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研究

其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华文化底蕴

相关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路自信的内在机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重大论断的几点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华传统素朴唯物论之契合点探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体系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性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研究准确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溯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守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历史定位的学理思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对“三大规律”认识新的飞跃本文作者:俞娟、施保国,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年5月31日
其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体系

相关阅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体系哲学还是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贯性”的三个基本问题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化建构与时代化表达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守正创新论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论“守正创新”视野中的“两个结合”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创新”的价值论探析“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坚持守正创新是总书记思想的精髓要义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守正创新关于守正创新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在“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中守正创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意蕴与内在逻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逻辑和根本遵循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守正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金钥匙”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发展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这一立场观点方法彰显新时代守正创新的鲜明气象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论述摘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论述摘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论述摘编“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论述摘编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立场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特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方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视野“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义科学把握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全面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核心意涵“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守正创新论“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创新人民日报理论版18篇文章!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2023年5月28日
其他

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逻辑和根本遵循

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逻辑和根本遵循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历史。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制胜密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逻辑和根本遵循。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守正创新;内在逻辑;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系列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守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实践马克思主义真理、揭示马克思主义真理和笃行马克思主义真理,“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①。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理论创造,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内涵新发展,并使其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一、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成功密码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的真理性,因为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的发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848年《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纲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但是,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难发现,即使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停留在理论的原点上固步自封,而是根据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形势的发展不断推动着自身理论的发展。就拿《宣言》来说,在其发表25年后的1872年,恩格斯在撰写德文版序言时即明确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②恩格斯特别强调,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的巨大发展和工人阶级政党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巴黎公社的实践经验,因此就《宣言》而言,“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工人阶级革命的理论始终是立足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从理论上揭示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而且亲身参与到工人阶级政党的创立及其领导的革命实践中,因而他们能够及时把握时代和革命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地指导革命,进而推进理论的守正创新。首先,开放性和发展性是社会科学理论永葆生机活力的基本要求。就理论的一般分类而言,它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两大类。与自然科学理论志于揭示自然界的绝对认识(真理)不同,社会科学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区别,主要是由这两大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对象性质的本质差异决定的。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鲜明的客观性、逻辑性和普遍真理性,而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的主观世界及其同客观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具有强烈的主观性、预判性和相对真理性。因此,社会科学得到的认识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而具有真理性,往往会因为时代变迁和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人们的实践和思维能力的提升而变迁。历史已经证明,那些从一开始即宣称自己的理论是“终结真理”的,最后都在历史和事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ä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④人们应该在实践中,也只能在实践中证明自己认识的真理性。因此,作为人类认识结晶的社会科学理论,其生成后绝不应该是一潭死水,而应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其对认识对象真理性的揭示只能是一个由一个接一个的相对真理构成,并不断接近绝对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其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就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终极理论,而是一再强调必须随时随地的“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成、发展过程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对待自己的理论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他们从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实际上,他们自己就是这方面的表率。正如《宣言》开篇描述的那样,作为伟大思想家的马克思,在他那个时代不仅没有得到统治阶层的厚待,反而同其创造的“共产主义的幽灵”一样,被各个国家的统治者驱逐,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一刻也没有阻滞马克思对于新理论的探索。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过程,虽然马克思早在高中毕业时就立下了“为人类而工作”的宏愿,但是他在博士期间更多地受到了青年黑格尔派(主要是鲍威尔和柯本)的影响,这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一文中有明显表现。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序言里直接宣称: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①“全部‘现象学’的目的就是要证明自我意识是唯一的、无所不包的实在。”②马克思对“自我意识”和“自由”的推崇表明他这一时期还是站在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立场上思考哲学问题的。通览全文可以发现,马克思虽然盛赞“伊壁鸠鲁是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③,但是他对于“自由”的理解已经异于伊壁鸠鲁,并且这点差异在其后得到持续强化,这就为马克思对黑格尔、鲍威尔等人,甚至是对自己以前认为是“真理”的唯心主义发起批判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决意要直面和变革现实生活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任职《莱茵报》时,就发表了一系列政论文章,特别是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等文章中明确反对书报检查制度,主张废除书报检查,实行新闻、报刊出版自由;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莫泽尔记者的辩护》等文章中,不仅从政治和法律上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而且公开地站在了贫民一边,捍卫贫民利益。正是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开始萌发的人民主体思想④表明“马克思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⑤在这一阶段,马克思的政论基本还多是从政治和法律角度出发的,还没有从物质利益层面的支撑,因而还不够彻底。马克思后来回忆:“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⑥马克思在关于莱茵省林木盗窃法和地产析分的论战中意识到自己的理论认识和实际知识已经不足以回应他对于改变现实的关切。为了解决现实斗争中的“苦恼的疑问”,马克思“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⑦,着手进行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以系统研究现实历史的规律。1845年,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唯物史观”概念。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剩余价值一起,为马克思批判继承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辩证地审视人、社会、自然和思维,引领马克思在对以往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变革中提出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进而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活动和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48年《宣言》宣示的“两个必然”,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但是,即便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后的7版序言中,根据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状况不断地发展着《宣言》中的思想。通过简单回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所以能够区别于以往社会科学理论家而与时俱进地推动自己的理论发展,其根本就在于他们亲身参与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是实践的理论家。也正是在具体而丰富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使他们认识并一再强调:“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⑧“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①“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②最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作坚决斗争,并在斗争中推动自身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反资本主义的坚定立场和斗争精神,使这些国家的统治者极度恐慌,因此,他们采取各种手段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进行打压、迫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进行诋毁、污蔑。同时,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始终伴随着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同资本主义和各种错误思潮的坚决斗争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自不必赘述,而他们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而且在斗争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1848年,欧洲爆发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身其中,无产阶级在这场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这次运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却进入全盛时期,无产阶级队伍也日渐壮大,且两者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也日益尖锐,而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国工人运动的国际联合成为可能。但是,“运动本身的理论性质在整个欧洲,即在群众中间,实际上还是很模糊的”。③为了消除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巴枯宁主义、工联主义等其他社会主义思潮在工人中的影响,有效地领导和推进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密切关注并热切指导无产阶级运动实践,并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先后出版了《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论住宅问题》《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册)》《资本论(第1卷)》等一系列理论著作,为国际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1864年,国际工人运动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马克思、恩格斯同国际工人运动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作坚决斗争,坚定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在“第一国际”中指导地位。恩格斯后来回忆说:“成立国际是为了用工人阶级的真正的战斗组织来代替那些社会主义的或半社会主义的宗派。”④经过斗争,“第一国际”内的无政府主义、机会主义等错误思潮被抵制,马克思、恩格斯倡导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逐渐成为“第一国际”的组织指导思想。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发展者和维护者。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恩格斯、列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世界工人运动的发展不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一是恩格斯继续编辑出版《资本论》等“马克思的真正著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整体呈现及后人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卓越的文献整理工作;二是根据个人斗争实践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如通过对原始社会的研究,揭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实质等问题;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意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原理,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三是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和各种资本主义意识流派的代表人物,如杜林,洛贝尔斯图及阿基尔·洛里亚和保尔·巴尔特等进行论战,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有力地批驳了他们的错误思想观点,捍卫、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宁在同“第二国际”伯恩斯坦修正主义作坚决斗争的同时,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了由马克思的“多国同时胜利论”向“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的转变,为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从理论和实践上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和创新。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推动自身理论创新发展的同时,必须要警惕那些别有用心的、曲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错误观点。如伯恩斯坦把马克思、恩格斯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看成是“修正”的过程,特别是他把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丰富、发展看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当时也是修正主义者,他们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上所见到过的最大的修正主义者”,①伯恩斯坦的这个观点得到了柯尔施、利·拉贝兹、利希特海姆、施泰格等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追随。他们不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再强调的“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②。而是把恩格斯看作“第一个修正主义者”,把列宁等关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特别是俄国的革命理论也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但是,很显然,伯恩斯坦等人不懂得辩证法,进而不懂得理论创新同“修正主义”的本质差异,不懂得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是生硬地裁剪、阉割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才不无讽刺地指出:“关于这种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③二、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守正创新的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④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的先进分子一旦掌握马克思主义,便把它视为改造中国的思想利器。他们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建中国共产党,并旗帜鲜明地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就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因此,还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建党先驱李大钊、毛泽东等即提出了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就必须使之“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⑤“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⑥的思想,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大幕。中国共产党创立后,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以马克思主义原理、立场、方法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问题,并不断把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实践经验进行提炼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又具备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一部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史。所谓“守正”,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动摇。所谓“创新”,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⑦。中国共产党人就是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典范。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在探索与成功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它不仅同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情况不同,而且同列宁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情况也不相同。因此,如何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立足中国革命实际,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就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建党之初,党集中力量领导和发动工人运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在共产国际的主导下实现了同国民党的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及其造成的全国范围内的革命声势,极大地改变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版图。但是,随着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党被迫拿起“枪杆子”,开展土地革命,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在最初的革命设想和尝试中,党依然是想走苏联式的先占领城市,后占领农村,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而中国的国情不允许这样,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失败也证明苏联式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要革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革命理论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守无产阶级革命的立场、原则、方法,另一方面又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创新革命道路、革命方式。毛泽东、方志敏等党的早期革命领导人对此作出了积极探索,并先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①,成功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对于这条“新”道路,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进行了初步阐发,特别是在《反对本本主义》一书中,他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②的思想。遵义会议对毛泽东在党内和军队中领导权的实际确立,不仅表明毛泽东代表的正确路线正式得到了全党的认可,而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实践论》《矛盾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分析了党内发生“左”、右倾错误的思想方法论根源,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等的提出和批判教条主义等错误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因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活的”“香的”的制胜密码,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号召全党同志要做实事求是的模范。此后,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党的理论工作者艾思奇、杨松、何干之、范文澜等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意义、性质、方法、地位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哲学、史学、文艺理论、教育学等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证;党的其他领导人如张闻天、刘少奇、王稼祥等也通过文章、演讲等形式确认和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七大正式把毛泽东思想这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确立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在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及时调整社会主义革命策略,适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创造性地在中国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通过“和平赎买”变革所有制的设想,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提出“以苏为鉴”,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实际“第二次结合”的重大转变。应该说这个转变是正确的和必要的,既坚守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又着力把握中国实际。党的八大就是在这一正确理论指导下准确地研判了国情及面临的主要矛盾,科学地制定了符合实际需要的路线方针政策。