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窗丨成小秦:朋友丛大长,用中国文人精神熬过美国大衰退

成小秦 新三届 2021-01-05


作者简历


成小秦, 1951年出生于河北秦皇岛,1954年随父亲调西安,1964年考入西安外国语学校。1969年春插队麟游县桑树塬公社,务农三年。1972年春作为“可教育好的子女”入读陕西师范大学外文系。1975年毕业留校教书,1978年赴英国留学,1980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英文系。此后十多年,先后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从事翻译。1995年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书至今。


原题
远行的朋友——大长



作者:成小秦  

 

   

1973年秋,新生入校,系领导派我去接待。那年,辽宁考生张铁生交白卷,两报一刊发文,批文化考试为“旧高考制度复辟”,因而,那届工农学员居多。芸芸中忽见一英隽小伙儿,谦卑地微笑着,赶来帮我扛行李,一问果然是知青,姓丛名大长,师大二附中初66届的。 

   

开学不久,校园掀起“反击右倾回潮运动”,工农兵学员争先发言,唯恐不左,大长谨慎,诺诺而已。我们彼此了解,才敢私下深谈,得知大长出身书香人家,祖上自山东游宦三秦。1957年父亲沦为“右派”,母亲39岁时抑郁而终,三个男孩随父艰难求生。大长叹息:“到我爸这辈,背了运!我成了‘可教子女’!” 

   

临近年底,我邀大长去成家老宅。他带了瓶果酒,进上房拜见家母,鞠躬施礼,引得小妹窃笑,母亲赞:“大长有教养。”隔了几周,我去大长父亲从教的20中学,老人家见我,寒暄几句便默然。小屋光线阴暗,家具简陋,蜂窝炉、案板、灶具堆在房檐下,简单的午餐就在那里做,那里吃。 

   

1974年初,《人民日报》发表南京大学钟姓学员的《一份退学申请报告》,说钟某下乡三个月就“走后门”入伍,旋即又“走后门”上学,一时舆论沸腾,各地大批“走后门”。毛泽东对此大为不满,认为干扰其战略部署:“现在,形而上学猖獗,片面性,批林批孔,又夹着走后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接着中央发文,传达最高指示:“从后门进来的不一定是坏人;从前门进来的不一定是好人。” 

   

听了传达,我大为反感,与同学议论时冲口而出:“这是什么话?黑白颠倒嘛!什么都他一人说了算?”立马有人告密。第二天下午,工宣队指派小张师傅找我谈话。那一学期,工宣队轮换,小张师傅刚进校园,工人本色犹存。他客气地让我坐下,然后掏出个小本,来回翻几页,红着脸说:“听同学反映,你说毛主席的最新指示黑白不分?”


我马上意识到问题严重,就矢口否认:“我只是对‘走后门’现象不满,说了句气话。”他放下小本,来回搓手,吞吐着说:“没说就好。”送我到门口,他犹豫片刻,郑重地说:“以后说话得注意!”我能体会他的好意,几十年过去了,仍记得小张师傅憨厚的模样。 

   

大长得知我放言,被人告发,便提醒我慎言:在山村小学教书时,那天讲《蝶恋花》,一时兴起,肆意发挥:“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 红烧肉?不是。坨坨馍?不是。原来,吴刚他捧出的是桂花酒呀!”接着,详解何为“桂花酒”。课后,有人告状,校长警戒:“讲主席诗词,千万别胡球扯!” 

  

 “文革”中,大学英文教材临时拼凑,内容糅杂,学了半年,感觉什么都没学。某日,大长告知,南院门古旧书店存有许国璋《英语》一至四册,原价出售,于是,我周末进城,买来精读,眼界顿开,以后,又陆续自学俞大絪《英语》五、六册,徐燕谋《英语》七、八册。在那个文化沦丧的年代,私淑诸师,何其幸也! 

