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路自信的内在机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路自信的内在机理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道路自信的文化根基,同时也承载着提升道路自信的时代使命。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充斥着各种文化病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克服和破除这些文化病垢的精神利剑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路自信,

1)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夯实道路自信的文化基础;
2)贯彻“双创”发展战略,增强道路自信的文化动力;
3)秉持开放包容理念,扩大道路自信的文化空间。

关键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道路自信内在机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是坚定道路自信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被实践不断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更是承载着悠久绵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条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1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路自信的契合性成为广泛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明晰并且解决好这个重大命题,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增强道路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就要全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路自信的可行性、现实性和实践性,深刻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路自信的内在机理。



一、智慧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道路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先贤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凝结,有着极其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和现实影响力。自信是国家、民族、政党对于自身价值、信念、文化积极肯定的态度。中国道路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的选择,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选择,不是偶然的突发的,而是由中国独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基因所影响的,是植根于中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土壤所进行的理性抉择和制度变迁的结果。”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实践方式和精神品格涵养道路自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提升道路自信的价值观念


第一,“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从《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道德经》中的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从《孟子·尽心下》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荀子·大略》中的“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从《管子·牧民》中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到西汉贾谊提出的“夫民者,万世之本也”,这些古训都旨在告诫统治者在做决定时应从民意出发,以民为本。从古至今中国历代思想家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和契合性。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即人民性,人民立场是其最根本的立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3中国道路就是践行“以民为本”发展理念的结果。“中国道路的成功选择,根本因素就在于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融合人民的智慧;中国道路的不断拓展,根本动力就在于高度重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中国道路的最重大价值,就在于这是一条能够造福人民、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之路。”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民本思想新的时代内涵,使中国道路得到人民的充分认同。


第二,“尚和合,求大同”的发展理念。


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著称于世。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强调“礼”是手段,“和”是目的。《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里的“中和”并不是调和主义,而是“因中致和”与“和而不同”。《古今贤文》中提到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反映出“和合”的最终目标是和谐共生。“和合”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现已成为中国道路发展中独特的政治文化基因。近代以来经过战争洗礼的中华民族,对和平有着不懈的追求,也倍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顺应时代潮流是大趋势,任何“国强必霸”的企图都是妄想,任何单边主义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和平、交流、合作、发展才是应势之举。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致力于为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5我们对和平发展道路的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6。正是因为这种自信和自觉,中国积极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提升道路自信的实践方式


第一,“不日新者必日退”的实践动力。


创新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风霜所孕育出的宝贵思想,追求自我革新是古人早已明晰的实践方式。《易传·系辞上》中有“日新之谓盛德”。《诗经》中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礼记·大学》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北宋程颐指出:“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在古人看来,只有不断革故鼎新,才能达到至善之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创新理念,通过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创新能力仍然不强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中华民族创新思想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实事求是”的实践方法。


“实事求是”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求实精神的一个重要范畴。班固讲到“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里的实事求是指做学问时要充分占有资料,得出符合事实的结论。“实事求是”也是儒家倡导的实践方式,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出创新性的阐释,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此后,“实事求是”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并贯穿于党全部工作的始终。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破浪前行,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实事求是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重要法宝。实践表明,中国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继续胜利前进,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即不断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际,赋予其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提升道路自信的精神品格


第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周易·乾卦》中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表现为力求进步、不断革新、发愤图强、永不停息,是流淌在我们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永不断流的精神血液。《周易·坤卦》还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是一种博大宽厚的表现,体现为宽以待人、和谐共处、包容万物、海纳百川。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一直彰显着“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在其鼓舞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开启了新时期,进入了新世纪,站上了新起点,迈入了新时代。40多年的艰苦奋斗,使我们这个国家、民族、政党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8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不断乘风破浪,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使中国道路行稳致远。


第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是中国古人治国理政的智慧。将“安不忘危”的意识由个人上升到国家治理,认为身家性命和江山社稷得以保全和持续的关键在于时时刻刻保持头脑清醒,不能有高枕无忧之思,不能有安逸享乐之举。“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9历史上,凡是安不忘危和夙兴夜寐的明君,国家都能兴盛;凡是贪图享乐和骄奢淫逸的昏君,国家最终灭亡。中国共产党深知“居安思危”的重要性,毛泽东在全国胜利前夕,就告诫全党要提防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邓小平也一直强调,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进入新时代,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以全球化视野来看,机会与风险挑战并存,中国虽前景光明但也是面临众多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10百余年党史深刻表明,忧患意识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丰富的历史经验,我们是从忧患中诞生、从忧患中成长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更是赋予其时代新义,只有务本务实、把握全局、坚持底线思维,不断增强驾驭风险和挑战的本领,才能在中国道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二、现实要求:应对和消除道路自信的文化垢症


道路自信,顾名思义就是对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并选择的道路的认同和坚守。从广义看,道路自信包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的革命道路、改造道路和建设道路的自信;从狭义看,道路自信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本文的道路自信是指狭义上的道路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中国道路自信。但是,在“两个大局”交互作用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道路自信也遭受着各种不良文化的冲击,需要进一步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予以应对和消除。