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运用于中国实践的重大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守正创新的典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基本国情,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走自己的路”,创造性地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涉及国家根本制度,如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方面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则规定,在发展方向上坚守了共产主义等;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立足中国发展的实际及所处的历史方位,在涉及发展的具体体制、机制上进行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如根据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党及时总结经验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又先后形成了新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命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形势发展正经历百年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变乱交织”和不确定性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和最大考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成为亟待回答的时代大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科学研判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就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而且就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鲜明主张,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贯通、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的融通,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正如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深刻影响和改变当时及其后的世界一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已经深刻改变和发展了中国,而且也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就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和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②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③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源于那个时代,但又超越那个时代。只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工人阶级还在受剥削和压迫,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因为这一理论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④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本国实践的时候,一定要立足本国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既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在同本国实践结合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在这一点上,中国共产党无疑是最成功的典范。三、在“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本土化(在中国就是中国化)才能落实生根,只有时代化才能深得人心。“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⑤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⑥首先,“两个结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路径,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核心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中国的问题,明确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结合”推进到“两个结合”,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认识的深化,而且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①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本方向及贯穿其中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等是正确的,而马克思主义在各个国家的具体运用则必须要同这个国家的具体实际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发展史也证明,要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照搬马克思主义词句肯定不行,必须把贯穿其中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百年来,是毛泽东思想这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功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功地接续回答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其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以结合的理论指导实践。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在“两个结合”的持续推进中不断创新,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向世界展现了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这一创新是不断汇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智慧的必然结果,是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滋养的必然结果。其次,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同新时代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已经充分证明,其科学性和真理性源自于实践,源自于同中国具体实际与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具体实际,不是背诵马克思主义词句,更不是裁剪中国实践,而是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问题,并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②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实践。党的二十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又一次集成”,③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以更宽广的世界视野、更深邃的历史眼光、更透彻的理论自觉审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发展的实践基础、现实需要和历史机遇,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回答中国之治、中国之路、中国之理的根本问题中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再次,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厚滋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之所以能够实现中国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包含的世界观、价值观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呈现样态都具有“中国的特性”和“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④当前,中国的国情已经发生了新变化,中国文化也呈现出了新样态。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贯通起来,不断发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群众基础。最后,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处理好“两个结合”之间的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植根于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经由历史实践得出来的根本结论。“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脱离“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陷于僵化,泯灭生机;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水中花、镜中月,就会失去根和魂,同样会泯灭生机。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它不仅体现了历时性和现时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而且体现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新时代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分析、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并在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党的二十大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的新概括,“既基于历史经验总结、又立足当前实践需要、更着眼未来长远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表达,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注释略相关阅读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守正创新论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论“守正创新”视野中的“两个结合”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创新”的价值论探析“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坚持守正创新是总书记思想的精髓要义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守正创新关于守正创新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在“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中守正创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意蕴与内在逻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守正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金钥匙”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发展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这一立场观点方法彰显新时代守正创新的鲜明气象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论述摘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论述摘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论述摘编“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论述摘编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立场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特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方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视野“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义科学把握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全面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核心意涵“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守正创新论“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创新人民日报理论版18篇文章!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守正创新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守正创新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备鲜明的守正创新特质。“守正”体现在坚守马克思主义正经、科学社会主义正道、无产阶级先锋队正气、为人民服务正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根,保持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传承。“创新”体现在理论、实践、制度和文化方面进行了许多原创性的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重新阐释,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守正创新因其世界观意蕴、方法论意义,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处处闪耀着守正创新的光芒,其不仅毫不动摇地坚守着马克思主义正经、科学社会主义正道、无产阶级先锋队正气、为人民服务正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根,还与时俱进地在理论、实践、制度和文化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原创性的贡献。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守正”“守正”的基本含义即坚持真理、坚持正道,这里“坚持”是行为准则,“真理”“正道”是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把“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坚持守正创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分析整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可以清晰地看出,“守正”一直是它的鲜明特征。(一)守“正经”:坚信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就因其自身的真理性科学性而深深扎根于人类历史进程之中。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当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更是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威力,成为人类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并取得辉煌成就的过程,其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判断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坚持唯物史观,坚信资本主义克服不了自身的根本矛盾而必然要走向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行动的根本准则;坚持奋斗精神,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积极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坚持革命理想,坚决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等等,始终以求真务实精神保持着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2]8“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3](二)守“正道”: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4]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5]新时代以来,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走自己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好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要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6]59(三)守“正气”:坚定立党为公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是一个地大、人多、历史悠久的大国。崇尚圣贤,见贤思齐,修齐治平,养浩然之气,注重培养和依靠一批胸怀天下、风格高尚的“士人”治国,是辉煌历史所留下的宝贵经验。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勇担大任,以追求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为指导思想,立志代表劳苦大众,与一切剥削压迫和不平等做斗争,以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苦难辉煌,百炼成钢,最终被历史和人民选择成为全民族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强起来的历史契机,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中华民族能够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最为根本的原因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完善,受市场经济冲击,一些党员尤其是部分领导干部思想滑坡,出现了人民痛恨的腐败现象,影响了党的形象。再加上国门打开以后,西方国家“政党政治”“西式民主”等不符合我国历史和国情的思想,严重扰乱了民心。针对这些现象,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坚决惩治腐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并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实践教育活动,树正气、杀歪风,扭转党员形象,凝聚党心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分析苏东剧变教训后,旗帜鲜明地指出,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没有党的领导,国家就会解体,人民就会遭大难。[7]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8]318(四)守“正义”: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民本”思想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有无数的“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思想,如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贵君轻”和荀子的“君舟民水”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宗旨,并始终如一地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4;“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10]10,11;“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1]17;“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2]14。这些论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把人民性看作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其坚持人民是生动的群体,而不是抽象的概念;主张人民是有血有肉的,是创造财富、创造历史的主人。这种人民观,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明确了党作为人民主心骨带领人民积极实现自身主体地位的根本途径,是人民能真正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将党与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9]368。党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与人民水乳交融,血浓于水,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人民是党做工作、干事业的最大底气,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14]73(五)守“正根”: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并且使之保留并传承下去。如果抛弃自己的文化,就会失去精神支撑,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以来我国曾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辱,加上一些人长期对西方文化的吹捧,导致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不自信,文化自卑感严重。甚至有些人以西方后现代主义为指针,大搞历史虚无主义,肆意丑化中华文明,认为中华文明是落后的“黄土文明”,不适应现代化生产模式,应该完全丢掉。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华文明的污蔑。他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根、文明之源。[16]10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把文化建设提到重要地位,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文化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17]4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明确提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指出,“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14]67。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创新”创新是人们为了发展,运用已知条件,突破旧有思维定式或常规戒律,进行某种新颖、独特的发现或实践,从而产生出更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政党。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锐意进取、大胆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实践、制度和文化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一)理论创新:对科学社会主义内涵有了“新”理解从文字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的“新时代”指明了这一思想的历史方位,它清晰地表明社会主义是发展的、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中国特色”表述了这一思想的基本形态,突出了社会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不存在定于一尊的标准模板;而“社会主义”则是这一思想的鲜明底色,表明了这一思想理论的本质特征。1.“新时代”的意蕴具体而深刻“新时代”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新时代是一个必须要积极奋斗的时代。它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近几年,以新材料、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始露端倪,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剧烈竞争使我国各项发展都正面临着新的客观情势;世界经济出现逆全球化、民粹主义兴起引起西方各国政治撕裂,使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产生许多不确定因素;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我国还面临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中等收入陷阱”等考验。这些都决定了在新时代必须保持初心继续奋斗。2.“中国特色”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回顾历史,党的十二大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大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用法所表达的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强调的是共性中的个性,主要突出我国社会主义模式与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模式的不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把中国的历史经验、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进一步融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中,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成熟,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这一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的认识:首先,从时代的角度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也是新时代最主要的特征。同时,这个矛盾变化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这个实际,因此今后的工作都必须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其次,从实践的角度强调历史使命,共产党人要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的富裕幸福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积极作为。这就要求在接下来的实践中继续努力进取、大胆开拓,并结合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不断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最后,从文化的角度认识“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2]2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要从完整意义上、完全形态上与中华文明融合发展。3.“社会主义”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时代和国情的角度,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坚持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人民满意、生命至上作为评判工作的根本准则。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指出党在国家发展和建设中的绝对核心地位,并在加强党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下,提出“两个维护”“四个意识”,使全体党员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社会主义目的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胸怀天下的视野,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当前实际相结合,在积极发展自己的同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开放包容、全面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大业,为创造人类未来美好社会贡献方法智慧。4.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化建构与时代化表达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化建构与时代化表达摘要: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接过了发展与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重任。如何根据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无产阶级运动的新发展,对马克思和他共同创立的理论体系进行进一步梳理、充实、调整和优化,从而完成体系化建构与时代化表达,成为恩格斯面临的重大课题。晚年恩格斯首先完成了对马克思生前部分著作的整理、出版和传播,并实现了对唯物史观新的重大发现,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骨架”。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补充延展以及与非马克思主义展开论战,丰富了“肌体”。通过提出垄断理论并在革命实践中再解读再运用“两个决不会”等理论,系统化完整化国家与阶级理论,创新与突破阶级斗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自我检验、自我发展与自我超越,活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形象”。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化建构与时代化表达的过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无产阶级中和世界范围内传播奠定了文化、理论和思想基础。关键词:恩格斯晚年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化;时代化从1883年马克思逝世到1895年恩格斯与世长辞,学术界称之为恩格斯的晚年时期。这一时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垄断组织开始出现,并开始慢慢取代自由竞争。与此同时,马克思逝世后“所形成的空白”对他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理论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危机。恩格斯在晚年密切注视和研究这些新变化,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化建构与时代化表达这一工作之中。通过对马克思诸多未完成和未面世之作文本的整理、出版,亲自撰写大量理论著作,同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歪曲化的马克思主义等思潮做论战与斗争,对马克思原有著作再版、作序、注释以及书信交往等形式,坚定维护了马克思主义完整性、时代性、纯洁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在革命实践中,恩格斯成为了这一历史时期“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1。一、在整理、传播与新著中搭起体系化建构与时代化表达的“骨架”恩格斯晚年的中心工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并结合时代的发展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基于论战需要,恩格斯在稍早前著作《反杜林论》中建构了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社会主义三大板块,无意之间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化建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接续研究,实现了对唯物史观新的重大发现,进一步加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骨架”。(一)完成了对马克思遗作的整理以及出版和传播马克思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著作与通信,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但马克思还来不及对这些著作系统整理、对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建构就匆匆离世,还有大量著作被尘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传播与发展造成巨大危机。