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志康: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四维逻辑透视

思享前沿 2022-09-09

深度好文推送

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四维逻辑透视


郑志康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变种和最新表现形式,其传播策略更加灵活、虚无手法更加隐晦、话语叙事更加柔软,具有更强的杀伤力和更大的危害性。因此,有必要在对其泛起逻辑、内在逻辑以及藏匿背后的渗透逻辑进行深度揭示和批判性追问的基础上,内在地给出理论批判和实践匡正这一应对错误思潮的恰当进路。理论批判和实践匡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具体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坚持理论指导,直击问题要害是根本遵循;强化学理研究,洞识运行机理是重要举措;加强历史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是关键环节;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消解心理基础是重中之重;加强网络治理,铲除存植空间是根本保证。 

关键词: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泛起逻辑;内在逻辑;渗透逻辑;批判逻辑;

基金资助: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科研创新重点课题“疫情防控域境下中国青年的精神品质及培塑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ZD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郑志康(1993-),男,山东垦利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

文章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年第6期


历史虚无主义一直是国内学界关注的重要思潮之一,不同的学者从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缘由、基本表现、现实危害以及纠治进路等多个维度出发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扩散与传播。然而,近年来,一股作为历史虚无主义变体的思潮即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开始映入人们的眼帘,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前沿课题。尽管国内学界对于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但对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就。对于什么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有学者指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其在历史叙事中以重释历史为旗号肆意虚构、否定、捏造、歪曲历史”,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并且“在思想界、理论界、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领域还很活跃”。有研究者也持类似的观点,认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表现形态和新变种,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危害性”。对于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联系与区别,有学者强调,“不管是硬性还是软性,不管是显性还是隐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内在本质都是一样的……它们的区别,只不过一个投的是‘明枪’,一个放的是‘暗箭’”。对于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表现,有学者认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集中呈现出出场方式之“隐”、虚无手法之“新”、传播策略之“活”、话语叙事之“柔”、内容呈现之“常”等五大样态。可以说,学界目前在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概念的探讨上基本达成共识,并且对于其特点和基本样态的梳理也是积极的富有启发意义的。但是,目前学界对于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还比较零散、不够系统,仍有进一步深度耕犁的空间。因此,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如何做”四个维度出发,系统分析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成因,揭示其内在本质,解析其运行机理,并最终给出消解路径,就显得尤为紧要。

一、泛起逻辑: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何以成“潮”

(一)思想根源:虚无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共谋”

从根本上说,作为一种错误思潮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有三重思想根源:一是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在德语中原意乃是指“什么都没有”,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后被高呼“上帝死了”的尼采重新定义为“最高价值和理想的废黜”,后来海德格尔以“存在是存在着的存在”使虚无主义被把握为对意义整体的彻底拒绝。这样一种以罢黜价值、崇尚解构和意义丧失为内核的虚无主义介入到历史领域后不可避免地成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最重要的思想源泉。二是后现代主义。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只有话语和文本才具有最本真的价值,历史和历史意义只是话语和文本的建构,每个人都可以依照自己偏好运用“剪刀加浆糊”来对历史本身进行裁剪与拼凑。如此一来,历史真相和历史的客观性就被彻底拒绝和否定,“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停止了对真相的追寻,放弃了对客观性的信仰,而且不再以科学性的取径来探索过去”。三是意识形态终结论。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右翼知识分子就“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双重层面上提出了‘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并不是要“终结”一切意识形态,而是要终结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以外的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特别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终结论”蔓延至中国以后,曾受到一定程度的批判,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如“幽灵”一般依旧在我国学术界发挥效用,并被别有用心之人奉为历史研究之圭臬,从而成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学理依托:微观史学、实证史学和比较史学理论的歪曲运用

一是微观史学。微观史学本来是一种与宏观史学相对的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其核心要义在于聚焦特定历史时空中的具体历史事件、历史细节和普通历史人物的研究,通过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呈现历史生动真实的一面。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假借微观史学的名义,以所谓的“细节真实”“还原真相”来肆意解构历史宏大叙事,美化反面人物,消解历史意义和历史整体性。二是实证史学。实证史学是一种注重史料搜集考证和历史史实之间有机联系的史学理论,认为史学家应该向自然科学家一样,在考察和研究历史时要摒弃一切主观性因素,以一种真实客观和价值中立的姿态“如实记述”历史。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假借“实证考据”和“价值中立”的名义来质疑历史定论,为历史人物翻案乃至伺机传输西方价值观的“学理依据”。三是比较史学。比较史学是一种通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历史现象的比较来澄明历史史实和验证历史认知的一种理论和方法。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深谙比较史学理论之精髓,通过横向的“中外历史”之比较和纵向的“古今历史”之比较“顺理成章、有理有据”地实现对中国历史进程和历史成就的歪曲与否定。

