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泰康美术馆“入世”: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家的境遇与抉择

Art-Ba-Ba办公室 Art Ba Ba
2024-09-02
 








展览


泰康美术馆

“⼊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












毛焰,《自画像》,1989

布面油画,49.5 × 44 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艺术家的“入世”更像是一种对二十世纪现代化进程下个体命运的敏锐反映——他们从文人画规整、雅致、避世的传统中走出,回应变动、捕捉现实,将目光转向更为广大的群体。





撰文 / 周博雅

图片致谢泰康美术馆




泰康美术馆

图片致谢泰康美术馆





很难不对泰康美术馆的开馆展抱有期待——这家筹备多年的美术馆背后,是泰康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做收藏,并以多年来持续的学术实践闻名于业界的一系列机构实践。泰康会怎样策划自己的美术馆首秀?开幕展“⼊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新闻稿中一方面透露出“展览中将有数件重量级国际艺术家,如格哈德·里希特、白南准、安塞姆·基弗的作品呈现”,展现了泰康企业收藏的大手笔,但是另一方面“聚焦20世纪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入世性特征’……展览选取这一概念勾勒艺术家的个体解放和艺术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所涉及的个体、艺术与社会、现实,又似乎可以成为任何一个历史回顾展的关键词。展览标题“入世”,和泰康自2011年以来举办的四场大型收藏展所使用的语汇:“图像·历史·存在”“聚变”“中国风景”“生命惊奇”一脉相承,简洁、概括、抽象,甚至还有几分传统气息。




“⼊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 展览现场,泰康美术馆,北京

图片致谢泰康美术馆





出乎意料的是,与设想中以编年史的形式呈现跨越百年的艺术史更替不同,“入世”更像一台主题清晰、章节分明的舞台剧式历史群像——包括绘画、装置、摄影、影像等媒介类型在内的100件作品由十个不同主题串起。由马克思签名版《资本论》和沈尧伊《革命理想高于天》主导的革命背景序曲虽然宏大,在紧挨着的序章中,艺术家和艺术家的对象们则以个体画像的形式依次登场。第一面墙壁上叠放着尺寸大小不一、创作时间横跨20世纪三十年代到21世纪初的艺术家自画像,其中既有遵循西画传统的布面油画、流行于革命年代的木刻版画,也有将数码镜头对准自己的摄影与录像。即使同为油画,多年留学归国的沙耆在自己的少年自画像中正读着《大学》,而十二岁移居美国的陈荫罴则以手臂夹着美国《生活》杂志的姿态呈现在油画中。如果说,彼时的艺术家们在自画像的形式中寻找一种更广大的和国家身份的连结,那么现代化进程加速以来,艺术家对于个人身份的捉摸不定则回荡在他们的自我刻画中。马六明的行为摄影《芬·马六明》中男女同体的形象,政纯办艺术小组用五个成员的五官数码合成的平均脸等,和几十年前的传统自画像一道,拼出了一种时代的微缩景观,又好似共同装饰了一面家装墙壁。




沙耆,《自画像(少年)》,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布面油画,41 × 33 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陈荫罴,《自画像》,1930

布面油画,77 x 64 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马六明,《芬· 马六明》,1993

行为摄影,120 × 79 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下一个空间中,肖像画的展陈方式与自画像如出一辙,同样以跨时间年代、创作类型的排布密集呈现在一面墙上。艺术家们笔下的个体则拥有更多元的身份:从比利时艺术评论家斯蒂凡尼·雷 (Stephane Rey) 的夫人、翻译家傅雷等名流,到“老猎人”“工人像”“小社员”“小提琴手”等由社会身份指代的群体,以及“穿绿毛衣的少女”“着蓝色蜡染裙的芃芃”等似乎能在日常中遇到的个人。至此,本场百年大戏的导演和演员都已登场,而之后的章节都围绕着这些个人像背后的选择展开,即在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革中,面对打破,艺术家用怎样的技巧呈现了什么对象?而他们回应的主题,又怎样反映了各自的教育文化背景与个体际遇?