恩格斯敏锐感受到了“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晚年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对马克思著作的抢救性整理、出版和传播之中。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化建构以《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整理、编辑及出版为核心。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毅然中断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耗费将近十年的时间对《资本论》进行梳理、架构以及补写。同时,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恩格斯还在正文的相应地方添加注释、附件进行补充,使正文的论证更加严谨和完整,实现了理论体系的系统化。同时,恩格斯也阐明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与新趋势,保证理论体系与时俱进。恩格斯还花费巨大精力整理马克思留下的手稿、书信、笔记、文件和书报杂志,并通过他的老朋友和老同志从巴黎、柏林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旧报刊以及马克思朋友的家中搜集马克思的遗作、手稿尤其是早期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文献来源。19世纪90年代初,《资本论》的整理与编辑工作基本结束后,恩格斯就开始着手筹备出版马克思的全集和他自己的著作。在近乎苛刻的保持马克思著作原汁原味,强调“要么完整无损、一字不改,要么根本不印”2的同时,恩格斯指出:“我倒是有一个计划:把马克思和我的小文章以全集形式重新献给读者,并且不是陆续分册出版,而是一下子出齐若干卷。”3在这里,恩格斯尤为强调要以全集的形式,完整性、系统性、一次性出版,全景式将他和马克思的理论成果呈现给人们,否则他认为“这样读书不能使读者有任何收获,这种支离破碎的阅读只会使人莫名其妙”4。在保持马克思著作尽快出版、完整出版的同时,也竭力保证原生性,注重“所出的书应当是马克思的真正著作”5,为人们整体性、原汁原味认识马克思主义提供文本基础与文化基石。这是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系统化建构与时代化表达的第一步,也是根本前提。(二)实现了对唯物史观新的重大发现在整理和出版马克思著作文本的同时,恩格斯晚年也继续从事理论创作。通过《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若干著名的历史唯物主义通信和书信,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体表现为三大理论创新。第一,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概括了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他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6围绕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唯物与唯心主义之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社会发展史与自然发展史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发展的动力体系与动力机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社会发展原理、经济基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等一系列规律也就无比明确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此,恩格斯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补充、充实和独创性的发展。第二,恩格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原始社会发生、发展、消亡的进程以及进入文明社会的过程开展了详尽描绘和严谨论证,并就人类社会中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两种生产模式进行了研究与阐释,认为这两种生产构成统一的社会生产过程。深刻地揭示出家庭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婚姻、家庭如何受约于它所存在的社会,同时又给予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以巨大影响。第三,恩格斯提出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点。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力量,是伴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然而由于它本身具有的、即它一经获得便逐渐向前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它又对生产的条件和进程发生反作用”7。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前提下,恩格斯强调“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8。这里强调“决定性作用”但排除唯一性。他认为经济因素并非仅有因素,“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9。据此,恩格斯不仅有力回击了“经济决定论”“经济唯物主义”“历史自动论”等论调,还藉此对唯物史观进行了进一步细化与深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时代感与系统化更为彰显。二、在补充、阐释与论战中丰富体系化建构与时代化表达的“肌体”阐释和论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强大生命力的两大基因,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的基本理论品质。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阴险歪曲,处心积虑地掀起一股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浊浪10,恩格斯坚决的拿起补充、阐释与论战三大武器,同资产阶级“理论家”们对马克思的恶意中伤、污蔑、诽谤,以及无产阶级内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歪曲等做了大量的斗争,并通过再版序言、注释以及大量的书信对马克思早期的理论进行时代化解读和补充,对部分概念进行明晰、重释和修订,丰富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肌体”。(一)在对马克思遗作的补充阐释中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性恩格斯在晚年以序言、注释以及大量书信等形式修补、重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力图使体系化建构与时代化表达更加严谨和完备。围绕《资本论》《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重要著作,晚年恩格斯与其他学者进行了大量书信和通讯往来,与欧美各国的同志和朋友用十余种语言沟通和交流,开展深入的理论探讨。当中既包括他们对部分著作结构和阐释表述方法的构思及解释,也含括了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及观点的阐发、修改和补充,有关《资本论》的书信甚至描述了其创作、编辑和出版过程的一些重要史实,因而成为认识、理解和运用相关理论的重要参考。威·李卜克内西就曾经称赞到:“恩格斯的书信往往都是科学论文,是政治和经济学方面的指南。”11恩格斯同时还加快校订他和马克思著作的译本。根据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尤其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以序言、跋等形式对以前的观点进行修补。例如在1888年《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对无产阶级的注解中指出,“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12,成为至今人们定义无产阶级概念的主要理论依据。又比如恩格斯晚年根据《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新结论,将《共产党宣言》中“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的论断补充为“有文字可考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使得这一表述更加严谨。这些补充和完善已经与马克思原来的论著融为一体,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断自我调适、自我完善、自我深化的最好见证,更直观的体现了恩格斯所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深刻变化,由此带来学术和理论上认识的新调整,体现着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严谨、细致至近乎苛刻的态度,成为今天我们研究时完整、准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资料。(二)在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论战中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性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趋势已然势不可挡、愈发明显,随之而来的是欧美各国政治经济生活层出不穷的新现象。当时马克思显然已经没有办法进行研究和解释。与此同时,马克思逝世后留下大量著作,尽管他有过将这些著作整理出版的计划,但最终未能实现。因此这些著作散见于他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所写的各种文章、论文、书评和报刊文摘中,没有留下一个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这给各式各样的非、歪、假、半、伪马克思主义通过钻营取巧粉墨登场留下了空间。一方面,资产阶级所豢养的“文丐”们认为马克思的逝世让锐利的论战笔锋成为历史,于是开启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恶意中伤、诽谤、歪曲,一时间“剽窃论”“捏造论”等论调,以及歪曲、伪造马克思的文章和断章取义等各种手段悉数登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原意本意造成危害。例如,资产阶级理论派造谣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抄袭了约翰·卡贝·洛贝尔图斯的理论。英国资产阶级教授塞德莱·泰勒还出版《我和卡尔·马克思的论战》,诽谤马克思在起草第一国际成立宣言中捏造引文,妄图玷污马克思的形象和声望。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内部“右倾”机会主义、“议会迷”“改良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庸俗化、歪曲化等思潮也不断涌现。包括拉萨尔主义影响下“反动的一帮”理论、“青年派”相关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教条化的倾向等思潮先后出现出没,他们借口出现新情况,否定和歪曲马克思的理论。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恩格斯紧密结合各国工人政党和工人运动的斗争实际,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其他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先后撰写了《卡尔·马克思的逝世》《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法兰西内战〉导言》《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等著作,发表《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克思生前著作,在有力回击各种对马克思的谣言、污蔑和攻击的同时,集中论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国家理论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这一过程中,恩格斯提出了“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3的重要论断,生动形象的诠释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品质中最为突出的特色——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引导后继者们不断根据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时代化表达。三、在检验、发展与超越中活化体系化建构与时代化表达的“形象”恩格斯晚年面对的是一个剧烈变化的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剧变表现在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稳定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力逐渐向垄断阶段过渡三个方面。他以深邃的目光密切关注和研究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和他创立的思想体系,并创立了一些新的理论,交织成为逻辑严密、触及面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活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化建构与时代化表达的“形象”。(一)检验:垄断理论的提出与“两个决不会”理论的再解读再运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阶段过渡。恩格斯敏锐的观察和注意到这一情况,广泛而深刻的分析了这一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新现象以及新问题,进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恩格斯认为,首先自由竞争将被垄断所代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完全合乎资本主义生产规律的过程”14。其次,垄断组织在工业部门中出现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发生的重大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金融垄断资本的出现是帝国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因而总的说来支配着货币贸易的生产,有一部分就为货币贸易所直接支配,这样货币贸易对于生产的反作用就变得更为厉害而复杂了”15。再次,恩格斯在对股份公司与垄断组织进行认真考察分析之后,发现那些原本自己亲自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资本家逐渐转至幕后,通过资本对企业进行控制;企业的董事和股东们则演变为食利者,通过剪息票获取利益;企业的日常运营与维持则逐渐转到领工资的职业经理人手中。整体而言,资本家对社会来说已然成为“多余的社会阶级”,已经从一个进步的阶级变成反动的阶级。最后,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演变过程中,英国和法国的工业发展速度逐渐减慢,美国、德国、日本发展迅速,资本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过去更加突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将不可避免的到来。尽管如此,恩格斯也清醒的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生命线可能会因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到来而大为延长,从而改变了资本主义会迅速崩溃的观点。恩格斯认为:“旧的资产阶级社会还可以继续存在一段时间,直到外来的冲击使这座腐朽的大厦倒塌为止。这样一座腐朽陈旧的建筑物,即使它实际上已经坏掉,但如果风平浪静,也还可以支撑数十年。”16恩格斯认为,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因生产力的进步、物质条件的改善以及资产阶级统治方式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一方面表现在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原始积累中的野蛮掠夺也成为历史,工人极端贫困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过去因为大批量的农民与小手工业者破产、失去生产资料,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引发剧烈动荡的局面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出现。人们甚至对周期性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逐渐习以为常并无奈接受。另一方面,无产阶级长期以来的反抗和革命活动也让资产阶级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他们的力量,并且这种力量正在不断壮大的事实,资产阶级“日益清楚地了解到:没有工人阶级的帮助,资产阶级永远不能取得对国家的完全的社会统治和政治统治。这样,两个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就逐渐改变了。”17资产阶级逐渐开始认可、遵守并自愿推广工厂法。工联因为能够成为在工人中间传播健康的经济学说的有用工具,因此而得到格外“宠爱”和保护。甚至罢工活动也成为向政府要价的工具而被资产阶级加以利用。“而十分可怕的人民宪章,实质上已经成了那些直到最近还在反对它的工厂主们自己的政治纲领。取消选举资格限制和秘密投票现在已经成为法律。”18尤其是垄断阶段到来后资本和企业规模的集中,企业雇佣工人数量大大增加,提高了无产阶级反抗时资产阶级的对抗成本和镇压成本,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得不偿失,因此在不改变资本主义本质的前提下作了一定的让步,对普选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作了不损害资产阶级利益的妥协和让渡。“几天以前结束的议会选举向两个官方的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清楚地表明,今后他们对第三个政党即工人政党不能置之不理了。”19恩格斯认为,正是工业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提高了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使得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命活力进一步提高,这种现象正好应验了“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0的“两个决不会”理论。除此之外,恩格斯根据“两个决不会”理论的分析,认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过了社会动荡而进入相对稳定、和平发展的时期,短时期内爆发大规模革命的可能性正在减小,新的革命需要更加强大的、新的推动力,“在这里,只有发生重大事变,才能有所帮助”21。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则正经受资本主义初期阶段资本家、工厂主用欺诈哄骗、额外勒索、琐细偷窃,连一文钱都要捞的那种低劣手段进行压榨而处于极端贫困化的时期,极有可能重演1848年欧洲革命的场景,因此恩格斯论断无产阶级革命将向落后国家转移,这是根据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生产关系的适应和调整。由此,恩格斯运用发展着的实践验证了“两个决不会”理论的科学性,又用这一理论阐释了发展着的实践,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体系认识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二)发展:国家与阶级理论的系统化完整化恩格斯在建构、丰富、完善、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也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对一些理论进行进一步发展,其中对国家与阶级理论的新观点与新论断,让人们拨开迷雾,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这些理论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自我修复、自我进化、自我完善的理论。一方面,恩格斯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其一,恩格斯在晚年第一次历史地考察和概括了国家发生、发展和不可避免要消亡的历史,前所未有的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国家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几个特点,从经济发展上阐明了国家的起源,具体分析和阐述了怎样从以氏族制度为纽带的原始社会一步一步发展到以阶级分化与阶级对立为基本特征的国家制度,从而开创性的探明了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规律,首开先河的联系到国家的产生和消亡来全面地、系统地论述国家“从生到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有事实、有分析、有结论的论述了国家问题理论。其二,恩格斯晚年还借鉴资产阶级国家的一些新发展,对无产阶级未来的政治统治和国家形式、国家结构等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尤其是他提出“对无产阶级来说,共和国和君主国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将来进行统治的现成的政治形式。”22“无产阶级只能采取单一而不可分的共和国的形式。”23对无产阶级掌权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做了图景式的理论描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另一方面,恩格斯也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做出了重要思考与创新。恩格斯首先阐明了阶级产生的本质,指出“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24。恩格斯在这里把阶级产生的根源归结为经济因素,认为阶级的产生、发展与消亡始终植根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之中。阶级从本质上讲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产物,随着二者的调整而调整。而一定的阶级又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否则只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恩格斯阐明了阶级产生的两条道路:一条是从社会共同利益同个别公社利益的矛盾中产生出来的。每个公社都存在公社共同利益同个别成员利益的矛盾,需要有代表共同利益的人来承担这样的工作。另一条道路是农业家族内形成的分工。当农业家族富足到一定程度时,拥有更多的生产资料与生产任务因而无法自己完成生产目标或生产愿景时,有可能吸收一个或几个劳动力到家族之中。再次,恩格斯阐明了统治阶级形成的道路和步骤,指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的到现在为止的一切历史对立,都可以从人的劳动的这种相对不发展的生产率中得到说明”25。恩格斯认为,由于必要劳动占用了实际从事劳动的居民的大部分时间,导致他们无法从事社会公共事务,因此脱离实际劳动的特殊阶级便“脱颖而出”代替执行社会公共职能,这是统治阶级形成的第一步;第二步,为了维持这种统治,统治阶级会将更加沉重的劳动负担增加到劳动人群肩上,从而使他们更加远离社会公共职能。在这一过程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就逐渐走向更加分化与对立。消灭统治阶级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工业化大生产实现生产力的极大提高,让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成为多余的存在。最后,恩格斯在阐明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的同时,把从私有制到阶级再到国家的起源作了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阐述。(三)超越:阶级斗争理论的创新与突破恩格斯在晚年敏锐、冷静的关注和分析着资本主义世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形势、新变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详尽的考察和分析,对无产阶级如何开展阶级斗争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见解,在马克思未来得及作深入思考的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等领域中提出了一些新思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反映时代、阐释时代、推动时代发展的理论品质。其一,恩格斯创新了阶级斗争理论,析清了阶级斗争形势,更新了斗争方针策略。首先,在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方面,恩格斯肯定了阶级斗争作为推动历史发展伟大动力的重要价值。恩格斯认为经济利益的冲突是阶级斗争的发生根源,唯有阶级消失才有可能使得阶级斗争因之而消失。他指出“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26,这些阶级斗争无论采用政治、经济或者其他形式,只要以解放为目的,“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27与此同时,恩格斯也指出,原始公社解体以来,在所有社会形态中,阶级之间永远开展着或大或小、或急或缓、或隐或显的斗争,这些斗争构成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同时,“这种斗争只有在阶级本身消失之后、即社会主义取得胜利之后才会消失。”28其次,在无产阶级斗争策略方面,恩格斯系统总结了1848年以来欧洲革命斗争的成功与失败经验,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和平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日益完善,新式杀伤武器的发现和使用,无产阶级的斗争策略随着形势的变化,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我们的策略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根据经常变化的条件制定的”29,“对每一个国家来说,能最快、最有把握地实现目标的策略,就是最好的策略”30。恩格斯一方面认为“新的选举权赋予工人的力量,相当于德国的普选权所赋予的力量——在目前是无产阶级运动的最好的杠杆,在这里它也将起同样作用”31,强调无产阶级可以通过普选权开展阶级斗争;另一方面,恩格斯也强调“无产阶级不通过暴力革命就不可能夺取自己的政治统治,即通往新社会的唯一大门”32,要坚守暴力革命这一阶级斗争的根本。恩格斯在这里实际强调了“两手抓”的思想,即在绝不能放弃暴力革命的同时,充分利用和平的、合法斗争的具体斗争策略。再次,恩格斯在研究时局、分析形势的同时,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对战争的基本方针和策略,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社会主义的利益统一起来,把利用战争造成的形势同夺取政权联系起来考虑了,同时还第一次由社会主义者向全世界、向各军国主义大国提出了裁军的建议。其二,恩格斯创新了农民阶级理论,提出了以“工农联盟”开展阶级斗争的方案。恩格斯晚年通过广泛地考察东欧、南欧、法国和俄国的农民问题的历史与现状和研究农村中的经济关系,站在无产阶级吸引、争取农民阶级成为革命力量和改造农民的视角,第一次集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农民阶级理论。一是他对农民的具体成分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对待各个不同成分农民的不同策略进行了分析。恩格斯认为,农村居民可以根据其对生产资料的掌控以及对地主阶级的依附情况,分为小农、中农和大农等不同组成成分,实际上不同成分的农民差别很大,需要作具体分析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以区别对待。无产阶级应当尽量争取中间阶层的支持,在自身的周围形成一个团结的大多数,并推动这个大多数成为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二是把争取农民和中间阶层形成大多数的问题,同夺取政权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了。恩格斯提出,作为革命领导核心的无产阶级政党要想获得国家政权,就“应当首先从城市走向农村,应当成为农村中的一股力量”33。在上述认识基础上,恩格斯提出,“我们党内可以有来自任何社会阶级的个人,但是我们绝对不需要任何代表资本家、中等资产阶级或中等农民的利益的集团”34,意在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应当吸收小农等作为党员,从而壮大自身的阶级基础,扩大自己的力量开展阶级斗争。三是强调不同成分的农民,应当以不同的策略予以精准施策改造。恩格斯指出,“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35,强调了对小农改造的关键内容与基本方法。恩格斯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深刻的体现着工农联盟的思想,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以合作化的方式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途径和方法,36并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得到实践和成功检验。其三,恩格斯创新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力主将党打造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坚强核心。恩格斯早就与马克思一道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获得自身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又做了大量的工作帮助和指导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提出“无产阶级要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就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37,这个政党必须以坚持真正的、完整的、准确的、纯粹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为根本原则立场。根据这一理念,恩格斯在党的建设总体思想、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等问题上都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思想。恩格斯首先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从工人斗争中产生的,工人运动就是生命线,因此参加与领导工人运动也就成为与生俱来的任务。无产阶级政党要在工人运动实践中不断总结斗争经验,在实践活动中、在与工人阶级并肩作战中壮大自己。一旦无产阶级政党脱离工人群众与工人斗争,最终只能沦落为一个小宗派。其次,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恩格斯既主张通过争论实现党的思想的统一,又反对为了统一而消除党的思想争鸣,他指出:“每一个党的生存和发展通常伴随着党内的温和派和极端派的发展和相互斗争,谁如果不加思索地开除极端派,那只会促进这个派别的增长。”38再次,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恩格斯提出了“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仅这一点就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39他认为组织上的巩固和团结是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坚持必要的集中和严格的纪律、又充分实行民主的组织原则。第四,在党的纪律建设方面,恩格斯始终认为党的领导机关是需要监督的,主张设立具有决定权的独立委员会(类似纪检监察部门)来履行这一职能。第五,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恩格斯指出“批评是工人运动生命的要素,工人运动本身怎么能避免批评,想要禁止争论呢?”40“任何一个身居高位的人,都无权要求别人对自己采取与众不同的温顺态度。”41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将“批评——自我批评”的作风作为作风建设的根本一以贯之,坚决抵制和反对个人崇拜。恩格斯的政党理论创新,为无产阶级开展阶级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策略,更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斗争理论与政党理论的重要基石。结
2023年5月24日
其他

