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邓小平是如何看待中俄(苏)关系的

荐语:此文刊载于中国经济周刊,是当时的外交人员经回忆书写而成。邓小平凭借高超的外交手腕,在美苏两大国间游刃有余,邓小平的外交理念是不偏向于任何一边,即使对意识形态相近的苏联,也保持着审慎、恰当的距离感。这也让中国在外交层面获得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只握手不拥抱
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来华访问,当时我是礼宾司副司长。那是比较微妙的时候,1989年中苏开始恢复两党两国关系,我们要求他们解决影响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第一,边界陈兵百万,你得撤兵;第二,停止侵略阿富汗;第三,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的行为也得停止。这三条如果苏联有所改进,我们欢迎戈尔巴乔夫,苏联为此也做了不少努力。
(编者注:邓小平站在国际道义和中国利益的角度,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给予了直白的反对。)
礼宾接待过程的拿捏,邓小平做了具体指示。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是世界关注的大事,但是从中苏关系来看,还没有恢复到“结盟”,所以邓小平说在礼宾安排上要适度,但是不要过热。他说,我和戈尔巴乔夫见面时只握手,不拥抱,请外交部礼宾司同对方谈礼宾安排时讲清楚。
(编者注:邓小平深知为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不能过深介入国际事务,更不能通过结盟的方式,令中国卷入战争的风险。)
这事落到我的身上,我就跟对方外交部打前站的礼宾司长谈。不能直接说,得巧妙点。我们研究了一下,决定这样谈:“我们东方人见到朋友,传统的礼节是不愿意皮肤接触皮肤的,握手是西方人的习惯,我们觉得这种方式可以接受,但拥抱的习惯我们还没有。”

我跟对方说:“这是中方关于两人见面一刹那的安排,很重要,这是我们中方的正式意见,希望转达给戈尔巴乔夫本人。”
对方说:“我明白你建议‘不拥抱’的意思。”两人哈哈一笑。会见前我又提醒了对方礼宾司长一次,该握手时不要拥抱。见面时我们紧紧跟在戈尔巴乔夫后面,心里想,千万别拥抱,别拥抱。这时,我们都是导演。
戈尔巴乔夫见到邓小平时很热情,但没有拥抱,可是握手的时间很长,身旁有工作人员看表,记下时间长达35秒。邓小平说,我等了你三年,终于等到了,今天在这里见到了你。
这次会见定下八字方针: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中苏关系开始新的一页。邓小平算了一个领土账,一个意识形态账。他说:
中国百年来的历史是受侵略的屈辱史,沙俄占的利益最大,德国日本都比不了。你们沙俄是得利最多的,东北和新疆那么大面积的土地,你们欠了我们一笔领土债。
第二是意识形态的分歧,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列宁都没有固定模式,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过去“九评”,我们讲的都是空话,没有具体的东西,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也不清楚。该讲的讲了,两个大国不能不友好,不能天天打架。
(编者注:邓小平认为,沙俄对中国的伤害最深,也侧面警示对方,中国的利益不可侵犯、历史不可遗忘。)
会谈中,戈尔巴乔夫频频点头同意,他说,您对中苏关系了如指掌,我很受教育。然后就吃饭。饭后与下一场活动之间空余一个多小时,戈尔巴乔夫通过他们的礼宾司长,找我陪同他在钓鱼台散步。他对我说:“邓小平是我的师长,是我的长辈和老师,我在听一个长辈和老师讲中苏关系的情况,我受益匪浅。”


张五常教授说,“邓小平能做到的,是其他人做不到的。中国200多年来,没有出现过思路这么清晰的一个领导人。

今天要向大家重点推介的,就是傅高义先生遗作《邓小平时代》。这是傅高义先生“十年磨一剑”的巨作,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披露了大量细节。在写作上既不苛求历史人物,也不为尊者讳。

这本书不只是给邓小平一个人,而是给一个时代立传。资料非常出格,但写得很客观,基本还原了那个时代的真相。这是一部比历史课本生动百倍的当代史,向我们展示出了教科书里所未提及的那些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历史细节。


张维迎: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一看《邓小平时代》。

沈志华:傅高义能写出来《邓小平时代》,中国人写不出像他那样的。

秦晖:通过傅高义先生高超的叙事能力,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邓小平以及当代中国的非常精彩的故事。能把故事讲到这个程度,的确是我们都应该学习的。

《邓小平时代》的译者是著名学者冯克利先生,其译笔精准且朴实无华。本书豆瓣评分高达9.3,除了傅高义先生详实的写作,冯克利先生流畅又中国化的翻译功不可没。

这本书,不少朋友已经读过,但由于各种原因未曾读过的朋友,想必也大有人在,所以值得再次推介。


本书口碑极佳,多次断货下架,今天再次上架。谁也不能预测《邓小平时代》在将来什么时候有可能下架,至少可以说再版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很小。毕竟邓小平时代……已是另一个时代。强烈建议还没有这本书的朋友,识别下图二维码,立即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捧读如此厚重的《邓小平时代》,为中国历史学家感到羞愧

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我们都身处“邓小平时代”的延长线上

人类绝大多数的灾难,恰恰是自以为最聪明的群体造成的

许倬云:当代中国的两大精神危机
张维迎:我对市场的信念是越来越深,对人性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

沈志华:搞历史的,档案就是我们的子弹

“这本书,两三百年都休想出版”

刀尔登:礼教自己是不杀人的,它只负责劝人甘愿被杀

我不怕死,我只是害怕死亡的过程

缪哲——真正的翻译家是一个社会的稀缺品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影像:旧中国的第三只眼睛

陈丹青|真话之所以惊人,是因为人们听惯了假话

托克维尔的两个世纪预言:现代世界的“自由定律”

杨奎松:一个历史细节,听得人头皮发麻

史上“盛世”无数,却从未走出“盛极而衰”怪圈

他的书,一是明察现在,一是洞彻未来

钱满素:抽象地肯定人类权利却具体否定个人权利,颇有架空人类的意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