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丨王力坚:以革命名义,我们做过多少荒唐事

王力坚 新三届 2022-03-21


 学者简历


王力坚,原籍广西博白,现为新加坡籍。有多年知青经历。1979年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获学士与硕士学位。1990年就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逾10年。现为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暨历史研究所特聘教授。曾任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台湾元智大学中语系兼任教授,以及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广西大学访问教授。


原题

知青时代

以革命名义做的荒唐事




作者王力坚



1960年代初,有一部中国人饰演列宁关心培养孤儿的电影《以革命的名义》,教育意义深入人心。


于是,“以革命的名义”做什么事情,便成为那个年代的一个时髦套语。在知青时代,我们曾“以革命的名义”做过多少荒唐事。在这些荒唐事中,有的我是受害者,有的我是加害者;有的当时就知道是做荒唐事,有的当时还以为是做好事,几十年后跟当事人沟通后才知道做的还是荒唐事。

(一)摆拍“先进事迹”照片

如今人手一机的年代,处处可以拍照,摆拍也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当年知青时代,相机还是稀罕物,拍照也是稀罕事,有机会拍照,非得煞费心思“摆拍”一番不可。尤其是作为“先进事迹”的摆拍,更是郑重其事。

这是我1975年1月17日的日记:“今天上面下来拍照片,是反映插青的。在我队拍了三张,在大岭拍一张。我们这里拍一个开山造地,一个批判会,一个杀虫(在油菜地)的,胡弄了半天,不知拍得怎样?”


那时我们大队知青获得“先进集体”表彰,拍照便是作为“先进事迹”的记录。在物资匮乏的文革年代,拍照也须遵循“节约闹革命”原则。在大岭生产队只拍一张,我们生产队拍三张,莫非我们的表现更为“先进”?所谓“开山造地”是表现“农业学大寨”,“批判会”是表现“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油菜地杀虫”当是表现“科学种田”,三者结合便是“三大革命”——“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接受再教育”成果了。

当时我们就觉得这样摆拍半天,是够荒唐的了,日记中所谓“胡弄半天”也就是流露出不耐烦及不满情绪。

前两张照片从未得见,后一张则到了我们手里,说是拍得最好的。照片画面前端的标志牌由我们知青组长(后排右2)手书,插在一块长势繁盛的油菜田,便成了我们“知识青年油菜试验田”(表示“科学种田”)。

虽然说是这张照片拍得最好,但照片中人皆不满意。生产队长(左2)认为把他摆在后面,领导作用没表现出来,右手握着的施药水管被前面的女知青遮住了,看不出在干什么。扛药水桶的两对知青自认为是“木头人”(委实不自然)。我和一女知青戴着口罩,背着喷雾器,手持按压握把作喷洒药水状,算是较为自然的,却认为口罩遮脸,认不出人来,有点儿“白干了”的委屈。


(二)被撕毁的歌曲画片

新学期我仍然开设知青文学课,这个星期四便要上头一次课。昨晚备课时,为了寻找“当年的感觉”,我再次翻开保存了四十多年的插队日记。在1974年的日记本封皮中,翻出一帧《柳堡的故事》电影插曲“九九艳阳天”的歌曲画片,应是在黑白的基础上加以染色的。画片显然曾被撕揉过,右下角约四分之一的部分完全撕离开了,剩下部分也被撕裂一个长口子,明显的折痕还有两三道。但是,这张被“蹂躏”得不成形的歌曲画片,却被我精心收藏在日记本封皮中。虽然日记中没有具体的记述,但看到画片,却也勾起我的依稀记忆。

四十多年后“重见天日”的歌片

《九九艳阳天》是一首爱情歌曲(尽管被杂糅进某些意识形态),而在文革中,爱情却是一个罪恶的代名词,知青(以及任何年轻人)是不允许谈恋爱的。我插队四年,到我离开时,我那个大队前后待过的知青大约有一二百吧,公开恋爱关系的只有一对知青。这对知青就成了批判的对象了。

然而,知青正处于青春成长发育期,性意识的萌生与骚动、对性╱爱的激动与向往,是青春发育期最明显的生理╱心理表征。于是,革命的禁令与人性的本能就形成矛盾冲突。当知青地下歌曲流行时,爱情类的歌曲就特别受到欢迎,而官方对此也就尤其严厉禁止。前述“九九艳阳天”的歌曲画片的遭遇,显然正是反映了在这么一个时代的特殊背景中,知青青春躁动与挣扎的故事。

这张歌曲画片,应是在一次传阅过程中被官方(某位干部或知青积极分子)发现,严令销毁。我不得不被迫当面将之撕揉,过后却偷偷收藏起来。或许是藏得太严实,也或许不敢再拿出来传阅,以致一藏就是四十多年后方重见天日。

