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教师转岗&跳槽成功的第1步:放弃幻想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老踏科研联盟 Author 老踏


注: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作者老踏


跳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权衡考虑的因素和变量都非常复杂,而且不管怎样选择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总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比较而言,转岗的难度要小很多,但终究也是有代价的。


如果我们在转岗或跳槽的时候意识不到这一点,期待可以江湖再见、华丽转身,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因为自己对代价的评估不足而付出更大的代价。


这篇推文,我们就来聊聊代价问题,以及如何面对这种代价。



1


其实说起来,我还是有点资格来谈这个问题的。


在我过往的职业生涯中,经历过三次转岗和两次跳槽。


三次转岗:


第一次是从一所中专学校的基础科专职思政课教师转岗到学生科/团委(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成为负责学生舍务管理和社团活动管理的干事,兼任思政课教师;


第二次是从学生科/团委转岗到招生就业办公室任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招生就业相关工作,兼任思政课教师;


第三次是这所中专学校被整体并入地方本科学院,我从招生就业办公室转岗到该学院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专职“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


两次跳槽:


第一次是从地方本科学院跳槽去了省会城市的省属重点大学;


第二次是从省属重点大学跳槽来到了省外的“四方共建”全国重点大学。


记得在电影《天空之眼》里有一句台词:“永远不要对军人说,他不知道战争的代价。”套用这个句式我也想说,永远不要对高校教师说,他不知道转岗/跳槽的代价。那么,都有哪些代价呢?让我分别说说。



2


转岗的代价,主要来自“适应新岗位”。


转岗,顾名思义也就是从一个岗位转换到另一个岗位。


这里需要面对的更多是来自工作性质、形式和内容变化所带来的陌生感,考验的是我们适应新岗位要求的能力。


以我为例,我从基础科转岗到学生科/团委,工作性质的变化主要是从专职教师变成兼职教师,学生舍务管理和社团活动成为我新岗位工作的重点。工作形式的变化主要包括以前不必坐班,现在需要坐班;以前是上白班,现在每周至少三天需要去学生宿舍值夜班。


工作内容的变化就更明显了,以前是备课讲课批作业批试卷,现在这些工作还在做,但更多时间精力是用来检查宿舍卫生、约谈违纪学生、通知学生班任、向科长请示汇报以及为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提供指导、服务和监督。


与此相联系,还派生出一系列改变,比如:


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精力明显减少了;


和科室领导同事、相关科室领导同事的接触和交往,和学生、和违纪学生、和学生干部、和学生班任接触的频次和时长明显增加了;


参加各种“应酬”、出席各种“活动”的频次明显增加了等等。


这些改变都是代价,也是考验,需要尽快熟悉、尽量适应。



3


跳槽的代价之“摆脱旧单位”。


跳槽,简单来讲也就是从一个单位离职,去另一个单位入职。对于我们高校青年教师而言,跳槽也就是从一所高校去了另一所高校。


一般而言,这种跳槽的工作性质、形式和内容其实没什么变化,都还是教学、科研和带学生而已。让我们付出代价的,一个是从原单位离职,另一个是适应新的环境。


还是以我为例,我跳槽过两次,两次从原单位离职的代价都不算小。


第一次跳槽前后耗时一个多月,每天打卡一样去校长shuji的办公室门口徘徊等待,托熟人拉关系,缴上了部分违约金,LD终于给签字了。


除此之外还有次生的代价,我一个人跑到距家乡2000公里的省会城市住进了学校提供的青年单身公寓,媳妇和女儿则留在家乡。


第二次跳槽耗时就更久。我从五月初拿到商调函去找学院LD、人力资源处的LD和校LD,一直跑到放了暑假,期间还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冲突,赔上了数额惊人的违约金,总算得以脱身。



4


跳槽的代价之“适应新环境”。


其实入职单位的环境还是很容易适应的,毕竟工作性质、形式和内容都差不多。主要的代价来自购买住房、装修以及搬家。


我跳槽的这两次都在入职单位所在城市购买了住房然后装修,装修之后又去购买家具电器,再折腾搬家。


第二次跳槽之后的搬家规模空前、工程浩大,因为我们是从家乡和家乡所在的省会城市两个地方搬到现在的城市。现在的城市距我家乡1500多公里,距省会城市700多公里。


而在这次团聚之前,女儿的成长过程之中偶尔缺少母亲的陪伴,长期缺少父亲的陪伴,她自己也不得不在省会读幼儿园,回家乡读小学,到三年级的时候又转学来到现在的城市读书。


至今我还记得女儿问我的那句话,那是在我们一家三口一电梯、一电梯上上下下地往房间里搬运我们从千里之外开车拉过来的居家用品时,7岁的她站在电梯门口问我的。她说:“爸呀,咱们不会再去其他地方了吧?”


是的,这些都是代价。


我相信让任何一位当事人来评判自己跳槽的是非对错、成败好坏,他都会百感交集、感慨万千。跳槽既能收获利好也要承担代价,尤其要对代价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无论如何,一套冷静客观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会让我们看清跳槽的本质,而真实场景之下的具体跳槽过程,则会帮我们理解世态炎凉,懂得真情可贵。


最后我想说的是,转岗一般是被动的,不得已而为之,但因祸得福,变被动为主动的机会其实一直都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这些经历中收获成长。


如果确实不喜欢转岗后的工作性质、形式和内容,退一步讲,我们也可以默默积蓄力量,为跳槽做好准备。


比较而言,跳槽一般是在向善向好,主动而为之,但如果处理不好、操作不当,也可能好事变坏事。


转岗和跳槽作为高校教师向上发展的重要事件,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谨慎行动。



5


好,让我总结一下。


凡事皆有代价。高校教师在决定转岗或跳槽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代价”问题,并把它纳入转岗或跳槽的成本收益分析之中进行评估。


对于转岗而言,它的代价主要来自“适应新岗位”,面对的是来自工作性质、形式和内容变化所带来的陌生感,考验的是适应新岗位要求的能力;对于跳槽而言,代价则主要来自“摆脱旧单位”和“适应新环境”两个方面。


转岗和跳槽是高校教师向上发展的重要事件,需要认真对待、谨慎行动。


如果这篇推文对你有所启发,欢迎你能把它分享给有需要的小伙伴,并且告诉他们:职业精进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战!


来源:老踏科研联盟
责编:Yolanda
审核:叶紫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欢迎投稿,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

延伸阅读

“逆向跳槽”,高校人才流动呈现新气象

辅导员读博后,转岗专任教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