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目录|《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中国 2022-04-16

本期目录

二〇二〇年第4期


  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  

张载关学研究一世间的探索与突破

——写在《关学经典集成》出版之际

陈俊民 (5)

隐显与有无:再论张载哲学中的虚气问题

杨立华 (13)

一物两体

——张载气本论中的“性”之观念探析

唐纪宇 (18)

张载思想中的天地之心解

杨尚辉 (26)


  先秦哲学  

历史文献之于观念史与行动史研究的不同价值

——以《尚书》为中心的考察

郭沂 (32)

《易》“时”初义考

——《周易》“时”观念的知识线索

吾淳 杨丽娟 (40)

易卦卦名差异与《周易》古经编纂新探

辛亚民 (50)

“曾点之志”与儒家政教理想

陈慧 (60)


  汉唐哲学  

关于今传《周易乾凿度》文本构成的再考察

张学谦 (67)

董仲舒的五行说与中和论

吴飞 (74)

郑玄的六天说与阴阳五行

褚叶儿 (83)

从元包四德到仁包四德

——《周易正义》与道学一元论建构

胡海忠 (91)


  宋明哲学  

从本然一多到应然一多

——邵康节对儒家“圣人之道”的普适性辩护

张美宏 (101)

从具体性理到自我同一

——朱子“心具众理”“心与理一”说新探

李毅 (108)

从“恶之来源”看蕺山学在宋明理学中的定位

徐波 (115)

王船山的“克己复礼”说与其对儒家为学工夫的重构

陈明 (122)


  书讯  

《四书释讲——文明全景中跨语境理解儒学》赵峰著(49)

《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冯茜著(59)

《司马光易学宇宙观研究——以〈潜虚〉为核心》陈睿超著(100)

《儒家生生伦理学引论》杨泽波著(128)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张载关学研究一世间的探索与突破

——写在《关学经典集成》出版之际

陈俊民


内容摘要

自1978年起,作者从搜集、简择、研读关学文本入手,历经一世间的“关学经典整理与关学历史重构”,完成了包括北宋至清末近20种“关学经典”(校点本)及其“导读”的《关学经典集成》。将宋代“关学”定位为由张载创立的“道学(理学)学说及其学派”,将元明“关学”定位为以吕柟、韩邦奇、冯从吾为代表的“关中理学”,将清代“关学”定位为由李二曲及亲炙弟子王心敬开始转型的“关中儒学”。张载“勇于造道”,创建了“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觉有心之名”的道学体系,是宋明理学实际奠基者和开创人,与程朱“学虽殊辙,道则同归”,一同成就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大事因缘”,同样应具有宋代道学正统地位。张载之后,“横渠遗风”传续不绝,吕柟撰《横渠张子抄釋》,行《吕氏乡约》,承袭“横渠、蓝田之学”,以“横渠同党”自居;冯从吾撰《关学编》,重构宋明“关学史略”,李二曲撰《四书反身录》,沿“横渠正学”之方向,重构清代儒学,从而形成了关学独有的学术文化传统,亦体现了中国儒学的真精神。

关键词

张载  关学



隐显与有无:再论张载哲学中的虚气问题

杨立华


内容摘要

张载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以虚、气、神、化、两、一等概念为枢纽的体系化哲学建构,以其高度的完成性及内蕴的义理深度而备受瞩目。然而,在虚、气关系等根本哲学问题的理解上,学界仍有不同的认识。分析不同理解背后的文本解读的差异,进而为正确的哲学诠释提供可靠的文本依据,是本文的立意所在。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始终是哲学史工作的根本。