   

陕师大图书馆向以藏书丰富闻名,大长每周都去目录室检索卡片,记下英文原版书号,与我分享,在蒙昧岁月,得读几本英文原版书。后来馆方警觉,发现我们偷读反动书籍,为防止学生中毒,严禁外借英文原版书籍。

 

 1975年夏,我与大长(右) 

   

1976年夏,大长如愿留校教书,与我同住单身教工宿舍。晚饭后,我俩常在校园散步漫谈;晚间,读书疲倦,便靠架子床头闲聊,尝至夜半。某晚,谈及“三年困难时期”,大长回忆:1962年秋,上小学六年级,一天,放学回家,路过一片刚刚收获的红薯地。一位老农对我说:“娃,你肚子饿不饿?红薯的根扎得深,这地里还能挖到红薯。”挖了半天,果然挖到一个大红薯,全家人美餐一顿。 

   

一次,聊起陕境久旱,大长忆及“72年夏,天旱,村民焦急万分,几位老太太商量着进山求雨。当晚,乌云密布,我在煤油灯下读《镜花缘》,十分羡慕主人公唐敖去海外遨游,同时心中求雨,拼凑一首律诗:山无鸟啼月无霜,惜我萤火有微光。但愿梦中遇甘霖,阿姥何须求雨狂。”  

   

大长学习刻苦,为扩大英文词汇量,在架子床头,墙上贴满纸条,抄写长单词和独特记法,如,Shakespeare旁注“摇动长矛的人”。他饭量好,睡眠好,熄灯后,鼾声即起。某晚,鼾声吵得我难以入睡,从枕边摸本杂志扔过去,鼾声方止。第二天清晨,大长见床头立本杂志,有些困惑:“昨晚看杂志睡着了?”听我抱怨,相与大笑。 

   

是年秋某天,大长郁郁不欢,告我初恋小英与他分手。小英是高干子女,家长嫌大长成分不好,逼小英嫁一军干子弟。好在不久,大长去红旗机械厂实习,参与斯贝发动机资料翻译,期间,认识浙大外文系女生颖,几经波折终成眷属。从此,大长衣帽整洁,容光焕发。隔年,儿子出生,取名虎子。次年,大长赴美进修。我偶在校园遇颖,知大长在美动向,听说他申请家属探亲,但校方拖着不批,怕全家去国不复还。

   

1980年代中期,我调离师大,从此与大长失去联系。据传,校方最终放颖与虎子赴美探亲,夫妇连生二胎三胎。也因此,大长与十多位留学生在《纽约时报》发文,抨击计划生育,在美国寻求庇护。

 

   一晃三十年,大长杳无音信。2011年7月初,学院办公室打来电话,说美国DACHANG CONG发来电邮,询问我的联系方式。当晚,我写信给大长,一连数周,电邮往来,互述别后生活,方知大长在美经历。学文科的,在美生存不易,为获得学历,1986年大长考入耶鲁大学,读文化人类学,研究印第安纳州阿米什人在现代社会的生活、传统及生存,1991年获博士学位,在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达拉斯分校谋得教职。 

   

老友写信,三句话不离本行:“来美已32年。当年决心研究和了解美国和日本,现在感到失望。”“我生活在一个堪称文化历史沙漠之地,没有朋友,又为杂务所困。”“我还是忙着教书,每天也写点文字,还要上网读英文,日文和中文报纸,最爱读《京都新闻》,因为,日本古都人努力从文化和自然四季里寻觅平和的快乐......读书成最大乐趣。今年,主要读日本和中国文化史。”  

   

大长爱谈家事和心事:“德州经济比加州要好,生活费用比纽约低很多。大儿子还在加州,以照看和观察野鸟为生,其乐无穷。小儿子现在华盛顿,为证券交易监管会做事,忙忙碌碌。女儿明年夏天从研究生院毕业,希望做数字图书馆的工作,但工作不好找。等她毕业找到工作,我才能考虑退休......能安心读书是我最大乐趣,现在做不到了。”


“我有幸在大学有一席微薄教职,兼做行政,帮助三个孩子完全自立,任务艰巨。所以,我只能用老子、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的精神来熬过美国的大衰退,以及仍不稳定的人生第三段。也许还有好的转机。” 

   

老之将至,常追忆往事:“下乡那会儿,我有时会坐火车到杨凌,再过河去周至。一次渡河,心中油然产生两句歪诗:‘中流顾盼河南北,天涯何处是我家。’最近,这两句歪诗常在心中出现。” 

  

