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宁,粉了!

悦游CNTraveler 悦游CNTraveler 2024-05-24



一提到广西,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随着螺蛳粉火遍全国,柳州也跻身网红旅游城市。而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就是省会城市)总是扮演交通中转站的角色。


在外漂泊了十年后回到这里,在走街串巷间才发现这座城市的隐藏魅力。



到北京读书之后,才第一次意识到广西人都是米粉脑袋,一个月没吃米粉就已经是抓心挠肝的程度。广西的米粉难以复刻,出了自治区,就失去了灵魂。外省99%的桂林米粉和真正的桂林米粉没有一毛钱关系,螺蛳粉是唯一能复刻到及格线的广西米粉。广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招牌米粉,对于南宁来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老友粉。不仅在外地难寻,在本地也会踩坑。



一碗好吃的老友粉,是由配料、火候、人等多重因素决定。而且每家老友粉的做法与味道都有自己的特点,豆豉、酸笋、蒜米和辣椒在煮粉阿姨/阿叔利用猛火爆炒成“老友味”。酸辣咸香,酣畅淋漓。“老友”其实是一种味型,除了老友粉,还有老友炒牛肉、老友炒牛杂等等“老友炒xx”系列,以及许多本地菜餐厅都会有的“老友鱼”。



一旦询问本地人哪家老友粉最好吃,立刻会出现几大阵营,谁也吵不过谁,只要提到加不加番茄,“老友粉世纪大战”立马开火。大胆总结一下“老友味”的两大类型:一种是酸香大于咸香,另一种是咸香大于酸香。第一种个人以为是北泉姐、爱亭老友粉最具代表性,可惜北泉姐已经退休;第二种是如今很火红的邕味、友缘。还有一种偶发情况,几乎存在于大部分的老友粉店,那就是出品不稳定。在配料不变的情况下,煮粉阿姨/阿叔的心情决定了你是否能吃到一碗够“老友味”的老友粉。



在我模糊的记忆中,曾经最好吃的老友粉是中山路的复记。但如今中山路重建,复记老店没了,现在看到的都是连锁的复记,连普通小店的味道都比不过。中山路夜市最繁荣之时,也是复记老店与舒记老店最红火的时代,舒记老店虽还在,但已经不是许多人记忆中的味道,不过相比复记,还有一些挽尊的余地。


一般好吃的粉店都有一些风云往事。开在安北下市场的康哥老友,也是一家老粉店,据说北泉姐原来和康哥是一家,但后来分家。如今北泉姐退休,粉丝还没来得及伤心,位于中尧路的友缘异军突起。“你方唱罢我登场”,真是流水的粉店,铁打的食客。


老友粉的前身是老友面,初代版本是碎肉老友面。随着物质丰盛,才演变成如今丰富的菜单。如今大部分老友粉店里仍然有面的选项,一般是伊面(类似比较细的方便面)和湿面,一些老南宁人更爱吃老友面,像我这样的年轻仔更习惯吃老友粉。除了粉和面,在一些粉店会在冬季特供“粉利”的选项。粉利类似年糕,但口感完全不一样,粉虫只是形似虫子,可以放心大胆吃。





除了老友粉,生榨米粉是老南宁人最常吃的粉,这是一种经过轻度发酵的米粉,现吃现压榨,一般只在白天营业。米粉本体自带淡淡的酸味,肉末是最经典的浇头,也最好吃。吃过几次新派的猪脚生榨粉后,还是重回肉末的怀抱。如今的生榨米粉已经改良过,大部分人都能接受。想要吃到正宗酸馊够味的生榨米粉,只能去蒲庙镇了。



南宁人不仅爱嗦粉,还喜欢创造各种粉。最具南宁特色的米粉衍生美食便是粉饺与卷筒粉。粉皮要柔韧,馅料要够香分量够足,灵魂蘸料黄皮酱风味要够。粉饺和卷筒粉是否好吃,都需要满足这三点,而现在能做到的店已经不多了。粉饺水平还在线的有水街卢姐和南铁的奎奎,卷筒粉则是大唐卷筒粉琅西店、建政路夜市的古记。





除了酸笋,黄皮也是南宁风味中必不可少的灵魂。除了黄皮酱,黄皮果还可以整个果入菜,出现在蒸菜里。一旦到了黄皮果的季节,本土的奶茶店必会出现季节限定新品。如果要盘点南宁还有哪些好吃的,每到节假日必吃的扣肉蒸芋头,吸饱了肉汁的荔浦芋头比肉更好吃。柠檬鸭还有另一种凉拌捞鸭,更爽口开胃。



无论吃完哪顿饭,南宁人都得来点甜的喝喝,槐花粉、木薯羹、豆腐花、绿豆海带或是一杯奶茶。所以你会看到,南宁最不缺的就是糖水铺和奶茶店。当然,酸嘢也不能少。“嘢”意为“东西”,酸嘢就是“酸的东西”,最经典的酸嘢品类是:青芒果、木瓜、萝卜、菠萝等等,但也不是什么都会做成酸嘢,像草莓这样的新品类,本地人看到也会皱皱眉头走掉。



在南宁人眼里,吃饭比睡觉更重要。只要有好吃的,等到半夜十二点也未尝不可。


到了晚上,南宁才真正热闹起来。亚热带气候决定了南宁大半年都处在夏季的气温里,夜晚是最凉爽的时刻,这么美好的夜晚,晚点睡也无妨,不吃点夜宵怎么行?


