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ature | 共生菌“指导”肝脏免疫细胞定位,优化机体免疫

赵瑞珍 华大时空 2023-07-0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Ronald N. Germain、Anita Gola等研究人员早前在Nature上发表的文章表明,微生物可促进免疫细胞的肝脏分区,优化宿主防御能力。


文章题目Commensal-driven immune zonation of the liver promotes host defence

发表时间2020-11-25

发表期刊 :Nature   

主要研究团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Ronald N. Germain、Anita Gola等

影响因子49.962

DOI:doi.org/10.1038/s41586-020-2977-2


研究背景


肝脏的基本单位是肝小叶,组织学上用E-钙粘着蛋白划定其区域。肠道的血液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由于单向血流,肝脏中存在氧气、营养素和激素的梯度。已有研究表明肝小叶存在代谢分区,而一些关键酶(如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区带化也提高了代谢效率。那么肝脏的免疫细胞是否也存在这种分区现象呢?其和代谢分区现象有什么联系?如果存在免疫分区现象,其机制是什么?将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怎样的影响?


研究策略


研究人员应用多参数共聚焦成像技术、小鼠模型、遗传扰动、转录组学、体外实验和数学建模等方法,来评估免疫细胞在肝脏中的定位及其与宿主免疫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肝脏免疫细胞的区带分布现象。这种空间模式的形成,需要肝窦内皮细胞对共生菌群信号感知,从而保护宿主抵抗血液中的病原体扩散。


研究结果


1. 肝小叶中的髓系细胞(如肝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如NKT细胞)富集于门脉周区域,形成免疫区带现象

研究人员在组织细胞计量的基础上,使用了多参数共聚焦成像技术,证实Kupffer细胞在门静脉周围区域富集,并开发了详细描述这种图像的定量方法;然后用静态和活体双光子显微镜检查了自然杀伤T(NKT)细胞,发现这些细胞也集中在门静脉周围区域;之后使用了透明增强的三维(3D)成像进一步分析,再次看到Kupffer细胞和NKT细胞在门静脉周围区域富集(图1)。总之,这些数据表明,肝小叶中具有免疫分区现象。

图1 Kupffer细胞和NKT细胞在门静脉周围区域富集


2. 肝小叶免疫分区现象由肠道菌群诱导

研究人员试图研究这种免疫分区的机制。Wnt-β-catenin在肝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检验这一途径是否也控制免疫细胞,研究人员阻断了小鼠肝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的传递。正如预期,后代在中央静脉周围缺乏谷氨酰胺合成酶,但Kupffer细胞在肝小叶内的位置没有改变。此结果表明,控制代谢分区和免疫分区的因素存在明显的区别。


由于摄入固体食物会导致肠道微生物发生变化,并伴随着免疫学变化,因此研究人员推测共生细菌可能影响肝脏的免疫分区。他们比较了无特定病原体(SPF)和无菌(GF)小鼠中Kupffer细胞的定位。尽管GF小鼠的肝小叶表现出正常的代谢分区,并且具有与SPF对照组相似的Kupffer细胞数量,但GF小鼠缺乏成年SPF小鼠中观察到的Kupffer细胞的门静脉周富集现象(图2)。因此得出结论,这种免疫区带化现象依赖于肠道微生物。

图2 GF小鼠无Kupffer细胞的门静脉周富集现象


3. 肝窦内皮细胞通过Myd88感知菌群信号(如LPS),进而调节参与趋化因子(如CXCL9)梯度形成的细胞周基质组成,从而建立免疫区带化

由于对微生物信号的感知通常由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研究人员进一步评估了Kupffer细胞在缺乏关键模式识别受体或下游接头蛋白的小鼠中的定位。免疫区带在Myd88−/−小鼠中丢失,为了确定微生物刺激哪种肝细胞,于是消除了Myd88在特定细胞类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免疫分区不需要肝细胞或Kupffer细胞中的Myd88信号。然而,肝窦内皮细胞(LSECs)中Myd88的丢失扰乱了Kupffer细胞和NKT细胞的门静脉周极化(图3)。这些结果表明,LSECs能够感知微生物信号,并随后介导肝小叶的免疫分区。


