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丨王晋:村里来了“洋学生″,四个北京姐姐住我家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05-27


作者简历

 1978年北京留影


王晋,  1957年生于山西芮城,1977年考入北京工业学院攻读本科,1985年考入中科院光电所获硕士学位。先后从事过教学、科研、外企高管工作。现已退休。


原题

1968年, 北京“洋学生″

插队住我家




作者:王晋



网上看到一篇有关北京知青下乡插队部署工作的文章,勾起了我与北京知青一起生活的一段回忆。

1966年文革开始,大学停止招生,工厂停止招工,城市的中学毕业生,除了留在学校继续闹革命,别无出路。据北京市劳动局统计,到了1968年7月份,北京市三年累计毕业生已达25.8万人,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压力。

于是中央出台了“上山下乡”的战略部署,在半年时间内,北京市开展了三次上山下乡大动员,目的地分别是东北、内蒙古和山西。这三批都是通过办学习班,忆苦思甜、斗私批修教育,由领导动员、学生自愿报名组织的,但只完成了五万多人,是全部毕业生的一个零头。

可能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当年的12月21日发表了著名的重要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最高指示就是命令,自愿不自愿都得服从,从此掀起了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大规模的知青上山下乡插队落户运动。

1968年12月初,我们村迎来了北京来的十多名中学生,他们应属于那批自愿报名来山西的三万两千人之列。那年我十一岁,正在本村上五年级。

知青们是被公社那台唯一的机动车,苏制“小嘎斯”送来的。小卡车就停在我家的打麦场上,大队组织了群众敲锣打鼓来欢迎。知青们除了自己的行装之外,还带来一大捆《毛泽东选集》,是北京市政府送给我们村的革命礼物,每户都分得一套“红宝书”。

我们这个小山村一共只有二十几户人家,家家都住土窑洞,生产队并没有可用的住宿地方,只能把他们安排到社员家里。实际选择的是我家和我堂伯、堂叔三家,每家各分了四五个。说来有意思,知青是来和贫下中农相结合的,可我们家是中农成分,堂伯和堂叔两家还都是富农,属于“阶级敌人”呢,也不知道这干部是怎么想的。

我家分来四个女生,穿着打扮整齐划一,都是那个年代北京女孩的标准形象:头上梳两条齐肩短辫,一身灰布衣服。上衣是北京特有的那种半长棉大衣,那种大衣在改革开放初期曾风靡半个中国,我在北京上大学时,老家不少人都托我给代买过。知青的衣服并不是新的,有些褪色,但很干净得体。

我家向阳的小北窑被腾出来给知青做了宿舍。这窑本来是我与哥哥住的,我们不得不搬回到大东窑,与父母和妹妹共享那两个前后相连的大土炕。北窑里原有一个炕,可睡两人,爸爸又在地面上用木板和条凳搭起一个简易大床,供另外两位用。

知青们自己开伙做饭,刚开始粮菜供应是由上面负责的,标准远远高于村民。普通社员家里的主食都吃粗面馍和咸菜,但知青吃的是白面馍和炒菜,只是村里人发现他们蒸的馒头硬得能打死狗。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是"老三届"的北京知青,刚巧当年也在晋南插队,他证实了我的说法,认为他们当时吃饭上真没受苦。

当地人称知青为“洋学生”,这个称呼没有贬义,只是很形象。因为他们是大城市来的学生而已,我们本地也有中学生,从没人管他们叫“知识青年”。

“洋学生”虽然每天与社员一起下地,但生产队并没拿他们当作重要的劳动力。看待他们就像那些上面派来的“蹲点干部”一样,知道他们过段时间就会走的,不会长久。再说了,队里毕竟就是那么多地,那么多活,在那个生产条件下,多几个知青不会使地里多打粮食。因此对他们的劳动没有严格的要求,像挑担、驾驭牲口等重活、难活也不会安排他们干。所以知青小团体和村民始终是两张皮,并不能像领袖期望的那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成一片;或者说像一坨黄泥与一坨红泥揉在一起那么简单。

上级也注意到生产队并不能有效地对知青“再教育”,后来就把他们归属到了大队林场,吃住条件不变,只是干活在林场。大队林场管理着一百多亩苹果园,那时候果树不施肥也不浇水,一年里就是剪枝、喷农药、摘果子这三件事,活路简单而不重,员工不多便于管理。苹果快成熟时,有村民路过看到有“洋学生”在吃苹果,还用小刀削了皮,很是愤愤不平。认为他们能天天随便吃苹果就是莫大的福利了,还要削了皮吃,太娇性了。

我家的四个知青姐姐,性情各异,特点分明。最成熟稳重的是王志贤同学,一看就是班干部的模样。她平时表情矜持,言语不多,没见过她高声说笑。但在开大会时,她总是代表知青发言,慷慨激昂,立场鲜明,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她很快就入了党,第一个抽调回城走了。