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哲学性”及其方法论原则

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哲学性”及其方法论原则夏莹摘要:对马克思认识论的研究总是隐含着对马克思哲学做科学化阐释的趋向。实际上,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却建基于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黑格尔思辨哲学中Science和Wissenschaft这两类“科学”的双重超越。这一超越尤其表现在马克思对其哲学方法论的自觉。这一方法论由于将人类史作为认知和把握的对象,产生了一种不同于近代认识论传统意义上的抽象法。在批判了作为共相意义上的抽象与作为思维具体的抽象之后,马克思在对原有经济范畴的分析中践行了某种动态的图式化构图的抽象法。其中,贯穿人类社会历史的诸多经济范畴成为图式化构图不变的要素,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不仅展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全历程,同时还以保留社会现实的全部“具体性”的方式呈现出资本主义所特有的抽象本质。借助于这种独特的抽象法,马克思诠释了其哲学的哲学性,即其所固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关键词:科学;方法论;具体;抽象;图式(注释从略,完整版请参考本杂志纸质版)相关阅读重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50卷出版(附截至2022年3月,33卷出版时间一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9卷前言习近平: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五个视角看习近平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31条习近平引用过的马克思恩格斯革命导师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蕴含的马哲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经典著作版本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名目索引的历史及现状《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理论突破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以唯物史观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追溯历史唯物主义起源的三条线索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概念及其现代发展重解马克思的“中产阶级”概念重解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的双重逻辑马克思“自由时间观”的阐释模式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历史唯物主义之“物”的当代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体系哲学还是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对《资本论》的九个根本性误读黑格尔关于哲学的七个生动比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贯性”的三个基本问题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综述(30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及其代表理论合集(37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哲学问题的论断合集11本马恩列经典著作导读视频与文稿11组关键词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23个必须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原理34个必须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观点和理论83个必须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名词及解释10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么进行调查研究的?收藏!54位顶级西方哲学家认识世界的8个维度(世界、自己、哲学、幸福、自由、知识、科学、信仰)收藏!35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原理及其方法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本文作者: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全球资本主义视域下的《资本论》研究”[项目编号:19AZD002];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以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中国式现代化

以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韩庆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从“六个必须坚持”的视角研究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维护的是资本家的利益。而中国式现代化则站在人民立场上,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牢牢扎根于人民,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体现着鲜明的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内容。我们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始终坚持自信自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因而体现了“自立”。中国式现代化能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因而可以做到“自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独立自主,把握历史主动,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让想发展、要发展的国家看到坚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可行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能够造福中国,也能够惠及世界。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成功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使我们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我们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正确把握守正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目标和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包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内容。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在坚持守正中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经验启示,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此外,还在注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体现了创新性。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直面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问题是理论创新的起点,也是理论创新的动力源。只有回应时代的呼声,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推动理论创新。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来源于对中国历史的整体性思考,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聚焦实践中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直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致力于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优越性,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了宏观展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是彼此相互联系的,应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理解。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和基本前提,强调的是在实现现代化问题上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在人口对比上的关系;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关键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包括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也包括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彰显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突出的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逻辑严密的系统整体。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历史局限和根本弊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世界意义。相关阅读论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论“守正创新”视野中的“两个结合”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创新”的价值论探析“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坚持守正创新是总书记思想的精髓要义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守正创新关于守正创新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在“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中守正创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意蕴与内在逻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守正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金钥匙”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发展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这一立场观点方法彰显新时代守正创新的鲜明气象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论述摘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论述摘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论述摘编“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论述摘编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立场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特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方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视野“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义科学把握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全面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核心意涵“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守正创新论“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创新人民日报理论版18篇文章!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2023年5月22日
其他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立场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立场“人民至上”用简明的语言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层面,阐释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执政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发展,是我们党的指导理论始终占据真理与道义制高点的根本所在。继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价值立场是思想的魂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是思想理论价值立场的集中体现。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发展,它深刻揭示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党的指导理论始终占据真理与道义制高点的根本所在。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出发点,人民至上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价值立场。新征程上,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就要深刻理解把握其思想之源、历史之脉、实践之力、现实之要,持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价值取向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贯穿马克思理论和实践活动始终。早在1835年的中学毕业论文中,马克思就已经表露出对广大人民的关切:“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2023年5月21日
其他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视野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视野“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从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看,“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然要求。从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理解,坚持胸怀天下具有丰富内涵,即为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理论追求,民族性与世界性互动统一的思想品格,兼容并蓄、批判吸收的研究方法等。面向未来,坚持胸怀天下就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虚怀若谷、百川归海的文化自信丰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在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动中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方向,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无论是回望历史还是着眼现实,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都必然要求坚持胸怀天下。马克思主义开放性世界性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坚持胸怀天下是由这一理论本身的开放性世界性所决定的。任何科学理论的突破性进展都建立在前人成果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而且其更注重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充分吸收和广泛借鉴。19世纪是人类科学文明兴旺发达的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成自己的理论创见时,不仅对自然科学各种新发现密切关注,而且对社会历史科学等领域的新进展也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恩格斯曾言:“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从当时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等,到当时社会历史科学方面的时代精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等,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潜心研究并批判吸收,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此外,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关心欧洲面临的时代问题,并突破“欧洲中心主义”的狭隘,将理论创造的视野拓展到东方国家、展现世界情怀。他们这种博采众长和兼容并蓄的胸襟气度、研究方法和深厚情怀塑造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世界性,并深刻影响着其后继者的理论创造。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的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开放性世界性特点的最好秉承和最佳注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初心使命的生动展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使命不仅决定其实践奋斗的根本指向,更影响其理论创造的价值旨归。《共产党宣言》既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又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出生证”,它开明宗义宣示了这个国际工人组织“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理论初心和实践使命。《宣言》结尾所昭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世界视野与开放胸襟正是无产阶级政党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当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以世界眼光充分汲取人类思想史的宝贵资源,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样,既是实践责任,又彰显理论初心。从党的理论发展史看,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的理论产物。毛泽东思想中“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一部分”的胸襟气魄,邓小平理论表达的“中国把自己的发展看作是对人类贡献的问题”的国际视野都是党秉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理念的鲜活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坚持胸怀天下,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的有力彰显和赓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情怀的创造性发展。尽管中华文明起源于人类相对隔绝和独立的“童年”时期,但其讲求“天下一家”,崇尚“和合”思想,具有超越一域一族之利的深厚天下情怀。在以儒家、道家等思想派别共同融汇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和为贵”“和而不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代表着中华民族在处理自身与“他者”之间关系的基本尺度和良好夙愿。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民族近代跌入屈辱低谷的时期登上政治舞台的,并自觉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一直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天下情怀自然也渗透体现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在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体的当今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情怀,并将其进一步升华深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精华。坚持胸怀天下正是当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体现。为解决人类面临共同问题提供中国答案的时代必然。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就人类思想史的创新发展而言,是把理论发展的立足点着眼于零和博弈、你死我活的追求,预设于人人自危、各扫门前雪的前提上,还是倡导合作共赢、平等互利?是加强文明对话、文化交流,还是文明排斥、文化取代?这也考验着不同国家不同思想流派理论创新的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在探索中国发展提出的新课题中得到丰富完善,又在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中不断创新发展。从立场观点方法多重维度坚持胸怀天下,正是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符合时代潮流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理论回答。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的丰富内涵从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理解好运用好“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就要从立场观点方法相统一的高度把握其深刻内涵。“坚持胸怀天下”的重要内涵和丰富内容体现在理论发展的价值追求、内容创新和方法拓展等几个方面。为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理论追求。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理论往往是事实认知与价值追求的统一。理解一种科学理论内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需要认清其内在价值目标和根本旨归。因此,为什么人的问题则是思想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之精髓与内核所在。马克思主义始终把全人类解放作为理论追求,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是其一经产生就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理论追求,而且结合人类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将这一追求具体化为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而奋斗,充分彰显开放性世界性。习主席多次强调,“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关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把全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作为理论追求,以大胸怀、大智慧担负为世界谋和平与发展的大使命、大担当。民族性与世界性互动统一的思想品格。马克思主义“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需要处理好各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与人类总体发展之间的关系。民族性与世界性视域的交融互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人类命运与共的现状与前途,深刻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这些理论创新所坚守的思想品格表现为: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既融入世界全球化之整体,又保持整体之中的独立自主。坚持胸怀天下体现的是包容共通、海纳百川的思想品格,彰显的是主动融入与独立自主的辩证法。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关照自身发展进步,始终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把握中华民族复兴进程,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互动统一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兼容并蓄、批判吸收的研究方法。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历史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胸襟和科学方法,同样对世界不同文明发展的成果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吸收借鉴。习主席曾指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我们要密切关注和研究,有分析、有鉴别,既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也不能搞全盘照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所创造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格局不断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批判地汲取养料,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海纳百川的理论自信丰富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实践发展还是理论创新,中国从来都与世界紧密相连。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崇高使命。习主席指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只有坚持胸怀天下,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以及当代的发展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复兴的更大贡献。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坚持胸怀天下,就要用好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把中国命运与世界各国命运紧密相连。要认清开放融通、合作共赢才是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进步的一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进行更加体系化理论化的深入思考和思想建构,在实践的基础上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前进。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在理论创新中坚持胸怀天下,就要从各国人民共同的利益需要中探寻思想发展的生长点。不能把理论发展的立足点仅仅建立在满足本国人民的需要上,而要从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出发。着眼人类命运与共的现实和需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寻找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满足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推动世界人民大团结,坚持世界前途命运必须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大家商量着办,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社会制度、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将各国人民丰富多样的实践智慧总结上升为科学规律。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理论不面向世界,就没有世界;不着眼未来,就没有未来。历史表明,越具有包容精神的理论,越能保持向其他思想文化开放的能力,也越能永葆青春和活力。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人类发展带来深刻变化,并不断赋能人类文明文化的发展进步。在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大花园中,不抛弃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最宝贵的成就,以取长补短、宽广包容的态度吸收和改造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加以改造,加进新内容,使其变成为人民服务的财富,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把世界各民族文化互鉴共进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中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相关阅读论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论“守正创新”视野中的“两个结合”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创新”的价值论探析“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坚持守正创新是总书记思想的精髓要义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守正创新关于守正创新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在“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中守正创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意蕴与内在逻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守正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金钥匙”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发展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这一立场观点方法彰显新时代守正创新的鲜明气象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论述摘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论述摘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论述摘编“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特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方法“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义科学把握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全面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核心意涵“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守正创新论“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创新人民日报理论版18篇文章!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2023年5月20日
其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

