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季度地方债发行或放缓

刘郁 肖金川 郁言债市 2023-04-29


摘 要   


2023年一季度地方债总发行21097亿元,净发行17473亿元。1-3月单月净发行规模均在5000-6500亿元之间,1月净发行规模最高,其次是3月,2月最低,2021-2022年一季度也呈现出此特征。
从发行进度来看,2023年3月两会确定新增专项债额度38000亿元,扣除中小银行资本金专项债后,2023年1-3月共发行新增专项债13228亿元,发行进度34.8%,快于2019-2022年同期发行进度。新增一般债务限额7200亿元,2023年1-3月发行新增一般债3125亿元,发行进度43.4%。截至3月末,还剩余24772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4075亿元新增一般债额度。
虽然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进度快于往年同期,但2023年提前批发行进度偏慢。回顾往年,2019年、2020年和2022年提前批额度通常在上一年末下达,并在当年一季度基本发完,而2021年提前批额度在3月初下达,在8月才发完,经历了约6个月。而2023年1-3月实际发行仅占提前批额度的60%,慢于2019年、2020年和2022年发行进度。截至3月末,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仍剩余8672亿元,新增一般债提前批额度剩余1195亿元。
2023年二季度政府债供给怎么看?国债方面,假设2023年二季度普通国债发行规模参考近期单只,预计二季度国债总发行约23900亿元,到期16106亿元,净发行约7800亿元。
地方债方面,我们预计地方债发行规模可能不会明显超过一季度,或低于一季度。从三个维度来考虑,一是地方债发力支持二季度需求的必要性不高;二是从已披露的发行计划来看,多数省市计划发行额低于2022年同期,指向今年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进度可能不如2022年。三是对比地方债实际发行与计划,2023年1-3月地方债实际发行比计划规模平均每月高出约1000亿元。我们预计二季度各月新增地方债的发行节奏可能与3月接近或低于3月,二季度总发行约20900-28100亿元,净发行约8200-15400亿元。
总体来看,预计二季度政府债净发行规模约16000-23200亿元,同比下降约28%-51%,二季度政府债供给压力或不大。
核心假设风险,地方债实际、计划发行可能差异较大。国内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经济发展超预期。



1部分经济数据有所修复,或受低基数推动

2023年一季度地方债净发行17473亿元


2023年一季度地方债总发行21097亿元,到期3624亿元,净发行17473亿元。分月份来看,1-3月单月净发行规模均在5000-6500亿元之间。1月地方债总发行6435亿元,到期量仅35亿元,实现净发行6400亿元,为一季度净发行规模最高月份。2月地方债总发行5761亿元,到期511亿元,净发行5250亿元,为一季度发行量和净发行量最低月份。3月发行加速,地方债总发行8900亿元,为一季度最高,但到期量相对较大,到期3078亿元,最终净发行5822亿元,低于1月净发行量。总体而言,1月净发行规模最高,其次是3月,2月最低,2021-2022年一季度也呈现相同特征。


分类型来看,2023年一季度发行新增专项债13568亿元、新增一般债3126亿元和再融资债4403亿元。其中1-3月分别发行新增专项债4912亿元、3358亿元和5299亿元。



从发行进度来看,地方债方面,2023年3月两会确定新增专项债额度38000亿元,较2022年额度增加1500亿元,若考虑下半年追加的5000亿元额度,则较2022年总额度低3500亿元。2023年1-3月已发行新增专项债13568亿元,同时由于2022年底中小银行资本金专项债额度仍剩余2570亿元,将中小银行资本金专项债扣除后,2023年1-3月共发行新增专项债13228亿元,发行进度34.8%,快于2019-2022年同期。新增一般债务限额7200亿元,与2022年持平,1-3月已发行新增一般债3125亿元,发行进度43.4%。截至3月末,还剩余24772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4075亿元新增一般债额度。
国债方面,2023年1-3月国债净发行为2975亿元,占2023年中央赤字9.4%,还剩余28626净发行额度。




