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枚:17小时(下)

阿斗的梦 阿斗凿墙 2023-12-11
题图:10月4日晨,我们仨于和县镇淮楼前。

作者:一枚

你去,去寻那与我的振动数相同的人
你去,去寻那与我的燃烧点相等的人

-题记(郭沫若,《女神》序曲

‍一枚:17小时(上)


8、风吹沙家, 22:00,开饭, 昨日重来🎵

也许是因为相聚的激动?等到这么晚才吃晚饭,我居然一点也没觉得饿。若湘在路上驱车数小时,也留着肚子来跟我们见面再吃。所以,当满满一大桌饭菜摆上桌的时候,我们仨都知道,这一顿,估计是要吃到凌晨了。

如此的相聚,岂可没有酒?她们俩喝红酒,我早早请风吹沙帮我冰了青岛啤酒,此刻,举杯,开怀,畅饮!

在园地群里邀请大家上线同饮。可惜我们都这个饭点实在是有点太晚了,不少人都已经睡了。但是,还是有好几位,连了线。


在美国东部的景山,是我几年前一起在亲子沟通群里学习非暴力沟通时认识的朋友。三年多前日记接力的时候,哈佛博士后、物理学家的他在每天我编辑好文章最后发布前的几分钟帮我迅速校对,并写了《唐僧师徒话方方日记海外版》的接力编外文。擅长沟通和倾听的他,更是我那段没日没夜压力巨大的几个月里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持。

平时,我在美国西部的加州,他在美国东部,一东一西,跨越3小时的时区,我们俩认识好几年了,到今天还没见过面呢。因为时差的关系,我在和县的这一夜,正是美东的他的白天,在家里上班的他,上了线,拿来了酒,与我们举杯。

在北京的老稻,一直自诩《没有人比我更懂方方日记》,在三年前,把六十篇日记和六十篇接力,连带着方方的专访、交代、关于系列,以及一些优秀的评论文章,都汇集成册, 整理制作成了一本名为《封城记》的电子书。自诩为“王阳明门下走狗,汪曾祺门下走狗,齐白石门下走狗,罗大佑门下走狗”的他,善于骑墙,经常被群友们开玩笑也不恼。春天的时候我去北京,他和他的弟弟南野两个人抱着吉他给我们一群人弹唱了一首接一首,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兄弟共同弹唱的《恋曲80》,还有他跟红珍笑语嫣然弹唱的“如梦如烟的往事”,那真是一个充满美好记忆的春夜。

在湖北黄冈的竹林大哥上线晃了一小会儿就不见了,这位在三年前的接力中喊出“方方如果坐大牢我也去陪她”的检察官,幽默风趣又理性,一直是我打心眼里尊重的人。春天的时候我在武汉的三五醇酒店的聚餐中与他见了一面,谢谢竹林大哥当时大老远赶到武汉去见我,可惜来去匆匆,都没有来得及多聊一会儿就又告别。这次在视频连线上看到他露脸出镜,虽然短暂,也是很高兴。

在安徽的海风老师也在视频上露了一小脸——他正在厦门旅行呢, 那会儿已经准备入睡了,但仍然穿着背心,赤着胳膊,与我们”坦诚相见“了一小会儿,哈哈。后来,他关了视频,还连线了好一阵,按他的话,听”三大女侠风生谈笑“。

还有在辽宁锦州的若水医生,也是已经躺被窝了,坚决不肯打开镜头,但是仍然”进入看了相聚又分手的热烈气氛“,哈哈。

还有刚送完江老师夫妇回酒店休息,第二天凌晨还要起来送客人乘坐高铁的在浙江瑞安的阿米尔夫妇,笑脸盈盈。

我们这一拨人啊,天南海北,本来素不相识,只为三年前因着支持方方老师走到了一起,成为园丁,一起耕耘一枚园地,因文字的相知而灵魂相吸,线上,线下,时空不能阻隔我们心灵的贴近。

我和若湘、风吹沙一杯接一杯,对着屏幕,与他们碰杯。干!留下笑语一片。每次一饮而尽后,我都还会把杯子倒过来给他们看——幸好杯子不大,就这样一杯杯喝下,只觉有点醺醺然,却也并无醉意。

我们起着哄,要老稻给我们弹唱一首歌。网络那头的老稻抵不住,最后投降了,给我们清唱了一首《Yesterday Once More 昨日重来》。

后来,老稻又给我们发来了他和园地读者海云共同合作演唱的“海盗组合”《昨日重来》给我们下酒,一打开,着实是惊艳到了我!