相关阅读6+10+14+13,新思想的哲学基础和主要内容二十大与十八大、十九大的三个方面内在关联性完整把握新思想1.0、2.0、3.0三个版本2020年、2021年、2022年新思想十大前沿问题研究品味19-20大“历史交汇期”的四大时间节点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性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2023年第10期《求是》杂志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总书记深刻阐述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全面把握科学体系深刻领会精髓要义求是评论员日前,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的通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通知强调,要充分认识这一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在、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党的理论创新过程是一个总结经验、探求未知、发现真理的过程,就是一个把握事物之间内在联系、揭示客观规律、预见事物发展必然趋势的过程,由此形成的理论成果自然是一个科学系统、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总书记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紧紧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等各方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我们既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又要整体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做到融会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对如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方法论的阐述,强调“对各领域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都要放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来认识和把握,避免碎片化、片面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丰富和发展。“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要理解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总书记深刻指出,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六个必须坚持”,“要在学习贯彻中认真领会,从而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这‘六个必须坚持’,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只有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领会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站得高,分析问题才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确保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总书记特别指出,“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判断形势不准确,应对风险不主动,处理复杂矛盾问题顾此失彼、进退失据,往往都同没有把握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要义密切相关”。“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内在贯通、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果,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世界性贡献。相关阅读6+10+14+13,新思想的哲学基础和主要内容二十大与十八大、十九大的三个方面内在关联性完整把握新思想1.0、2.0、3.0三个版本2020年、2021年、2022年新思想十大前沿问题研究品味19-20大“历史交汇期”的四大时间节点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性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研究独家整编!全党新一轮主题教育参考学习资源大合集(4月19日更新版)收藏备用!马理论词条检索、原文出处查找、文献数据下载网站工具第一梯队!18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的机构设置、研究定位与发展建设信息来源:求是网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方法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确定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作出的重大理论概括和创新。深刻理解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聚力推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充分认清坚持系统观念的理论源流系统观念作为以系统的观点看待事物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工作方法,要求人们从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发展的视角来认识事物、把握规律、指导实践。习主席明确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系统观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的传承发展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系统思维的时代升华,也是我们党在长期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探索形成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的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处在各种各样的普遍联系当中,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种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以系统的观点观察认识整个世界,认为“宇宙是一个体系,是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事物之间的联系、变化、发展是物质世界固有的特征。恩格斯指出:“我们所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而我们在这里所理解的物体,是指所有的物质存在”。马克思强调人类社会也具有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系统特性,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此,“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马克思恩格斯的系统思想深刻揭示了坚持系统观念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是我们用系统观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指导。坚持系统观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系统思维的时代升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坚持系统观念的一个重要理论渊源就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系统思维。众所周知,中华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而农耕活动主要依赖于天时地利。因而,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周易》《道德经》《春秋繁露》《黄帝内经》《孙子兵法》等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各个视角体现了系统观念的古代典籍,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人相应、有无、阴阳、八卦、五行等思想。这些思想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命题,不仅是一种宇宙观、道德观,也是一种生态观、系统观,不仅保留着古代农业文明条件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精华,而且为解决现实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价值,包含着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系统思维的特有表达和生动体现。坚持系统观念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斗历史的经验总结。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将坚持系统观念贯穿于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各领域,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非凡的历史成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系统观念,对中国社会性质、发展阶段、矛盾关系、阶级阶层结构等重大问题进行精准预判,提出“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弹钢琴”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重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发展和实践运用中坚持系统观念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大局,始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来考察和设计,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步走”等充分蕴含系统观念的重大战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自觉坚持系统观念,强调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要求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强调要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破”与“立”、“发展”与“安全”等的关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主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是新时代应对复杂局面、推动事业发展的科学遵循坚持系统观念不仅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历史传承、守正创新的时代创造和洞悉时势、总揽全局的战略擘画,更揭示了我们党能够始终掌握历史主动、战胜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原因,为新时代我们应对复杂局面、推动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遵循。坚持系统观念才能更好坚守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我们党坚持系统观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清晰表明人民群众的需求结构日益扩展,需求层次逐步提升,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党的建设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种事关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不仅彰显着人民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等特点,更蕴含着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更多的期盼和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坚持系统观念,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在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社会各方面、各领域的发展,从而有效满足不同层级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使人民能够真正感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永葆人民群众对党的长期拥护和支持。坚持系统观念才能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概括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等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项由诸多领域、诸多环节、诸多要素、诸多层面构成的高度耦合、系统复杂的巨大工程,不是单一层面、单一领域、小范围的现代化,而是全领域、全方位、全覆盖的现代化,既包括城市的现代化,也包括乡村的现代化;既包括东部地区的现代化,也包括中部西部地区的现代化;既是经济领域的现代化,也是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齐头并进的现代化。习主席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样一项没有任何先例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我们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持续加强中国式现代化各个部分和各个环节的关联性、系统性研究,才能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系统观念才能更好应对风险挑战。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互动,我国作为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从国际形势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世界经济低迷,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地区冲突频繁发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明显上升,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生物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病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大国战略博弈竞争日趋激烈,全球治理变革逐步加快,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国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多的时期。面对这种情况,习主席明确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才能准确判断复杂形势,精心运筹内政外交,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才能拥有防范风险挑战的先手和应对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也才能打好防范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和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当前,我国已经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必须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始终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辉煌。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既关注当下,又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认清大势、把握大势,为我们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思考和深刻把握。面向未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要根据既定的目标,注重长远谋划、通盘考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充分认清世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牢牢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引发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变化,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现在与未来、国内与国际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贯通来考虑问题、把握问题、解决问题,有效统筹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目标,特别要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面临的风险挑战并提前进行预判,做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做好应对任何形式风险挑战的准备,在掌握历史主动中谱写更加绚丽的时代华章。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全局性谋划,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明确指出:“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当前,在新征程上,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必须要坚持系统思维,加强全局性谋划,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通过现象看本质,统筹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习主席强调指出:“要增强战略的全局性,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都要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离开全局思考问题、谋划问题,任何一个链条和环节出现情况都有可能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甚至影响到全局的发展。只有加强全局性谋划,坚持全国一盘棋,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各项工作都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中加以认识,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把握未来。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整体性推进,正确处理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有整体和部分之分,整体寓于部分之中,各个部分构成了整体,整体和部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整体性推进,要求我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就必须在着眼整体的同时,也要关注到部分对整体的作用,正确处理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习主席指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面向未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如果不分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很难做好工作的。我们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既要注重抓全面、系统、整体,又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强整体性推进,才能使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坚持系统观念始终贯穿于党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成为了党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建设过程中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的基础上,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内蕴的系统思维,创造性地提出坚持系统观念,并将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当前,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心任务以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将持续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系统观念,自觉将系统观念贯穿到谋划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统筹做好各项工作,才能克服重重阻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相关阅读论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论“守正创新”视野中的“两个结合”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创新”的价值论探析“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坚持守正创新是总书记思想的精髓要义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守正创新关于守正创新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在“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中守正创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意蕴与内在逻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守正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金钥匙”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发展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这一立场观点方法彰显新时代守正创新的鲜明气象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论述摘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论述摘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论述摘编“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特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义科学把握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全面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核心意涵“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守正创新论“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创新人民日报理论版18篇文章!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守正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金钥匙”

