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梅新育:美伊冲突升级,经济冲击几何?

梅新育 梅新育论衡 2020-09-03

前言:

本文以“《美伊冲突升级,对中国经济冲击几何?》”为题刊发于《新京报》,

链接:https://m.bjnews.com.cn/detail/157849204915237.html

刊发时有删节,这里贴出原稿全文。

主要论点:

伊朗此次反击行动只是一场精雕细刻的反击,伊朗的策略是“最大音量,最小杀伤”,美伊双方的表现表明他们仍然都希望将冲突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并不希望发展成为双方直接正面交手的大规模战争,尤其不希望发展成为大规模地面战。

美方接下来多半会有所举动,而伊朗方面宣称自卫行动已经结束、不寻求战争的表态既可以作为双方就此了结的台阶,也可以在冲突进入新回合之后藉此占据道义制高点。

潜在的美伊冲突新回合中,以下领域存在较高风险:中东区域内油气生产、加工和运输设施;迪拜和海法两座城市;苏伊士运河—红海—非洲之角航道,这恐怕是最值得中国、乃至其它东亚国家和地区一致警惕防范的风险;美伊冲突对伊拉克和利比亚冲突的溢出效应。

中美伊关系的多面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中国与美国在经贸文化等各方面联系远远超过与伊朗之间的联系;

中美文化兼容性远远高于中伊文化兼容性,且美伊文化渊源远大于中伊文化渊源;

中、美、伊政治体制相互之间存在根本性分歧;

中国与伊朗在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方面存在重大共同利益。

面对美伊冲突,要冷静、坚定地维护中国利益,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原则:

我们既不应逢美必捧、逢西必捧,也不应走到逢美必反、逢西必反的另一个极端,只要是反美势力、言论、行动就一律支持。

对待西方、对待美国,我们需要从两个视角审视:竞争对手视角;国际经济政治体系候补主导大国视角。

即使是从竞争对手视角审视美国,我们追求的目标也不应该是本国现在就与西方/美国进入全面新冷战、乃至热战。

国际事务与国内事务必须分隔。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与伊朗、伊拉克之间的关系是国际问题,不能容许国内任何群体以民族、宗教之类名义支持其中任何一方,那样做本质上是宣示自己的宗教认同高于国家认同,甚至是只有宗教认同而没有国家认同,这是大是大非的根本原则性问题。

 

2020.1.8

 

 


 

美伊冲突评论之二

 

美伊冲突升级,经济冲击几何?

梅新育

 

 

一、“最大音量,最小杀伤”:伊朗式反击策略

伊朗向伊拉克数处美军基地发动两轮导弹袭击;乌克兰民航客机在德黑兰空难,机上176人全部遇难,有传言是被导弹击落;伊朗布什尔核电站附近连续发生4.9级和4.5级地震,社交媒体上不少人把这说成是伊朗进行了核试验;索马里议会附近发生大爆炸;……从北京时间18日凌晨,美伊冲突升级和相关消息汹涌而来,再加上近日美国连续急速向中东增兵,令各国市场参与者几如惊弓之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然而,仔细审视伊朗此次反击行动,不难发现,这只是一场精雕细刻的反击,伊朗的策略是“最大音量,最小杀伤”,美伊双方的表现表明他们仍然都希望将冲突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并不希望发展成为双方直接正面交手的大规模战争,尤其不希望发展成为大规模地面战。



毫无疑问,伊朗需要对美军“斩首”苏莱曼尼适度还手,否则必然损害国内民心士气。同时,在去年因为民生问题引发国内骚乱之后,伊朗领导层需要通过隆重的苏莱曼尼纪念活动、葬礼和适度还手来重新凝聚国内民心士气。

在驻伊拉克大使馆遭遇攻击之后,美国决策层需要对伊朗适度反应以维持、激励国内民心,以及为今年的总统竞选催票,并在国际上维持威慑。但如果放手大打,除非有十足把握能够速战速决,否则在这个选举年就是十足败招。

