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略对话 | 德法同声反“台独”

戴秉国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戴秉国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41年3月生;贵州印江人,土家族;四川大学外语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64年9月参加工作,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


音频

正文

会见德国总理

我们在德国谈得很顺利。德国有分裂和统一的历史,德国人民有经历国家分裂的痛苦体验。实现和平统一的德国向国际社会表明它对台湾问题的立场,这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德国在台湾问题上一贯做得不错,几十年来始终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独”。我这次去柏林,是希望德方明确表示反对台湾当局搞所谓的“公投”。

2004年3月11日,作者与德国总理施罗德亲切握手。

3月11日下午,我见到施罗德总理。他主动表示德国坚定执行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包括“公投”在内的任何加剧台海地区紧张局势的举动,并承诺台湾“大选”后德方将不发贺电,不派人参加“就职”典礼。施罗德最后说,他将指示德国外交部明天(3月12日)就此公开发表声明。

果然,德国政府发言人3月12日在联邦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德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其中提到,德国联邦总理保证,德国联邦政府坚持其明确的一个中国政策,反对任何旨在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的措施。联邦政府更愿意看到,可能加剧该地区局势紧张的“公投”及其他步骤能够停止。德国联邦总理同时强调,希望台海两岸的所有问题均通过和平途径解决。

访问德国时有一个小插曲。

3月10日下午,我与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沙利奥特会谈,我是中国政府特使,德方是国务秘书,而他谈了一个小时后突然说有急事要走,问我怎么办。

我感觉到,这在外交礼仪上不是很恰当。

沙利奥特说:“我有一个副手,是外交部亚洲事务专员,只相当于副司级,级别低,但他很熟悉这方面的情况。如您觉得不合适,要不我们另找时间再谈?”

我说:“行,就与你的专员继续谈。”

我觉得这种时候,如果讲对等、讲身份,反而可能弄巧成拙,就没有做工作的机会了。

那位主管亚洲事务的专员名叫豪斯韦德尔,对我谦虚务实的态度很感动,主动与我们谈了台湾问题、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和温家宝总理访德事,这些都是他主管的工作,他讲了很多情况。当时,双方本不准备搞正式声明,他第一个表态,说支持搞一个关于台湾问题的正式声明,并建议我第二天与施罗德总理见面时提出来。

第二天,我一提出这件事,施罗德总理就表态同意了。总之,我觉得和豪斯韦德尔专员谈得出乎意料的好,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我也结交了一个新朋友。

会见法国总统

3月12日,我们到巴黎。这次我是以中国政府特使和中法军战小组中方牵头人的双重身份访问法国,主要就台湾问题做工作,并向法方转达了中方对希拉克总统的访华邀请。中法之间有一个军事战略对话机制,我是中方牵头人,与法国人打交道比较多,双方比较熟悉。

我到巴黎后,先见了法国总统代表、法方军事战略小组牵头人达纳。我告诉对方,在台湾问题上德国将发表一个公开声明,稿子我已经拿到手了,希望你们也积极发挥作用,推动欧盟其他国家在台湾问题上表明立场。

达纳说,胡主席访法期间,法方在台湾问题上作出了最明确的表态,在欧盟成员国中起到了表率作用。法国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明确立场,一是符合法国的利益,二是积极回应中方要求。法方愿在欧盟内部继续发挥带头作用。

3月13日,我见了希拉克总统。我向希拉克转交了胡主席的信函并表示,我此访承担着两项使命:

1

受胡主席的委派,当面感谢您和法国政府在中国统一大业这个重大问题上对中国的坚定支持。现在台海局势正处于关键、敏感和复杂时刻,法国对我们的坚定支持,特别是反对台湾当局以“公投”为名从事“台独”活动,对我们是重大政治支持。中方对此表示高度的赞赏和感谢。

2

受胡主席委派,当面邀请总统阁下2004年10月上旬访华。

希拉克在会见时两次强调,法国在台湾问题和台方搞“公投”问题上采取的明确立场不会改变。

他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问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法国一直支持“一国两制”,这一立场没有理由改变。同时,当今世界复杂多变,有关各方应尽可能保持台海局势稳定,任何单方面导致紧张和局势恶化的行动应予避免。台湾搞“公投”只能加剧紧张,不利于局势的稳定。他在台湾问题上表态非常积极,而且表示会继续做其他国家的工作。

他还对访华邀请作出了积极回应。谈话结束后,他一直把我们送到大门口。


- 未完待续 -


文字 | 《战略对话》戴秉国著(出版于2016年)

图片 | 作者供图

编辑 | 走近外交 玄一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自序

第一章  走出大山

1

我的父亲母亲

2

漫漫求学路(上)

3

漫漫求学路(下)

4

川大岁月

5

进学院下基层

6

甘坐“冷板凳”

第二章  阴晴冷暖

7

关系逆转(上)

8

关系逆转(下)

9

坚冰解冻

10

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上)

11

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下)

12

戈尔巴乔夫访华

13

漫漫长路再回首(上)

14

漫漫长路再回首(下)

15

苏联解体的教训(上)

16

苏联解体的教训(下)

第三章  特别使命

17

开往华盛顿的快车(一)

行前细思量

18

开往华盛顿的快车(二)

不为陈水扁背黑锅

19

开往华盛顿的快车(三)

阻断通向“台独”之路

20

开往华盛顿的快车(四)

与鲍威尔的谈话

21

开往华盛顿的快车(五)

蜂蜜和苍蝇拍

22

开往华盛顿的快车(六)

中美是可以对话的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走近外交”哔哩哔哩bilibili

走近真实的外交故事和外交人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战略对话 | 德法同声反“台独”

戴秉国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