另外两位徐淑英、张连弟,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形体反差很大,但却又形影不离。俩人属于那种老实本分、默默无闻的类型。她们在村里呆的时间最长,好几年都没有捞到回城的机会,好像真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孩子。最终当地政府安排她们进了县里的机械厂,当了工人。我去县城时看过她们,一身蓝色工作服,带着些许油迹,在那个时代也是让人羡慕的工人阶级形象。再后来她们年龄也大了,就在当地结婚生子,一直干到退休。据说孩子享受了政策照顾,去了北京。

四个女知青中,个性最鲜明的是卢平姑娘,身材娇小,圆脸大眼。她性格活泼直率,能说爱笑,每天的话要比其他三位加起来还多。可能是性格上的差异,她与其他三位的关系不怎么融洽,出出进进总是一个人耍单帮。晚上收工在家很无聊,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连电灯也没有,我们村不通电力。卢平总会跑到我们家住的窑洞来,和我们一起聊天。我爸爸提醒她要和同学们处好关系,她振振有词地说,她们三个人不可能长期好,只有两个人才可以长久保持好关系。

我也最喜欢找卢平玩,她给我看她的压箱底的宝贝:一张大大的手帕,上面别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让我大开眼界,她也送了一枚给我。最神奇的是那个夜光像章,用手电筒照一会儿,就会在黑夜里发出灿烂的光芒。

春天来了,我用纸盒养了几只蚕当宠物,她就天天和我一起伺弄:喂桑叶,清理粪便,直到蚕宝宝成熟结茧。蚕茧都是银白色的,但卢平说,北京的蚕结茧是彩色的,有红的、绿的和黄的等等,我将信将疑。后来我确实也养过彩色的蚕种,但只有红色和黄色,并没有绿的,看来她说话有一定的水分。

卢平也跟我爸爸妈妈聊村里的人和事,常常会用阶级斗争的观点给人定性,爸爸不同意,她就说:“大叔眼大无神,不分敌友。”

到第二年秋天时,卢平的妹妹也中学毕业了,从北京跑来看姐姐。卢平很高兴,特地领妹妹“二平”见我。二平比姐姐小一岁,长得比姐姐秀气文静,没那么多话。再后来卢平也走了,不是抽调回城,而是随妹妹一起去安徽农村了,据说那儿是她爸爸的老家。

转眼间,半个世纪就过去了,我与四位知青姐姐走过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只是在那个特定的时间、地点轨迹重合到了一起。回想我们共渡的一段短暂的历史时光,真实体会到了那句名言:在历史长河中,个人只是一粒随波逐流的沙子,大浪把你带到哪里,就在哪里上岸。如今我都成退休老人了,她们也已年过七十了。我真心希望她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2022年2月21日于三亚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山西知青

马小冈:跨越半世纪 重返杨家川

薛喜祥:山西令狐庄的北京知青记忆

刘少奇之子刘源插队往事

尚言:山西插队时的几件往事

张亦峥:村里人都管我叫三先生

张亦峥:混在山西的我们仨

 田辛口述:扒火车接年幼的妹妹去插队

郝春和:我与1977年高考

马献时:一个黑五类子女的遭遇

齐每丰:保安堡,那难忘的歌

郭景兰:一个老三届的回忆与随想

吕飞飞:女生成了男生配鸳鸯打赌的对象

乔远生:名字被无意改了,从此越走越远

王宗禹:村里的那些黑五类"贱民"们

王宗禹:我不相信因果,似乎也感到天意
王宗禹:谷前堡纪事
朱志宏:我在木瓜会种瓜看瓜偷瓜
朱志宏:插队返城房东差点把我当小贼
朱志宏:木瓜农田基本建设逸事
叶维丽:“两个世界”的交叉
戈小丽:郭路生在杏花村
何求:五十年祭哭健儿黄玉麟
周锤:北大子弟沈因立的决绝选择
蔡立坚:17岁的"上山下乡先驱者”
肖复兴:知青蔡立坚的爱情: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张亦嵘:自打有了农业社,
哪个看青的不贼娃?
张亦嵘:我养的一条狗名叫"契卡"
张亦嵘:那些日子不再有
张亦嵘:我被保送上大学
张亦嵘:另类地主与熏"料料"的老八路
张亦嵘:我搞包工奖励写了检讨
张亦峥:青砖楼据说藏着《金瓶梅》
张亦峥:我跟右派老王头学日语
张亦峥:运动中有一个场场不落的冤魂
张亦峥:汉奸细磨石及其冤家成化瓷
张亦峥:我是妇女队长莲叶嫫手下的兵
张亦峥:京城顽少50年的"羊汤一梦”
李新纪:人生马拉松,从山西跑到德州
张亦峥:我认识的插队老兵
京城姑娘,成了村里舀粪的"臭女"
张亦嵘:北京知青山西教初中,不装
张亦嵘:我的底层江湖,有大善有大恶
张亦峥:猎狗跑不过逃命的狗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界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届3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和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和在看,是对我们最好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