守正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金钥匙”核心提示: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守正的路径和发展。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只讲守正不讲创新,就会导致固步自封;只讲创新不讲守正,就会导致迷失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第三条就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迈向新征程,必须深入领会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掌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金钥匙”。守正创新切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任何真理都具有两重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性,因此必须“守正”。“守正”意味着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具有相对性,因此必须“创新”。“创新”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具体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联系、变化和发展的。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发展指的是事物上升的运动,是事物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作为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的辩证否定就是扬弃,扬弃是指既克服、变革,又保留、继承。联系观和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用联系观和发展观来看待守正创新,“守正”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相互联系。“两个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间联系的条件,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创新”则反映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超越。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是正确的,但不能要求《共产党宣言》对170年后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所有具体问题都提供现成答案。”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向前发展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只有体察中国之情、把握世界之变、了解人民之需、倾听时代之声,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不断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才能永葆生机活力。守正创新是党百年辉煌的重要经验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它并没有穷尽真理,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始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面旗帜下阔步前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强调“守正”:“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我们需要‘本本’”“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另一方面强调“创新”:“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譬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又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因为坚持守正创新,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强调“守正”:“老祖宗不能丢”“一定不要忘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要丢掉这个最根本的东西”“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另一方面强调“创新”:“又要说新话”“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譬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是点睛之笔,规定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性质,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但它又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第一次实现“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因为坚持守正创新,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强调“守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强调“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譬如习近平外交思想,既继承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等,又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理念,开辟了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新境界。因为坚持守正创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守正创新是党继续成功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图为位于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前海石。新华社记者
2023年5月18日
其他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三次历史性飞跃全过程的理论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哲学高度对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进行了全面概括和阐发,为我们面向新时代有的放矢解决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提供了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特征的伟大认识工具。坚持问题导向展开为认识论、辩证法和价值观中相互呼应、一以贯之的鲜明问题意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与人生观具有内在统一的整体性理论特征。新时代新征程,把坚持问题导向落到实处,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充分彰显善于发现问题、正确分析问题、着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担当,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贯穿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全过程的鲜明理论品格习主席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自我解放面临的社会环境、时代趋势、实践目标不同,马克思主义也总是为自身确立不同的问题领域和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创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把适应时代需求、解决社会矛盾,贯穿于理论发端、生成、存续、丰富和拓展的全过程。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19世纪90年代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科学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即“两个不可避免”),其基本要义都可以归结为社会主义必然以及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的理论课题,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思想启蒙和现实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为垄断所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课题转换作出了科学判断,以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工人政党建设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间接过渡”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造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问题导向的世界观方法论,也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和回答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东方农业大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解放、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时代难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鲜明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攻克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飞跃,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唯物辩证法鲜明底色,和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强大真理力量。可见,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在坚持问题导向中锤炼指引人类自由解放事业、中华民族独立自强事业锐利思想武器的历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牢把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历史性课题,在持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中,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注入了强大动力。蕴含认识论、辩证法、价值观有机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面向新时代,我们要应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好这一蕴含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为认识论、辩证法和价值观中相互呼应、一以贯之的鲜明问题意识。第一,从认识论看,问题是开启认识的逻辑起点。认识来源于实践,从本质上说,是来源于实践中的问题。问题存在,认识才有缘起、内容和价值;抓住问题、聚焦问题,认识才不至于笼统、空洞、琐碎和混乱。因此,面向新时代,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展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必须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包括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深层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国际变局变化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从理论认识上回应时代诉求、解决时代难题,持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正是蕴含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现实问题才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奏和路径,问题导向才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第二,从辩证法看,在联系和发展中聚焦解决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辩证发展的。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只有坚持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克服表面、简单、偶然因素的影响,才能抓住事物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避免孤立、静止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现成答案,始终要靠我们自己坚持问题导向,在联系和发展中聚焦解决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在统筹协调推进多领域深层次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第三,从价值观看,在“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彰显鲜明的价值立场。习主席强调,领导干部要“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这实际上,是将“把握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认识论视角,与“坚定立场和原则”这一价值观视角结合起来,要求我们理解把握世界观,必须与人生观价值观统摄起来,形成“从根本上把握”到“进一步坚定”浑然一体的大逻辑,这样才能顺理成章导出坚定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只有生成内在价值理性和人生信念,达成了一种人生境界,才能避免工具化、实用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习主席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正是基于“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这一理论视野,我们才能透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何以在世界观与人生观相互贯通、内在信仰与外在实践互为表里的意义上,把“解决中国的问题”这一宏大事业内在地关照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灵意义建构中,赋予了全民族凤凰涅槃一样能动的人生价值信念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认识论、辩证法和价值观是有机统一的。在这一理论视野下强化问题意识,才能深刻领悟习主席对马克思主义问题导向思维的丰富和发展,从而更能深刻领悟只有充分彰显立场、观点、方法的内在统一,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强化问题意识彰显发现、把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担当习主席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坚持问题导向的思维方法,深刻揭示了领导干部开展工作的基本方法路径,归纳起来可以展开为善于发现问题、正确分析问题、着力解决问题三个过程环环相扣的内在机理。第一,善于发现问题。“疑乃思之始,问乃学之端。”坚持问题导向,首先要有善于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问题是客观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往往掩藏在层层表象之下,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有一颗敏于思考的头脑和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下发现真问题、找到真症结,特别是善于发现苗头性、潜在性和倾向性问题,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只有善于在国际国内相互联系中发现问题,才能把握战略主动,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只有善于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发现问题,抓准抓实、把握住把握好带有典型性、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才能为应对这些问题提供有利条件和机遇;只有善于在总结经验教训中发现问题,以史为鉴,察往知来。深入思考我们党面临的时代考验,努力求得“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新认知,从而在未来征程中少走弯路、减少失误,在回答和解决新的实践问题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第二,正确分析问题。问题从发现到解决,中间重要环节是认识问题。要善于用唯物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地看问题,重点地把握问题,弄清问题的性质、把准问题的症结,找到问题之间的联系。问题分析、研究得越透彻,解决起来就越有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重要内涵。任何事物都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事物矛盾具有不同特点,同一事物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基础。中国人口多,地域差别大,不同领域、不同地区遇到的问题、存在的矛盾差别极大,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具体分析,弄清问题多少、大小、轻重、缓急、难易,弄清哪些是思想认识问题,哪些是重大原则问题,哪些是群众正当诉求,哪些是主观偏差问题,哪些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实际问题等,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看待和解决。从而,在善于研机析理中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努力实现问题认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三,着力解决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关键要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习主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许多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呈现。这就要求我们,抓住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的重大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牢牢牵住牛鼻子,切实解决好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着力解决问题,必须强化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问题源于实践,要到实践和群众中寻找解决的办法。群众处在实践第一线,对诸多问题感受更直接、更准确,对情况了解更详细、更透彻。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同志不要以为自己还不了解的东西,群众也一概不了解,许多时候广大群众跑到我们前头去了。改革开放、推进发展、促进稳定的很多方针政策来自群众创造,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群众实践经验总结起来、推广开来。因此,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是要牢固确立群众第一、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在把握民意、集纳民智、实现民得的实际作为中卓有成效地探索和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遇到的难题。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对“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进行了科学概括和系统阐发。这一世界观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敏锐眼光,勇于直面社会现实矛盾,有效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不回避、不躲闪,迎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勇往直前,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解决问题的自信、能力和担当,切实把“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落到实处,从而“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不断开拓事业发展新局面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阅读论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论“守正创新”视野中的“两个结合”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创新”的价值论探析“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坚持守正创新是总书记思想的精髓要义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守正创新关于守正创新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在“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中守正创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意蕴与内在逻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发展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这一立场观点方法彰显新时代守正创新的鲜明气象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论述摘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论述摘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论述摘编“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特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义科学把握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全面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核心意涵“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守正创新论“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创新人民日报理论版18篇文章!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2023年5月1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守正创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既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规律的科学把握。它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辉煌成就的根本动力,是我们党能够保持强大凝聚力、旺盛生命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也为我们在新时代奋发图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领悟守正创新的时代价值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守正创新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重要经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团结带领人民筚路蓝缕、勇往直前、创造辉煌,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守正创新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实践遵循,从中国实际出发,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打破对苏联革命经验的迷信,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独立自主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守正创新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立足于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创造性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破了对其他国家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在守正创新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可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守正创新的历史,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历史。守正创新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智慧。习主席强调,“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有着守正创新的传统”。回望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守正创新”一直是其中的精神内核和精华所在。“守正”语出《史记》,即“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汉书·刘向传》云:“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这些论述都强调了“守正”是对正道的坚守,按照正确的道理、准则行事,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诉求。“创新”语出南北朝时期魏收所著的《魏书》:“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是指国家治理制度的改革与新变。古人在经书史籍中经常使用“维新”“革新”“纳新”等来表达通变思想。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明未曾中断,这与其守正创新的文化精髓息息相关。因为“守正”,中华历史文化从古延续至今;因为“创新”,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守正创新,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将传统文化中“守正”“创新”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赋予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使守正创新的观点和方法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守正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坚持守正创新要守住的“根本”。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生命力所在。习主席强调:“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今日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这些情况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我们不能简单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当年所说的话来套今天的中国实际,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而是既坚守真理之正、道路之正、制度之正,又坚定不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自我超越与创新。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质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代发展相同步的开放理论。党的百年历史证明,只有坚持守正创新,学好用活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才能保证我们党在时代的洪流中始终把握历史主动,做到更好的指导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这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质。在守正创新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守正创新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科学社会主义”之正,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制度的向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两种社会制度和两条发展道路较量呈现新态势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书写了科学社会主义时代新篇章,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就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确定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穿透力,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指引,极大地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巨大热情,筑牢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守正创新中开辟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现代化,基于国情不同,每个国家也有每个国家的现代化。在守正创新中开辟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是要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基础上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打破“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让现代化概念更具社会主义属性,更具中国特色。开辟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持续奋斗的建设理想。一百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明确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提出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和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发展方向越来越清晰,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抓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成功实践,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它为人类社会特别是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更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了新贡献。在守正创新中建设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打铁还需自身硬。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之正,把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新时代党的建设方针、主线、着力点、总体布局和目标,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立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必须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找到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这一系列管党治党的重要举措和决策部署,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历史性课题,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了新境界。坚持守正创新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悟透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把守正创新的要求落到实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不断扩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新的实践不断为理论发展注入新活力,以与时俱进的理论更好指导新的实践。深刻把握守正创新根本原则。“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守正,离开守正的创新必然误入歧途。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彰显出思想的伟力,放射出真理的光芒。在新征程上,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根本原则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以及坚守真理、追求创新、笃行实干的时代精神,特别是要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把握贯穿其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坚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涵养、强化历史自觉和实践自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创新必须守正,守正则离不开创新,二者是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正是基于对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习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人民日报评论版6篇文章!紧紧锚定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

人民日报重磅合集:紧紧锚定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明确提出了开展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具体要达到的五个方面目标。人民日报推出系列评论,与读者一起深入探讨,贯彻落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紧紧锚定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①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援引“治学三种境界”,强调“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枚举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历史教训,告诫领导干部“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理论学习方法,为党员、干部夯实思想根基、强化理论武装提供了重要遵循。【详情】凝心铸魂筑牢根本——紧紧锚定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②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掌握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全面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共产党员,有共产党员的样子。那是坚贞不屈的样子,为革命不怕牺牲,“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那是奋发图强的样子,自力更生研发“两弹一星一艇”,“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那是义无反顾的样子,白衣为甲、逆行出征,“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那是担当奉献的样子,把脱贫攻坚的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奋斗意志、坚定的恒心韧劲,是共产党员留存青史的群体画像,也是指引我们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精神支撑。【详情】锤炼品格强化忠诚——紧紧锚定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③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对党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陈毅把“革命重坚定”作为一生的座右铭。南昌起义时他没有赶上,后来冲破重重难关找到了起义队伍,到天心圩时队伍只剩下800人,他积极协助朱德收拢部队。小说《红岩》中刘思扬的原型刘国鋕,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面对劝诱,他斩钉截铁回答,“我如出卖组织,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毛福轩,先是领导农民运动,后又参与地下工作,“余为革命奋斗牺牲,对于己身毫不挂虑”。忠贞的信仰、坚定的选择,彰显共产党人的赤诚忠心,穿越时空传递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详情】实干担当促进发展——紧紧锚定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真理之旗、掌时代之舵、扬复兴之帆,在实践中深刻改变了中国、深刻影响着世界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充分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实践品格“咱们今天一起想想咋沿着总书记指的好路子,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学思想、论村情、谋发展。9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首提“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引领深山苗寨实现从深度贫困村到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巨变。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又成为大伙儿致富路上的“金钥匙”。【详情】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紧紧锚定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⑤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就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真正做到把“人民至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进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必须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
2023年5月14日
其他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特质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特质自信自立是我们党历经百年奋斗铸就的精神气度。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这一重要论断是总结中华民族发展史特别是党的百年奋斗史得出的根本经验。坚持自信自立,是我们党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立足基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探索、实践和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坚持自信自立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立足基点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坚持自信自立要义在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这一重要原则,奠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根植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凝结于党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奥秘。对马克思主义自信自立原则的坚持拓展。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并运用唯物论辩证法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他们还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世界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彰显了真理在手的坚定自信。自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恩格斯指出:“工人的政党不应当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创立、发展和实践真理的过程中,始终坚信他们所从事事业的正义性、思想的科学性、目标的伟大性,并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保持思想、政策、组织等方面的独立性,为争取革命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导。毛泽东指出:“我们敢想、敢说、敢做、敢为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邓小平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我们党坚持自信自立,不是盲目盲动的,而集中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性的坚定信念。对中华民族自信自立传统的赓续传承。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民族,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蕴含着极其丰厚的自信自立思想底蕴。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自强之道,求人者制于人,求己者操之己”等,这些名言隽语遍布各类典籍之中,其中蕴含的自知、自强、自胜、自信、自立等精神特质,自古以来受到国人尊崇。正是对这些精神的历史传承和氤氲润化,即使近代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从未放弃过抗争与求索,展现出不畏强暴的顽强意志、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自立自强的民族气节。作为中华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领导人民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成功开辟强国复兴的正确道路。自信自立精神自古以来熔铸于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之中,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自信自立正是对这一精神的继承发展。对我们党自信自立历史经验的总结弘扬。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革命道路,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每个国家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开创自己的道路。我们党在幼年时期犯了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革命遭受巨大损失,毛泽东率先觉悟到独立自主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带领全党成功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争取外援的辩证关系,主张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解放思想,成功开辟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习主席郑重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基础上首次提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坚持自信自立,既是对一百多年所走过道路及其奋斗成就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依靠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坚持自信自立彰显新时代理论创新内在精神气质进入新时代,面对一些人在道路问题上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不足等问题,习主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并突出强调:“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以自信自立的精神状态推进理论创新,为强国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引。这一科学理论注重“两个结合”,彰显为以先进文化为根脉的自信。凝结着人类思想精华的马克思主义,激活了古老的华夏文明;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的伟大文明,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注入丰富养分和深厚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特别强调文化自信,认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性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并明确将“一个结合”拓展为“两个结合”,进一步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中华文化立场和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鲜明体现出在把握时代变化中推进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主动和理论自觉。例如,把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中“民贵君轻”“敬德保民”等重民爱民思想相结合,提出人民至上这一执政理念,强调要紧紧依靠人民,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朴素的自然观相结合,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强调坚持绿色发展,共同建设人类美好家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筑起更为坚定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一科学理论根植中华大地,体现出以中国国情为依据的自立。在我们这样一个国情异常复杂的发展中大国,重国情就是讲科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上,习主席强调:“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要求坚定不移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我们党以强大的战略定力、巨大的信心决心,独立自主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比如,充分认识党情的新变化,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新时代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等思想,为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的长期执政作出科学指引;牢牢立足于当前基本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相结合,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民生、国家安全、统一战线等方面都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进一步丰富与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深刻回答当今中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新的时代高度。这一科学理论贡献中国智慧,昭示着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自强。自信自立才能自尊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两条发展道路”的激烈竞争,我们党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鲜明指出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庄严宣告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既特别强调独立自主又充分展现责任担当,既坚决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又赋予了其鲜明的时代内容。例如,在价值观上,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反对“普世价值”;在发展观上,提倡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反对“优先发展”;在治理观上,提倡共商共建共享,反对国强必霸、恃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在文明观上,提倡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反对“西方中心论”“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在安全观上,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反对“零和博弈”;在国际秩序观上,提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坚持自信自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自信自立仍然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的制胜法宝。习主席深刻指出:“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面对复杂的中国国情和全新的时代境遇,我们不可能照抄书本或照搬别国发展模式,更不能听任某些“教师爷”的颐指气使,必须坚定“四个自信”,立足中国国情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继续谱写新时代新篇章。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牢掌握历史主动。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旗帜上。进入新时代,习主席反复告诫:“千万不能‘邯郸学步,失其故行’。我们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决心,特别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做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一时一事所扰,就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定力、有主见。特别是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尖锐复杂的斗争形势,必须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着力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巩固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动权,科学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与思想文化观念“多样”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在错综复杂的形势环境中不被乱花迷眼、不被浮云遮眼,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坚定朝着既定目标前行。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复兴伟业。坚持自信自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活的灵魂。当前的中国正经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深度远远超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对待马克思主义,既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而是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在科学回答新的时代问题中创新马克思主义、推进复兴伟业。始终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彰显中国气派。理论创新与理论创造,从来不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需要承继历史传统,坚守民族特色。习主席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想愿景、价值内核、致思倾向和文化特质等方面有契合、相通之处,是可以实现相互结合的基础。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切实反对与破除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等狭隘倾向,自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精神品格、话语方式加以创新性阐发和创造性运用,构建起具有突出民族主体性和民族风格的创新理论。当然,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搞自我封闭,更不是搞唯我独尊。人类文明因多样而精彩,必须以平等、包容的态度和原则看待不同文明的独特价值,实现与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使中华文化不断补充新鲜活力,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具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相关阅读论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论“守正创新”视野中的“两个结合”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创新”的价值论探析“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坚持守正创新是总书记思想的精髓要义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守正创新关于守正创新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在“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中守正创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意蕴与内在逻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发展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这一立场观点方法彰显新时代守正创新的鲜明气象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论述摘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论述摘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论述摘编“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论述摘编“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义科学把握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全面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核心意涵“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守正创新论“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创新人民日报理论版18篇文章!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2023年5月13日
其他