(三)社会推手:现实社会空间的挤压与网络虚拟空间的敞开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与现实社会空间的挤压和网络虚拟空间的敞开有着莫大关联。一是现实社会空间环境的挤压。伴随着历史虚无主义险恶用心和荼毒效果的日益显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作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指示;以学术界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力量也从历史虚无主义的源流、样态、传播等多维度出发作出深刻学理批判;此外,虽然广大人民群众应具有的批判性思维尚未完全塑成,但伴随着其认知能力和理论素养的提升亦逐渐凝聚成一股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大力量。在这样一种多方势力联合批判的大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不得不变换形态,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悄然登场。二是网络虚拟空间的自由敞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开拓出的网络虚拟社会空间,与现实社会空间不同,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以及去中心化等特质,这些特质一方面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滋生提供温床,另一方面又使得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与传播更加容易和便捷。

(四)心理基础:逆反心理、自卑心理与猎奇心理的联合“诱发”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与蔓延亦有特定的社会负面心理基础。例如,自卑心理。自近代以来,中国民众的文化心理先后经历文化自负到文化自卑的多重裂变和复杂变迁,并深深烙印在历史记忆深处。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开始由自卑逐渐走向自信,但崇洋媚外、外优内劣的文化自卑心理在现实生活中依旧具有生命力并不断被激活,从而成为软性历史主义泛起的重要心理因素。此外,还有过度猎奇心理。时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地变迁,“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热衷于新、奇、特、怪、快的价值取向,喜欢‘非主流’‘猎奇’‘赶潮’和‘八卦’”。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利用部分民众的这种过度猎奇心理来进行虚无叙事,通过所谓的“还原真相”“崭新史料”“最新发现”以及挖掘乃至编造历史人物的生活趣事和轶闻来勾起人们的好奇心,以颠覆人们的历史认知,从而实现虚无意图。

二、内在逻辑: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揭示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虽然表面上非常“隐晦”和“柔软”,但实际上在其“软”之表象下隐藏着“硬”核,即它以主观唯心主义为立论基础,以形而上学为方法论支撑,以西化分化中国为根本目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软的是形式,硬的是内核;软的是手段,硬的是理念”。

(一)本体论:以主观唯心主义为立论基础

一是以主观代替客观,去本体化。表面看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也“研究历史”,也注重“史实”,但他们却不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详细地占有历史材料,凭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而是像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那些思辨哲学一样惯于从自己的“头脑”出发,随意地排列、组合历史事实,甚至编造和伪造历史。此外,他们又常常打着”思想自由“的旗号,以“‘我想’‘我认为’‘我的看法是’为借口”,肆意炮制、臆造“史实”,譬如以其主观想象臆造出袁世凯复辟并非他本人意愿,而是外国使节怂恿和其子袁克文的推波助澜,结果使历史本身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毋庸讳言,这种以主观代替客观的做法恰恰背离了唯物史观,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沼。

二是脱离具体时空场景,去语境化。在唯物史观看来,只有从具体的历史情境和语境出发看待和审视历史才能认清历史真相,进而得出客观公允的结论。然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施展身手的途径之一恰恰就是通过将历史事件、人物、结论从本源性的历史语境和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剥离出来进行解构与颠覆,进而肆意改写历史以制造思想混乱。一方面,他们无视历史事件和历史情节发生的特定历史情境和语境,打着“重新评价”“还原真相”“价值中立”的旗号,“随意言说定性历史事件、篡改历史事实、臧否历史人物”;另一方面,他们又高举“亲近历史”“感知历史”“触摸历史”的标语,试图在自己营造的历史场景中以美文学的手法再现历史,但在人为营造出的历史情境中复原的历史,已然与真正历史语境中的历史大相径庭。