2

2023年提前批发行进度偏慢


2023年地方债提前批下达时间为历年最早,规模也为历年最高。按照2018年12月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019年之后,国务院可以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按照2022年新增限额,理论上可下达的2023年提前批新增专项债、新增一般债额度最高分别为21900亿、4320亿,2023年提前批额度于2022年11月初下达,为历年最早。从实际下达情况来看,已按照最高额度提前下达,规模也为历年最高



回顾历年地方债提前批发行情况,往年提前批额度大多在一季度基本发完。2019年新增专项债提前下达规模为8100亿元,当年1-3月实际发行新增专项债6660亿元,占提前批额度的82%。2020年新增专项债第一批提前下达规模为10000亿元,当年1-3月实际发行10829亿元,提前批额度全部发完。2021年提前批下达时间推迟至3月初,下达新增专项债额度17700亿元,而当年3-5月实际发行5840亿元,仅占提前批额度的33%,直到当年8月,累计发行18430亿元,才将提前批额度发行完成。2022年新增专项债提前下达规模为14600亿元,当年1-3月实际发行12981亿元,占提前批额度的89%。总体而言,从历史数据上来看,2019年、2020年和2022年提前批额度通常在上一年末下达,并在当年一季度基本发完,而2021年提前批额度在3月初下达,在8月才发完,经历了约6个月。


而2023年提前批发行进度与往年相比偏慢。2023年新增专项债提前下达规模为21900亿元,1-3月实际发行13228亿元(不包含中小银行资本金专项债),占提前批额度的60%,慢于2019年、2020年和2022年发行进度。截至3月末,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仍剩余8672亿元,新增一般债提前批额度剩余1195亿元。


分省市来看,福建(不含厦门)、云南、上海、青岛、辽宁(不含大连)和大连6个省市已将提前批额度全部发完,而广东、浙江、山东、河北等31个省市仍有剩余额度,其中广东(不含深圳)剩余额度最高,为1327亿元,浙江(不含宁波)和山东(不含青岛)剩余额度也在700亿元以上,分别为803亿元、738亿元。




3

2023年二季度政府债供给怎么看?


展望政府债发行,国债方面,假设2023年二季度普通国债发行规模参考近期单只,则根据目前披露的国债发行计划,预计二季度国债总发行约23900亿元,到期16106亿元,净发行约7800亿元,其中4-6月分别净发行约2100亿元、1500亿元和4200亿元。
地方债方面,我们预计发行规模可能不会明显超过一季度,或低于一季度。从三个维度来考虑,一是地方债发力支持二季度需求的必要性不高,我们在二季度债市策略(《二季度债市,防御》)中提到,2022年3-6月经济数据受到局部疫情的扰动,零售、服务业生产指数等指标同比跌幅较大,基数效应将推高今年二季度部分经济数据的同比读数,专项债加快发行支持需求的必要性并不高。
二是从已披露的发行计划来看,多数省市计划发行额低于2022年同期,指向今年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进度可能不如2022年。截至2023年4月6日,已有20个省市披露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合计11034亿元,其中浙江(不含宁波)、陕西、吉林、宁夏、海南和黑龙江6个省市仅披露4月地方债发行计划。分类型来看,新增一般债277亿元、新增专项债4177亿元、再融资债6580亿元。分月份来看,4月计划发行量最高,为4097亿元,其次是5月、6月,分别为3826亿元、3111亿元。
与2022年同期相比,已披露完二季度发行计划的14省市中有10省市计划发行额低于2022年同期,仅湖南、深圳、江苏和贵州4个省市二季度计划发行额高于2022年同期,这14个省市二季度合计计划发行额较2022年同比减少35%,表明今年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进度可能不如2022年。