事实上,当时这首歌确实深受知青欢迎,至少我们那一带的知青都十分喜欢唱。歌中所表现的乡土情境,很吻合我们的插队生活;歌中所抒发的爱情,则是我们在生活中渴望而不敢奢求的。

(三)信任与考验

如果说在上面那件被撕毁的歌曲画片事件中,我是受害者;那么在这件我当时自认为受到组织信任与考验的事件中,我却是加害者。

他叫温X,我们下乡一年多后,他才从省城下来,算是回乡插队,插到我们村知青小组,因了他父亲是从这一带乡村出去“干革命”的老干部。省城,层级就不一样,关键体现在文化层面。他会唱我们没听过的知青歌曲,《邕江之歌》与《命运之歌》就是他教给我的;会拉小提琴,有一把“演奏用”的小提琴,很认真教过我拉《开塞第一曲》。我耐不住单调的1-3-5-4-╱3-4-2-3-,终究不了了之。
知青歌曲《邕江之歌》

她叫刘X秀,似乎是更晚,才从县城下来,算是中途插队。所谓“中途”,就是自己一人下来,插进大队最边远村的知青小组。因了她不是从学校毕业分派来的,而是从县城杂技团分派来的。杂技团,算是有单位了,怎么还来插队呢?不仅在杂技团,还是有分量角儿——水火流星球堪称一绝,还会耍长鞭。

他会拉小提琴,进了大队知青文艺宣传队;她会耍杂技,也进了大队知青文艺宣传队。我本来就在大队知青文艺宣传队。于是,我们就相熟了。

他天生就有股傲气,不太容易结交朋友;她也天生有股傲气,也不太容易结交朋友。不过,他们俩却成了好朋友。或许他欣赏她的傲气与才艺,她也欣赏他的傲气与才艺。

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或许是因了傲气,或许是因了单纯,好得旁若无人,好得不顾影响。这就不对了,那是强调集体主义的年代,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是被批评的。于是他们俩就被大队干部批评了。

他们俩不服——我们哪错啦?!是啊,他们俩只是旁若无人地体贴问候,温馨关照,亲热交谈,密切往来,却连手也没拉过。是啊,能说他们俩哪错啦?

于是,他们俩继续是旁若无人的好朋友。尽管大队干部不安,其他知青不悦。

某日,知青文艺宣传队在大队排练节目,完毕,她随他回到我们知青组,晚饭后,还促膝谈心至深夜。

检查工作路过的大队干部局促不安了,多次催促她早点返回,说路途遥远阶级斗争复杂不安全云云。他不悦,说我会负责送她安全返回。大队干部似乎更不安了,思索再三,郑重其事交付给我一项重要任务。

终于,夜半时分,他如约送她回返。他们俩刚出门,我便步履敏捷紧随其后——实施跟踪监控。这就是大队干部交付给我的重要任务,以防他们俩“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

接受如此重要的任务,我心情激动,热血沸腾。是啊,因为黑五类出身,我一直在政治上得不到组织信任,如今那么重要的任务交付给我,足见组织对我的信任与考验。我一定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与考验。

那时,我又黑又瘦又小,最适合隐身夜幕实施跟踪。那是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一路上我基本保持在尾随二三十米的距离。穿村过垌,大半是蜿蜒盘曲的山道。


他与她,一路上交谈热烈,隐隐约约听出情绪甚佳,可惜具体内容听不清楚。在狭窄的田间小路或山道,他与她一前一后;在稍宽阔的地方,则并肩而行;虽然交谈甚欢却始终没有任何肢体碰触,直至经过十多里的路程回到她的知青组驻地。

于是,一路上我的情绪就维系在紧张、激动、兴奋、期待、失望、懊恼的混合复杂状态之中。

也不知道这次任务我是否算成功完成,反正,从那以后,组织上对我再也没有此类的信任与考验。

(四)塑造知青先进典型

前面所述几件事,当时或过后不久,自己就清楚是荒唐事,但是下来说的这件事,自己一直以为是帮助人做了好事,没想到经过几十年,偶然的机会与当事人沟通后,才明白还是做了荒唐事——

2012年,在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时,经西华居中牵线,我跟旅居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向华取得联系。返台后,我跟向华往来的几则电邮,挑起了三十多年前一次塑造知青先进典型的往事追忆。

致向华:


你好!又一个新学期开始了。下周我就要开始上知青文学课,为了找回些当年的感觉,今晚翻出插队时的日记,竟然看到一段我采访你,写你的先进事迹的往事。略述如下(人名用X替代)一一


1977年5月16日,我们由县知青办分派到亚山公社,由知青专职干部黎X华招待,餐后,由赵屋生产队两女知青带回白花大队。在建岭生产队李X辉(带队干部?)接待我与吴X(现在美国)。决定吴到东风生产队写先进知青组事迹,由我写你的个人先进事迹。 


5月17日,去建岭,先后向五伯与李X旺了解你的情况。5月18日,在大队等你拿材料来。干等,没来。晚上与吴一起去建岭找你,你却没写好先进材料。5月19日,中午你拿材料到大队,我却不满意。下午我又到建岭,从五点多等到七点多,你们才收工回来,等你们用餐并洗刷后,才向你了解情况。十点才由李X旺陪我回大队。 


之后,我们就回县知青办整理材料。6月11日,县知青先进表彰大会开幕。6月14日闭幕。最后,好像你成了县先进代表到地区开会。对吗?你记得这往事吗? 