三是以“抽象的人”为历史前提,去社会化。从具体的、现实的、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出发分析解决问题,是唯物史观的最本然要求。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却对唯物主义史观的这一最本然要求加以简单拒绝,选择无视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以及历史人物所处的社会关系与阶级关系,惯于以一种“超阶级”、“超党派”的姿态随意定性和评判历史人物,特别是倾向于从人的自然属性、自然本能以及心理欲望和个人品质出发对历史人物作出评价,结果不能不陷入生物学意义上具体,历史观意义上抽象的唯心主义误区。在定性毛泽东的功与过问题上,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就选择无视毛泽东本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实,而将其晚年的错误非历史地归结为毛泽东个人的品质问题,结果不可避免地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认知,使人们在人物评价问题上陷入模棱两可的尴尬境地。

(二)方法论:以孤立片面的形而上学为行动指南

第一,背离联系的观点,孤立地看待历史。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应将其置于多重历史关系的有机整体中加以定位和解释。只有这样,才能客观而又全面的审视历史,从而得出正确的历史认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却拒绝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置于普遍联系着的历史有机整体中加以定位,而是将其从多重历史关系中孤立出来加以审视。或者是离开整个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孤立地谈论某个历史事件,或者是离开历史情境和历史语境孤立地考虑某个历史情节,亦或者是离开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处境孤立的谈论某个历史人物,如此一来,就使活生生的历史变得枯燥乏味、杂乱无章。

第二,割裂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片面的审视历史。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体不是部分,部分不是整体”“整体是部分合成的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只能以整体来界定部分”。因此,在任何可能的活动中我们都不能偏于一隅,执拗于零散细节而应该有全局观念或整体观念。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恰恰缺乏这种全局意识和整体观念,一方面,他们立足于局部,聚焦碎片化的史料,人为地有针对性地裁剪历史事实,然后在这些裁剪后的零碎历史片段上大做文章,并企图通过故意放大历史的细枝末节来解构原有的历史全貌。另一方面,他们无视历史的整体进程和整体意义,要么把厚重、庄严的历史“浓缩”为个别人物的生活史,要么将个人的不幸命运史“放大”或“等同”为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史,要么以艺术夸张的手法将党在历史进程中的失误和问题加以夸张性展露,企图以此否定党的全部历史,进而达到扰乱受众历史观的目的。

第三,背离发展的观点,静止的考量历史。任何一个不怀偏见的人都无法否认历史本身是连续的、不断发展着的历史。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为实现自身目的,有意背离历史的连续性这一客观规律,否认历史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主张将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从发展着的历史长河中抽离出来加以静止地审视和考量,特别是惯于将发展着的历史进行人为地裁决与截取,然后加以简单对比和比较,以此实现对历史的歪曲和虚无。在研究和谈及改革开放的历史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往往选择无视改革开放史的连续性和改革开放史发展的整体进程,将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当作彼此分离的两段历史加以简单对比,甚至“将对改革开放的‘肯定’建立在贬抑、否定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随着发展着的历史被静态化和固定化,历史的真相和历史事实也就被歪曲和扭曲。

(三)价值论:以西化分化中国为根本目的

首先,解构历史,消解人们的历史认同和历史记忆。苏联从世界历史舞台凄然退场的悲剧告诉我们,一个缺乏历史认同和缺失历史记忆的国家最终会被历史本身淘汰。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深谙苏联衰亡之道,其恰恰是以解构历史为逻辑起点,企图消解人们的历史认同和共同的历史记忆,进而摧毁整个民族得以欣欣向荣的历史根基。在历史认识论上,其以“还原真相”为由,肆意歪曲已成定论的历史事实,尤其是致力于做翻案文章,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人们在历史记忆上的混乱。在历史价值论上,其沉溺在颠倒黑白之中,以“抽象人性论”为人物评价标准,过分夸大历史人物的历史错误和阴暗面;以主观想象来定性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分渲染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失误和问题,结果就是部分受众固有的价值认同遭到瓦解。随着历史认同和历史记忆的消解,整个民族赖以存在的历史根基也就一同被消解。

