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简单粗暴,便宜够用,俄罗斯设计的俄版JDAM好用不好用

晓非说 晓非说 2023-10-28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晓非说,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看一个国家自己研制的武器装备,有时候是能看出这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和战略的,因为多数情况下,就是要根据国家军事思想和战略,研究要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样的对手,以什么样的作战样式,打什么仗。
要打这样的仗,应该研制装备什么样的武器,才能给对方最大打击,能够给自己减小伤亡,这就是需求牵引。
反过来,装备技术也能影响军事思想和战略,比如一个国家会考虑如何用自己的领先技术发展新装备,去改变战场规则而非简单适应战场规则,去创造新的作战样式,把对方的装备体系淘汰掉,至少也要让对方在自己身后苦苦追赶疲于奔命,这是技术牵引了。
当然理想条件下,能够实现需求和技术双牵引,那是最好的。
所以通过观察其它国家的装备研制,能够看出各国都在考虑什么。
但是,之所以说“有时候“,是因为确实还有一些情况,某些国家的某些武器装备就是拍脑袋拍出来的,造出来一看,既不符合作战环境要求,也不能适应现代战争样式,连对手的基本技战术特点都没考虑。这其实就说明不是所有国家都有清晰的发展战略的。
装备设计和国家军事思想结合方面,苏联其实一直是做的非常好的。比如苏联一直就很清楚,武器装备是消耗品而非奢侈品,在关键性能上绝不放松,但是非关键需求上绝不追求冗余指标,要控制生产成本,比如在什么地方打螺栓,能让车辆整体强度最高,俄罗斯人要通过精密计算完成设计,但是我们也能看到俄罗斯军舰上有些部位就是简单粗暴堆砌焊接材料,只要结实就行,不需要精细加工。美国人搞反辐射导弹,希望一种导引头能够覆盖多种雷达的频率,俄罗斯的思维方式就给一种反辐射导弹配备多种导引头,每个导引头针对一个波段,设计生产简单了,就是任务规划的时候麻烦有点大。
这种思想一直在延续,所以虽然我们现在看到俄乌战争中,俄罗斯武器装备存在各种不足,体现了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但是我们还是能看到苏联军事思想仍然在发挥作用。
典型的例子,是俄罗斯最近使用了类似美国JDAM的滑翔制导炸弹。很多朋友都非常了解美国的JDAM,这种炸弹其实也是美国人图便宜的产物,用制导套件改造老式炸弹,能够以很低的成本,让航空兵在远离对方防空火力的位置上发起精确打击。
2002年的时候,俄罗斯才曾经展出过他们自己的炸弹改装套件,那时候的套件叫做MPK,就是简单通过按照滑翔弹翼,增加炸弹的飞行距离。二代产品开始安装惯导装置,能够飞行100多公里,并且提高了命中精度。三代产品加入了卫星制导,能飞50公里,精度控制在10米左右,后来还加了喷气发动机,差不多能飞100公里了。
这次俄乌战争,又出现了新的UMKP,U表示通用,意思就可以用在多种炸弹上。能够看得出来,UMPK的思路是参考了美国的JDAM,但是这种俄罗斯版的JDAM,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更彻底。
刚刚看到俄罗斯这种炸弹改造套件的时候,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大国生产的制导武器。材料和焊接工艺非常凑合,看上去还不如国内一些马口铁小作坊做的。
不过俄乌战场的应用情况证明,这些看上去工艺很糟糕,甚至一开始被怀疑是不是只能滑翔,无法精确制导的炸弹对俄罗斯空天军帮助很大,乌克兰方面通过炸弹残骸分析,证明了这些改装套件上有俄罗斯自己生产的,有一定抗干扰能力的GPS和格洛纳斯卫星导航接收,能让俄罗斯空天军在更安全的地方投弹并且准确命中目标,所以这些炸弹已经是乌克兰方面很担心的问题了。
根据乌方统计,俄军每天能投掷30多枚这种500公斤制导炸弹,这个数量其实不大,俄罗斯最需要的就是扩大这种炸弹的产能,那么只要对命中精度影响不大,那就没必要在焊接工艺上浪费时间和成本,焊缝难看点就难看点吧。
这些套件基本上造出来就会马上投入使用,所以表面上连涂料都不用涂,能省就省的地方,一分钱都不用多花。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是很适合长期消耗的。
当然,这里也有俄罗斯的无奈,因为是临时设计仓促生产,所以现在确实还有其它性能问题,比如加装套件后炸弹超重,原来挂架可能承受不住,会偶尔在飞行中意外脱落,曾经因为这种脱落误炸过俄罗斯境内的建筑,飞行距离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70公里。
但是俄罗斯为了满足战场需求,先解决有无问题更重要,这种性能或者质量缺陷暂时也只能接受了。卫星导航设备虽然是俄罗斯自己造的,但是里面的芯片基本是依赖进口的,如果西方加强这方面的控制和制裁,那么后续生产会不会受影响,就看俄罗斯有什么解决渠道了。
其实各国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有其道理,我们观察战争进程,能够从中汲取双方经验,让我们自己找准武器装备性能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点,是最重要的。


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