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案例 | 中国与第一次海湾危机(一)

吴建民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吴建民

  1939 - 2016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5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首批代表团工作人员。

在5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展览局主席等职。


音频

正文

Foreword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的第一次海湾危机是在苏东剧变、冷战即将结束的复杂背景下爆发的,对冷战后国际关系尤其中东局势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危机期间,中国不仅发挥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作用,在海湾地区进行穿梭外交,还利用海湾危机打破制裁,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拓展中国外交的空间,成为1989年后中国外交走出困境的一个成功案例。

 一、背 景  

1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及主要考虑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科威特城实施直升机突击。

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偕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的美国军舰上。埃米尔的胞弟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

伊拉克坦克进入科威特

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入侵开始后13个小时,即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震惊了整个国际社会。 

伊拉克决定入侵科威特主要基于如下几方面的考虑:

1

伊科矛盾由来已久。

从边界问题看,历史上两国都曾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后又被英国人统治。1921年,伊拉克独立,科威特直到1961年才宣布独立。奥斯曼帝国时,科威特曾是巴士拉省的一个县。两国的边界自独立后一直未完全划定,特别是伊科之间120公里长的陆地边界中,正好有一段盛产石油的沙漠地区尚未划界。

2

萨达姆渴望提高在阿拉伯世界的声望。

萨达姆在青年时代就十分崇拜纳赛尔,渴望成为阿拉伯人的英雄。两伊战争后,伊拉克军事实力跃居海湾国家之首,萨达姆为实现“统一、自由、社会主义”阿拉伯世界的野心膨胀。吞并科威特,伊拉克可将自身的海岸线从50多公里延长到300公里左右,并可使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到1900亿桶,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20%,这将大大提高伊拉克的战略地位。

3

伊科军事实力相差悬殊。

从军事方面来看,伊拉克处于两河流域,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人,伊军总兵力120万人、作战飞机770余架、坦克5800余辆、装甲车5100余辆、火炮3.8万余门、地对地导弹800余枚。科威特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波斯湾的西北隅,全国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181万人,国小民寡,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军队。

4

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判断形势失误,传达信息错误。

7月24日,萨达姆召见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阿普里尔·格拉斯佩,指责美国纵容科威特等国压低石油价格,致使伊拉克受到巨大经济损失,并威胁要发动战争。萨达姆还明确表示科威特是主要敌人。格拉斯佩回答称,美国将不在伊科边界问题上表态,理由是这个问题与美国无关。美国希望伊拉克通过阿盟秘书长卡利比、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来解决这个问题。格拉斯佩还表示他已经得到布什总统的指示,要求与伊拉克尽快改善两国关系。

会见后,格拉斯佩给华盛顿的报告中建议,在伊、科解决争端以前,美国最好少作评论;他估计伊拉克不会发动战争,他本人在会见萨达姆之后,以为天下太平,就去休假了。

7月30日,伊拉克在伊科边界陈兵10万,美国仍保持沉默。

31日,伊、科双方在沙特阿拉伯的吉达谈判,科威特拒绝伊拉克提出的领土要求。

8月1日,谈判破裂。在这种情况下,萨达姆判断,只要伊拉克在入侵科威特后作出一些缓和姿态,美国等大国就不会动武干涉它对科威特的占领。

2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各方反应

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和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径。就在8月2日当天,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谴责伊拉克并要其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的第660号决议。

各大国及阿拉伯世界也分别对这一事件作出反应。

苏联

海湾危机发生之时,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困难重重,自顾不暇。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派往伊拉克的特使普里马科夫在调解方面难有作为,只完成了促成本国专家回国的任务。苏联表示,在阿拉伯国家分裂的情况下,自身很难发挥什么作用。

由于苏联与伊拉克关系良好,伊拉克的许多先进武器都来源于苏联,并有8000多名苏联军事顾问在伊拉克军队服务。为了避免苏美的对抗,美国多方努力,力求拉拢苏联,从而切断伊拉克的武器来源,置它于无大国支持的困境之中。