其次,颠覆历史,摧毁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性的历史基石。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虽然以极其隐晦的方式虚无历史,但不是漫无目的地对一切历史都加以虚无,而是有十分明确的虚无指向,那就是以颠覆历史的方式来摧毁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性的历史基石。一方面,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以历史非决定论取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否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认为历史不过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堆积起来的杂乱无序图景。这样,虚无主义者便可顺理成章的否认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进而彻底瓦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另一方面,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无限放大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尤其是“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期所犯的错误,并以此为由叫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乃是误入了以俄国为师的歧途,其目的就是要彻底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再次,建构历史,实现西方价值观念普世化和永恒化。解构、颠覆历史并不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最终目的,其终极逻辑旨归是要在解构、颠覆中国历史的基础上建构起一种所谓新的“历史意义”以实现西方价值普世化和永恒化,进而以这种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彻底西化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无视不同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之间的内在差异,以西方文化和价值为唯一合法性标尺,随意裁决、定性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念,认为中华文明走向没落的“黄土文明”,只有以西方文化和模式为唯一参照,走向“蓝色文明”,才是当今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由此不难看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沿着“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线索,遵循“解构——颠覆——建构”的逻辑理路,妄图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诱中国迈入“西方优越论”的逻辑陷阱。从根本上说,这就是要在虚无中国共产党领导、虚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之上以西方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彻底清洗中国历史文化血脉,彻底西化中国。

三、渗透逻辑: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运行机理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迅速弥散开来,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其有一套自身独具的渗透逻辑,而这些渗透逻辑又恰好迎合了部分大众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具体而言,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逻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选择性的过滤性逻辑

过滤性逻辑也可以说是选择性或筛选性逻辑。这种逻辑从维护自己利益和美化自己目的出发,以一种主观任性的姿态随意裁剪和取舍历史,过滤掉对它具有威胁性的历史史实和历史事件,只保留有助于其施展身手的历史材料,以“光明正大、证据确凿”地实现虚无历史之意图。具体而言,表现有四:一是在历史史实上过滤历史定论,聚焦历史争议。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避开“板上钉钉”的史实不谈,往往借具有争议性的历史史实和历史事件之“船”出“海”,如选择性地在“两个三十年”评价问题上大做文章,或者是用改革开放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和成就来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并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失误归结为改革开放前的错误;或者是极力放大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歪曲改革开放的性质,认为改革开放引入了资本的运作方式,是走“中国特色资本主义道路”。二是在历史人物评价上,对于领袖人物和革命英雄人物过滤其功绩与成就有意放大其缺点和错误;对于反动历史人物则有意过滤其丑恶一面放大其善良、重情义的一面。三是在历史研究上,过滤历史主流,深挖历史细节,企图用历史的细枝末节和边边角角颠覆历史整体和主流。四是在历史比较上,横向上极力抹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历史成就,放大其历史失误,以此否定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纵向上选择无视西方制度的内在缺陷,拿西方制度的优越之处来诘问中国制度的问题之处,以此达到否定中国制度和社会主义的目的。

(二)去本质性的表象化逻辑

表象化逻辑又可以称为“感官”逻辑或“常识”逻辑。这种逻辑抓住人们习惯驻足直观感受而不太容易达及理性反思这一思维惯性,将观点言说停留于历史表象层面上,把“熟知”等同于“真知”,让“意见”上升为“真理”,用“外因”代替“内因”。一是用杂乱图景否定历史规律,认为“历史只是一种杂乱无章的随机过程,没有什么确定的轨迹可循,更无任何历史必然性的发展方向”,从而以无序的感性历史材料彻底拒绝历史事物和历史事件之间内在的、固有的、本质的联系。二是将“熟知”等同于“真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往往置历史“真知”或者说历史真相于不顾,满足于在历史现象上下功夫、做文章,特别是喜欢通过所谓的人之常识、常理、常情来审视和看待历史,结果必然造成历史现象与本质、常识与真知的混淆,进而造成人们历史认知的混乱。三是以“外因”取代“内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往往选择掩盖历史发展的内因,惯于将一些外在性的条件视作历史发展的本质根据。如在历史发展趋势和基本走向问题上,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不去探求深层内因而是认为“地理、气候、文化传统等环境性因素决定着历史的基本走向”。

