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思丨王小波: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兄长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04-16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人物简历

王小波


王小波(1952-1997),中国当代学者、作家。出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原题

王小波: 我们这一代人的

精神兄长




作者:李静



 摘要:智慧固然重要,但是在强权肆虐的世界。真诚、善良、大爱和勇敢的好心肠却是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这是王小波,我们精神的父兄,在他的纪念日暗示给我的东西。


王小波

(1952.5.13-1997.4.11)


因为匮乏所以纪念


王小波曾写过一篇题为《电视与电脑病毒》的文章,对电视节目围着节日纪念日打转的现象痛心疾首。大意是说:中国电视编导的脑子里总有一本日历,每到一个节日或纪念日,就要放一些和该日子有关的电影或歌曲,结果把电视节目搞得没滋没味的。“有些日子所有的频道都在闹日本鬼子——当然,这些鬼子和汉奸最后都被抗日军民消灭了,但这不能抵偿我看到他们时心中的烦恶:有个汉奸老在电视屏幕上说:太君,地雷的秘密我打听出来了——混账东西,你打听出什么了?从我15岁开始,你一直说到了现在!”

 

王小波虽然绝顶聪明,可是他肯定想不到自己如此早逝,更想不到每当他的忌辰,就会有人要在媒体上纪念他—我相信他如能预见到这一点,定会想办法长生不死,以免因为他自己的缘故,出现他最“烦恶”的情形。这样的情形已有7年,而且看起来没有结束的势头。



如果他的在天之灵能对我们说话,恐怕他的话会很不客气:“混账东西,纪念了7年,你们都纪念出什么了?从我死的那天开始,你们一直纪念到了现在!”当然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平时待人接物,他总是个谦谦君子,所以他的语气可能是这样的:“求你们别一到4月11日就说我了,我简直快羞死了。”十有八九会是如此。


他既然讨厌人家把许多偶像强加给他,他必也不愿把自己变成偶像强加到别人的头上。他作为一个一生反对各种政治强制、文化强制和道德强制的人,一定最反感听到这样的话:“看看人家王小波是怎么做的,再看看你们!”把自己变成一个令他人自惭形秽的榜样,无疑会是他最为诅咒的事。


但是关于纪念他这件事,我恐怕会这样劝他:正如一个人想吃什么,便表明他体内缺什么一样,如果一个时代、一些人,一到某个日子就自发而非被强制地纪念某人,便表明该时代该人群最缺少和需要那个人。人们要通过“纪念”这种仪式化的行为,来强调己之所需与己之当为。当然也不排除某种巫术式的心理需要——召唤他们所孺慕的灵魂附体,以使他们迅速拥有那人的力量。可由于这种力量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长成的,所以对某个人的纪念也不会几年就过去。


如果有一天王小波式的力量不再稀奇,我们自然就不会再纪念你了。他听了这番话,也许会心里稍安,就不那么反感我们了。而只有他不反感了,作为FANS的我才能安下心来写作此文。因此还请读者朋友原谅我把文章的头开得这么长。




我们这些人


接着我想说说为什么老是我们这些人在纪念他。所谓“我们这些人”,就是年龄段在“70后”前后的一些人,再扩展些,就是生于1960年代到1980年代的一些人。记得第一本纪念文集《浪漫骑士》和第一本评论集《不再沉默》都是由年龄与小波相仿的学者主编或撰写的,之后,在话语空间里一直对他念叨不休的,就是“70后”与“80后”了,甚至还有了个小波君——听其名必会昏迷的网站“王小波门下走狗大联盟”,以及一本号称有“小波风”的小说集《一群特立独行的狗》,来向他致敬。——顺便说一句,不管这个“门下走狗”多么事出有典,总归不那么是味道;况且“走狗”的“走”有“跟随”义,即便是“一条,也不能算“特立独行”,更何况是“一群”。“一群狗”而曰“特”立“独”行,未免对一个词的使用太不伦不类,即便是戏仿“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仍是如此。


对不起,又扯远了。其实我的意思是说:“70后”一代之所以不停地追念王小波,只能说明一件事:自他逝去之后,我们既未能找到与他的智慧、理性、魅力及健全程度不相上下的精神兄长,自己也没能成长为与他一样好的成熟的个人。我不能不悲哀地说:在王小波的身后,勇敢、坚韧而智慧的自由知识分子群落不但没有壮大,反而日渐萎缩;而一茬茬披着“小波型”修辞外衣的自鸣得意而又脆弱不堪的“自由分子”,倒是多了起来。“王小波”的语义符码被迅速地肤浅化和时尚化,以至于一些有着逆反心理的“精英”,甚至羞于再提王小波之名。这真是不幸的事。



心肠与智慧


经过7年的时间,我们这些受过王小波作品哺育的人,已从不谙世事的20几岁,迈入略经风雨的而立之年。对于王小波留下来的精神遗产,我终于知道了要把它分为两个部分:王小波心肠与王小波智慧。没有前者,绝无可能产生后者,任何以为可以抛掉前者而直取后者的努力,最终收获的精神格局都会极其微小。类似的情形,我们可以从“剥离技巧”的中国当代新潮文学中看到。


