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收藏「癖」档案》

肯亚 朱毁毁的成都 2022-12-25



*本文由「成都远洋太古里」特约撰写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收藏「癖」。

 

ta可能是你当年收藏小浣熊干脆面卡片的小学同桌,可能是默默收藏和前任看过的电影票根的好友,可能是收藏动漫手办的宅男同事,可能是收藏你小时候所有照片的母亲,也可能是收藏着乘坐过的火车和飞机票的你自己。


假如说收藏是人的天性,占有是人的本性,那么我们到底在收藏和占有着什么?

 

今天,五位成都收藏癖「重度患者」,向我们呈现他们的内心剖白。

 





档案编号

藏品

菜单

年代

1950s-1990s

数量

52张

收藏者

文一刀 

蛋烘糕店店主/33岁

 


菜单、糖水罐头标签、灯会门票、搪瓷缸、冰棍壶、老三花茶叶罐、中医古籍……文一刀收藏起东西来不大挑,属于特「花心」的那种人。

也许是和名字相反的温和性格,叫他狠不下心做取舍;也许是烤了太多蛋烘糕,自然就变得包容万物起来;也许这就是文一刀离开生活了二十三年的深圳的原因——他想要的太多,只有成都给得了。

 



以下为收藏者文一刀自述 /

 

我记不到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只记得最早收的是搪瓷缸和玻璃杯,在十几岁的同龄人里显得有点不合群。

 


但我记得很清楚,第一张菜单是从送仙桥古玩市场的一堆废纸里捞出来的——龙抄手的手写菜单,八几年的,成色相当不错。

 


用十块钱拿下它后,没过多久就遇到了我师父。在玉林四巷的摊摊上,头发花白的他边摊糕皮,边和我聊蛋烘糕,聊成都过去的吃食,聊龙泉赶集买来的桃子。


那是三年前的夏天,我刚从深圳搬回成都。虽然日头很烈,我们站在街边摆了一下午。


第二年,投拜师帖办拜师宴,我正式成为了他的关门弟子。等店开起来了,我的菜单收藏也颇具规模了。

 


其实收这个是带着私心的,我想寻找一个答案。

 

蛋烘糕的起源是没有确切史料可以考证的,主流观点认为它诞生于街头——可我的观点相反。它的形制精致,制作也讲究,所以我猜测蛋烘糕是某位川菜白案厨师偶然受到西方烘焙文化的启发,为上流阶层小孩定制的中式「蛋糕」。

 


你瞧,这册《成都著名小吃介绍》,相当于六十年前的大众点评,收录了在总府路上的蛋烘糕专卖店;这本《有名小吃》最早记录了蛋烘糕的口味和做法,整整长达七页纸,甚至包括蟹黄味;至于我收藏的五十二张菜单上,超过三分之一都写有蛋烘糕,其中大部分都是知名餐厅。

 


我确信,蛋烘糕是从餐桌走上街头的,是一种阶级消融的符号。

 


当然,除了蛋烘糕,这些菜单上还能看出很多名堂。

 

在印刷没普及的年代,菜单上的字是很有看头的,每一张都龙飞凤舞,个性鲜明。毕竟在以前,下一次馆子可能就抵得上普通人几个月的工资,仪式感和细节必须到位。


菜单的书法艺术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你瞧这张,是四十年前的陈麻婆豆腐店为日本来的酒楼考察团出的,上面附了麻婆豆腐的做法和主厨签名。川菜的文化输出,其实就是靠这样一点点累积起来的。

 

一九八〇年·成都陈麻婆豆腐店菜单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这是成都第一家西餐厅,耀华餐厅的菜单,当年开张轰动了全城。可惜了,从菜名可以看出来,因为经营不善从俄罗斯菜改做了川菜,最后还是关张了。

 

成都耀华餐厅菜单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更可惜的是,很多菜式也从成都人的餐桌上销声匿迹了。单从白案点心来说,白蜂糕、眉毛酥、锅摊……要么是因为食材难得,要么是因为工序讲究,手艺没能传承下来。

 

老成都餐厅菜式繁多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看着这些菜单,你能真实地触摸到川菜文化脉络,它埋在地下的根有多么深远和繁茂。而现在,说到川菜就是辣和麻,没了。

 

四川风味·名师主厨·设备优良·服务周到


这份文化自信,我想把它挖出来,找回来。





档案编号

藏品

涂鸦

年代

2018年至今

数量

4352幅

收藏者

小方  

学生/21岁


 

小方的收藏不怎么烧钱。她唯一花的一笔钱,是为了存图升级手机云相册容量,每个月六块钱。

 