当线上的朋友们都一个个下线去睡觉后,我和若湘、风吹沙三人,就这样如老稻所说,以他和海云《昨日重来》的歌声下酒,喝着,聊着,关于三年前我们如何走到了一起,关于这三年里的一个个故事,一次次经历和感悟……仿佛昨日重来,又仿佛,我们从那时候开始,就一直像这样,深夜里相守,相依。

夜色越来越深,后来我们喝到聊到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还舍不得散去。当终于上床去睡的时候,我在群里发了当夜的最后一条微信:

3:04am, 上床!


9、 风吹沙家,7:24am, 出发

梦里不知身是客。

和若湘同床共眠的这一夜我睡得香甜。前一夜难得的纵饮让我的大脑晕晕乎乎,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好像做了一夜的梦,6点多醒来的时候却什么都不记得了,只听到窗外传来一声声:“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

我以为她俩肯定还在睡呢,还在想,我要不要换上跑步的衣服到昨天那5公里的大湖边先去跑一圈?睁眼一看,床上已经没人了,她俩比我更早都起来啦。

前一夜如此疯狂过的我们,这一刻似乎还都清醒。若湘回酒店去取车并接她妈妈——感谢风吹沙的女儿前一夜在妈妈和两位阿姨纵饮相聚的时候,先送若湘的妈妈回酒店休息了;我和风吹沙,把大包小包拎到小区外面附近找个地方等若湘来接我们去吃早饭,然后去逛一下和州古城。

我们仨提着大包小包下楼走在风吹沙小区的时候,我在背后看着她俩的身影笑:像不像是来走亲戚参加婚礼的?哈哈。


10、和县一中, 7:35am, 等若湘,关于信仰

我和风吹沙在和县一中门口等若湘。

和县一中这个名字,我从小就耳熟能详。因为我父亲在教育局工作,那时候,和县和我们县同属于巢湖地区,爸爸经常会提起。和县一中,是我们地区几所著名的中学之一。

我请风吹沙给我在和县一中前拍一张,我要发给爸爸看。


风吹沙给我拍照的样子帅极了!我太喜欢了,赶紧也抓拍了一张正在拍我的她:


这张照片,后来发在群里,被侯川老师大为称赞。我心中颇为得意。

与一中合影“到此一游”后,在静悄悄的大门前,我们俩继续前一天关于信仰与科学的讨论。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吗?那些不可知的力量是什么呢?科学能够解释所有的未知吗?

亲爱的风吹沙,我也经历过你的迷惘,我对信仰的探索比一般人长很多,足足有十年,我也永远似乎都有问不完的问题,而且有的问题还很尖锐,甚至可能“冒犯”——感谢我身边的基督徒朋友们总是如此包容我,直到有一天,我恍然明白,我和祂根本就不在一个维度上, 我的问题是不可能问完的。我要完全读懂圣经,等到所有的问题都得到解答了才会去信,这个期待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2018年4月,带着未知,我决心跨出了这一步,心中顿感平安了很多。之前不明白的不少问题后来都慢慢得到了解答,虽然同时,又会有更多的问题涌现出来。但是我已经不焦虑了,因为我知道,祂需要我了解的,会引导我去了解。

望着风吹沙诚恳的脸,我心中有感动升起。搂着她的肩,我们一起向上天祷告祈求,请开启我们的心,擦亮我们的眼,让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见脚前的灯和路上的光,并沿着那灯和光前行。

11、和县,8:10am, 尹记生煎

昨夜吃到凌晨三点,肚子完全不饿,但是风吹沙说,既然来到了和县,怎么也要去吃顿和县的早餐。

若湘的车子带着阿姨开来接了我们俩后, 风吹沙就带我们去吃当地有名的“尹记生煎”。

小店不大,但是干干净净。里面熙熙攘攘,挤满了来吃早餐的当地人。

已经找不到空桌子了,让我非常感动的是, 一个本地的小伙子独坐一桌,看到我们这一群“外来客”,立即主动起身,把桌子让给来我们。向他致谢,他只是谦和地笑,让我对和县人的好感更是倍增。

生煎好吃,豆浆和小菜也都喜欢极了!尤其是那个豆浆里,有着打豆腐留下的清香,余味袅袅,我跟若湘都很喜欢。

来,举起豆浆杯,我们再次,干杯!