关键词

有无 太虚 聚散 神



一物两体

——张载气本论中的“性”之观念探析

唐纪宇


内容摘要

张载的气本论哲学在北宋五子中有着独特的理论形态和思想理路,他指出任何以“一”为理论起点的哲学思考都存在着一种根本上的困境,即“有两亦一在,无两亦一在”。因此,在其哲学中没有关于实然世界背后之所以然的观念,而是以“气”作为其全部思考的基础。“气”不同于质料,亦不等于物质,而是有着“一物两体”本质结构的实有。由此,张载不仅破除了佛老虚无主义的世界观,也为这个世界何以生生不已提供了理论证明。“神”实际上就是一物两体之气所有的至高普遍作用,而“性”则是贯通于两体之中的气之一体本性。

关键词

气 太虚 一物两体 神 性



张载思想中的天地之心解

杨尚辉


内容摘要

“为天地立心”是张载有名的四句教的首句,也是张载建构宇宙论和人伦秩序的结穴所在。他具有强烈的儒者担当意识和严密的形上学思考,以天地之心为核心,既探索了天地万物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生生不息,万事万物都不能脱离这个有机整体而单独存在,又从天人之际的角度深入讨论了天心与人心的关系以及人心向天心的复归。从天地之心的含义、表现以及与人心统合为一的角度,借助于对天地之情的摹状和体悟,通过分析天心与人心在张载哲学视野中的互动关系,可见张载思想中天地之心的真切含义和超越追求。

关键词

天地之心 天地之情 勉勉 自然



历史文献之于观念史与行动史研究的不同价值

——以《尚书》为中心的考察

郭沂


内容摘要

历史是过去的人类活动过程,而思维是人类最原初、最基本的活动,其中能够支配人的其他活动的,主要是观念。内在观念通过外在观念和行动两种途径得以转化出来,这也是能够被记录的两类人类活动,因而历史可以分为观念史和行动史两大类。各类历史文献的价值是不同的。就记录时代而言,所见世文献最为完整、准确和可靠,其次为所闻世文献,再次为所传闻世文献。就文献性质而言,对行动史的记载要比观念史的记载更加完整、准确和可靠。《今文尚书》中的《虞书》和《夏书》为周室史官对两代历史的记载,至迟在两周之际已经成书,而形成于西周晚期的可能性最大,属于所传闻世文献;《商书》的原作部分属于所见世文献,经周人改编的部分则属于所闻世文献;《周书》则为所见世文献。据此,各部分对于四代观念史和行动史研究具有不同价值。假如今传《古文尚书》是可靠的,则其各部分的史料价值,当分别与《今文尚书》相应的部分相当。

关键词

观念史 行动史 《尚书》 历史文献



《易》“时”初义考

——《周易》“时”观念的知识线索

吾淳 杨丽娟


内容摘要

“时”是《易》观念与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易》的根本性源头及范畴之一。诸多研究中关注《易》“时”观念形成的很少,关注其中知识基础的则更少。本文旨在对《易》“时”初义的知识基础加以考辨,主要考察历代学者关于《易》“时”的理解;两仪与阴阳;四象与四时;八卦与节气;太极与回归年长度;时、位关系;卦图与时、位;三易说与诸观念。这些考察以知识之“时”作为线索,对包括两仪、八卦、太极、时位等重要问题都给予了某些新的解释。通过这一考辨或考察,期望对于《易》的解读能够回归其更为本初的涵义,对于《易》的解读能更加关注其中的知识因素与根源。

关键词

《周易》 时 初义 知识线索



易卦卦名差异与《周易》古经编纂新探

辛亚民


内容摘要

《周易》类文献中“同卦异名”现象产生的原因除同音通假外,一类是由于最初为该卦命名时选取了卦爻辞中不同的字词造成的,如震卦又作来卦等;还有少数卦名是在转写过程中发生讹误造成的,如家人卦又作散卦。这一现象说明不同文献易卦卦名具有共同的来源,据此可以进一步探究相关文献的创作、编纂情况。《归藏》继承《周易》卦名,然后据卦名创作了卦辞;《周易》卦名虽然正式产生于卦爻辞之后,但在编纂过程中筮辞中的“中心词”已经具备卦名的“先天形态”,由此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周易》同一卦中“一字多义”的现象。