甚至她还打算靠它挣钱:「等哪天我觉得拍够了就出一本画册,名字已经想好了,《成都涂鸦天书》。」


这个玩笑我反正是当真了。






以下为收藏者小方自述 /

 

故事的开头要从八号线开始说起。

 

两年前,我回家的必经之路锦绣路打围修起了地铁。随着施工围挡冒出来的,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天书」。



其中有个图案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就是这个外形过于朴实且无处不在的「2G」,最早我以为是通讯运营商打的小广告,但转念一想,没对——朋友,21世纪了,5G都要来了。


图源小方,点击可查看大图


我感觉自己的某个感官通道被它打开了。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涂鸦像潮水一样涌进我的手机相册。


其实在成都像「2G」一样的图腾还有很多,「美梦」、「SWG」、「DENS」、「SEVE」……当然也少不了「CHENGDU」,通常小小一个缀在角落。



它们无孔不入,在城市里构成了一个庞大又神秘的符号系统。



不光是废墟和工地,还有红绿灯架、公交车、户外沙发、甚至府南河的堤坝,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创作画布。最特别的还数坐BRT走二环高架,时不时眼前就要飞过几幅。


呵,人类的智慧。

 

图源小方,点击可查看大图

 

假如抱着欣赏画作的目的,那我推荐红星路35号、荷花池、U37和339,涂鸦墙需要花点功夫才能找到,但相信我,绝对值回票价,哦不,路费。



当然也有一些「幸运儿」被大家看到了,比如成都远洋太古里旁边的滑板广场,还有科华南路、玉林、青石桥……整栋楼一面墙都是,嚯,之气派。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平时一路走一路拍,钻巷子变成了习惯。我渐渐意识到,但凡看到涂鸦,说明已经深入成都的内部了。



就在我快把入坑的「初心」给遗忘的时候,去年,遇到了一个右手小臂上纹着「2G」的人。

 


当在创意园里开喷漆店的阿登,指着相册里上百张的「DENS」告诉我这是他的tag,也就是签名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遇到的是大神。


跟设想中的酷拽boy完全不同,大神亲和地透露了很多「圈内消息」。


他说涂鸦创作者一般叫「写手」,在成都活跃的写手不超过十个。他说他不是最活跃的,能把全城涂满一般叫all city,而成都的all city king是写「美梦」的那位,他甚至算得上全国频率最高的人。他说成都是全国涂鸦最多的城市之一。他说除了古建筑和私人物品,在写手眼里哪里都是画布。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哦对了,阿登加入了四个涂鸦团队,「2G」是其中之一。他说,取这个名字没有特别的意思,重要的是写得顺手还有记忆点。涂鸦不需要想太多,就是为了给城市抹上点色彩,他希望大家都开开心心的。

 


那天我从阿登手里买了一瓶喷漆。


说不定未来某天,也会有人收藏我的作品呢?

 





档案编号

藏品

石刻

年代

汉至清代

数量

-

收藏者

朱成  

雕塑艺术家/74岁


 

- 收了多少件藏品? 「不详。」

- 花了多少钱?「没算过。」

- 不打算清理一下它们?「近期没这个计划。」

- 对外开放吗?「没条件。」

- 有展品考古档案吗?「没有。」

一连串否定句的笃定,连带着漏着雨水的简陋房顶,昏暗逼仄的空间,覆盖着厚厚灰尘的文物群,在成都北三环外的金牛乡青杠村,交织出了朱成令人叹为观止的收藏帝国。

这位一手缔造了宽窄巷子「历史文化墙」、武侯祠「天下耍都」朱红色牌坊、建川博物馆「中国壮士」雕塑群的四川雕塑艺术大家,以他自己的方式收藏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

 





以下由收藏者朱成之子朱明讲述 /

 

说实话,以前我也不理解老爷子(代指朱成)。


三十年前他从生产队手里租下这五亩地,其实只建了一栋楼做雕塑工作室,顺带收一些民俗工艺品之类的小玩意。

 


哪知道某天起,开始有大卡车停在门口下货,一车一车拉来的都是大家伙,这些房子和窝棚才七七八八跟着建起来,自然生长成现在的样子。



不过自从收了这四百多块《华严经》雕板他就金盆洗手了,用他的话说:「它已经让我在收藏上万念俱灰了。



我小时候是不懂,只把这里当游乐场,一到夏天还要去旁边的府河里游几个来回。

 

当河里早就不允许游泳,周围大片农田变成了高楼的时候,我也从国外毕业回来了。还是不理解。


那时候最疑惑的是,除了文物的属性和价值外,它们还有什么用途?