12、 和县,8:45am, 古街镇淮楼

美美地吃了一顿早餐,风吹沙带我们去看和县古街。

说实话,我奔赴和县这一趟,是为了人——起先是为了看风吹沙,后来又加上看若湘,有了昨夜与她们的彻夜相聚,我已经是完全满足了,至于什么游览名胜古迹,对我完全不重要。再说了,和县离我的家乡那么近,就是个小县城而已,又能有什么新奇呢?我心底并没有什么期待。

没想到,我大错特错了!风吹沙的家乡和县,真的是惊喜到了我。


大清早,古街上没有多少人,干净清爽。当顺着中轴线一路走到那个清代的镇淮楼的时候,我没想到,与我家乡近在咫尺的和县,还有着保存这么完整的的古城楼!走在城楼下,一块块古青砖上刻着当年督造的知府的名字“罗锡畴督造”,以及造城楼的时间“光绪辛卯春”。


我们赶时间,走马观花而过,沿着中轴线,继续走,又看到一个威武的父子同科的牌楼,旁边是一口古井。再往前,远远地看到一个牌楼上写着三个字,我纳闷地想,怎么写着”北京大“?走近一看,忍不住哈哈大笑,原来人家从右到左,清清楚楚,明明写的是“大京兆”好不好?😂


沿着中轴线的古建筑,两旁都是商铺。一家店铺前,一个女人正在安静地择青菜,几只母鸡在她身边啄食,这样的画面,让我恍然如入桃源。


中轴线的尽头是一座桥。桥下杨柳依依,风吹沙告诉我们,这河,叫得胜河,是长江的支流。那一片杨柳依依处是桃花坞。而桥对面,远远斜斜地,是和县著名的文昌塔——风吹沙说,这是明朝万历年间1600年建的, 一共有七层,被百度称之为“中国的斜塔”。

著名的刘禹锡的陋室还在中轴线的另外一端,我们沿着中轴线往回走的时候,风吹沙说,这些城楼啊,石板路啊,高高低低,小时候我们就在下面跑着玩,也完全不觉得有什么。

我想象着少年的风吹沙和她的小伙伴们在镇淮楼的石板路上追逐奔跑玩耍的样子,觉得历史在这群孩子们的奔跑中,传递延续了。

路边看到街边一家店铺的大门上,蓝底白字,挂着个牌子写着, ”我在和县很想你”。

前几天大哥哥就告诉我,这是最近的一句流行语。我举起手机去拍下这个牌子,发现自己穿着橘色上衣举着手机拍照的身影,也正好被店铺的玻璃门给映衬出来了。我越看越喜欢。

亲爱的人,我在和县很想你,我在和县很想你们。


13、和县,9:44am, 陋室

穿过蓟门和文庙,终于,风吹沙带我们来到了我们此行来参观的最重要的景点:陋室公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的这篇《陋室铭》,我是打小在语文课本上读到后就背得滚瓜烂熟。只是居然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原来这陋室离我的故乡如此之近,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风吹沙说, 唐代诗人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屡次被贬,在和州刺史任上写下的这篇著名的《陋室铭》——我后来查了一下,那是公元824-826年。距离现在已经是1200年的历史。在这片故土上,动辄,就是千年的历史,果然不虚。

陋室要穿过一个小院才可以进去,小院里有两棵树,看着似乎有年头了。是香樟树。陋室前的碑,好像还是柳公权所书?陋室旁边的小屋里, 有多少年朝代以来的书法大家们书写的《陋室铭》。

好玩的是一间小屋里还摆着一架古琴,可能是为了对应《陋室铭》中的那句”可以调素琴“?

