也好,良知也好,格物也好,都是性格,格物就是找出物的性格,特性。


贵阳修文阳明洞


性格本身是无善无恶的,性格在人身上表出,善恶就出来了,符合性格的是善,不符合性格的是恶,所以性格是知道善恶的,要做符合性格的事,而不要做不符合性格的事。


这就是我说的那个过度,也就是从钱德洪到王畿的所必须经历的一个思想过程,了解了这一点,就把之前对良知的解释,以及知行合一的解释,进行了一个完整的联系。


因此,倘若你深感人生宝贵,那么你就绝不该停留驻足某处,而是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直到最终发现自我,发现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良知,到了那个时候,你就可以像王阳明一样说:我心光明,夫复何言。


相关链接

+


微论神聊‖国学/《道德经》别解

微论神聊‖庄子/逍遥自由的人生观

微论神聊‖国学/从三个字说说儒道释

微论神聊‖佛学文化/浅说《心经》

微论神聊‖《道德经》是什么/它能给我们什么?

微论神聊‖语音直播/繁繁简简说汉字

微论神聊‖春节来了/话说中国年


欢迎加入自然微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