 


这就是关键所在。目前的状态你也看到了,只能算文物仓库,博物馆的未完成形态。


至于它的主题,物质层面上是石刻,但精神内核却远不止历史。



这些从汉代到明清年代的四川民间石刻,固然有久远的历史,但老爷子不是做考古的。他认为它们一定要在特定语境下,以某种内涵与逻辑摆放在一起成为整体才有意义,而不是单纯的古董文物。


老爷子的初衷是留存历史没错,但艺术家的归宿始终是有关态度、立场和命题的表达。

 


这个内核逻辑比较深奥,感兴趣的话推荐你们去了解一下梁思成的《图像中国建筑史》。一言以蔽之,就是把这些石刻上所承载的,两千多年以来巴蜀文化中对生命精神的表达延续下去。

 

这些石刻的材质多是四川本土典型的红砂岩


你看,他还收了成都老街巷的砖打算做个装置。某种意义上而言,他收藏的其实是创作的「质料」;这里从始至终都是他的工作室。

 


早些年老爷子还要跟人解释,现在不说了,话越来越少。能理解他的人实在太少了。


平日里大门都是关着的,不过还是会有一些朋友来参观,其中还有一些明星,像徐峥、黄渤。黄渤来的那天在里面待了半天,一群人里他最后一个出来。


我们也想对外开放,但实在是有心无力。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老爷子已经做得够多了。


 

再往细了说,我们将这些石刻集中在这里尽力让它们抵抗风化,经历会内化成它们的一部分,它的风化史本质上包含了这一过程中的全部集合。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不过你们放心,这些藏品最后总会被大家看见的。现在的状态是我在外面,他在里面,他是那个沉默的守门人。


因为最近几年的积累和思考,接下来我打算继续学业,研究博物馆教育。

 


能否敲开这扇门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是我自己对「物的追问」。

 

 

 


档案编号

藏品

戳卡

年代

2013年至今

数量

100+张

收藏者

李鹿

白领/28岁



「我真的不是文艺青年」,在采访全程近五个小时里,同一句话,李鹿前前后后强调了五次。她不想让藏品变成标榜自己的工具。

她希望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这份喜欢,保持最纯粹的状态。

 



以下为收藏者李鹿自述 /

 

对很多人而言「戳卡」可能听起来比较陌生,它属于集邮圈的专有名词。

 


之前相亲遇到过一个男生,原话是:「这东西有什么意义?」最后我把他拉黑了。可能很多人会有同感吧,觉得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点老土还有点无聊。


可是我认为,不了解一样东西就发表评价,非常不尊重人。

 

收集戳卡需要「跑戳」,也就是在空白卡片上贴一张10分面值的邮票,然后拿到邮局去盖。本质上我们收集的,是每个邮局不同的邮戳印。

 


而集戳真正的意义在于记录。



有一些邮局会出特殊日期的纪念戳,比如熊猫邮局这次出的抗疫戳,记录的是集体记忆;


邮局关门搬迁的话,这时候相当于绝版戳,记录的是城市空间的更迭变换;


因为集戳,我认识了成都和周边很多地名,其中有一些真的很浪漫,比如木兰、煎茶;


还有一些地标附近的邮局,像天府广场、宽窄巷子,戳面是定制的图案,相对文字戳会受欢迎一些。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目前我收的成都戳卡也就百来张,因为本人跑戳比较佛系,很多是和朋友换来的。

 

对了,除了戳卡,我还换明信片。喏,这是我和朋友联名出的成都主题明信片。

 


通过交换戳卡和明信片,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外地朋友普遍对成都很感兴趣,吃的就不说了,有时候戳卡上一些地名也会让他们感到惊奇,比如「一品天下」和「骡马市」。



我承认,这个圈子正在走向没落。可留在纸上的东西啊,毕竟和手机屏幕上承载的东西不一样。


盖在纸上的每一个戳、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这种认真很迷人。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还要收地铁票。


平日里坐地铁,只要时间允许,我会玩一个类似于开盲盒的小游戏,就是排队去买一次性的票——你永远不知道机器吐出来的那张,会不会是你没有的图案。

 


我也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不会厌倦这场收藏的「游戏」。


看着一些圈子里的朋友从最开始的狂热,到因为工作、结婚、生子而离开,我只能告诉自己别着急,走慢一点。



这样你才能看到那些被忽略的,细小的美好。





档案编号

藏品

时尚

年代

2009年至今

数量

10000+张

收藏者

大龙  

街拍摄影师/37岁



和小方收涂鸦一样,大龙也是通过镜头做收藏。

 

差别在于,前者收藏成都的「衣服」,后者收藏成都人的「衣服」。

 



以下为收藏者大龙自述 /

 

刚刚过去的这半年,常会让我梦回十二年前。

 

那时候我在都江堰当导游,因为地震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入。加上从小喜欢摄影,我没有犹豫转了行,撞进了成都最早一批街拍摄影师的行列。

