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校信息化建设8大坑!你学校踩了几个?校长会约你长沙切磋“避坑”

校长会编辑部 校长会 2021-06-10




(全文共3655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目前,“互联网+”以长驱直入之势席卷了各行各业,人工智能、万物互联、大数据、信息爆炸等也构建出了新的社会生态。
其中,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信息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奠定了基础。
但是,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01

直面痛点


 1. 顶层设计与协同缺失 


学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时,有时缺少宏观视角,追求表面的基础建设与技术引进,碎片化的发展无疑阻碍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效率的提高。


在时代发展趋势和国家宏观政策分析上没有投入足够精力,可能在把握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的大方向上出现偏差,学校政策的科学性和与时俱进的优化调整难以得到保障。


区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对话空间不足,部分学校利用引进资源的视角局限,没有正确认识到政府、其它学校、智库、企业、专家等资源的功能性、重要性,缺乏统筹协同而形成了一座座“孤岛”,导致信息化建设重复冗余或不均衡。


这样,学校也难以接触到外部资源,往往空有推动学校甚至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鸿鹄之志而心有余力不足。而在细节层面,学校在面对大大小小的棘手问题时也不知如何下手各个攻破。


 2. 信息化意识薄弱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经过疫情一役,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不仅教育信息化得到了普及,教师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也提高了。


然而不少学校仍没有意识到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与重要性,线下教育恢复,就将在线教育抛之脑后,将疫情期间得之不易的教育信息化成果付之东流。教师群体对于前沿专业的信息技术存在畏难心理,对“数字化教师”的新角色接受程度不高。


在信息技术已经占据教师知识结构的相当比例时,教师的数字化能力不足,就如同跛了脚,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步履维艰,更难以走得长远。



 3. 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粗放 


诸多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时,有时一心建设疏忽了安全,重视硬件而忽视软件,数据采集完却没有进行后续的数据维护,在试点时热情高涨却没有推而广之,盲目追求热点基础建设而忽略了常规应用的建设……


这样的作秀式的建设模式和粗放式管理模式,普遍存在于我国的中小学校中,可能不仅对学校的信息化应用起不到益处,反而让师生在应用信息化工具时面对安全隐患和操作难度,增加他们的抵触心理。


 4. 教育理念没有跟上技术进步的节奏 


现在,教师普遍能够上手使用信息化工具,而部分老师的教育理念仍然未得到更新,并没有跟上教育信息化的节奏。将线下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应用到线上时,本质上,教学效率和效果还是没有得到提升。师生之间难以形成开放自主、“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氛围与方式。


 5. 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 


在基础教育系统中,大量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仍停留在浅层,没有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广大师生和教育管理者的应用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这显然有赖于学校培训和教师的自主驱动能力,但许多学校对教师信息化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教师难以获得系统化高效率的培训课程资源。


有的学校对教师的培训更多的是对产品的功能和应用训练,忽略了培训教师的观念、方法、专业成长方式的系统整体创新。



 6. 高素质信息化管理人才、专业人才缺乏 


不少学校并没有建立信息中心,没有科学合理的部门机构负责,导致管理能力没有专业对口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人才推动创新。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及运行,除了需要具有精湛专业知识的人员外,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学校管理时还需要全方位复合型人才。信息化趋势不断加快,对学校人才的计算机能力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经过探校发现,许多学校的教职工并没有完全掌握计算机能力,对信息更新接受能力弱且不敏感。而在采购信息化教学工具、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时,管理人员决策时对信息化建设了解不足,出现“买了不用,用的没买”现象。


 7. 创新勇气和研究气魄不足 


由于办学事务繁忙,学校工作人员难以抽身进行教育信息化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常选择效率更高的理论引进、时间跟进等方式。而在理论研究时,又有规避风险心理,缺少创新的勇气。


 8. 校企合作效率低 


公立学校大多采用多家厂商的信息化产品,而没有注意厂家之间、产品之间相应的融合模式,常出现功能重复和产品壁垒,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也远远达不到“智慧校园”建设的要求。




02

寻求出路


教育的长河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便世代绵延,早期的学校因为效率低、入学人数少,并不能形成规模。