为了探讨LSECs调节免疫细胞定位的机制,研究人员使用RNA测序方法检测了小鼠肝脏中Kupffer细胞和LSECs的转录状态。根据CD117(也称为KIT)的表达对LSEC进行排序,以推断它们在小叶内的位置,结果发现许多趋化因子在小叶轴上显示出梯度表达。CXCL9在门脉周围区域的mRNA富集最强,同源受体CXCR3由Kupffer细胞和NKT细胞表达。然后评估了CXCL9-CXCR3在肝脏免疫细胞定位中的作用,配体和受体敲除都显示Kupffer细胞和NKT细胞门脉周围富集减少。这些数据表明,CXCL9对肝脏中免疫细胞的定位有一定作用

图3 Myd88的丢失扰乱了Kupffer细胞和NKT细胞的门静脉周极化


4. 肝小叶内的免疫区带化使得门静脉周围优先发生局部促炎反应,抵抗血液中的病原体扩散及其引发的肝组织损伤

Kupffer细胞在门静脉周围富集的改变可能导致细菌到达中央静脉,然后进入大循环。研究以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为模型病原体,比较了Myd88缺陷型(iCdh5-Myd88fl/fl)与iCdh5-Myd88wt/wt小鼠捕获李斯特菌的能力。与野生型对照相比,iCdh5-Myd88fl/fl小鼠到达中央静脉区域的细菌频率增加(图4A)。此外,iCdh5-Myd88fl/fl、CxCR3−/−或Cxcl9−/−小鼠表现出肝脏对病原菌的捕获量减少,同时脾和外周血液病原菌负荷增加(图4A)。这些数据表明,Kupffer细胞在门静脉周围的聚集,在保护宿主免受细菌传播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没有既定的方法来改变Kupffer细胞的定位,同时又不会潜在地影响它们的生物学,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数学模型,能够定量研究Kupffer细胞的空间定位对它们捕获病原体能力的影响。该模型模拟了Kupffer细胞在毛细血管网络(λ)中的不同密度分布和细菌轨迹,同时保持每个Kupffer细胞的细菌结合概率恒定。当Kupffer细胞的门静脉周围密度较高(λ=25μm)时,病原菌的捕获发生在肝小叶门静脉周围区域,而且捕获能力较高,阻止病原菌到达中心静脉(图4B)。这些数据与在体内的观察结果一致,再加上体外实验,证明了Kupffer细胞的区带化分布是防止肝小叶明显组织损伤的关键因素

图4A 小鼠捕获李斯特菌的能力差异

图4B Kupffer细胞的空间定位对其捕获病原体能力存在影响


总结


研究人员通过定量多重成像技术,观察到肝脏中的髓样细胞和淋巴样细胞向肝小叶门脉周聚集,并证明这种免疫区带现象的形成需要肝窦内皮细胞持续产生Myd88信号,其通过感知菌群信号(如LPS),进而调节参与趋化因子(如CXCL9)梯度形成的细胞周基质组成,从而建立免疫区带化。在功能上,肝小叶内的免疫分区导致门脉周围区域优先出现局部的促炎反应,以优化宿主防御


总之,这些发现揭示了微生物群是如何在肝脏中建立免疫分区的,在保护器官功能的同时,形成了一种空间上有效的保护屏障,以抵御来自血液中病原体的传播。



推荐阅读

时空组学 | 生命科学领域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式启动!

07-20 时空组学

时空组学 | 癌症病理和多组学技术新突破

09-28 时空组学前沿报告

多样化时空组学技术平台、算法及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09-18 时空简讯第4期

聘 | 长缨在手缚苍龙!时空组学工具研发人才招聘启动

09-17 高端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对时空组学或单细胞组学整体解决方案感兴趣的老师,可选择以下方式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为您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在公众号留言;

2. 发送信息至邮箱:

collaboration@stereomics.com;

3. 点击页面左下方“阅读原文”登记信息。



“阅读原文”登记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