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校管理困境无法突破,根源在于那些"人心”没有被唤醒

校长会 2021-06-10


因微信公号改版,防错过校长会的推送,请星标我或文末点在看哦~


(全文共3857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学校在开教师全体会议,只见有位教师激动地站起来说:“我现在真的有点做事情的冲动了!”


这是什么情况?


原来,是政教主任申请门禁系统升级,刷卡变成了感应系统,但相应的学社工收费也要增加。因为这件事儿,教师们等着校长决策,而校长则决定召开班主任会议进行表决。


会议中,85%教师表示支持,10%教师表示反对,5%教师表示中立。最后,门禁系统顺利升级。


教师们心中都很诧异:真的就由我们老师投票决定了?


是的。以前由领导层决定的事情,现在下放给教师,大家伙儿都感到受到了尊重,工作也越来越有干劲儿。



由此也体现出,学校的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师工作参与的积极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校长及学校管理者,对学校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尤其在疫情的冲击下,学习环境由学校、教室转变为家庭,教学组织形式由同场地集中式,变为不同场地散布式,师生关系由“零距离强关系”变为“远距离弱关系”,信息技术的地位由教学辅助手段变为必备基础资源……


无论哪个方面的变化,都要求学校必须从组织管理上给予回应。


同时,伴随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学校已经被推到了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风口”,我们该如何应答?


除了课程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学校管理体制也必将发生一场彻彻底底的革命!




01

从管理到治理

未来学校的转型方向


一直以来,广大校长都在不断探索学校管理的新模式,希望通过优化管理方式来提升办学效益。


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体系中,学校管理是校长对学校人财物进行管与理的一种行为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更多是对师生行为的规范与控制,很难最大限度调动师生的主动性。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得到全社会认同。从学校发展需要看,现代学校管理追求的不应是对师生的监督与约束,而应践行一种新型的学校治理模式,引导师生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参与学校的发展,在自主治理的过程中提升办学品质。


虽然“管理”与“治理”仅一字之差,但两者含义却有很大区别。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提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他认为,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最好的办法去工作。一直以来,学校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管理主体是占少数人的学校领导,管理客体是居多数人的教职员工,形成一种管与被管的关系,导致管理是比较单向的、控制的、主观的行为。


相对而言,治理更强调主体的多元性、参与性、协同性,也更注重工作的针对性、客观性。正如英国学者格里•斯托克指出:“治理的本质在于,它所偏重的统治机制并不依靠政府的权威和制裁。治理的概念是,它所要创造的结构和秩序不能从外部强加;它发挥作用,是要依靠多种进行统治的以及互相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


所以,“学校治理”相比于“学校管理”,更突出地强调“鼓励和支持各方面的参与”,强调更好地发挥各方面力量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管控。因此,学校治理越来越成为未来学校管理的转型方向。



去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强调,要“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基层学校是落实党和国家治理精神的重要载体,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提升起着基础性作用。新形势下,学校内部治理的挑战在于如何依法治校,如何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的要求,如何形成既有序、规范,又有活力、有效能的善治格局?这些命题都极大考验着广大校长的实践智慧。


就目前的实践来看,大部分学校的内部治理机制建设仍是滞后的,学校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学校自治,同时也难以保障多元主体共治。这也造成更多学校安于传统的管理取向,缺乏积极应对变化的意识,对于变革转型既没有强大的意愿和动力,也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和路径。


而疫情的突然到来,让每一所学校都不得不走出 “舒适区”,跟随国家和社会一起面对特殊事件对治理能力的考验。科学技术,也在此时发挥出独特的优势。




02

科技与管理融合

推动学校再发展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领先的科技产品给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不仅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为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仪器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等等。


尤其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为教学的“主阵地”,科技对教育带来的便捷性不言而喻。比如,通过录播、直播方式对全校学生进行教学检测;通过“云监考”完成史无前例的“居家考试”等。这段经历也让教育者彻底看到了学校教育可能早已具有却未被发现的现代特征——学习在学校之外发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家庭与学校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而在学校治理方面,科技发展更是聚焦了未来学校治理的核心问题,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力量的整合,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优势,促使学校从传统科层管理向扁平化、柔性化、弹性化管理转型,积极开展选课走班、学习共同体、导师制、学院制、集团办学、社会课堂、智慧校园、5G校园、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方面的探索,逐步形成未来学校治理的创新路径。


当然,单方面科技的加持对学校治理也只起到片面性的优势,在未来的学校中,校长要想全面统筹学校管理,还需摸清其中的关窍。



管理大师约翰·科特说:“管理很复杂,但也比较简单。无非就三件事情,第一是树立愿景,第二是建立团队,第三是激励每一个人。其中,‘激励每一个人’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无论身处社会还是学校,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人”都应该处于组织的核心位置。所以,激励每一个人,是未来学校治理的核心。


所以,大环境下的科技发展加上学校内核的“人”的管理情怀,二者如何有机结合,才是校长们做好未来学校治理的关键抓手。具体来看,校长的思想引领,分管校长的思路指导,中层干部和教师的行动落实,社会家长的参与配合,依然是未来学校治理的基本分工方向。




