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需|这样培养好习惯和新规律,省了好多唠叨、吼叫和心碎(含日程表制作方法)

晨宁Chenning 晨宁的 2022-07-20

我是晨宁,欢迎你来,点击上方蓝色做个朋友吧!



几年,让我感觉最心力交瘁的事情之一,就是,让孩子们停止手头的事儿,去做下一件事情。


而通常,这下一件是不怎么好玩的事情,比如,收拾玩具、开始睡前程序。这个过程不是一般漫长,他们会以各种理由磨蹭,拖延,甚至还会鹦鹉学舌,我说多了,他们就更来劲儿了,我就变成了喇叭匣子。


有一段时间,我整个人都魔怔了,他们越是这样,我声音就越洪亮,直到我不得不用倒数震慑他们上楼。


有一天,麦让我看个视频,是他在厨房给漏水水管拍摄的录像,准备发给水管工诊断问题。然而,因为背景音太可怕了,他决定重录。


我看完后吓得全身一抖,顿时头晕目眩。背景音是什么呢?就是我没完没了的唠叨啊,我不看视频竟然都不自知,自己变成了我最讨厌的样子。


天下的妈妈都应该唠叨吧,天下的孩子普遍也都嫌妈妈唠叨,而唠叨最大的原因就是妈妈用自以为是的爱催了一百遍,孩子只把它当成了噪音。


之后,我很认真地问麦:“那他们怎么就是不听呢?“


他同情地说“这些话你说一遍他们不听,你说一百遍,他们就会听了?”


在严格执行规则方面麦有他的绝活,他每下一个指令,都要求孩子们像军人一样笔挺地喊“Yes Sir!!!!" (是的,长官!)。他话不多,可每句指令掷地有声,严格执行,号称是铁的纪律(iron discipline)。有了铁一般的习惯,孩子们在他面前也更讲道理。


这确实给我了很多启发。



很多年前,我在入职培训时看过一本书叫《The Power of Habit》(习惯的力量),这是一本用脑科学去解释“习惯为什么存在”的书。


虽说书是运用到大人世界的,然而,在这几年的育儿生活中,每当我联想到养成系的好习惯,就自然会把这个方法套用在孩子身上,有据可循又简单易实践。


作者Charles Duhigg提出了“习惯圈”(habit loop),包括条件反射、惯性行为、惯性奖励,就是因为这三方面的同时存在,好的习惯才能幸存下来,并被坚持下去。


我就用“转换状态”这个事例都说说吧:




/1/

条件反射(Cue)


书中用脑科学的实验告诉我们,条件反射(cue)”让大脑自动进入某种行为模式。我们每天24小时的生活,都由各式各样的惯性行为组成,而这个触发点,就促成了我们日常的习惯规律。


了解了这一点,你就不难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条件反射。以我自己为例,换上健身衣服和跑鞋,就知道要开始跑步了;喝一杯水,打开电脑,就知道要开始写东西了;听到窗外的好多校车飞驰过,就知道放学时间到了,该起身准备去接孩子了;周末孩子在家,就会想着玩几个亲子游戏。可以说,这些行为就像刻在我身体里,只要提示一到,我不用思考就会开始行动。对我而言,与其说养成了习惯,不如说是因为有了这些条件反射。


因此,为了让孩子能配合转换状态,我们就要刻意去制造这样的条件反射,用对了提示,可以节约相当的时间和精力,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月龄小的宝宝为例,为了培养自主入睡,妈妈们都会喂足了奶,清醒时放在床上,开白噪音,拉上窗帘,有了这一套睡前模式,宝宝就知道睡觉时间到了;幼儿,自己爬到高椅上就知道要吃午饭了,吃完午饭就要睡午觉了;学龄前和幼儿园的儿童,很清楚睡前程序的一套,比如,喝杯牛奶就是要睡前程序要开始的信号。


这些都是需要大人每天坚持的事情,当每个任务发生在每天的每天,条件反射就形成了。当规律形成之后,就可以用一些小技巧来辅助我们的唠叨了。


▲贴在墙上辅助洗手的视觉道具


上图是美国幼儿园教室里经常用到的“视觉道具”。它就像我们使用日历一样,能准确辅助记忆。是能让孩子回忆步骤的清单,让他们在没有口头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去理顺自己要干的事情。


然而,因为每个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水平不一,这个道具的制作也要根据儿童发展规律:


* 实物阶段(1岁左右) - 用实物演示(例如用尿布,牙刷,衣服......)

* 照片阶段 (2-4岁)- 用照片

* 象征性图片阶段 (5岁)- 用简笔画或者各种艺术

* 文字阶段 (6岁+)- 用文字或者数字


读图时代,一张照片永远胜过千言万语。


制作步骤:


1: 选取孩子在生活场景中的照片,如果没有就去照,实在照不了可以在网上搜卡通图片(关键词:Visual Schedule/视觉日程表)。


以哥倆的日程为例:

▲睡前程序(上楼,脱衣服,洗澡,擦油,穿衣服,选第二天的衣服,睡前阅读,熄灯睡觉)


有单词书写和拼读能力就可以自己写对应的文字了,当有了自己字迹的参与,他就会更珍视这个道具。


▲早上出门程序(起床,吃早餐,刷牙,洗脸,上厕所,换衣服,穿外套穿鞋,出门)