 


而这次疫情爆发,恰逢迎来第二次重生——我的女儿出生了。现在想来,我并不感激灾难,但它确实会让我更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这一路走来其实蛮坎坷的。众所周知成都的街拍发源地是春熙路,但当时的生存环境有多「恶劣」呢:


我当年做过统计,群光门口平均每小时大概有八十人次路过,其中只有两三位是能拍的;这三位里,至少有两位会把你当成发纹眉小卡片或者阿迪耐克三折起的,唯恐避之不及;只有守到入夜人多了起来,情况才会稍有好转。

 


不过可以理解,毕竟那时候我们的说辞:「美女,你很漂亮,能给你拍张照吗?」听起来是有点轻浮。


自从改成了:「你好,P1街拍,你的衣服搭配得很好看。」拒绝率就低了很多。

 


尊重被拍摄者本人的意愿,获得他们的许可,是我们举起相机的前提,代价是得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抗打击能力——不过这只是入门条件,作为时尚的搬运工,搬什么才是关键。


这个就很主观了,我们内部经常会起摩擦。比如有位同事来自东北,他会偏爱拍穿貂的搭配,但大部分照片放我这儿是不OK的;我个人比较喜欢听摇滚乐,就会对朋克风比较关注。

 


说白了,把摄影师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听过的歌揉成一团,就形成了独属于他的认知和审美。


我特别欢迎这种冲撞和火花,没有冲突才可怕,审美标准化了我们拍什么呢?


 

对大众而言,这种审美趋势是在不断流动的。比如以前流行提大logo的包包,这两年变得克制了起来,背个帆布包也可以出大片。


实际上我们记录的就是当下,快门按下的那一刻成都人在穿什么。



同时我们还见证了城市商业中心的流动。


最早在我的概念里,大慈寺那一块是「很远的平房」,周围一片荒凉;


后来成都远洋太古里慢慢打开了,变成了「有点意思,拍照很好看」的复古建筑群;


五年时间过去,宇宙中心,时尚标杆,成都人的T台……我是真的没想到会发展成今天的模样。

 

2015成都远洋太古里街拍·图源大龙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2020成都远洋太古里街拍·图源大龙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事实上,成都人的敢穿和会穿是是出了名的,这种影响力因为成都远洋太古里的出现,有了更强大的向心力。


当然,也让我们的工作容易了很多。

 


而敢穿和会穿和城市性格脱不开关系。都说成都人不存钱,有个词叫「蜀犬吠日」,地理和历史造就了人们及时行乐的天性,也就敢于跳出框架。


 

这种态度会自然外化在穿着上。


比如我曾经拍过一位搭配功力很高的女孩,上衣居然来自她爷爷的衣柜;还有一位街头风男生,他右腿的金属义肢,就是独一无二的搭配单品。

 

图源大龙


大牌每季都在出新款,时尚每天都在变,追求时髦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穿得好看」背后的独立思考,是敢于通过穿搭表达自我的勇气。

 


这种勇气,就是我真正在收藏的东西。

 



-

 



回到最初的问题,人们到底在收藏和占有着什么?


显然,五位成都收藏者给的答案不尽相同。这些被精心挑选和收藏的碎片,一笔一画构成了他们的人生与成都的互文,每一句都独一无二。





但又是如此相同。他们,以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天生的「时光收藏者」。


我们趟入时光的长河中捡拾美好,再一砖一瓦堆砌起自己的小小堡垒,直到有一天,它会坚固到足以抵御任何风雨的侵袭。



 


最后,还有一位特殊的收藏者。ta的藏品,我们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非常熟稔。


在与成都共同生长的五年时光里,成都远洋太古里是留存了大慈寺、字库塔、广东会馆等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收藏者」,也是汇聚了无数国际品牌的「潮流文化收藏者」;是以开放街区接纳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收藏者」,也是发生着无数艺术文化事件的「集体记忆收藏者」……



成都远洋太古里五周年庆典现场



五年时光流转,无论是岁月漫长还是昙花转瞬,无论是摩登时尚还是烟火日常,所有美好跨越时间与空间汇聚于成都远洋太古里,交织成属于成都人的藏品集合。






 ,

 。




🎂

祝成都远洋太古里五岁生日快乐






-


撰文

摄影





 肯  亚

 拾  叁

 朱毁毁

 Micro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特别鸣谢

蛋百子蛋烘糕 | Still Writin 涂鸦仓库 | 朱成(私立)石刻艺术博物馆 | 成都PCer | P1_成都街拍 | Lithium | relax




 拓|展|阅|读



我所知道的成都女性




成 渝 变 形 计




消 失 的 边 界




疫 情 下 的 成 都




世上只有一个华西坝







*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