8月3日,即入侵事件发生的第二天,美国国务卿贝克就中断了对蒙古的访问,匆忙赶赴莫斯科,与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苏联伏努科沃机场举行会晤。双方就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达成一致。

美国对苏联的态度还不放心,8月3日以后,苏美两国外长几乎每天通一次电话,协调相互的行动。

9月9日,布什总统在赫尔辛基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举行了7个小时的会晤,争取苏联在制裁伊拉克问题上与美国采取一致行动。

11月20日,美苏首脑又在巴黎欧安会期间再度就海湾危机交换了意见。两国外长的接触更加频繁。这样美国基本摸清了苏联的底,即苏联不会根据1972年的条约去保护伊拉克。

欧洲、日本

海湾危机发生以后,美国积极动员西方盟国向海湾出兵,共同对伊拉克施加军事压力和采取军事行动;动员西方经济大国为其提供资金,并允许美国利用盟国的战争资源和后勤保障服务。

8月2日当天,布什就与正在美国访问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科罗拉多州举行会谈,双方交换了看法,达成共识,英国成为第一个支持美国出兵海湾并宣布自己也出兵的国家。

在美国的努力下,法、意等国也先后同意出兵海湾,英、法、日、德和欧共体还答应向美国提供数百亿美元的资金援助。

阿拉伯世界各国

阿拉伯世界不愿意看到兄弟阋墙的局面。海湾各国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进行了紧急外交斡旋,提出了许多方案和建议。但由于阿拉伯各国的利益和立场不尽一致,对于如何解决这场危机存在不少分歧,所有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未能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

中国呼吁和平解决争端

在海湾地区,伊、科两国与中国都有着友好关系。这次伊拉克军事入侵并占领科威特,是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事件,绝对不能允许。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当日就发表声明,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并要求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

1990年8月4日,杨福昌副外长又分别紧急召见了伊、科两国驻华使节,呼吁伊拉克尽快撤军,越早越好;希望两个兄弟阿拉伯国家通过谈判解决彼此分歧。

3

美国的态度及意图

在苏联、欧洲国家、日本、阿拉伯世界各国纷纷作出了反应的同时,出乎伊拉克预料的是,美国不仅作出反应,而且反应最为强烈。8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签署出兵海湾的行动计划,立即开始向海湾地区调兵遣将,大规模增加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同时,美国多方活动,争取在对伊动武上获得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这样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就是合理和合法的了。

1990年8月7日,老布什批准了代号为“沙漠盾牌”的军事行动,图为老布什总统看望“沙漠盾牌”行动中的美军。

美国决定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是基于如下考虑:

1

海湾危机对美国是机遇。由于苏联走向解体、东欧剧变,海湾危机很大程度上为美国提供了显示其领导地位的良机。

2

利用危机控制海湾石油资源,从而控制世界经济命脉。

70年代初的时候,基辛格对于美国的全球战略讲了五句话:“美洲是主体,欧洲是重点,亚洲是侧翼,中东是咽喉,海洋是未来争夺的中心。”为什么说“中东是咽喉”?就是因为中东的石油资源,其储量占世界2/3,一直是美国和西方的生命线。(美国进口石油的20%、西欧的35%、日本的70%都来自海湾)

 二、中国面临的选择  

海湾危机是当时国际关系中的头等大事,由于西方国家此刻对我国实行制裁,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对于这场危机,中国面临以下选择:

1

在申明原则立场后,不再采取其他外交行动;

2

外交行动就事论事,不与打破制裁相联系;

3

视海湾危机为我国外交上的机遇,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彰显我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作用,积极推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破制裁,改善我国外交处境。

中国政府经过审时度势,采取了第三种。



- 未完待续 -


文字 | 《外交案例》吴建民著(出版于2007年)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玄一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序言

1

顾维钧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上)

2

顾维钧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中)

3

顾维钧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下)

4

外交案例 |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一)

5

外交案例 |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二)

6

外交案例 |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三)

7

外交案例 |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四)

8

外交案例 |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五)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走近外交”bilibili

走近真实的外交故事和外交人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交案例 | 中国与第一次海湾危机(一)

吴建民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