以前人们对“王小波智慧”谈得较多,在经历了这个国家诸多或大或小幸与不幸的事件、旁观了知识界一场又一场归于泡沫的论争之后,我认为现在人们更需要留意“王小波心肠”。前几年曾经激动过我们的一些知识精英,近年的所言所行之所以言不及义无有所指,自然与知识储备的老化和问题意识的弱化大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由于衮衮诸公缺少如王小波那般真诚、善良、大爱且勇敢的古道热肠。


想必王小波不会同意我的有泛道德化嫌疑的解释,但我仍是以为,一个知识分子在拥有足够智慧的前提下,一旦有了这样的心肠,他才会对他人的境遇苦乐抱有感同身受的理解,并且产生表达的力量和勇气。有了理解和勇气,他在人文研究中才可能获得敏锐深刻的问题意识,在文学有大意如下的话:凡要保存性命的,反要失掉它。凡要失掉性命的,反要得着它。这句话的前半句,最适合说给那些一心想给自己树碑立传、什么好处都想得的人听,无论官员政客,还是知识分子:后半句,轻轻说给小波听就行了一一这其间道德、利益与身后荣辱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恐怕不是他所屑于证明的。然而我们这些生者若真的不知,就未免太过昏聩了。



他唯一的忧虑


王小波总是说:我唯一忧虑的,是我不够聪明。他从不忧虑自己不够善良,因为他觉得善良这东西实在太过基本,属于“良知”范畴。按照《辞海》的解释,“良知”乃指天赋的道德善性和认识能力,天生就有的好心肠自然不必强调,他只忧虑人类后天努力才能获得的东西——聪明与智慧——会随时消亡。他的200多篇杂文反复絮叨的无非是一个道理:这世界若想变好,必须医治愚蠢。为此他不惜耐下性子,用古今中外、尤其是“大跃进”和“文革”中的诸多荒诞故事,苦口婆心地规劝国人不要重蹈愚蠢的覆辙。


现在看来,他所担心的“愚公移山”式愚蠢似乎快要过去了,但是《寻找无双》里王仙客在长安城中所遭遇的愚蠢却远未过去——那就是不敢直面真实历史与现实、不敢在强权之下承担个人权利与责任的愚蠢。如果说防止“愚公移山”的愚蠢只要大力发展工具性智慧就可完成,那么杜绝王仙客所遭遇的愚蠢则需要更全面的智慧——除了动用工具理性,更要动用价值理性。


价值理性是在良知指引下的智慧,此一理性的衰弱,必会导致人的全面退化,其结果是满大街行走着冷漠怯懦、既无美感也无责任感的市侩小人。


如此塑像致敬王小波,估计不少人难以接受


有一点王小波没有提到:良知即便是天赋的基因,遇到极其恶劣的环境也会变异衰减,其脆弱程度甚至高于“智慧”。良知在这世上若真的化为乌有,那么再高的“智慧”也只能为恶了。我看在某些特定的空间里,一些强人的确运用着滤去了良知的高超智慧,来尽可能地阻止“沉默的大多数”获得识别真假、善恶、愚智与好坏的包含良知的普通智慧。智慧和技术若落到这种人手里,天下势必会傻子恶人横行。


因此,若想真的告别愚蠢,恐怕仅有智慧还不够,还得加上“勇敢”,即不怕为遭遇不幸不平不公不义的人——不管这人是别人还是自己——说话和做事的素质。有了勇敢的素质,才能有良性公共空间的形成,个人才能摆脱孤立无援的原子化境地,而逐渐建立一个按照人道准则而非丛林规则运行的社会。而说到勇敢,就不是知识范畴,是道德范畴了,而有效的勇敢需要知识和智慧的助力。

 

一句话:智慧固然重要,但是在强权肆虐的世界,真诚、善良、大爱和勇敢的好心肠却是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这是王小波,我们精神的父兄,在他的纪念日暗示给我的东西。他还暗示我:社会的健全与进步,只能诉诸每个公民自身的努力与觉醒,若寄望于充当“王者师”则一切必会归于虚妄。这大概是王小彼与他的师祖胡适以及一些胡适弟子的不同之处。


陈鲁豫:在我21岁那年,王小波走进了我的生活


文章原载《南风窗》2004年第4期

插图视频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给花甲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王小波纪念文集

刘心武:王小波书写令人"毛骨悚然"

40年后,李银河回信王小波:

我爱过你,我仍然爱着你

钟洁玲:责任编辑眼中的王小波

刘晓阳:王小波的教训

刘晓阳:地久天长忆王小波(上)

刘晓阳:地久天长忆王小波(下)

李奇志:记忆永恒,小波小事

刘继杰:留得文字在人间

钟明:我印象中的王小波

王毅:说真话的勇气与智慧

王小平:有弟当如王小波

王小平:王小波结婚记

李大兴:大木仓胡同树影依然

李大兴:回忆早年的王小波

李静:王小波退稿记

房伟:留得生前死后名

刘晓阳:王小波的教训

王小波的大学与留学生活

四分一世纪后重读王小波,

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佳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