(三)斥具体性的抽象性逻辑

所谓抽象性逻辑是指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脱离具体历史情境和具体历史语境,以一种超社会、超时空、超语境的方式裁决历史的逻辑。具体而言,表现有三:一是超越社会性,以抽象的人性论来评判历史人物。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拒绝承认“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将历史人物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剥离出来,以一种超阶级的姿态重新为历史人物定性。二是超越时空,以今日之标准裁决昨日之事件。任何历史都是连续性的历史,都是处于特定时空中的历史,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恰恰喜欢采取一种超乎时空的姿态去关照历史即惯于用当代人的眼光与标准去审视和检思过去的历史。这一点在抗日战争的讨论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战争过久论”“牺牲过大论”“侵略有功论”“日本无罪论”就是这一抽象逻辑运演的必然结果。三是超越具体语境,滥用“假设”“虚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脱域于具体历史语境提出过一系列假设:“假如没有马克思主义”“假如没有文化大革命”“假设未实行改革开放”等等。这些假设看似能够让人重新考量历史,但脱离具体语境的历史实则已然面目全非。

(四)除庄严性的媚俗化逻辑

媚俗化逻辑又称之为唯美化逻辑或品位化逻辑。这种逻辑的要义在于刻意迎合人们的娱乐化需求,通过戏谑历史人物、恶搞历史文化作品、娱乐重大历史事件等方式将庄严的历史变成创造商业价值的工具和低俗媚俗的玩物,进而达及扰乱人们历史认知的目的。其一,戏谑、调侃历史人物。在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笔下,历史名人杜甫被编排成上班族;革命英雄人物黄继光被调侃成“半面熟烤肉”,为革命事业捐躯的刘胡兰被讹传成“军长的小三”;先进人物焦裕禄被质疑“作秀”,如此一来,历史人物的庄严形象和其本身所承载的价值意义俨然被取消与否定。其二,颠覆、恶搞历史经典作品。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往往打着“尊重经典,追求创新”的名义对经典历史作品进行恶搞和颠覆,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被莫名其妙地翻拍成青春偶像剧《终极一班》,红色经典《红岩》被篡改成搞笑的舞台剧。在如此恶搞、颠覆之下,历史作品本身内蕴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就不可避免地被消解。其三,娱乐、亵渎重大历史事件。在有关抗日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影视作品中除庄严性的媚俗化逻辑展现的淋漓尽致。在近年来风靡电视荧屏的《抗日奇侠》《一起打鬼子》《铁血使命》等抗日神剧中,抗日游侠不但个个身怀绝技可以“手撕”鬼子,而且裤兜还能藏匿“手榴弹”瞒天过海暗算敌人。原本是党和国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付出巨大牺牲和代价取得胜利的“苦难历史”成了凸显“个人神功盖世”的“英雄史”,历史本身的庄严性俨然荡然无存。

四、批判逻辑: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消解理路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形式上更为隐晦和柔软,更容易产生雾霾般的毒害性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从多维向度出发给出消解这一错误思潮的恰当进路。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直击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之处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特有的批判姿态直击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纠治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治本之策。一是要深入领会唯物史观的核心要义和本真精神,“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基础之上”,不断强化唯物史观对历史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以最本然的客观姿态分析历史事件、评判历史人物,澄清历史史实,从而能够精准地辨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唯心主义观点。二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导引,破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手法。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在众目睽睽之下依旧能够网罗大众,就在于它所秉持的形而上学方法在日常生活范围内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旦被纳入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视域内,就会立刻发生惊人的变故,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此,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最本然要求,以全面、联系、发展的辩证姿态审视历史本身,准确把握中国历史进程、主流、本质,正确评价重大事件、重要党派、重要人物,增强运用唯物辩证法透析历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而使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手法不攻自破。三是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引,认清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意图和目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假借“还原真相”之名,打着“价值中立”的旗号对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进行反思,实则往往夹杂“私货”,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和价值指向,那就是试图趁机输出西方价值,将中国引入西方历史文化优越论的误区,以全盘西化中国。因此,我们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引,透过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虚假的言说姿态,认清其政治目的和价值立场,不断提升政治鉴别力和敏感力,让其为资本主义辩护和西化分化中国的意图无法得逞。