因为我们家先生素爱弹古琴,我特意拍了这张照片发给他看,没想到先生立即说,琴摆错了!经他指点之后我才发现,在我们家,琴轸,也就是宽的那头,都是悬空在摆桌子右侧外面的。我到网上去查了一下,也都说务必要将古琴的轸子置于琴桌右侧桌外约10公分之内,万不可将琴轸放在琴桌上。而陋室里的古琴,琴轸整个都在桌子上了,好像确实摆错了。

哈,回头要请风吹沙去给陋室公园的管理人员提个醒,给纠正过来。


我们仨在陋室前的台阶上的这张合影,我后来越看越喜欢:我和若湘一白一橘坐在台阶上搂着笑着,风吹沙穿着她的条形黑白上衣,肩上搭着她的紫色外套,抱着肩就在旁边那样随随意意笑着站着。背景里,是绿树的枝荫,绿意盈盈,掩映着陋室的灰黛色瓦檐。

我们脸上的笑容,有一种似乎穿越了历史的明媚气息。


14、和县,10:09am, 街头

因为答应了巢湖的老舅中午之前赶到吃午饭,我最迟需要10点离开和县。紧赶慢赶,10点赶回了不远处停车的地方,在我上出租车之前,我们仨搂着,笑着,留下这最后一张在和县的合影自拍。


从前一天傍晚17点风吹沙在巢湖东站接到我,到这一刻离开,整整17个小时的相聚。我们争分夺秒地尽情享受了每一分钟,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

说走就走,尽情享受,没有留下遗憾。


15、侯川老师的诗词助兴:

之前,就在我和风吹沙刚刚在巢湖东站相聚的时候, 园地作者侯川老师在群里分享了他为阿米尔和江棋生老师在瑞安的相聚即兴写的的两首七律,如下:

金秋时节,江徐二先生于江南高情雅聚,岂能无诗,兹冒昧赋得七律二首,以助雅兴,亦博诸位群友一笑。

侯川《为江徐二先生雅聚感赋》
 

秋日携妻远道行,
轻装静气目光明。
桌前挥臂身姿健,
室内舞拍球技精。
会友江南风景胜,
谈天村社道心诚。
高山流水感人意,
举首长天雁阵鸣。
 

暮年姜太数风流,
不老黄忠斩夏侯。
眼下古稀腰脚健,
当初少壮品行优。
久怀公义忧时事,
多有宏文叹九州。
庚子因缘常忆念,
感君从来不服周。

我读了,好喜欢!尤其喜欢这两句:暮年姜太数风流,不老黄忠斩夏侯。当时我就在在群里问侯川老师, 那我们在和县的相聚呢?❤️我们也要诗词助兴啊。

侯川老师回复说, 多发美照视频,肯定能找到灵感。😂

果然,一诺千金,17小时后,在我离开和县开往巢湖的出租车上,侯川老师为我们和县相聚的词也写出来了:
 
《少年游·为一枚省亲会友作》
 
南国水乡秋色美,更美数红颜。团聚快意,至亲康泰,红叶遍青山。
 
金风一路来和县,意态甚悠闲。铮铮女史,举杯陋室,情义满人间。
 
其实我和风吹沙所在的安徽中部也算不上“南国”了,叶子也还都没有红。😂 不过, 侯川老师人在甘肃,对他来说,确实够南了。:) “省亲”和“铮铮女史”不敢,但是“探友”和“情义”却是真。尤喜欢最后那一句:

举杯陋室,情义满人间。

是啊,有了这满人间的情义,无论在哪里,我们都会闪亮,陋室也生辉!

后记:

这篇17小时(下), 我断断续续写了十来天。

此刻,我已经再次告别的故乡的亲人和朋友们,正在台北的桃园机场等候转机回旧金山,在登机口附近一家好吃的台湾小吃店前的小桌上,写完这最后的部分。

我知道自己一旦回到美国,一定就又像是上了弦的陀螺,回到每天忙碌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当初是我跟风吹沙和若湘约稿,说好了我们三个人一人写一篇的,她俩都很快写出来了,我想,无论如何,我也要守诺,不能让我的这个(下)就此没影了。所以,哪怕匆匆,哪怕不完美,也要把它写完,为自己,以及现场和云端参与了相聚的朋友们,留下一段文字的记忆。

即将登机的此刻,我想引用在纽约的高伐林老师在读了园地在浙江瑞安的作者阿米尔与江棋生老师夫妇相聚的文章后的一段话,作为这17小时的收尾——

……字里行间,让我感动,我感受到作者的单纯、真诚,感受到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具体落实到对那位无畏地追求自由者的崇敬),令人动容。最后一句,写得真好:“只为那一抹自由的风,只为保存这一段美好的记忆。”

更让我感动的是,文中反映出当今年轻一代,也正在集结——“酒逢知己千杯少”!