有鉴于此,美伊双方合理的选择都是适度反应,但避免大打。从现实操作来看,伊朗方面刚开始打击时调门甚高,但打击方式和目标选择很有节制;高调打过两轮导弹,立即宣布自卫行动已经结束,不寻求战争;美方宣称已经做好战争准备,但同时表示希望缓和与伊朗的关系;……这一切表明他们确实有尽量采取上述合理选择的倾向。

伊朗导弹打击刚刚开始时,伊朗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宣称:“美国在西亚邪恶势力的终结,已经开始。”但伊朗实际打击方式选择的是导弹还击而非地面出击,打击目标选择的是美军基地而非区域内的油轮、油码头等设施;两轮打击结束后,伊朗外长又表态称自卫行动已经结束,不寻求战争;……所有这些都表明他们并不想一举打大。



为避免被认为是己方击落了民航客机,乌克兰民航客机在德黑兰空难刚刚发生,伊朗方面第一时间就紧急宣布空难系由机械故障导致,并非导弹击中。从这一举动,可以窥见伊朗决策层内心力求避免冲突闹大的心态。

由于这种“还击但适度”的策略分寸拿捏至关重要,所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抵达伊朗负责协调袭击美军行动的军事指挥部,跟踪事态进展(美国MSNBC援引伊朗媒体报道)。

在美国方面,基地遭袭之后,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表示,美国希望缓和与伊朗的紧张关系,但已做好与伊朗打任何战争的准备。随后,埃斯珀还补充:“我们希望看到局势能有所缓和。”同时,美国决策层最终决定不让特朗普在第一时间发布公开声明,而是留待美国时间次日白天发布,应该是为了避免在第一时间就导致矛盾陡然激化以至于不可收拾,同时也给己方留下更多准备时间。

美伊双方这样的策略和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近似当年我军炮击金门,以及两伊战争中的导弹“袭城战”。由此可以判断,只要伊朗此次袭击没有实际造成美军重大伤亡,双方没有发生难以想象的变故,在正常情况下,伊朗这次导弹打击还不至于立刻导致美伊双方大打出手。

 

二、美伊未来交锋冲击市场的可能途径

尽管美伊双方的合理选择都是适度反应、避免大打;尽管伊朗此次导弹打击采取了“最大音量,最小杀伤”的策略,特朗普在导弹打击发生后就此发布的推文也没有暴跳如雷,而是声称“一切还好”;……但这并不等于美伊这一波冲突确定到此为止,而是很有可能在美国时间新一天展开新一个回合。因为伊朗的这套路数等于是在山姆大叔脸上打了一记耳光,然后建议就此了结,这显然不符合美国的秉性,尤其不符合特朗普的美国的秉性。所以,美方接下来多半会有所举动,而伊朗方面宣称自卫行动已经结束、不寻求战争的表态既可以作为双方就此了结的台阶,也可以在冲突进入新回合之后藉此占据道义制高点。而哈梅内伊在这场导弹打击结束后的电视讲话中称“昨晚我们打了美国一巴掌,但军事行动还不够”,既可以作为单纯的“最大音量”,也可以作为准备下一回合的伏笔。所以,各国市场参与者既要避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轻信荒诞谣言,又需要对美伊冲突新回合做好充分思想准备。



美伊冲突倘若进入新回合,美方的主动打击将集中于伊朗境内目标,伊朗的出击目标将主要分布在本国境外、中东区域内。而且,除了自己动手之外,伊朗还很有可能通过外国代理人、甚至代理人的代理人来发起行动。在潜在的美伊冲突新回合中,以下领域存在较高风险:

首先是中东区域内油气生产、加工和运输设施。伊朗方面主动率先打击这类设施的动机不强,因为该国国民经济早已因为多年制裁而相当凋敝,倘若率先打击油气设施,等于授人以柄,让美国得以“理直气壮”打击摧毁伊朗油气设施,从而摧残其未来经济重建的基础。但是,美方主动率先打击伊朗油气设施的动机较强,一来这样可以重创伊朗经济命脉,二来伊朗在重重制裁之下油气生产和出口量本来就已经相当小,即使全部停产,对全球油气市场实际供求也不至于产生太大冲击,推高油价的效果持续不了多久。须知,在美国这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油价对民生的影响堪比猪肉价格之于中国。但美方一旦打击了伊朗的油气设施,伊朗多半会报复性打击区域内竞争对手的油气设施。作为世界最大原油和天然气进口国,中国对此影响不能不给予足够关注。

其次,伊朗方面已经放言,倘若进入新回合,伊朗将打击阿联酋的迪拜和以色列的海法两座城市。海法与中国的经济往来还不算太大,但迪拜是目前中国在中东区域绝对的商业运营中心,多年来仅常驻迪拜的中国人就在20万人以上,整个阿联酋则是我国在阿拉伯世界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如果伊朗走出这一步,有可能对中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害。


第三,伊朗方面进一步还击的举措可能会影响到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苏伊士运河—红海—非洲之角航道,因为伊朗对也门胡塞武装具有重大影响力,而且这条航道在伊朗的导弹和无人机杀伤范围之内。这恐怕是最值得中国、乃至其它东亚国家和地区一致警惕防范的风险。因为这条航道是东亚与欧洲、东非、地中海区域贸易的主要通道,全球贸易流量大致14%左右要通过苏伊士运河。



第四,美伊冲突对伊拉克和利比亚冲突的溢出效应。因为伊拉克议会在逊尼派和库尔德人议员全体缺席的情况下表决通过了驱逐外国军队(实际指美军)的决议,根据伊拉克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人三大群体之间水火不容的现状,如果伊拉克什叶派议员通过的驱逐美军决议真的付诸实施,结果完全有可能是伊拉克战火全面重燃,该国彻底解体成为3个、甚至更多国家。

同时,在2019年地方选举惨败之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有着强烈动机通过强硬外交路线重振威望,再加上与利比亚现政府海上划界协议给土耳其带来的海上油气资源储量,驱使他在这次美伊冲突升级之前就宣布将出兵利比亚。美伊冲突升级,必然会被土耳其方面视为扩大干预利比亚的良机。事实上,土耳其已经开始这样行动了。

美国重启制裁后的伊朗油气生产出口本来就已经显著减少,美伊冲突即使直接冲击伊朗油气生产出口,对全球能源市场实际影响也不会太大。但鉴于伊拉克和利比亚在国际油气生产出口中的分量,美伊冲突的溢出效应不可低估。

 

三、冷静坚定维护中国利益

中美伊三边关系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那样简单,而是存在复杂的多面性,由此决定了中国在考量与美国、伊朗关系的利弊得失时不能不多方思考。就总体而言,中美伊关系的多面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中国与美国在经贸文化等各方面联系远远超过与伊朗之间的联系;

中美文化兼容性远远高于中伊文化兼容性,且美伊文化渊源远大于中伊文化渊源;

中、美、伊政治体制相互之间存在根本性分歧;

中国与伊朗在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方面存在重大共同利益。

在如此多面、复杂的关系下,面对美伊冲突,要冷静、坚定地维护中国利益,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原则: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拥有自己独立利益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大国,而且是一个已经走出屈辱近代史取得了伟大进步的新兴大国,因此,我们既不应逢美必捧、逢西必捧,也不应走到逢美必反、逢西必反的另一个极端,只要是反美势力、言论、行动就一律支持。逢美必反、逢西必反与逢美必捧、逢西必捧表面上南辕北辙,但本质相同,都是缺乏自信,都是不开动自己脑筋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独立思考判断,而是把思考、判断的任务交给别国,然后不假思索接受别人从别国利益、别国立场出发的主张,并如同录音机一般不断重复。这里所说的“别国”包括西方、特别是美国,也包括一些反美的发展中国家。