而两次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教育现代化皆起源于两场“战争”。


第一场发生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趁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德国以教育为抓手振兴国家:在全国各地地方工业学校和中央工业学校,以此代替师徒相传的学徒制。



而另一场改变教育命运的“战争”从1939年开始。当时,被后人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科学之父”的艾伦·麦席森·图灵参与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子计算机。自此世界各国开始了一场“信息化战役”。


一只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一场龙卷风;当时的人们也没有想到一台庞大笨重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在百年内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飓风。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逐渐从1.0时代走向了到2.0阶段,“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理念已凝练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但就目前的实际来看,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还主要停留于工具层面,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和学习方式重构还很不够,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实践的复杂性、系统性没有得到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还没有充分彰显。


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寻求出路:


统一全校信息化、数字化思想。学校要组织凝聚教职员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意识,通过集中学习、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认识时代潮流,有意识地自我提升,关注信息化政策动向与前沿理论,不畏困难地学习信息化技术与工具应用。


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革新传统管理模式的本质是创新,学校要利用超前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和工具,从传统的管理服务中脱离出来,及时改进并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率、更精准的优质服务,以此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


管理人员要做好教师排课、教研、解决工作量考核、教育资源供给等工作,并及时准确反馈教育需求,督促协调技术支持。还要提高管理力度,以增强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高效化、集约化。在学校内部建立多级管理体制以互相制约,通过数据、组织监督,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的监督、管理体制。


探索改变教与学的传统模式。在引导教师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素养的同时注重教学理念培训的革新,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泛在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进而真正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外引内培创造信息化人才。将人才的培养分成专业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两种类型,一方面通过增强学校文化吸引力信息化吸引力、提高待遇等引进人才,另一方面通过邀请专家进行系统性培训课程设计有针对性地培训学校管理层、教师等各个不同的群体,以适应其工作内容,有条不紊地建设学校信息化团队。


链接校外各方资源。睿智的校长并不只将目光停留在学校的一亩三分地上,会适时合理地利用政府资金、企业的数字化工具、智库的前沿理论、专家资源和媒体的宣传能力,从各个方面角度共同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今天,中国大批优秀的教育企业和教育从业者正积极推动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行业的深刻变革,创生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态圈。


在构建教育生态圈时,教育信息化的战略规划是关键一环,也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


校长会作为二十万中小学校长最好的朋友,着力链接全国各校资源、教育专家、名校长,建筑起学校、教育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以帮助学校从宏观设计到微观问题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


9月26日,在湖南师范大学,腾讯教育、企业微信联合校长会举办“链接·共享:创生未来教育生态圈——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与应用专题研讨会”,邀请教育信息化领域知名专家,基础教育学校名校长,协同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企业,共同助力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和终端学校利用创新技术应对教育深化改革的挑战,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会议流程


(会议议程以实际安排为主)




拟邀嘉宾(部分)


曾思齐

湖南省教育学会会长

唐文胜

湖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谢永红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许小平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校长

李晓玲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号报名)
报名联系电话:俞老师 15951586515黄老师  15113874919


 参考文献 

1. 陈琳、王丽娜:《智慧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大问题(一)》,《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 李晓明:《智慧校园,突破信息化管理困境》,CNKI中国知网

3. 《在线教育“下沉”变革,公立学校如何做好信息化》,芥末堆看教育

4. 张臻、祝新宇:《如何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中国教育报2020年6月24日05版

5. 张才生,《疫情之下,教育信息化上演了一场蹩脚戏》,行走的伯乐

6.顾小清 白雪梅:《教育信息化推进新路径: 构建以设计为中心的研究-实践共同体》,《开放教育研究》,第25卷第6期



  校长会投稿邮箱:
  xiaozhanghuicbb@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职务、学校、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

提醒:本公号仅接受基础教育学校原创投稿

拒绝一稿多用,谢谢!


责编 | 江光满客衣
排版 | 虫子


推荐阅读

● 什么样的教育能让孩子们懂得浪费可耻?

● 走向“深派”:深圳基础教育的“前浪”与“后浪”

● “纸上制度”很美,执行总是“变味”,校长做对什么才能走出困局?这里有八条参考答案!

 杨东平:超级中学比教育工厂还要恶劣,致使教育生态“水土流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