三是对比地方债实际发行与计划,2023年1-3月地方债实际发行比计划规模平均每月高出约1000亿元。其中1月和3月实际发行较计划分别超出650亿元、2694亿元,而2月实际发行较计划低621亿元,原因可能是部分省份2月计划发行推迟到3月,导致3月发行加速,而2月实际发行低于计划额。平均而言,2023年4-6月各月地方债实际发行可能也比计划规模高出约1000亿元,对应4-6月地方债实际发行规模分别为5000亿元、5000亿元和4000亿元以上。从这个角度看,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大概率也不会明显高于一季度。


综合以上三点原因,我们预计二季度各月新增地方债的发行节奏可能与3月接近,或低于3月。
情景1:二季度新增地方债发行接近3月。每个月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在5000亿元左右,新增一般债发行规模在700亿元左右。照此估计,预计二季度地方债总发行约28100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15000亿元、新增一般债2100亿元、再融资债11000亿元,净发行约15400亿元,其中4-6月分别净发行约5100亿元、5400亿元和4900亿元。
情景2:二季度新增地方债发行低于3月,仅将提前批额度发行完成。此假设的依据在于,如果我们将各省市二季度发行计划和剩余提前批额度对比,发现在已披露完二季度发行计划的14省市中,有9个省市计划在二季度将剩余提前批额度发行完毕,且不超发两个省剩余地方新增债额度较小,湖南和河北分别剩余12亿和3亿。其余的3个省市中,山东和重庆剩余部分限额,其中山东剩余专项债限额138亿元,超出一般债限额20亿元,重庆剩余一般债限额66亿元;江苏则超过提前批限额,新增专项债超出312亿元。仅披露4月发行计划的6个省市中,仅宁夏超出专项债限额29亿元,其余省市均有剩余。另外,已将提前批额度全部发完的6个省市中,福建(不含厦门)和云南已披露二季度发行计划,均无新增债发行,其他4个省市暂未公布发行计划。
总体而言,各省市二季度发行计划和剩余提前批额度基本吻合,少数超出或低于剩余提前批额度。我们假设剩余的8672亿元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和1195亿元新增一般债提前批额度在4-6月按照二季度已披露省份发行计划额度比例分摊,得到4-6月分别发行新增专项债约3000亿元、4300亿元和1400亿元,发行新增一般债约400亿元、500亿元和300亿元。照此估计,预计二季度地方债总发行约20900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8700亿元、新增一般债1200亿元、再融资债11000亿元,净发行约8200亿元,其中4-6月分别净发行约2800亿元、4500亿元和900亿元。



总体来看,预计二季度政府债净发行规模约16000-23200亿元,其中,国债净发行约7800亿元,地方债净发行约8200-15400亿元。对比2022年二季度政府债净发行规模为32446亿元,今年同比下降约28%-51%,二季度政府债供给压力或不大。
从社融口径来看,4月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多约1000-3300亿元,拉动社融同比增速约0.03-0.1个百分点,5-6月分别同比少约4600-6100亿元、7100-11000亿元,预计拖累社融同比增速0.2个百分点、0.2-0.3个百分点



4
附录一:2023年1-3月一级发行利差10bp占比78%
自2022年1月以来,一级利差10bp的地方债占比逐渐增加,涉及地区也在扩容。2023年一季度一级利差10bp的地方债只数约为2022年同期的三倍,各月占比均在70%以上。
具体来看,2023年1月98只地方债一级利差为10bp,占比82%;2月为134只,占比74%,较1月下降8个百分点;3月为214只,占比72%,较2月下降2个百分点。
2023年1-3月共386只地方债一级利差为10bp,占比77.67%;81只为15bp,占比16%;3只为25bp,占比1%。


从涉及地区来看,1月的湖北、青岛、广东、河南、江西、北京、山西、四川、陕西、山东、天津、河北、湖南、江苏和厦门之外,2月新增安徽、黑龙江、宁波、浙江、深圳、大连、辽宁和吉林,3月新增上海、云南、福建、重庆、甘肃、广西、青海和宁夏。2023年一季度共31个地区发行一级利差10bp地方债,发行范围较去年同期的10个地区更广。