中山路夜市曾是南宁最大最热闹的夜市,自从重修之后,夜市经济突然有了“流量”,平西夜市、建政路夜市、琅西夜市一下子就变成了网红夜市。


逛夜市是吃夜宵最高效的地方,这里有着白天大街小巷有的美食,也有平时不好找到的美食。牛杂、酸嘢、老友粉、螺蛳粉、烧鸭粉、烧烤、各种糖水,还有不只在早餐出现的豆浆油条。





还有一些夜宵摊位,隐藏在街头巷尾,老板什么时候出摊,全凭天气和心情。只在晚上营业的苏十老友和梅姐老友,在营业前就已经有着许多老客户流口水等着了。老友鬼鬼,在粤语里是对好朋友的一种称呼。对于讲白话的南宁人来说,这个词也并不陌生,南宁的“老友鬼鬼”不仅带着感情更带着香味。



在南宁,电驴(电动单车)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几乎人手一台。连共享都以电动单车为主,十分方便觅食、逛gai(逛街)。电驴在南宁是什么地位呢?大路口的交通灯基本都有单独的指示灯,以及左转待行区,这些道路规划对骑行也十分友好。



官塘,紧邻着人民公园,却比公园里还热闹。小时候我一直叫这里“老人街”,也不清楚出处,但这里的气质非常符合这个名字。这里是妈妈奶奶们的天堂,从衣服鞋子到床上用品、厨房用品,都很实惠,还能享受砍价的成就感。在这样的地方,一般都不缺好吃的,从各种米粉店、酸辣鸡爪、糖水店、酸嘢店到妈妈们最爱的油茶,应有尽有。





离人民公园不远,还有一家老南宁才知道的安北下菜市场。这里的新鲜蔬菜水果“平靓正”(价格实惠又好),市场环境也非常接地气儿。每次来到这里,必不可少的流程就是买菜、吃康哥老友粉、喝安北下咖啡、买农记的豆沙包和水晶包(用肥猪油和白糖混合的馅料)。



一听到安北下咖啡店老板和老板娘热情的招呼,就像来到好朋友的家里。老板把南宁的特色和旅游的经历融入咖啡与门店之中,搭配咖啡的花生或是猫耳朵都来自这个市场里的小店,让顾客在体感上真正进入南宁的生活之中。





从官塘出来,往南走一段路,就到了建政路。这条路上多是一些单位的“大院”,如今许多门店已经关门,只有到了晚上,在建政路尾的夜市将这里的氛围点燃。


不久前,一家独立书店在建政路的石化大院里开了新店。踏进大院,想起曾经家人住这里时常来探望的旧时光,走到大院深处,远远看到“凿光书店”的门牌,温暖宁静。


看到南宁开始出现独立书店,并且选书品味颇高,便会不自觉开心起来。走进书店内,不大的空间被书堆满,加上暖黄的灯光,放下手机变得轻而易举。即使是塑封的书,只要你想看,老板都会热情地拆开。



再继续往南走,在广西自治区图书馆的背后就是现在被称为咖啡一条街的新竹路,来过区图自习的人对新竹路都会特别的熟悉,也会知道这里的变化有多大。


这里曾经是20元无限续杯的咖啡店的天下(学生的自习室),如今已经是南宁各大本土咖啡店的地盘曾经吃饭的一条街没了,杂货店也没了,多了在路边晒太阳喝咖啡的人。





继续往南走,到了交叉路口向右走,就到了曾经开满了高档服装店的七星路。舒记就在七星路与中山路相邻的路口,整条路最舒服的就是绿荫如盖。不过曾经美食汇集的“生力军”没了,王府井商场也萧条了,不知道从何时起,多了一个花市,鲜花不算实惠,不过在“夹缝”中逛逛也是蛮有趣的。