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关阅读论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论“守正创新”视野中的“两个结合”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创新”的价值论探析“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坚持守正创新是总书记思想的精髓要义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守正创新关于守正创新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在“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中守正创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意蕴与内在逻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发展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这一立场观点方法彰显新时代守正创新的鲜明气象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论述摘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论述摘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论述摘编“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论述摘编“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义科学把握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全面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核心意涵“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守正创新论“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创新人民日报理论版18篇文章!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2023年5月12日
其他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体系哲学还是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

体系哲学还是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是什么?它是包罗万象解释一切的体系哲学,还是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这是关系到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形态的大问题。就当前国内研究现状来说,尽管对传统教科书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为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依旧是许多学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目前国内流行的人学体系、实践哲学体系和“类哲学”便是这种研究思路的表现。且不说在这种理论体系中存在的非历史的形而上学的特征,一个被遗忘的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的理论宗旨真的是要创立一个新的哲学体系吗?我们认为: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恰恰是以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冲破了体系哲学的牢笼。他的宗旨是以开放的理论视野,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提供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指导。不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理论特质,我们就无法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实践性特征,也就易于在新的话语层面上形成另一种理论教条。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地表述为体系哲学,这是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完成的。以后的前苏联教科书体系和我国教科书体系都受到它的影响。可是,对传统的教科书体系必须加以科学的对待。斯大林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自十月革命胜利后,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具有普遍的真理性的思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一直存在。特别是在列宁逝世后,这种倾向更为明显。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便是当时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另外,随着1936年前苏联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如何以一种统一的理论体系武装自己的干部便成为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具有权威性的表述,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性、普遍性,培育了一代人的精神,为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修筑了必要的思想阵地。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教科书的功绩。我国在建国前后接受了前苏联教科书体系的影响,也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因为如果没有一种权威的、得到普遍认同的哲学教科书体系便不可能有力地对抗和战胜各种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联合进攻。在这一点上,传统教科书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在斯大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缺陷是:一旦体系化、公式化,哲学本身就失去了发展的活力,活生生的思想内容就变成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操作话语,越来越落后于时代的脚步。更重要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其哲学特质本身就与传统教科书哲学体系具有异质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活生生的内容必须要解放出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根据现实发展的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方法论特质揭示出来,结合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加以应用与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问题就是要重新呈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原初理论视域。1845年春天,已初步完成了哲学变革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这样宣布自己哲学的方法论特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
2023年5月11日
其他

人民日报理论版18篇文章!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开展好主题教育

人民日报理论版18篇文章!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2023年5月8日
其他

全面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金民卿:坚持系统观念,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包含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要求和科学思想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在新时代的生动表达,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积极主动性和主体创造性的重要体现。
2023年5月7日
其他

科学把握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

科学把握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孙琳琼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六个方面作出概括,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不仅从世界观的视角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而且还从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路径,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六个必须坚持”彰显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现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凝练。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改变世界”为目标取向,强调在实践中理解和变革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同志立足中国革命建设实践,将“改变世界”的哲学落实在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层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特色鲜明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我们党进行革命建设提供了根本立足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21世纪的世界,既从世界观层面阐释了对21世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又从方法论层面为运用这个根本观点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提供指导,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六个必须坚持”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主体、发展基点、发展道路、发展动力、发展图景以及发展战略等立场观点方法问题,既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脉相承,又体现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层面的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具有新时代特点的立场观点方法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指引。“六个必须坚持”汇通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进程。中华民族是富有哲学智慧的民族,中国哲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体现中华文明智慧结晶的中国哲学精神,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其强烈的实践性与具有“改变世界”理论特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余年历程,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以其关注现实的理论品质不断赋予中国哲学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以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哲学也不断激活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和实践性视域。“六个必须坚持”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哲学的汇通与融合: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中国哲学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汇通;坚持自信自立,体现中国哲学自强不息的人生观与马克思主义矢志为民的人生观的汇通;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中国哲学革故鼎新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观念的汇通;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中国哲学强调知行合一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现实社会批判的实践观点的汇通;坚持系统观念,体现中国哲学整体思维与马克思主义系统思维的汇通;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中国哲学天下情怀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念的汇通。“六个必须坚持”彰显哲学观层面创新,为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科学指引。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年,人类社会发生空前重大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人类自身也面对空前重大挑战,人类文明正在经历重大更迭演进。在此情形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方向,同时站在哲学高度深刻回答了如何把握以当代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与世界关系,如何在变局加速演变的时代背景下确定我们的发展图景等重大时代课题,着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与所处时代的现实实践发生良性互动,在理论上推进思想体系的逻辑展开,在实践上推动社会现实的伟大变革,对新时代时代精神和历史使命作出哲学概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出规律性总结。“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立场观点方法的规律性总结,使人们能够以此框架去理解和把握世界,从而持续推进理论创新,积淀和凝聚人类文明新成果。“六个必须坚持”具有高度的实践性,要切实贯彻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理论创新全过程。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要展示其与生俱来的真理力量,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的步伐,尤其是在哲学观层面的创新。离开哲学观层面的创新,就无法从规律的高度去审视时代的变革与人类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拥有引领和塑造时代的伟力,就是因为其在哲学观层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能够不断捕捉并回应这个时代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创新。这就意味着,要将“六个必须坚持”切实贯彻到党的理论创新的全过程。这是因为,理论创新是否具有真理性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理论创新的根本是服务人民实践所需,理论创新的真理性要在人民实践中得到检验;理论创新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根基,坚持自信自立,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理论创新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更不能刻舟求剑,要始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不断推进,进而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逻辑推演出来的,而是对重大时代问题哲学反思凝练升华的结果;理论创新不是简单堆砌,而是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系统过程,掌握并运用系统观念是其内在要求;理论创新不是自我封闭和孤芳自赏的哲学反思,而是胸怀天下的理论创造,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在开阔视野中坚定文化自信,以期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自觉。相关阅读论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论“守正创新”视野中的“两个结合”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创新”的价值论探析“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坚持守正创新是总书记思想的精髓要义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守正创新关于守正创新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在“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中守正创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意蕴与内在逻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发展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这一立场观点方法彰显新时代守正创新的鲜明气象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论述摘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论述摘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论述摘编“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论述摘编“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论述摘编“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义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核心意涵“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守正创新论“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创新作者简介:孙琳琼,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河北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河北省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23年02月09日06版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
2023年5月6日
其他

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核心意涵

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核心意涵“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时代新征程,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意涵,对于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01
2023年5月5日
其他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32-233页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
2023年5月4日
其他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论述摘编

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02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作贡献。随着中国不断发展,
2023年5月4日
其他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论述摘编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论述摘编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
2023年4月26日
其他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论述摘编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论述摘编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7页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2014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2015年1月1日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中国人早就知道矛盾的概念,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我们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既有过去长期积累而成的矛盾,也有在解决旧矛盾过程中新产生的矛盾,大量的还是随着形势环境变化新出现的矛盾。这些矛盾许多是这个发展阶段必然出现的,是躲不开也绕不过去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如果对矛盾熟视无睹,甚至回避、掩饰矛盾,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坐看矛盾恶性转化,那就会积重难返,最后势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突变。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27-128页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提出的观点、作出的结论要客观准确、经得起检验,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25页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31页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4页坚持自我革命精神,关键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自我革命本身就是对着问题去的,讳疾忌医是自我革命的天敌。无论什么时候,问题总是客观存在的,怕就怕对问题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结果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演变为大塌方。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党必须勇于自我革命》(2017年2月13日),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28页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分析把握其出现的各种变化及其本质,深化对资本主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复杂变化的规律性认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017年9
2023年4月25日
其他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论述摘编

不好的东西,要努力改革。外国有益、好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学习。但是,不能全盘照搬外国,更不能接受外国不好的东西;不能妄自菲薄,不能数典忘祖。《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3年4月24日
其他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论述摘编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论述摘编我们始终认为,各国的发展道路应由各国人民选择。所谓的“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2013年1月5日),《求是》杂志2019年第7期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路的坚定决心,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鲁迅先生有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2013年1月5日),《求是》杂志2019年第7期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1页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能不能具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关键看有没有信心。最根本的信心就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1月12日)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国情与使命,决定了我们只能走自己的路。《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63-64页站立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64页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64页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增强政治定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要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64-65页我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为什么有信心?最根本的原因是,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们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最终实现我们确立的目标。《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2014年2月7日),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84-85页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05-106页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89页“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中国有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五十六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81页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90页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求是》杂志2021年第8期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求是》杂志2021年第8期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
2023年4月23日
其他

重解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

重解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摘要:生活贫穷、没有财产不是无产阶级的本质特征,只是特定历史阶段显示出来的经验现实。没有生产资料、从事雇佣劳动、处于相对贫困地位、代表历史走向才是无产阶级的本质特征。无产阶级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解决资产阶级历史使命完成后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无阶级差别的社会,它因此是一个还在生成中的、使阶级走向消亡的过渡性阶级。无产阶级的“无产”意味着未来理想社会没有私有财产,甚至没有财产之说,扬弃私有财产、消灭私有制,不是剥夺哪个人的财产,而是消灭这种制度,改变这种关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的人。“无”因此也预示着一种更高的生活境界,它是超越“有”之后的“无”,它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无有无不有。只有既遵循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又发挥阶级主体的政治行动,无产阶级能够才能够完成历史使命。关键词:无产阶级;阶级;私有财产;共产主义
2023年4月22日
其他

重解马克思的“中产阶级”概念

重解马克思的“中产阶级”概念摘要:中产阶级不是不同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独立的阶级,更不是会替代两个阶级的“新阶级”,而是夹杂在个阶级之间的“中间阶级”。它从字面上看是“阶级”,但并不具有阶级的意蕴,最多只能是有一定财产的成员构成的具有共同属性“社会群体”。中产阶级的出现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冲突得到缓和的体现,但不能因此就否认人类历史上阶级对抗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不能无视今天还存在的阶级对立问题。中产阶级概念容易掩盖人类社会存在的剥削、压迫、支配关系,掩盖社会的真实矛盾,对中产阶级社会的鼓吹会妨碍我们对阶级问题的客观理性分析。只要还存在阶级,某些社会成员还属于哪个阶级,或者说只有部分社会成员是中产阶级,人类社会就注定不是最好的社会。人类社会的未来不是中产阶级化,而是没有阶级,是阶级差别的消失。关键词:等级;阶级;中间等级;中间阶级(中等阶级);中产阶级
2023年4月21日
其他

