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祖庆:青年教师拜师学艺要注意什么?

张祖庆 祖庆说 2022-10-22

教书是门技术活。经验的积累,技术的提升,拜师是必不可少的。拜师学艺,是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如果遇到一位热心的明师,且ta愿意倾囊相授,那是一种幸运。
 
但是,并不是所有青年教师,都懂得如何拜师学艺的。明明良师在侧,却因不够诚恳或不知怎么学,良师成摆设,业务进步慢。
 
那么,青年教师在拜师学艺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先搞清楚自己的职业阶段,有针对性地学。
 
青年教师,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刚入职,是青年教师;35岁以内,也是青年教师。但是,两者无论工作经验还是业务水平,不可同日而语。
 
职业阶段不同,学习重点,也不同。
 
职初阶段,是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这个时段,一定要稳扎稳打,从最基础的学起,切不可好高骛远。还没有站稳讲台,就想着要成为卓越的教师,这是不可能的。
 
路要一步一步的走,要从建立教育教学常规开始,要从训练自己的必备技能开始。而向身边有经验有智慧的教师学习,则是非常好的途径。一般来说学校都会给青年教师结对,这个结对非常重要。你能否快速成长就看你跟师父学的怎么样。
 
你要看着师父怎么带班,怎么搞定熊孩子,怎么和家长打交道,怎么备课,怎么改作业,怎么讲评作业,怎么改作文……
 
比方说,班级微信群怎么管理?你是不是经常被微信群折磨得焦头烂额?因为作为新手的你,也许没有设定好管理规则,你会发现群里边乱糟糟的,有的家长的经常冷不丁的爆出一句话,有的家长就在那应和:什么学校的伙食不好,最近怎么考试考了两周了成绩还没出来啦,怎么数学作业越来越多啦……


微信群很有可能成为定时炸弹。那么,怎么样管理好微信群?
 
有经验的老师就很有办法。著名班主任田冰冰(现在是校长)就很有办法——开学之初家长会上约法三章:早上七点以前、晚上十点以后不能发言;敏感的话题、广告、拉票坚决不能发;不利于班级团结的话坚决不能说,如果是个性化的一些要求可以跟老师私聊。


这样一来班级微信群管理得井井有条。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师父带你,你是否也会很快上手?
 
所以啊,新手教师,依样画葫芦,照着做,即可。当然,这个师父,首先要真正的有水平。如果ta水平很一般,你不一定全部照着做。
 
如果你已经教了7-8年书,或者10多年了,你自己也成了学校里的骨干教师了。那么,你就不能再简单地学技术了,而是要学习师父的经验,师父的特色,师父的绝招。更重要的是,学习师父处事的方式。
 
问问师父最近在读什么书,了解ta在关注什么样的公众号,订阅什么样的教学杂志,了解ta班级里有哪些新举措,看看ta的教学有哪些新改革。

如果师父在专业领域卓有建树,那么,可以把ta的经验移植到自己的班级里,ta的文章打印下来细细读,甚至可以学着师父做课程。
 
总之,阶段不同,学习重点不同。切不可搞错。

 
第二,要主动、再主动,咬定青山不放松。
 
想起了31年前分配到温岭龙门海岛的情景。当初的龙门岛是温岭条件最艰苦的海岛。我那时教四年级,老教师江再法先生教学很有特色。那时候也没有明文规定不要拜他为师,于是我就经常端个板凳坐进去。开始的时候江老师有些抵触:“没什么好听的,不要来听!
 
可我就是死皮赖脸坐在边上,我说,江老师您不管怎么样上,肯定上的很好的,我就在边上听着,向您学习。
 
而且,我故意让自己的教学进度慢于老师,听完课我就走,并没有马上向江老师反馈我学习的心得。
 
我去干嘛了?我再去找相关的杂志,找到这一课的三四个案例再对比江老师的案例,我发现江老师这节课它的设计妙在何处,然后我再向其他的教学杂志吸收一些先进的教法,上一遍之后,我再去向江老师汇报。
 
“江老师,这堂课我从你这儿学到了好几点。我自己想了一些招,你看可行不?”
 
我把自己的教学设计给江老师看。江老师听了之后,直夸我爱动脑筋。后来,他上课准备得更充分,因为他知道我经常要溜进来听课。
 
就这样,我用独特的方式听到江老师一节又一节好课。
 
还遇到这样一位老教师。一天,他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有些年轻教师啊,我真是看不懂。学校里边安排了我跟他结对,这位老师蛮有意思的。他说,师父啊您工作很忙,我呢也很忙,咱们的结对啊,我们简单一点。您来以后就不要来听我课,我也不好意思打扰您。咱们到学期结束的时候,对着您的备课本,抄几节听课记录就可以了。


你想呀, 年轻人主动这样跟我说,我愿意教他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
 
你看,这位年轻教师,真的很不应该。居然主动提出,不听师父的课,也不要师父来听课。
 
师父永远无法叫醒装睡的徒弟!
 