(二)强化学理史学方法研究,洞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渗透的内在机理

首先,学术界要加强学理研究和学术研判,从学理层面深度剖析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方面,通过追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来龙去脉和深入分析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代表性观点、具体性样态以及关键性手法的基础上掌握其总体概貌和最新动态,为批判工作夯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学术勘源和学理研究生成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理论成果,从而为批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提供学理支撑。其次,要具备学科交叉融合意识和多维学科视野,学会“借鉴和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来展开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深度批判与纠治。再次,要注重加强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通过在深度透析和内在把握实证史学、微观史学以及比较史学的核心要义与主要内容基础上,揭露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认识方法、史学研究方法和历史评价方法等方面学术失范的关键要害所在”,从而廓清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人物翻案”、“数据蛊惑”以及“新史料”迷障。

(三)创新历史教育方式方法,筑牢抵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防线

一是要创新教育内容供给。通过适时适当引入当前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和史料证据,让“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以不断延展人们的历史认知。二是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一方面要注重依托大数据、互联网开展历史教育活动,形成“互联网+国史党史”教育的基本格局,从而以更新颖的方式形塑公众历史认知,增强教育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多产出形式新颖和内容深刻兼具的历史书籍、影视作品等,以民众喜闻乐见的‘软性’形式来传输正确历史观、普及历史史实”。三是创新教育载体。一方面,要注重优化创新历史教育活动的实践载体,通过建设完善有关“四史”的博物馆、档案馆,建立红色文化基地以及组织重大公祭活动等方式来强化民众的民族记忆和历史认知。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网络载体的正向性作用,通过建立网络历史数据库、历史知识普及平台以及客户端的方式,使各种史料和历史知识以数字化、网络化、在线化的形式准确、高效、有序地呈现,从而为实现全民“普史”教育提供支撑。

(四)培育积极健康社会心态,梗阻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生成的心理基础

一方面要培育积极健康社会心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一是要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使人们能够理性看待党内存在的问题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失误,心平气和地处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缓解各方面压力,从而能够理性分析、正确辨识错误思潮的手段和方法,进而批驳之反对之。二是要培育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通过大力开展“四个自信”教育,夯实“四个自信”的物质基础,构建“四个自信”的话语体系以增强群众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心理,从而消解“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自卑心理。三是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只有以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对待社会生活,不盲从、不猎奇、不“赶潮”,才能更好地处理社会问题,进而避免为错误思潮的泛起提供可趁之机。另一方面,积极化解和消除负面社会情绪。信息化时代,部分社会成员的生活面临更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不满情绪、焦虑情绪以及不信任情愫等消极负面情绪也随之滋生并不断累积,这些非理性情绪极易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所利用。因而,党和政府在现实工作中,要多措并举,加强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疏导,注重研判追踪公众心理变化情况,因时因势调整社会心理服务的工作着力点,积极化解社会反向情绪和负面情绪,从而阻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生成的负面心理基础。

(五)加强网络虚拟空间治理,铲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滋生的社会空间

其一,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以法律“重剑”激浊扬清。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构建互联网法律体系,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坚持依法监管和整治微博、微信、抖音等各大网络公众平台,依法打击无视法律“高压线”,肆意在网络空间兴风作浪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其二,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一是要“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功能、思想引领功能和道德规范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空间风尚,注重发挥榜样人物和先锋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网络空间文化景象,以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高质量历史文艺作品充盈网络文化内容,扭转网络大众文化低俗化、媚俗化乃至犬儒化倾向,消解网络空间各种虚无历史的错误言论,从而让网络空间主旋律高昂,充满正能量。其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监控追踪。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信息搜集、整理、归类、分析等功能和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信息算法、识别与拦截功能,及时高效地筛选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信息与内容,阻断其信息发布与传播。


参考文献略。

汇编 | 《思享前沿》总编组

来源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相关链接


何文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践新样态》,《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3期


郑志康:《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现实成因、基本样态与纠治进路》,《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张博:《警惕“娱乐包装”下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年第3期
洪晓楠、王坤平:《智媒时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表征、实质及其治理》,《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2期
孙洲:《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审视与批判》,《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11期
邢中先、张平:《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机理及其异化历史观批判》,《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7期
杨全海:《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与危害》,《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第6期
董学文:《揭一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红旗文稿》2018年第16期
刘宇、林于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渗透的危害及治理》,《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年第34期
【以上部分文章,点击标题可查看全文。来自各期刊官方微信号、马意学微信号等】

喜欢《思享前沿》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师友可以扫码实名添加 本号常务副主编个人微信以便于邀请您进入《思享前沿》微信交流群。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