我下意识地就与我们年轻时做比较:年轻的我们也是天南海北到处寻访朋友,像《诗经·伐木》中说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记得大四的暑假,我从黑龙江、吉林、北京、上海、杭州、定海(舟山群岛),再回到武汉……游历了一个半月,结识了无数早已神交的朋友。

那时我们的集结点是共同爱好——诗歌,文学,却很少关注、很少警觉到价值观的分野已经开始发轫;而现在你们新一拨人有了很大的进步,你们更重视的是思想的合拍、情感的共鸣,于是通过一枚园地连结起无数志同道合者、情投意合者,令人羡慕!

我想起郭沫若《女神》的序中两句(郭被诟病,但我们不必因人废言),是我们的写照,也是我们的心愿——

你去,去寻那与我的振动数相同的人;
你去,去寻那与我的燃烧点相等的人


“你去,去寻那与我的振动数相同的人;你去,去寻那与我的燃烧点相等的人!”我还是第一次读到郭沫若的这两句诗。一下子就拨动了我的心弦。我们为什么要如此疯狂,17小时奔赴去看望园地的作者?正是因为,是去寻那与我的振动数相同的人,去寻那与我的燃烧点相等的人。

和高伐林老师一样, 我也是不赞许郭的为人,但是不妨碍我喜欢他的这两句。

谢谢高伐林老师,我愿意把这两句话,也赠给园地在五湖四海的作者和读者们,愿我们有更多这样的相聚, 彼此相知,在暗夜里同行——

我们去,去寻那与我的振动数相同的人;
我们去,去寻那与我的燃烧点相等的人!

(一枚, 2023年10月15日19:10 完稿于台北桃园机场C4登机口)



这是风吹沙那天一边带我们玩一边拍摄的部分视频,我给编辑了一下加上了字幕,也带感兴趣的朋友跟着风吹沙的解说,去美丽的和州看一看!


相关链接:

风吹沙:一场说走就走的奔赴
若湘:那些女性教我的事
一枚:17小时(上)
一枚:三十四年后,我飞回家乡陪父母过中秋
一枚:亲爱的大哥哥,今天生日快乐

‍【作者简介】一枚:安徽人在北美,两个孩子的母亲。一枚园地耕耘者。



聆听良知,坦鸣心声。
我手写我心。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往期精选 :


阿米尔:一场因“抄袭”而引起的相聚
红珍:万福红珍(10月13日)
黄裕生:以巴冲突,文明不会输给野蛮
黄裕生:他们的任性与凶恶,超出了我的想象
暗箱操作“拍卖”民企矿山,铜陵市中院“吃相”太难看
张从文:环行宫家岛
阿米尔:一场因“抄袭”而引起的相聚
仔仔:毛杰厅长的胆识与魄力,让我看到河南教育的希望
朱健国:华盛顿纪念碑内壁上的文言文石碑
红珍:我爱你,不是因为你爱我(10月1日)
我住长江头:愿与山海共秋色 不负情深月一轮
吟诗作赋:短诗六首
一枚:亲爱的大哥哥,今天生日快乐
放之:中秋将至,思念我今年离去的亲人们
黄裕生:这个世界有没有多余的声音?
苍须:涿州救灾,爱是劫后余生的种子
红珍:目前最难受的一天(9月22日)
代唯止:樹人囚
默子:《废墟(外四首)》
翦侠:拍案还惊奇
耕夫:四十多年来,一直萦绕于我心的一个人
呼斯楞 | 我看蒋万安
楞楞:童家娃娃的病
仔仔:再说医疗反腐风暴
仔仔:说说医疗反腐风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