其次,我们必须明确,对待西方、对待美国,我们需要从两个视角审视。其一是竞争对手视角,这一点众所周知,因为美国与我们多年来一直存在竞争关系,因为美国2017年末《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我们列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因为2018年以来中美之间爆发了史诗级贸易战,并以此为转折点在几乎所有领域的摩擦都急速加剧。在当前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中国对美关系“以斗争求团结”的目标可能已经无法达成,最多只能“以斗争求共处”。无视这一点,要么是陷入了东郭先生的思维,要么是不战屈服,两者都是不可接受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意识到,看待美国时仅有上述一个视角是错误的,从长远来看,对中国发展更重要的当属另一个视角,即国际经济政治体系候补主导大国的。亦即中国应当从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主导大国的角度,着眼于可持续地发挥主导作用,设身处地评估美国这个现行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主导大国作为的得失成败,总结其经验教训,为我所用;这样,一旦历史将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主导大国的责任放上中国肩头,我们就不至于全无准备,手足无措,从而错失良机,甚至陷入困境。

第三,我们需要明确,即使是从竞争对手视角审视美国,我们追求的目标也不应该是本国现在就与西方/美国进入全面新冷战、乃至热战。倘若这样,无疑有利于一些与西方/美国龃龉不断、甚至已经与西方/美国进入全面摩擦乃至武力冲突的国家,也是这些国家所期望的,却有损于中国本国利益,对全世界也并非佳音。即使在2018年以来中美两国在几乎所有领域的摩擦都急速加剧的情况下,对美关系“以斗争求团结”的目标已经无法达成,我们在坚守原则的同时,也要退而求其次力争“以斗争求共处”。

第四,国际事务与国内事务必须分隔。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与伊朗、伊拉克之间的关系是国际问题,不能容许国内任何群体以民族、宗教之类名义支持其中任何一方,那样做本质上是宣示自己的宗教认同高于国家认同,甚至是只有宗教认同而没有国家认同,这是大是大非的根本原则性问题。支持国内群体以民族、宗教之类名义支持美伊之争中一方,无论打什么旗号,实质上都是背离了起码的国家立场,而且开门揖盗,为外部势力假借这条渠道渗透中国扩张影响力大开方便之门,埋下未来动乱隐患,我们不可不察。

 

 

2020.1.8,仅代表个人意见)


前文回顾

梅新育:感触凯恩斯

梅新育:美伊冲突走向及其经济影响

梅新育:不要当“美粉”也不要当“伊粉”

梅新育:盛世下的“未统一”与“伪统一”

梅新育:中国新定位,陇右新发展

梅新育:强行军之年祝词

梅新育:新年贺词经济政策取向分析与共鸣

梅新育:环球时报2020年会发言

梅新育:维权斗士制造文明冲突

梅新育:圣诞民谣赏析

梅新育:国际人口流动对社会治安与国家政治统一的冲击

梅新育:尊重国旗,维护国家统一,美国拨乱反正

梅新育:穆沙拉夫死刑、巴基斯坦领导人命运与国家前景

梅新育:于丽莎之死能否换来中国某些人不再自欺欺人?

梅新育:我看“中国梦”与“新时代”

梅新育:评中美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

梅新育:“债务陷阱”论如何摧毁债务国地位?

梅新育: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应重提“千方百计扩大出口”

梅新育:土耳其地方选举是否会成为2019新兴市场危机起点?

梅新育:华为发债首要目的是管理预期

梅新育:梅新育:万达主持人事件山东大学是自我伤害

梅新育:国际人口流动对社会治安与国家政治统一的冲击

梅新育:击毙巴格达迪重大胜利无改反三股势力持久战

梅新育:巴格达迪虽死,伊斯兰国威胁仍将长在

梅新育:现代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不是对“美国压迫”的反应

梅新育:海外华人同胞安全比“死亡集装箱”案更值得我们关注

跨境资本流动与扶贫: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随感




本公号打赏支持

(适用于苹果机型及赞赏失灵状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