徐唯辛,《历史众生相——傅雷》,2006—2010

布面油画,250 × 200 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胡善馀,《穿绿毛衣的少女》,1944

布面油画,73 × 54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靳尚谊,《小提琴手》,1979

布面油画,73.5 × 54 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从这个意义上讲,“入世——20世纪以来的现当代艺术”是通过艺术家在不同境遇下的选择,而非艺术运动的变迁、或是技法的更替等更加规范性的分类来展开中国20世纪以来艺术史的面貌。“入世”,或“游方之内”,本指儒家学说倡导士大夫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治学态度,也是为已入仕途或有从政之心的读书人的教诲。而与直接进入到系统、身临时局更替核心的政治家相比,艺术家的“入世”更像是一种对二十世纪现代化进程下个体命运的敏锐反映——他们从文人画规整、雅致、避世的传统中走出,回应变动、捕捉现实,将目光转向更为广大的群体。




“⼊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 展览现场,泰康美术馆,北京

图片致谢泰康美术馆





在此命题下,展厅一层的“现实”与“凝情取像”章节则对艺术家笔下的“人物像”做了另一层区分。“现实”展示的是“现实中的人”。生于庚子年间的黄少强从小家境殷实,入私塾兼习英文和中西绘画。他的成长过程与辛亥革命后的一系列社会巨变交织。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黄少强曾组织抗日宣传队于江西一带进行宣传。他在此期间创作的《流民图》出现在次年于广州举办的“国难画展览会上”,这四幅图以西方速写的技法和国画的表现形式,描绘了赤足老妪、卖唱艺人的颠沛流离。此刻的人像是时代变迁中平民阶层的生活疾苦。而深受西方创作理念影响、发起过国内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林风眠亦曾将目光对向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人民生活。在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冶炼图》中,他在模糊的工人面部表情之下,以肢体框架与工厂橙灰的对比色记录了大炼钢铁的图景。仇晓飞的《看眼睛》则描绘了一位头发花白、身着白色大褂、佩戴黑框眼镜的大夫正手持手电筒查看患者的状况。这是出生于70年代的他在冰冷的医疗器械前接受治疗的回忆之一,它单调冷淡的色泽亦是画家情绪反应的表征。这些画作是艺术家个体与时代历程直接接触的结果,它并不蕴含任何的预设,即时代情感“应该”是怎样,抑或人“应该”如何体验当下的事件。




黄少强,《流民图》,1931

立轴,设色纸本,100.5 × 34 cm × 4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林风眠,《冶炼图》,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镜心,设色纸本,79 × 77.5 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仇晓飞,《看眼睛》,2009

布面油画,200 × 200 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相比之下,陈逸飞的《黄河颂》是在想象中绘制出来的。画中手握枪干,身着解放军军服,昂首挺胸站在黄河口的士兵是通过想象塑造出来的。作为歌词中“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的“我”,注定是一个纪念碑似的英雄形象——只有在历史性的瞬间,人物才能承载相应的革命情感分量。“凝情取像”中“象征似的人物”,即是对主流时代精神的一种总结,也是一种简略。正如汤小铭所绘的《女委员》中昂首挺胸、谦虚又坚定、后被制作成邮票图像的农村妇女一样,我们集体时代的精神世界曾是由这些标准的人物形象引领的,而他们仍然徘徊在我们的脑海中。




陈逸飞,《黄河颂》,1972

布面油画,143.5 × 297 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汤小铭,《女委员》,1971

布面油画,127 × 100 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另一方面,一些并不在传统“台面”上被谈论的话题进入到艺术家的视野中。“身体”与“生命”的篇章被爱与死的阴霾所笼罩——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理论读本以及大量西方现当代画作引进,国内艺术家开始将自己的个体经验与更加抽象的主题表现相联系,并在不同的风格间游走,寻找合适的语言。前所未有的自由背后往往伴随着自身身份的焦灼。这些随之而来的无力、痛苦和厌弃的情绪同样在创作中蔓延开来曾梵志的《肉系列之三:献血过量》中,粗粝线条下畸形的人体堆叠在一起,呈现出可怖的、焦灼的姿态;石冲《欣慰中的年轻人》以病态的白色渲染出一个手持解剖鹌鹑的全裸男性。肖鲁颇具挑衅的《对话》则以象征性的暴力举动彰显爱与毁灭之间的张力……这些作品紧密地排列在同一空间中,它并不意图让人感到舒适,而在回应着彼时艺术家们所经历的内心挣扎。