拜师学艺,要主动主动再主动,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啊!


第三,拜师学艺的过程中,待人接物非常重要。
 
在向师父学习的过程当中,切不可因为师父年纪大了,在新技术方面跟不上,就看不起ta,反过来要谦虚低调,主动帮师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信息技术好,这是你遇到了一个好时代;而师父身上的经验是你所欠缺的。你一定要静下心来好好的谦虚的学,这样你就会进步非常快。
 
拜师学艺中,有一些小细节很重要。
 
比方说,你的同学刚好因开会来到你的办公室。你给同学倒杯茶,师父在边上,你要不要顺手给师父倒一杯?那肯定要啊!顺手给师父倒杯茶,那是理所应当的啊。


这些细节,都会让你很加分,会让师父觉得这个年轻人爱学、谦虚、靠谱。Ta就会掏心掏肺地帮你。
 
比如说,你要公开课,向师父请教,让师父帮你看教案。师父看的教案,还没有出最佳效果,这时,你想到了学校里可能还有谁比较厉害。这时候,你该怎么办?是背着师父,去找另一个老师呢?还是当面跟师父商量,我们要不要邀请其他一些老师,和我们一起磨课?
 
我想,大部分师父,是有胸怀的。Ta肯定会希望更多人一起加入。但是,如果你背着师父,鬼鬼祟祟地请另一个“高人”。没有不透风的墙啊!下一次,也许师父就不太尽心了!
 
有些事,要做得光明正大。
 
事实上,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你也许会遇见一个比你师父更厉害的或者风格更适合你的高人。而且,你很仰慕高人,高人也愿意收你为徒。这时候,你怎么办?
 
偷偷地拜师,成为高人的徒弟?我想,你应该很真诚地向原来的师父提出来,希望自己“转益多师”、“博采众长”。


我相信,大部分师父,都是通情达理的。你进步了,照样是ta的徒弟啊。这里特别要多说几句,不管有几个师父,都要尊重。否则,会让师父觉得你很功利。这,对你的成长很不利。

 


第四,学师父,但不要太像师父。
 
拜师学艺,不是为了克隆师父,更不是成为师父第二。拜师学艺的终极目的,是发现你自己,成为你自己。
 
然而,在教学界,我看到太多人过于迷恋师父,却丢失了自己的例子。不少潜质不错的老师,因为过于认同师父的教学风格,从理论到方法到技术,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地学,甚至连语气、手势,都学得非常像。
 
这就没必要了。我相信,没有一个师父是愿意看到自己的徒弟太像自己的。
 
学师父的教育理念、课程视野、思维方式、待人接物、处事态度,而不要成为师父的影子。才是正确的拜师之道。
 
而且,很多时候,徒弟跟着师父越久,受师父影响越深,往往看问题越容易有失公允。觉得师父说的,就是对的;师父的教法,就是最好的;师父的大旗,我一定要继续抗到底。
 
这样的盲目崇拜,盲目继承,最终发现不了师父的“软肋”或“气门”。这样的学艺,是很危险的。
 
因此,拜师越到最后,越要有“反骨”——这里的“反骨”不是指背着师父做坏事,起义或另立山头。而是要努力跳出师父的固有风格,努力去超越,要成为和师父有所不同的人。
 
如此,你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否则,你永远在师父的大树下,长不成另一棵大树。实际上,师父是不是大树,也难说,你却把师父当整片天!
 
我们尊重师父,敬畏师父,但也要客观地看待师父。如此,师徒才能继续“教学相长”。否则,你的盲目崇拜,可能就是师父继续提升的迷障。

以上,是一个当过徒弟,又当过师父的教龄31年的老教师的“好为人师”之语。不一定适合你,但绝对真诚。因为,我就是这样过来的。


—END— 
来源 | 祖庆说    编辑 | choco
主编 | 卓雅  终审 | 种豆南山
推广合作 | 木子(微信)lixin13551044584
常年法律顾问 | 浙江铭广律师事务所 王婷

  ●反思什么,怎么反思?关于教学反思的5个关键点与7条路径

  ●关于备课的“十大雷区”,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在备课管理中一定要认清!

  吴忠豪:关于磨课的几点思考



步骤   成为谷里推广员

请扫描二维码—进入谷里书生中心

推广商品—生成专属海报—长按保存后推广

邀请好友(下级推广员)—长按保存后发出邀请

自动结算,推广无忧


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
茫茫人海中,永不失散
进入公众号主页——
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
点击“设为星标”
(或在右下点个“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