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49)

汪惠迪 华语HUAYU
2024-09-04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984年10月,我刚到新加坡《南洋▪星洲联合早报》工作那会儿,报馆在亚历山大路。早报的编辑大多下午五点上班,我两点就上班,先花两小时仔细地阅读当天出版的报纸,四点开始做编辑工作,只需审改文稿,不要排版。因此次日见报的新闻,好多都是我“经手”的,组内同事一看便知。那是怎么回事呢?请参见本系列7《u是谁》。这是新加坡的独创。

新加坡《联合早报》

早报每天出版的张数不固定,通常都是十多大张,四五十版或六七十版是常事,厚厚一大沓。两小时肯定看不完,所以我只能挑选重要版位阅读。封面版、封底版、封二要闻及中国新闻(含港澳台)版都是“重要版位”,因此头条必读,其余选读。本坡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言论和副刊等,就只能看时间选读了。广告不看,需要时才选读甚至通读。整份报纸,广告和新闻等文稿各占一半。

我读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检查遣词造句是否规范,凡失误之处,无论字、标点还是数字用法,都得记录下来,一一加以评改,整理成文,交给张清江先生。

张先生是资深报人,笑容可掬,平易近人,中英双语,根底都深,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也查报。跟我从香港一起来的著名诗人原甸(林佑璋先生),与我相对而坐,也做同样的工作。张先生把3个人的意见综合整理成文后,交付字房打印成单张,发给编辑部全体同事,供大家参考,以免重犯同样的错误——这对同事来说,是一种细水长流的非常实惠的进修方式。如果态度谦虚,好好领悟,日积月累,华文水平,定能提升。

当时,编辑部每天都开会评报,由总编辑主持,各部门负责人都参加。总编辑有两位,一位是原来《南洋商报》的莫理光先生,一位是原来《星洲日报》的黎德源先生。这两位老报人均已谢世,人生苦短,不胜唏嘘。一家报馆有两位老总,我还是在新加坡开的眼界。

我属于编辑组,全组同事二十多位,主任冯伟英先生。冯先生心宽体胖,满脸红光,在我眼里,又是一位好好先生。我看完报,冯主任早就到了。从上午到下午四点钟,各组已陆续向编辑组发了好多新闻稿,所以主任一上班就很忙,抓紧时间发稿。冯主任一篇篇地发稿给我,我一篇篇地审改,一篇接一篇,流水似的。其间,同事们陆续上班来了,我也就没那么紧张了。

我到新加坡才知道,编辑组主任才是“编辑”,其余人员无论年资深浅都是“助编”(sub-editor),就像香港的大学里只有系主任是教授,其他教师资历再深都不称教授。这是某些西方国家的规矩,用在东方人身上,闹出笑话,就不去说它了。

副主任林廷波先生参加每日评审会,会后向组内同事传达,大家比较关心的是跟本组有关的批评或表扬。如果出了大的差错,上面发话较重,“响鼓要用重锤敲”,大家也都引以为戒。我记得曾不指名地被表扬过一次,说我打的一个标题很口语化——口语化是报馆对新闻写作的要求。

不记得是哪一年了,报馆成立了“新闻评审部”,把我调去了,从此我告别编辑组,不再改稿。评审部是个既当“好人”,又当“恶人”的部门,因为“评审”通常不是表扬就是批评,而人的习性偏偏都喜欢听好话。

我们这个部,成员将近10人,大都是退居二线的资深同事,因此编辑部有人说我们是“养老院”,老家伙到这个部过渡过渡就回家了。我想,我可是从香港到新加坡来“搵食”的,不是来“养老”的。部里有3位年轻靓女,都是行政助理。

新闻评审部每天上午的工作可谓争分夺秒。一上班,同事们就分工阅读当天的《联合早报》、《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商业时报》(The Business Times)等中英文报纸。行政助理孙翠琴小姐负责用列表的方式逐版将《联合早报》跟《海峡时报》对比,为的是检查早报有没有遗漏了重要新闻,或者《海峡时报》是否漏刊了重要新闻。无论哪家报纸,漏报当天重大国内或国际新闻,都是办报的大忌。

11点全组开会,逐版评审《联合早报》,重点是新闻采写、标题制作、图片运用、版面编排、遣词造句。会后各人赶写与自己有关的书面报告,我负责“遣词造句”部分。大家完稿后交由两位同事整合打印成文,然后提交编辑部,作为他们每日检讨的参考。

新加坡《海峡时报》

原本是编辑部自我评报,是否客观公正,唯恐外人生疑,所以设立新闻评审部。但是过了一些时候,评审部觉得自己不参与新闻采写、编辑、排版等工作,凭什么对人家又是“评”又是“审”呢?尤其那个“审”字,很刺眼。那怎么办呢?于是上面决定改名为“新闻研究部”。偌大一个报业集团,出版好几份报纸,成立一个“新闻研究部”,无论如何都是件增光添彩的事啊!身为其中一员,与有荣焉。其实,工作还是原来的工作,只是不戴“评审”的帽子罢了。

既称“研究部”,得拿出“研究”成果来啊。从1987年6月到1989年5月,我们对《联合早报》的用字用词进行计量研究,经两年努力,先后出版了《联合早报用字用词调查报告书》(451页)和《联合早报、中小学华文课本用词调查报告书》(上下两册,1626页)。之后,我们在这两份报告书的基础上,于1991年2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的林杏光教授到报馆来考察、讲学,同年8月又邀请林杏光教授跟他的同事郭先珍和刘广和两位副教授来考察,共商进一步合作事宜。我们商定编一本新加坡华文报的《语法修辞讲话》。

1951年6月6日到12月15日,《人民日报》连载吕叔湘和朱德熙两位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翌年出版单行本。《讲话》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专家实施的汉语规范化的一次成功实践,在普及语言知识、指导语言运用、提高语言能力、促进汉语规范化、推动语文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一部影响最大的比较系统的规范性语法修辞著作”。

吕叔湘、朱德熙著《语法修辞讲话》

双方经多次商量,决定把书名定为《新加坡华文报语文评议》(20万字,241页),1992年6月出版。

这本专著比较全面系统地描写和评述了新加坡华文报的主要语文现象,系统、简明、实用、好懂是它的总的特色。公司同事,人手一册。华文报读者如果需要,也可购买。(详参本系列24

        《语文评议》                《调查报告书》


两部《调查报告书》和《语文评议》都由我担任责任编辑,负责具体工作,工作量最大的是手工切分整套中小学华文课本课文的词儿,从小一到中四,共计20册。按照切分的文本把语料输入电脑的工作则由组内3位小姐负责,至今回忆起来,当年她们任劳任怨地工作的情形犹历历在目,令人永志不忘。


END

审核 | 郭   熙

策划 | 刘   慧

文字 | 汪惠迪

         图片 | 网络  汪惠迪

编辑 | 张泽鑫


往期回顾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7)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4)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3)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2)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华语HUAYU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