“⼊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 展览现场,泰康美术馆,北京

图片致谢泰康美术馆




曾梵志,《肉系列之三:献血过量》,1992

布面油画,179.5 × 167 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石冲,《欣慰中的年轻人》,1995

布面油画,152 × 74 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对于最终长期旅居国外的艺术家而言,他们不免走入了更加贴近欧美艺术运动发展的线索之中。在二楼最后明亮的挑高空间中,“笔痕:再现与非再现”这一篇章用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的《柱列》串联,涵盖了包括周廷旭、段平佑、赵无极、余友涵等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运动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绘画形式的抽象作品。作为展览中必要的小插曲,它引入了一个既与国内相连,又保持距离的艺术创作语境。




格哈德·里希特,《柱列(七联)》,1968

布面油画,205 × 100 cm × 7 

©泰康收藏 TAIKANG COLLECTION




“⼊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 展览现场,泰康美术馆,北京

图片致谢泰康美术馆




耿建翌,《灯光下的两个⼈》,1985

布⾯油画,118 × 155 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张培力,《仰面的泳者》,1986

布面油画,99 × 79.5 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在展览最后的落脚点“先锋”与“21世纪”中,我们重遇了包括徐冰、张培力、耿建翌等已经成熟地探索出了独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语言,且被国际当代艺术界所认可的艺术家们的作品,也和刘窗等探讨包括比特币和身体政治等新兴话题的录像作品作者打了照面。当下的艺术创作仍然是一个开放的、尚未定型的领域,而泰康二十余年深耕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展览与研究的工作背后,自然也包含着影响艺术生态建构的野心。我们在泰康美术馆的开幕展中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升级版的泰康空间,以专业而精准的问题意识切入特定历史场域,而是一个承担着与广泛公众联系责任的公共机构,它在乎以朴素亲切的姿态,邀请更多观众成为艺术现场变迁史的见证人。这或许也是“入世”的另一层含义,它的主体从艺术品回到了艺术家本身,回到了那个古老的任务:呈现不同时代下,个体的际遇是如何通过艺术创作被永恒地保存下来的。




“⼊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 展览现场,泰康美术馆,北京

图片致谢泰康美术馆







“⼊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目前正在泰康美术馆进行,点击海报即可跳转更多详情。


“⼊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

展 期:2023年8月22日 – 2014年1月12日

艺术家:艾中信、蔡国强、曹斐、陈丹青、陈天灼、陈逸飞、陈荫罴、戴泽、丁乙、丁正献、段平佑、方君璧、方人定、冯法祀、符罗飞、耿建翌、关良、胡善馀、胡向前、黄少强、黄养辉、蒋兆和、靳尚谊、安塞姆·基弗、冷军、李超士、李斛、李山、李宗津、林风眠、林科、刘窗、刘炜、刘韡、刘小东、马六明、马秋莎、毛焰、孟禄丁&张群、倪贻德、白南准、潘玉良、仇晓飞、格哈德·里希特、沙耆、尚扬、沈尧伊、石冲、苏天赐、孙世灏、孙宗慰、汤小铭、汪诚一、王光乐、王广义、王文彬、王兴伟、吴大羽、吴冠中、吴作人、肖鲁、辛云鹏、徐冰、徐唯辛、许幸之、闫冰、严培明、杨飞云、姚清妹、余本、余友涵、曾梵志、张淼、张培力、张蒨英、张书笺、张晓刚、赵半狄、赵无极、政纯办、周廷旭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景辉街16号院1号楼泰康集团大厦1-2层










 Art-Ba-Ba视频号

#他们眼中的艺术和美术馆

第①期 泰康美术馆系统中的“他们”






REVIEW ↓



ABB周报

职业倦怠和低薪导致博物馆人才流失严重;艺术家因交付空白作品而被要求偿还委托款项;巴塞尔艺术展宣布新人事任命


展览

张培力、张尕谈中国媒体艺术35年的历史、教育和媒介转变


话题2023

蔡影茜:当国际化让位于跨国主义——首尔弗里兹艺术周观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rt Ba Ba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