关键词

《周易》 《归藏》 卦名



“曾点之志”与儒家政教理想

陈慧


内容摘要

《论语·先进》“四子侍坐”章的“曾点之志”,关涉到何谓儒家政教理想的问题。曾点之志如何异于三子、又因何获得孔子认同,成为后世关注的焦点。从通时达变到明体达用,从礼乐教化到天理流行,对“曾点之志”的汉宋诠释分歧,集中体现了经学与理学这两大思想传统的根本差异,揭示了儒家政教理想的内在转向。对此转向的理解,还应结合《公冶长》“颜渊季路侍”章“孔子之志”的汉宋诠释来审视。

关键词

《论语》 汉宋转型 儒家政教观 经学 理学



关于今传《周易乾凿度》文本构成的再考察

张学谦


内容摘要

《周易乾凿度》卷上与卷下是不同时代的文本,其中卷上形成于西汉,保存了一些汉初乃至先秦的早期易说,卷下则是两汉之际据卷上大幅增衍而成,是汉代象数易学的产物。今传本卷上注文并非郑玄注,而是西汉佚名之注,郑玄《乾凿度》注仅部分保存在今本卷下中。卷上、卷下原本各自单行,隋唐文献征引所据皆为卷下。唐代中期,有人将卷上、卷下拼合,并删去卷下与卷上重复的文字,形成今传二卷本的面貌。

关键词

周易乾凿度 郑玄 文本 纬书



董仲舒的五行说与中和论

吴飞


内容摘要

本文是针对董仲舒《春秋繁露》之哲学贡献的研究。《春秋繁露》后半部讨论阴阳五行的部分,对先秦以来的阴阳五行说做了一个系统总结,成为董仲舒天道思想的核心内涵,而其五行说的最大特点,是以五行相生说补充了五行相胜说,提出间相生而交相胜的思想。在《春秋繁露》的阴阳五行说中,值得特别注意的哲学思想是中和论,主要在三个方面呈现出来:对中央土的突出、四时运行中的二中二和、时中思想。这三个方面与《中庸》中的中和论相呼应,开启了后世对中和问题的诸多思考。

关键词

董仲舒 《春秋繁露》 阴阳五行 相生相胜 中和论



郑玄的六天说与阴阳五行

褚叶儿


内容摘要

六天说一般被认为是郑玄对于经书中“天”的意涵的理解,然而除了六天之外,阴阳五行也被郑玄纳入进了对于天的理解当中。本文的主旨便是揭示郑玄如何将阴阳五行与五天帝、昊天上帝相结合,形成一个对于天的系统理解。通过郑玄的《月令注》,分析其中阴阳五行的具体意涵以及昊天上帝与五天帝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在郑玄的思想中,天的意涵是多层一体的,清虚无形之昊天上帝即是其体,而此体因为其清虚无形所以需要将其德功具体表现在五天帝之上,五天帝之功又表现在更具体的阴阳五行之上。郑玄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将阴阳五行纳入进对于天的理解之中,构建出了一个一体多层的天的结构。

关键词

郑玄 《月令》 六天说 阴阳五行



从元包四德到仁包四德

——《周易正义》与道学一元论建构

胡海忠


内容摘要

仁包四德是道学一元论构建的重要命题。程颐开启了从道体、乾元包四德的宇宙论对仁包五常进行理解的思路。朱子据此将仁包四德发展为具有极高统摄性的理一元论命题。为仁包四德提供思想前提的元包四德,其提出过程及具体含义却一直未被学者注意。唐代《周易正义》突破了王弼易学,极具创发地揭示出“乾元”的宇宙根源意义,指出元亨利贞的兼包结构,同时以气一元论扬弃了郭象缺乏统一性的世界观,对宋代易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程颐不仅通过胡瑗间接地吸收了孔疏,且在以四德展开的对世界统一性的论证上,有同于孔疏而异于胡瑗的思想倾向,这显示出孔疏与道学一元论建构的紧密关联。