(一)应对和消除文化复古主义的现实要求


文化复古主义就是文化复古势力极力推崇的复古思潮和运动。文化复古主义的流行并不是简单的思想形态,而是带有很强政治目的的社会运动。文化复古主义从近代以来就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目前文化复古主义也成为阻碍中国道路不断前行的思想病垢。倡导这种思潮的人主张尊孔复儒,认为儒学是匡时济世之学,不仅主张“儒化”当代中国,而且主张“儒化”当代世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处于所有文化的前列,对于中国及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都能够解决,人类文化的危机只能靠中国的传统文化”11。这种极力推崇儒家思想的文化复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东方文化中心主义,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大势不符,与中国道路的文化精神不符。时下的国学热中,文化复古主义思潮有抬头的迹象。


从外在表现看,就是“尊孔读经”。封建社会的“尊孔读经”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手段,当然是要反对的。近代以来,一些文化保守主义者借“尊孔读经”对抗马克思主义,拒斥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属于道统层面的文化复古主义,同样是需要反对的,因为它主张一切向后看,将中国文化与人类文明发展割裂开来,无法更好地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尊孔读经”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应当受到应有的尊重,经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应该予以认真阅读。问题是“尊孔读经”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那种以古为出发点,认为今不如古、一切向后看的文化复古式做法是不合时宜的,是历史的倒退,必须止步。以今作为立足点,努力做到古为今用,一切向前看,这种文化创新的态度是需要大力提倡的。可见,彻底划清文化复古和文化创新的界限,对于克服文化复古思潮对道路自信的影响至关重要。我们要高度警惕复古式“尊孔读经”的沉渣泛起,给中国道路的正常前行制造新的障碍。


从内在表现看,就是儒家马克思主义。儒家马克思主义就是把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并列起来,甚至用儒家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这属于政统层面的文化复古主义。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是主流意识形态,但是近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形态的变化,儒家思想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基础不复存在,其退场是历史的必然,因此用儒家思想代替马克思主义是痴人说梦。儒家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以儒反马”,诬称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异族文化”,造成了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断裂和民族精神根基的缺失”,使中国失去安身立命之本,精神彻底丧失,誓要“儒化”当代中国,这是彻底的政治复古主义;有“以儒化马”,虽然表面并不直接反对马克思主义,但是由于强调用儒家思想化马克思主义,最终必然走上反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有“崇儒淡马”,即把孔子和马克思截然对立起来。12这些表现形式虽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政治复古主义,都会对中国道路自信产生方向性的不良影响。


总之,无论是道统层面还是政统层面的复古主义,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经济政治发展等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都会弱化我们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各种复古主义想通过重建一个所谓的“儒家中国”来满足社会需求和解决社会矛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作用,但由于没有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积极的扬弃,反而声称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破坏性的革命学说,实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开历史倒车的反动思潮。因此,抵制文化复古主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不仅是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关键,而且也是提升道路自信的前提。


(二)应对和消除文化虚无主义的现实要求


近代以来,文化虚无主义一直不绝于耳。进入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在全球化不断发展和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以更加隐秘和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各种形式的文化虚无主义充斥整个社会,企图通过娱乐、庸俗的方式扭曲人民的价值判断,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干扰中国道路的正常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13当前,文化虚无主义不仅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传统”进行虚无,而且体现在对革命文化的“小传统”进行虚无。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虚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大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动力。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在不忘本来中开辟未来,在善于继承中更好创新。但是,文化虚无主义把未来与本来、创新与继承割裂开来,经常发表带有明显偏见的极端论断,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导致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断裂。新文化运动后期出现“打倒孔家店”的极端运动,片面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予以打倒;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西化论”极力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当前,文化虚无主义形式上表现为片面地夸大传统文化的落后性,借以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在实质上表现为否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性,甚至否定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脉络,认为它是一种非历史性的存在或者是一种异己的存在,将其排除在人类文明进程之外或作为西方文化的附庸。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虚无切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中华民族丢掉“根”与“魂”,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对革命文化的虚无。革命文化属于“小传统”,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宝贵财富,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巨大精神宝库,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一些文化虚无主义者以“评价多元化”为名,以寻找“历史真相”为幌子,以所谓的“细节性史料”为依据,刻意抹黑英雄人物,造成诸多不良影响。比如,有人说“狼牙山五壮士”是逃兵,火烧邱少云违背人体生理学,黄继光是摔倒凑巧堵的枪眼,董存瑞炸药包被人贴了双面胶,等等。这些言论反映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通过把革命历史“碎片化”和“娱乐化”,进而歪曲革命历史、消解革命经典、解构革命文化,最终到达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共谋,公然挑战全社会道德底线和中华民族的底线,其危害不可小觑。


总之,和文化复古主义一样,文化虚无主义夸大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目的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根基”14,不仅歪曲中华传统文化,也阻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更给中国道路自信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就成为提升道路自信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应对和消除文化主体性迷失的现实要求