 “77年初冬,我在师大周至分校教书。一天傍晚,独自去黑河边漫步,见对面一群大雁落在铺着白霜的草地上,还能听到鱼儿跳水的声音。随口咏出两句不成样的诗句:鱼跃黑水,雁落白霜。当时心旷神怡,觉得自己像是唐朝人。据说,西安人现在喝上黑河水了。” 

  

 “最近,重读《镜花缘》,也读陆游和苏东坡传记。老年心境使我渐渐认同这两位宋代大诗人,一生备受挫折和失望,却同情百姓,热爱生活,眷恋大自然和田野风光。最近,我常去湖边观鸟。北方的候鸟在我们这儿过冬。” 

   

思乡之情,不时从信中流露:“想用陆游的两句诗与兄共勉:利欲驱人万火牛,浪迹江湖一沙鸥......最近做梦,曾几次梦见西安大雁塔。胡乱拼凑几句:空雷百回几星雨,番域卅载一发霜。梦里故国万里外,雁塔临风映夕阳。” 

   

读罢伤感,写信劝大长:“兄去国三十多年,抽空回来一游,我们此生还有聚谈的机会。年过花甲,始信人生如梦。” 

   

大长回复:“首先,献上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两句诗: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许多年前,一陆姓前辈独出心裁,构成下面两句:以勤增岁月,将寿补蹉跎......长寿快乐,和周围的人一起找乐,定能弥补过去的蹉跎。”

 

 颖、晴与大长兄游加州巨杉森林公园 

   

大长念旧,与我联系上,就函索陕师大好友电话或电邮,后来,他解释:“文革”期间,我二附中同学里,有十几位对我友善,帮助过我。三位已谢世。其他同学,我都通过电话或电邮表示感谢,算是了却一件心事......师大同学中,兄、亚沙、新刚、王瑾、玉红、宝绪等,都列入感谢名单。当年,宋姨(家母)对我的关照和教诲,一辈子也忘不了。

   

2016年春节,未收到大长的邮件,至圣诞节,仍无音讯,便预感不祥,因他在2011年暮秋曾言:“只要我还健在,至少每年夏天和年底会报声平安。” 

   

2017年1月20日,大寒时节,晚,收到颖的电邮,言大长早于2016年1月21日患肺癌去世,全家在悲痛中熬过一年,今登录大长邮箱,才见我的邮件,代大长回复云云。 

   

闻讯悲伤不已,当晚日记:“八十年代初,我们在校园分手,遂成永诀。人生无常如此。”查电邮,2015年12月27日,大长兄写最后一封信:“每次在电视上看到雾霾,总会为你们担心......我还在工作,看来将来会死在工作岗位上。一退休收入马上减半。另外,还想多帮帮孩子们。虎子有了一个女孩,明年还要添丁。两个孩子托儿费就要两千美元。暘虽在华尔街工作,工资一半交税。一个小公寓月租近三千。他是月光族。晴住在家里,还能攒点钱。颖准备明年就不教中文了......我算是幸运者,可以一直干下去。Sent from my iPad” 电邮发出,不足一月骤逝。“看来将来会死在工作岗位上。”竟一语成谶,哀哉! 


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新闻中心讣告

 

   草于2018年1月20日,大寒,去岁此时,闻大长兄永逝,至今痛惜。


成小秦专页

成小秦:潜伏者王敦瑛,
苏联克格勃西安情报员
成小秦:父亲与他的西南联大同学们
成小秦:父亲与他的同学和同事
成小秦:大舅出狱记
成小秦:《清华旬刊》始与终
成小秦:李家塬三孔窑,
我度过此生最艰难一年
成小秦:失学青年蜕变“知识青年”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工农兵学员

成小秦:师恩难忘

陈鸿仪:混在新三届里的"工农兵"

刘晓阳:从插队到洋插队的北京姑娘

秦晓:草原阅读,走出黑暗的启蒙之旅

伊耆:山河表里潼关路

王岐山和改革四君子的故事

1970年北大新闻专业工农兵学员纪实(上)

1970年北大新闻专业工农兵学员纪实(下)

高经建:浙大拒录的"工农兵”,高考进了北化

吕丁倩:我经历的1976年高招,

工农兵学员是如此推荐的

邹坚峰:我和工农兵学员同校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