水街从过去到现在都是老南宁美食的聚集地,之所以叫水街,是因为靠近邕江且地势低,在没建堤坝之前这里总是被洪水淹。


如今许多外地朋友也知道了水街的魅力,老友粉、生榨粉、粉饺、炒粉虫、芋头糕、糯米饭、糖水、酸嘢等等,一站式吃遍正宗的老南宁味道。


越往西走,时间越在倒退。南铁和新阳路是我重回南宁之前,很少去的地方,但这里的气质停留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那么的熟悉。因为去脆珊老友来到了新阳路,为了找丹吴老友和友缘老友粉店从新阳路走到了满满中药味的中尧路,水街也有着许多中药药材店,但老南宁人更喜欢来这边买药。这一带曾是南宁的“工业重地”,聚集了面粉厂、肉联厂、万力啤酒厂、罐头厂、制药厂......如今啥也没了。





从上海路往上走,穿过南宁火车站边上的地洞口,就来到了南铁的领地。这里也是汇集了美食的地方,但这里的布料市场更吸引我。


也许是很久没有从买布料开始准备自己的新衣服,一切是既熟悉又久远的影像,在一楼看着阿姨们精心挑选布料,在二楼看着裁缝制衣,想要从头开始做一件新衣服的念头开始升起。


要说南宁有什么特色,除了“吃”就是“绿”。不过从小沉浸在浓郁的绿色之中,并没有感知到,就像鱼离开水之前并不知道水的存在。小时候看到南宁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内心的疑惑大于惊喜:“这个程度就可以了吗?”


直到长期居住在北方之后,才意识到南宁真的无愧于“绿城”的称号,也才发现原来人真的很需要自然的滋养。南宁好像就一直充满着自然的能量,风吹树叶,多巴胺就掉落下来。





南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侯,这里的植物是只需要有土就能疯长的卷王,这里的植物们走的是狂野随性的路子。


据说南宁的行道树有800多种,印象中老城区最多的是榕树和扁桃树(果实的外形和味道与芒果极像),这两年回到南宁才注意到七星路是人面子树,建政路是香樟树,还有小叶榄仁、木棉花、大花紫薇等等。放慢脚步,细细观察路边的植物会感觉走进了巨型的公园。



虽然南宁的市花是朱槿花,但三角梅霸气外露,近几年人气暴涨。小时候觉得三角梅的玫红色浓艳俗气,最近才知道打开方式不对,原来三角梅有那么多颜色,看到天桥上簇拥的三角梅“花瀑”,才发现它的热情与浪漫。


如果让南宁本地人推荐玩的地方,你会看到一张皱着眉头的脸,然后缓缓地推荐了两个公园:南湖公园、青秀山。这是南宁人招待客人的流程之一,先进行一番拉练,洗洗眼睛、洗洗肺,把人遛累了,正好去吃饭。





南湖公园就像是南宁的中央公园,以长条形的南湖为中心,全长8公里多,四周是被高大树木遮盖的散步步道以及跑道,把亚热带园林风光浓缩其中。


南湖近几年经过改造后,比起“公园”这个称呼,更像一个扎根于城市的生态系统,浑然天成。生长在这里的榕树,许多是爷爷级别的古榕树,垂下来的根须像普通的树干一样粗,像极了《指环王》里的树人,感觉它们随时会活过来。



小时候觉得青秀山只是一个更大、植物种类更多的公园。如今已经不让车辆进入,可以选择步行或是乘坐游览车,它隐藏的气质忽而生动了起来。


沿着宽敞的路一直向上走,茂盛的树木提供充足的氧气,累了就停下来深深吸一口气,看看周围像森林一般的植被,瞬间就满电重启。青秀山里还有一条人更少的古道,在董泉附近,一路上都是原生态的景色,非常适合徒步爱好者。这里一年四季这里都有不同的花盛放,黄花风铃木、桃花、樱花等等,不定期还有各种花展,从东门进入直接进入各种花的海洋。当然还有直接去到观音禅寺烧香的香客,每到世界杯,克罗地亚国家队来观音禅寺烧香的事迹总会再拿出来说一遍。



除了公园,南宁本地人日常最喜欢散步的地方就是江边,如今邕江两岸已经建成舒适的小公园,还带有骑行道和跑道。从靠近邕江宾馆的一桥桥头下到江边, 便能看到仅存的一小段古城墙。城墙和老树“纠缠”在一起,历史感顺着树根蔓延开来。


沿着步道一直走,走过两座桥就会看到对岸有一座教堂,那是南宁老码头之一的亭子码头,老话说“先有亭子渡,后有南宁城”,这里曾经是当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转运中心,每周日的圩市也由此而来,延续至今。


作为南宁本地人,其实一直不知道该如何推荐南宁。“没什么特色”“不太好玩”一直是一部分本地人对南宁的评价。读书、工作十年再回来后,对南宁有了新的认识。2023年许多外省朋友来南宁看演唱会,惊呼怎么会有一个这么好吃又好玩的城市。也是通过这些热情的外地朋友,许多本地人才发现,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对于别人来说像宝藏一样值得炫耀。




策划 / 悦游编辑部

编辑 / Garcia

撰文 / 虫虫

图片提供 / 虫虫

版式设计 / CNT ARTRO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