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是任何国家和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都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无论是文化复古主义还是文化虚无主义,在处理这个关系时都走向上极端化的道路,造成传统与现代的断裂,最终难免导致文化主体性的迷失。文化主体性的迷失是当下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其对道路自信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当前,文化主体性迷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市场经济建设中文化主体性迷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为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超越了自然经济和传统的计划经济,而且超越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没有彻底摆脱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但是又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有利于个人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民主、法制、公平、平等、竞争观念,同时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弘扬。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也有负面影响。比如市场经济容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等不良思想,甚至产生崇洋媚外的文化心理,最终导致民族文化主体性迷失。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中国道路前进过程中,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最大努力把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小。


二是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主体性迷失。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处于数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两个大局”的交互作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国际条件。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必然促进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给我们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资源,同时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另一方面,由于西方国家搞文化霸权主义,对我国进行“普世价值”的渗透,影响甚至威胁我国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同时极大地侵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使一些人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当前,一些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一切向西看,这更加快了我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丧失。这也是一个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我们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回民族文化的自我,以有效应对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和平演变”和渗透。


总之,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和国家失去了文化的自我意识,谈不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谈不上对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当前,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到底能够给世界提供什么?这是我们必须予以回答的现实问题。毫无疑问,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那些跨越时空的具有永恒魅力的东西奉献给世界,这是我们以文化自信提升道路自信的实质性问题。



三、实践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路自信的多维向度


文化关乎民族命脉,道路关乎国运兴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道路持久前行的文化根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路自信,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理性对待传统文化,贯彻“双创”发展战略,秉持开放包容理念。


(一)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夯实道路自信的文化基础


理性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既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又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做到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就是对待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理性态度,我们不仅要知道我们民族文化的过去,而且要知道我们民族文化的现在和未来;我们不仅要知道我们民族文化的优势,而且要知道我们民族文化的劣势。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更应该像毛泽东指出的要古为今用,今天的“用”主要就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服务于中国道路的发展,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道路自信,说到底就是一种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15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路自信,根本在于提升文化自信和增强文化自觉,没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道路自信就缺少灵魂支撑,民族复兴就缺少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道路自信、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核心问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就是教训,各种改良主义和资产阶级革命都无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除了没有正确革命纲领和没有认识到正确的革命阶级外,就是摒弃了中华民族千年来形成的文化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更是实现革命胜利的精神力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中国共产党不断保持自身文化生命力,不断从中华文化宝库中汲取能量,实现了革命的胜利,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符合国情、民情、世情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有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16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滋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是培育文化自信的宝库。文化自信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滋养下与道路自信休戚与共,成为应对与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各种思想与文化问题的尖刀,成为提升道路自信不可缺少的原生因子。


(二)贯彻“双创”发展战略,增强道路自信的文化动力


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推动中国道路不断向前,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这就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变为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相契合的当代的中国文化。而达到这一要求必须与时代需求并行,与自身发展需要相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母体,源失河枯。“一种文化的活力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在何种程度上吸收传统,再铸传统。当然,传统的惯性也可能变成阻碍历史前进的重负,问题在于要正确对待传统。”17因此,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实践和时代要求出发,在继承中发展,同时更要在发展中继承,建立与我国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即“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18。创新性发展即“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19。二者虽侧重点不同,但又相互影响、相互贯通。前者强调用现代形式与手段来继承和发展文化,后者则注重在前者基础上,在现实需求上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但不管是创造性转化还是创新性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坚定道路自信提供文化力量和文化资源。而且,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路自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迸发强大的现代活力,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和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发展与完善的精神支柱,必然要通过贯彻“双创”发展战略,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使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时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丰富、充实和发展。同时,通过贯彻“双创”发展战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在提升道路自信的过程中表现文化气力和文化底色,彰显文化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秉持开放包容理念,扩大道路自信的文化空间


优秀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学习和借鉴不同国家和民族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这样才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国内来看,当前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指导下,辩证地吸纳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实现三种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相互割裂或者是相互对立,因为那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在一定程度上延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由大国发展为强国是历史的必然,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大国必须有大国的形象,强国必须有强国的胸怀。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文明互鉴,希望通过交流互鉴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文明,为人类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华文明绵延千年,不仅要薪火相传,更要与时俱进,引领世界发展。“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20这条道路是开放的道路、发展的道路、互利共赢的道路。“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中华民族历来讲义,提升道路自信关键也在于义。而义的体现就在于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兼收并蓄”的理念,同世界各国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共解世界难题,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强调民族性并不是鼓吹自身排斥其他国家的文明,而是要在比较中、批判中、交流中,使民族性能够不断同时代发展并行,在与时代的变奏中唱出时代的最强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必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1因此,既要立足当代,背靠传统,也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同时尊重世界各国文明,在不断学习中获得更大进步。总之,只有尊重文化多样性,只有与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交流借鉴,中国道路才能走得更加坚定,世界才能可持续发展和丰富多彩,人类文明才能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注释略



相关阅读


作者简介:张兴毅,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苏星鸿,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基金:甘肃省教育厅优秀研究生“创新之星”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2022CXZX—587)的研究成果;2022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2022YB067)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2(02)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