关键词

仁包四德 元包四德 《周易正义》 程颐 一元论



从本然一多到应然一多

——邵康节对儒家“圣人之道”的普适性辩护

张美宏


内容摘要

儒家“圣人之道”何以是普遍的价值原则?在宋儒邵康节的辩护体系中,主要通过论述一多之间的普遍对应来澄清。依据宇宙本体论层面的生成关系,邵康节首先就“太极”(“道”)之“一”与万物之“多”间的对应关系作了相应说明。基于一多对应由本然向应然的“致用”,邵康节不仅在形式上确立了儒家“圣人之道”对于天下万民的普遍范导意义,还从实质内涵方面阐发了“圣人之道”自身的普适性意蕴。以揭示“圣人之道”的普适性意蕴为基点,邵康节完成了对儒学的道学化重建,为儒家在理论上与佛道相抗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邵康节 一多对应 儒家 圣人之道 普适性



从具体性理到自我同一

——朱子“心具众理”“心与理一”说新探

李毅


内容摘要

“心具众理”“心与理一”是朱子在“心”这一议题上的核心命题,学界对二者也已多有研究,但在笔者看来,“心具众理”虽然足以体现一种心、理关系,但其本身并非心、理关系方面的命题,而是“心之定义”方面的命题,“心与理一”则主要是“心之状态”方面的命题;“心具众理”的内涵与其说是“人内心具有道德的法则”,不如说是要揭示人类心灵是造化生生道理的充分具体化,“心与理一”则主要是在描述上智心灵所特有的一种自我同一的状态,并隐含着未及上智的心灵必然处于自我分裂状态、也内在地要走向自我同一状态的涵义。从“心具众理”到“心与理一”,朱子关于“心”的论述构成一个具有自洽逻辑、较强解释力的完整体系,对于我们重新理解人类心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朱子 心 定义 状态 心即是理



从“恶之来源”看蕺山学在宋明理学中的定位

徐波


内容摘要

刘蕺山承续理学数百年之流传与积累,被称为理学殿军。牟宗三对宋明理学的三系划分引起了许多争议。蕺山思想的一个独特之处即是对于过、恶等观念的仔细辨别及论述,并对“恶之来源”的问题在心性论中做出了明确的定位。以“恶之来源”作为切入点,五峰与蕺山都在坚持性善传统的前提下,一方面注重具体实践中道德判断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在理学视域下对“恶之来源”予以了形上层面的说明。他们由此更加重视过、恶的隐秘存在,正视人欲的起心动念,并将工夫修行更加具体地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就这一点而言,五峰、蕺山之学确有一遥相呼应并可上溯到程明道,他们以一种“至善而具善恶”的义理架构为儒家性善论与工夫论之间理论张力的解决提供了独特解答。

关键词

刘宗周 胡宏 三系论 恶之来源



王船山的“克己复礼”说与其对儒家为学工夫的重构

陈明


内容摘要

王船山针对朱子、阳明诠释《论语》“克己复礼”偏重“克己”并以对治私欲诠释“克己”工夫的倾向,以“复礼”工夫为主导,来统摄“克己”之功,并重释二者之内涵。船山认为格致、存养以及省察力行的为学工夫,虽分别以“于物见礼”、“于心见礼”、“于身见礼”为目标,但皆以复礼为宗旨,共同构成复礼之学不可或缺之要件。船山对《论语》“克己复礼”说的重新诠释,正是其重构儒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王船山 克己复礼 儒家 为学工夫





往期回顾




《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中国哲学史



2020年第4期


点击封面 一键订购▷


1980年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高端杂志。研究范围包括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哲学流派、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与哲学史家以及中国哲学典籍与文献的考辨、域外中国哲学史研究成果的追踪介绍和分析评论等。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

本刊投稿邮箱:zhgzhxshyj@163.com



(文章来源:《社科期刊网》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中国”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