5
附录二:一季度新增专项债投向基建占比50%
从投向来看,2023年1-3月,新增专项债13568亿元。如果将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狭义基建领域,那么投向狭义基建规模为6773亿元,占比50%。其次为民生服务、棚改、其他项目和生态环保,占比分别为14%、11%、11%和10%。
2022年1-3月新增专项债分别为4911亿元、3358亿元和5299亿元。其中,投向狭义基建占比分别为52%、47%和50%。其次为民生服务,占比分别为13%、17%和14%。


从投向规模变化来看,2023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较去年同期上升587亿元,投向老旧小区改造和其他项目的新增专项债规模有所上升,中小银行资本金专项债持平,投向其他分类的规模略有下降。
具体来看,2023年1-3月投向狭义基建的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6亿元,其中投向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下降167亿元、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上升161亿元。投向其他项目的规模较去年同期上升1175亿元,占比增长9个百分点。投向民生服务的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372亿元,占比下降4个百分点。

6
附录三:一季度专项债作资本金比例约4%
2023年1-3月,专项债作资本金总额占专项债发行额比例约4%。全国共落地作资本金的专项债券73只,合计金额516亿元,占对应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13568亿元的4%。从项目层面来看,1-3月专项债作资本金的项目516个,涉及项目的总投资额达22930亿元


从专项债作资本金投向来看,主要投向交通基础设施。2023年1-3月新增的专项债作资本金投向交通基础设施的规模达948亿元,占90%。



7
附录四:地方债成交量、换手率与二级利差
2023年1-3月,地方债成交量和换手率持续上升。2023年1-3月地方债二级成交量分别为6162亿元、8336亿元和11633亿元,月均成交8710亿元,较2022年四季度的7404亿元环比增长17%。换手率也逐月上升,2023年1-3月地方债换手率分别为1.74%、2.31%和3.19%,3月地方债换手率已达到2022年2月以来最高。


分省份来看,2023年一季度山东、重庆和安徽三个省份地方债整体换手率较高,均达到10%以上,山东省最高,为11.05%。北京、江苏、上海、广东、四川、福建、浙江、云南、江西、河南、海南、陕西、湖北、内蒙古、辽宁、河北和新疆17个省市整体换手率也在5%以上,天津、甘肃、西藏、黑龙江和吉林五个省份发行的地方债相对换手率较低,在3%以下。
分期限来看,剩余期限在15-20年和5-10年之间的地方债换手率相对更高,分别为8.22%、7.38%,3年以内地方债换手率最低,为4.95%。


从二级成交利差来看,2023年一季度地方债二级成交利差明显收窄。我们选取交易较为频繁的5年期和10年期地方债计算各省份二级成交利差情况。5年期地方债方面,内蒙古、辽宁、云南和浙江4个省份地方债二级成交利差在15bp以上,内蒙古达到20bp,其中内蒙古、辽宁和云南成交利差分别较2022年四季度环比下行1.3bp、1.6bp、3.5bp,而浙江环比上行2.4bp。10年期地方债方面,同样是内蒙古和云南成交利差居高,均超过20bp,但较2022年四季度环比回落4.6bp、8.1bp。




风险提示:

地方债二季度实际发行与计划发行可能差异较大。国内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政策相对温和,宽松幅度不及以往周期。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或监管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经济发展超预期。若经济发展超预期,可能导致地方经济、财政和债务形势发生变化。

   

作者:

刘   郁,SAC 执证号:S0260520010001,SFC CE No.BPM217,邮箱:shliuyu@gf.com.cn

肖金川,SAC 执证号:S0260520030002,邮箱:xiaojinchuan@gf.com.cn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的星标、点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