03

以人为本

回归教育初心


如何做好未来学校治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李凌艳、博士研究生苏怡从以下方面做出了探讨:


❶ 回归为了学生的初心


学校是育人的存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为适应未来生活和社会要求做好准备,学校教育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说到底,一切要回到为了学生的初心。


“停课不停学”期间,面对疫情,学校、教师和家长都付出了很多,但现实也很残酷且有力地证明,对学习起最大决定作用的还是学生自己。教育的效果不在于“学校做了什么”,而取决于“学生获得了什么”,因此,学校要转变传统管理的导向,首先必须明确教育是为了学生而不是为了学校。


当学校内部能够凝聚共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共同努力方向时,参与学校共治的多元主体角色和关系会变得更加明晰,也就更可能实现协调的互动与合作。


❷ 建设学习导向的组织文化


“停课不停学”期间,当学生的主体地位骤然凸显,要求教育供给的转变时,具有专业学习共同体属性的教研组织表现出了更强的领导力,为教师角色的调整和转换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提示学校,在面对外部的变化和冲击时,持续的学习是支撑组织创新、适应新环境的重要力量。学校从管理走向治理的过程中,专业性是应始终坚持的立身之本,而与日常工作紧密相关的持续学习是保持并提升专业性最高效的途径,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学习,还要支持教师的学习,最终使整个组织保持学习与进步。


传统学校大多数内部都由科层化的行政组织与扁平化的专业组织共同构成,行政组织能够保证学校的秩序和管理效率,但也会促使行政惯性的产生,一定程度上阻碍专业性的发展以及专业学习的发生。这其中有组织结构的问题,但学习导向的文化缺失,或许是行政惯性难以克服的更根本原因。


文化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和物态形式的总和,需要学校中各主体共同经营和创造。因此相比于组织结构的重塑,建设学习导向的文化对学校组织及其成员形成持续学习和改进的“惯性”将具有更深层次的影响,当然,这也就要求学校要有长远的文化建设愿景以及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用信息技术助力心灵与心灵间的沟通


教育对于科技的态度和做法一直是存在矛盾的。一方面,警惕着科技的“阴暗面”,尽力防范科技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损害,控制电子设备的接触和使用;另一方面,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又都开展得如火如荼,想方设法配足配齐资源,希望能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教育的效能。


对此,教育变革家迈克尔·富兰的观点是,扭转科技的阴暗面重点不在于科技本身而是它的使用,同样地,要让科技助力于教育,也绝非要学校大举配备科技装备,而是要重新思考科技如何为教育所用。


“停课不停学”期间,强大的信息技术资源为失去实体屏障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和载体,经历了学生信息化学习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过程,对于学校而言,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助力已经不言自明,而在未来走向现代治理的路上,用好这一助力更是至关重要。


体会过信息技术与学习结合优势的学生,已经不可能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加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才能更好地让科技为教育加速。但也必须注意到,即便在技术的助力下,“育人”也将一直是学校教育努力的方向。


成立六年来,校长会一直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不断地通过跨界和融合,来推动学校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今后我们仍将不断融合行政、高校以及企业端口,让我们形成合力,来共同推动我们的学校发展。

7月18日,校长会联合腾讯教育推出“ 科技,创造教育新未来——第三届专业学校改进计划年会(腾讯站) ”,为各位校长、教育家勾勒未来教育的蓝图。我们深圳见!


△ 点击大图扫描二维码 即可报名参加


会议流程



拟邀嘉宾(部分)



尚  强

深圳市教研室主任、深圳市教科院院长、深圳科学高中校长


焦建利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


张兆芹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


鲁  江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


冯大学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校长


柳袁照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原校长


宋鹏君

深圳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校长


徐启建

校长会创始人,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创始院长


王  帅

腾讯教育副总裁


陈书俊

腾讯教育副总裁


联系人:

谢老师  18164045161 

黄老师  15113874919


参考文献:

李凌艳 苏怡,战“疫”之后对现代学校治理的再审视——基于实证数据的反思,中国教育学刊,2020.06

王昌胜,激励每一个人,是未来学校治理的核心,未来教育家杂志,2018.05

李建成,学校治理:新时代管理的理想变革,江苏教育,2020

王小涛 李 飞 曹宗清,走向未来的现代学校治理逻辑,教学与管理,2019.11



  校长会投稿邮箱:
  xiaozhanghuicbb@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职务、学校、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

提醒:本公号仅接受基础教育学校原创投稿

拒绝一稿多用,谢谢!


责编 | 江光满客衣
排版 | 虫子
配图 | 闫炳文


推荐阅读

● 杨九诠:在未来教育中,一致性、标准化的课程即将消失

● 赠书 | 未来学校,将嬗变为何种样态?

● 女校长付出生命代价办学40年,坚信大山里的女孩有文化能改变三代

● 科技赋能,让教育通往智慧的未来!校长会约你腾讯大厦不见不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