2: 用孩子的角度去照照片。好比要洗澡的照片,如果平常洗澡都在淋浴房,就不要照到浴盆,他们有多爱在浴盆里洗澡你是知道的,有多耗时你也是知道的


3: 照片和文字的排列顺序。照片底下标好相应的文字,每张照片标上数字,按照阅读顺序从左到右,一字排开。


4: 道具的种类:


 1/日程任务

▲早上出门程序的其中两项



2/ 任务和日程清单

▲吸铁石任务清单和一周的日程清单,购于etsy.com 

(etsy要海运,我知道大家都痛恨种草不拔草,买不了就自己如下图做吧)


▲打印和手写日程清单,图片来自网络


3/ 首先...然后表

▲“先玩玩具,再收拾”


我们眼里再也平常不过的“洗手吃饭”,在他们眼里是需要理清顺序的,这也恰恰提醒了我,避免用自己的认知标准去衡量宝宝的能力。


下图的“先洗手,再吃饭”能帮助他从玩玩具的场景切换到吃饭的场景,同时强调了为了吃饭,首选任务是洗手,然后才是吃饭。

▲“先洗手,再吃饭”



/2/ 

惯性行为(Routine)


惯性行为就是习惯本身了,举个例子吧,这是我们早上出门的程序:


7:40/ 起床,喝水

8:00/ 早餐,在餐桌上大家聊聊天

8:20/ 换下睡衣,穿衣,洗漱

8:28/ 穿外套,戴帽子,戴手套,穿鞋,背书包,出门

8:30/ 在家门口送哥哥上校车,走路或者开车送弟弟上学



完美的早上始于昨晚

从日程表你应该看到了,我们冬天出门要穿上一大堆行头,回到家又要卸下一大堆行头,这套程序的时间就预留了那么多,一环扣一环,一个环节掉了链子,整个程序就会受到影响。


可要是出现了什么突发事件,比如满世界找要带到学校的作业,满衣柜去翻要穿的衣服,你能想象到那种担心错过校车的焦虑,和想帮孩子选衣服他又不让你选的无助吗?随后,唠叨又会滔滔不绝  通过说话的方式倾泻出来。


这样的早晨简直是噩梦,所以我会给自己两条出路:昨晚准备好,或,给早晨预留更多的时间。


完美的早上始于昨晚,这是一个很朴素的真理。昨晚把一切都准备好,包括要穿的衣服,要带去学校的加餐(除了现切的),要放好的作业,要带去学校的东西,早上就能更从容。


预留多一些时间,给自己留出处理状况的余地。孩子的事儿就是我们的事儿,比如,尿裤子要去洗澡了,早上大哭大闹到地不起了,牛奶洒一地了,穿好的袜子丢了一只了,饭盒漏包了等等数不胜数。


早做准备其实不仅仅是对待突发事件,更是生活的智慧了。


严格执行

任何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需要的 是铁一般的纪律,严格执行下去,并保持每天和每天的一致性。


每天同样的时间叫醒,同样的程序,在同样的时间段里我们能够脱身去帮助他们,这些都需要我们理顺自己的时刻表。我平常会早起跑步,在洗澡时把早餐蒸上,小火煮上,等洗好澡就能把热腾腾的早餐端上桌了,这时再去叫孩子起床。自己已经收拾好了,剩下的时间就可以从容不迫。


至少我们得在孩子面前说到做到,他们才能说到做到,你说呢?


/3/

惯性奖励(Reward)



大脑最诚实了,有了奖励它才能记住这个习惯的好,才会鼓励不断再去重复,奖励似乎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里的奖励不一定是物质奖励,可以是语言上的鼓励,或者强调好习惯带来的好结果。


夸奖过程,而非结果。与其很笼统地说,你真棒,不如想想怎么去正面描述这个棒的过程,可以说“你吃早餐吃得好快,我们就可以不用那么紧张了!”“你可以自己穿衣服了,这样妈妈就可以去吃饭了”,任何小小的进步都要说出来,他们才晓得下一步怎么改进。


强调好习惯带来的好结果。吃饭吃得快,我们就可以多玩一会再出门;洗澡洗地顺利,就可以多读一本书再睡觉;玩具收拾了,我们家就更整齐。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都来自努力对周围产生的影响,我们的认可能给他们由衷的满足,于是他们就会不停地再去尝试。


“我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一股力量让孩子慢慢走向独立的吧?


《愿世间一切的美好都属于你》作者: (美)艾米丽·马丁


为了好习惯和新规律


你有刻意制造条件吗?

目前有什么好习惯吗?

你都用了什么奖励?

如果是物质奖励,奖励撤出后他还有继续保持吗?




晨宁  2018年12月 纽约










相关文章:

全职妈妈如何做到陪伴孩子和提升自己,同时兼顾家庭的高效运转?






你加星标了吗?你我别在茫茫人海中错过了!






「 晨宁一家,住在纽约,用三年打造了一片家里的蒙特梭利乐园,哥哥Siggi(5岁),弟弟Magnus(2岁),我们喜欢自创游戏和体验生活。这里分享着我们的生活,学习,旅行,和共同成长的育儿小故事。」






微博:@儿戏国

微信公众号:儿戏国

亲子生活怎么好玩?扫我就知道啦


看看我们的故事|亲子生活 可以 艺术又科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