向华回复:


由于我有些时间没有上网了,所以没有及时看到你的邮件。昨天晚上刚从中国返回拉斯维加斯。由于我母亲的突然去世,我于9月30日返回到中国,10月17日又回到了美国。这次回国我分别见到了小学和初中的同学,看到了彼此外形的改变和感觉到了内心的热情依然。


回忆往日那段历史,对我而言是不清晰的,因为有太多你想象不到的因素在里头,首先推选我成为插青积极分子就县知青办而言是不同意的,是大队的社员和插青们把我强推去参加的,所以就有了你描述的似乎我很不认真的现象,那是因为根本没人通知我准备材料,直到最后没辙了才让我匆匆准备。


后来我终于去参加玉林地区知青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了,却在大家全票推选我做大会发言的时候把我给拦截下来了,让龙潭的李X平上台做了发言,当时她是哭着抵制的,可最终还是被迫上台发言了……


当时的我被看成插队是为了上大学的典型了,因为我是独生女,政策上我是不必插队的人,我却自己要去插队,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原因,在此难以一一叙述了,那对我是伤痛的一页。如果不是我的学习成绩还行,且自己也努力最后参加高考出去读书了,我真不知道自己会在农村待到什么时候!



致向华:


很高兴收到你的回信。你似乎误解我在怪你啦?不是啊,我一点儿都不怪了。其实我的想法跟你一样的,都对当时的做法非常不以为然。你的抵触情绪我也有啊,只是不能表露出来罢了。


至此,也证实我一个记忆:在你被决定作为知青典型上地区开会后,一次在博白镇街头(好像是北街口附近),你骑自行车路过,看到我,即刻跳下车趋前来。我还以为你要向我道谢呢,没想到你却是埋怨我将你写成了“典型”。当时我可是蛮委屈的哦,现在想起来我是活该啊——怎么做那种事情呢!呵呵~~~~别又误会我怪你啊,一点儿都不会,反而是很欣赏你的真性情呢!


向华回复:


看来我的叙述有问题啊!我知道你不是怪我,我也只想向你倾诉,在那些疯狂的年代我真的怕出名,怕成为别人的活靶子。你的笔头也很锋利,把向华推向了风口浪尖,其实我当时去插队就是与命运在赌博。真要感谢邓小平啊!如果没有小平的尊重知识恢复高考制度,哪有你我的今天啊?!不堪回首……


我19号上班了,连续上五天有点累,因为时差作怪,我晚上不能睡,白天又工作。呵呵,我够坚强吧!?


你的知青文学课开讲了吗?学生们对我们这代人发生的故事会感兴趣吗?谢谢你能告诉我这些,分享你的生活,回忆我们的过去……


王力坚专列

王力坚:知青流行音乐的地下传播

我对《知青之歌》从批判到认同的转变

王力坚:农家子弟看知青:

有人青春朝气,有人灰暗沉闷

万千家人与基层干部看知青

主持孔捷生朱嘉明对话

那一代人的岁月甘泉、

苦难崇拜与幡然醒悟

主持孔捷生黄子平对话:

1980年代文学的意义与影响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部分插图视频来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给老编续杯咖啡

请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知青之歌

任毅:写给知青朋友的一封信

王永刚:拉兹之歌伴我浪荡江湖

沈乔生:当你老了,头发白了……

余义奎:我在地头读人民日报,
女社员在一旁吹套套
米鹤都:上山下乡运动的起源
米鹤都:"青春无悔"与知青情结
米鹤都:五色土,几个北京知青的口述
米鹤都:记录红卫兵一代
米鹤都:上山下乡政策的调整
张抗抗:红卫兵,说原谅还太早
沈乔生:知青返城之后,
更多的代价还等着他们
李向前: 他们的名字叫"六九届"
未婚先孕的上海女生,
从党员先进堕为贱民“伪君子”
孟永华:1969年赴北大荒上海知青
唐龙潜:文革前的“上山下乡青训班”
曹一凡:抗拒上山下乡的“老泡”们
徐小棣:北京六九届 ,"一锅端"上山下乡
吴志菲:“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我国首个上山下乡典型邢燕子
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的初步回顾与思考
揭秘知青的三种婚姻恋情
冯骥才:那些上山下乡的女知青
叶辛: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落幕
邓贤:知青大返城,
竟因为一个女知青的惨死
阿克苏上海知青回城请愿活动
赵凡:终结上山下乡运动的关键人物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