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综述

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综述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是指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观点。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有从非规律性或“非基本原理”角度来认识和区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应包含的内容等观点。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可以发现,在具体观点上虽有分歧,但更多的是共识。最大的共识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要结合中国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始终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过去,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分门别类的研究上,“而忽视对它的整体性研究。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1]。研究缺陷的存在,使得我们在一些方面不能全面正确理解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某种程度上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不良影响。另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紧密联系的科学,“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意识形态性简单化或者庸俗化,势必会损害它的科学性,使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正确性产生怀疑”[2]。因此,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避免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意识形态性简单化或者庸俗化,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重要原因。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是指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包括历史观和价值观,方法论主要是指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3]。与此类似的观点主张,就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而言,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其“硬核”,是该理论体系中的最基本的理论公设,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则是关于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论证及实践纲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是现实与理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原理”与“证明和运用”的关系,后者可能是错的,但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即“硬核”不变[4]。还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由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确立的科学社会观、历史观和世界观。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原理时,要区别基本原理和非基本原理:前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历史观和世界观,后者是它们的发挥和应用;前者是理论根基,后者是理论延伸;前者反映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后者反映的是因时因地而易的特殊规律或结论;前者属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后者属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范畴[5]。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一系列原理中最根本、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的部分”[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基本的观点,是作为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学说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7]。这些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并经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它们在基本原理的逻辑展开中,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框架:包括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群众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等等。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而非它的基本原理[8]。类似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以下特征:它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而非其他人的基本观点,既不是全部言论也不是个别结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标志;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9]。这种观点一个极为鲜明的主张,就是强调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方法仅仅是揭示基本理论观点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方法论不属于基本原理范畴。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实现无产阶级解放、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对这个学说的严密、完整的科学论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或凌驾其上的普遍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不存在既不属于哲学,也不属于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所谓最一般的基本原理。第一,它们揭示的对象具有普遍性。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虽然分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学科特点,但它们又从属于马克思主义整体,彼此从理论上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不可分离,因此可以统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这种观点,在依照传统的认识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有一个突出特点,即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命题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为基础的“一以贯之”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包括世界观、方法论,而且还应包括用这种世界观、方法论去解决现实问题而作出的具有普适性的理论概括[11]。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为基础,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基础之上。“一以贯之”,又强调了从整体性角度去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普遍性,例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之间是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12];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统一的整体,不能人为地把它割裂开,不能只承认其中某些原理或者否定其他原理”[12]。第五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并加以阐述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理论观点。这种观点从《现代汉语词典》对“基本”“原理”的解释出发,认为“从严格的狭义的原创意义上说,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并加以阐述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理论观点和学说才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等,都不是原创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将其与时代特征和各个国家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所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和丰富发展了的形态”[13]。类似的观点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凡是不能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推导出来的观点都不是马克思主义,更谈不上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而只是这些观点提出者本人的主义。例如,毛泽东的矛盾论中的大部分内容就是毛泽东主义或毛泽东思想,而不是马克思主义”[14]。第六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相对于“具体结论”“具体学科”和“具体实际”而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存在着层次性,有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的区分。基本原理就是其一般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而被证明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具体结论就是马克思主义针对特定的问题所讲的特定结论,属于时过境迁或事过境迁的内容,只具有个别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般性、基本性的原则,是其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科学的艺术的总和。从具体学科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体现和要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和具体学科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最基本、最直接、最集中、最科学的理论表达。从不同国家的“具体实际”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所阐明的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概括。总体上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揭示出的普遍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表述所形成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5]。显然,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上,研究者之间存在着分歧,甚至还存在着对立。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基本原理,它们之间是“原理”与“原理运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体现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本观点的理论,而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方法仅仅是揭示基本原理的工具;等等。再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归结为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过去的认知——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没有办法解释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16]1002-1003这说明,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于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17]。可见,此处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显然不能等同于贯彻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第一种观点,是通过区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应用”理论来甄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马克思恩格斯首创的,但并不是说马克思恩格斯所有的思想观点都属于马克思主义,更不能说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像邓小平区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思想”一样,来区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观点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等理论属于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由信奉马克思恩格斯学说者阐发、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的,也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针对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提出的具体方针策略及其理论,就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而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可以叫做马克思主义的应用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区别[8]。依照这种理解,作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然也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研究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得出的规律性东西,要从非规律性或“非基本原理”角度来认识和区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应包含的内容。这里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或结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许多被实践检验和证实的、具有普适性的理论观点或结论,如“两个必然”的思想,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有一些理论观点或结论,被实践检验和证明了是“过时的”,如社会主义革命共同胜利论,就不能认为是基本原理。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的基本原则是基本原理,有的基本原则却不属于基本原理的范畴。例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或“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共产主义基本原则,消灭剥削、公有制、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属于基本原理的范畴。而那些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基本原则,例如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的基本原则,就不应列入基本原理的范围[11]。第三种观点,是直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等同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重要结论(或者说基本观点、基本结论)属于基本原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运用,或者是第二个层次的原理,或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分支学科的原理。第二个层次的原理包括: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得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重要结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阶级斗争论、暴力革命论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等等。换言之,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只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3]。这种观点具有自相矛盾之处。如果说基本原理是普遍适用的真理,能够称得上“第二个层次的原理”的那些“原理”,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如果具有普遍适用性,那么又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计划经济”等尚未被迄今为止的人类实践所证明或已经证明是有问题的“原理”?如果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为何非要称之为“第二个层次的原理”?第四种观点认为,要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角度,从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不同领域,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中那些反映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的观点。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从传统上对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划分来看,则有哲学的、经济学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们之间联系密切,而非孤立的。在经济学方面,“理论界和学术界流行的认识认为主要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以及与私有制对立的公有制等”“比较笼统”,“并没有反映马克思经济学中有本质属性的思想观点,未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核心和精髓所在”。就劳动价值论而言,“基本的原理即劳动者创造价值的观点”;就剩余价值学说而言,“基本原理就是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被不劳动的资本家无偿占有的理论”;“马克思在所有制方面的基本原理,在本质上不是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而是用劳动者所有制代替不劳动的资本家所有制”。总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主要突出了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人与人的关系是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劳动者与不劳动者资本家的对立是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历史暂时性、不合理性、不平等性的根源,确立劳动者的统治地位,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9]第五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也是分层次、分范围的,在不同的范围内反映客观规律的某一原理,尽管在性质和功能上各有不同,但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其中,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揭示的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内部运动的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规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揭示的是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整体,是其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辩证综合,即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现实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从中得出社会主义结论。它所揭示的是整个客观世界、人类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规律中最本质的东西。只有范围明确,才能确定其基本原理的内容[18]。类似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致说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揭示客观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原理;二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规律的原理”[19]。还有观点主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层次的内容:世界观、方法论是第一层次,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容;世界观、方法论与人类社会普遍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第二层次的基本原理,包括反映物质生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原理;第一层次的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第三层次的基本原理,包括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原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原理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层次,反映了基本原理的发展及实际运用,体现了基本原理的生命力及其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1]。这种观点,与前述所谓“第二个层次的原理”相近。只不过,使用的是“第二个层次的基本原理”“第三个层次的基本原理”等表述。从逻辑上看,既然是“基本原理”,既然基本原理都是普遍适用的,是真理,那么不管居于什么层次的基本原理,都是普遍适用的。第六种观点,是首先界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能够上升为基本原理的标准,并根据这些标准列举了基本原理“清单”。这种观点认为,界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标准:一是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功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对更为广阔时空领域的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能予以概括;三是更具有长久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不会因为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四是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更为普遍的和根本的指导意义。以此为标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原理可概括为如下14条:1.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运动发展的原理;2.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和发展规律的原理;3.关于时代本质和发展阶段的原理;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的原理;5.阶级、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原理;6.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7.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8.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理论;9.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和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10.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说;11.社会主义革命(包括改革)和建设规律的理论;12.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和共产党建设的理论;13.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原理;14.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原理等[2]。第七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就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要依据这三个维度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20]。尤其是,要重视并抓住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这个核心主题,反对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划定一个范围,“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辩证发展的科学本性的。它有利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科学来对待,给一代一代追求真理的人们留下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空间”[18]。换言之,基本原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质的规定,即其适用范围的有效性问题,而不是量的规定。任何人都不可能确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数量,指定只有哪几条是基本原理,而应该随着实践发展和时代需求,与时俱进地提出对客观规律的理论概括[10]。总的来看,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应有的内容,争议也是很大的。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提出,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有着割不断的内在逻辑,所以“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和贯通中进行科学抽象,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思路是值得重视的,也是可行的,这需要学界的进一步努力[13]。三、关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适性,是就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而言的。普适性也就是一般性,这种一般性只有在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具体内容,才能彰显其理论价值,体现基本原理的生命力。因此,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是有道理的。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并不意味着要忽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原理的完善程度是正确运用的理论前提,这样,就存在一个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适性,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切真理,它需要根据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完善[11]。人类实践(包括资本主义制度的运行)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规律理论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也不应是凝固不变的,而应不断得到丰富、深化和拓展。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具有某种相对稳定性,但由于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需要根据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得出新结论,以新的原理代替过时的旧原理。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存在着“过时”的问题,需要与时俱进。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论是哪一个层次,在它适用的范围内都具有普遍性,都是客观真理,不存在过时的问题。这种观点在突出“适用的范围”的基础上,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是两个不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其适用的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它的运用则是特殊的,不能用运用的特殊情况去判定其固有的普遍原理的正确或错误。还有观点指出,要警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中的“实证化”现象,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永恒化,即为了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和意义,首先把它当成超越时空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被抽象化为单纯的知识,即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抽象出基本原理,把这些基本原理看成是既定的知识”;“削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即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适应当前某种需要,有些人倒置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用单纯的发展经济取代马克思的社会革命,从而窄化了和矮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工具化”。[21]毫无疑问,“实证化”现象不仅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更是我们如何正确理解、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后者甚至是“实证化”的根源。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需要发展,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要立足实践、面对问题,解决自己所处时代面对的问题,以不同方式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而奋斗。二要摒弃“垄断”心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确定的,这并不意味着某一个国家或政党是唯一的马克思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没有‘世袭权’,也没有自奉为唯一正确的‘解释权’或‘唯一模式’”[10]。任何停滞、保守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都是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和实践的精神[10]。具体而言,对于像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劳动价值论这样一些已成为“常识”的基本原理,应结合新的实际深化研究和认识,说出新内容。有些观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未涉及,而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结合新的实践而提出来的,并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原则,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22]。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在与具体实践的结合过程中,才能发挥其作用。没有生动的社会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在实践中运用、检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途径。四、几点启示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具体观点上虽有分歧,但更多的是共识。理论上的分歧与争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在当下深入推进的重要途径。最大的共识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要结合中国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是立足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因此要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它具有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体现”[19]。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重点放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方面,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作为“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23]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作出21世纪中国人的贡献。在这个历史进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首先,要从理论的内在逻辑角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历史与逻辑、科学与道义的高度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到,人类历史在不断延续,不能把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但尚未被局部的实践所证明、尚待未来更大范围内的实践所验证的理论观点,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剔除出去。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社会产生计划调节,正是基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自身的内在逻辑提出的,而非从什么原则出发、从外部强加的。不能因为现实中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所有制、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端,就认为生产资料社会所有、社会产生计划调节等思想观点就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和作为科学家“双重角色”之间的逻辑关系:“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16]1003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围绕当代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者的地位、需要、解放条件及路径等展开的。离开这些,例如把马克思的阶级学说包括阶级斗争学理排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外,尽管有着种种现实理由(包括中国和发达国家阶级结构的新变化等),但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经不再是马克思的东西了。其次,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角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从宏观上分析和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趋势的。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复杂的。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运动规律时,经常使用“趋势”概念来描述、预测资本主义的经济过程。趋势,即事物发展的动向或大方向。马克思认为,“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中,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趋势,始终只是以一种极其错综复杂和近似的方式,作为从不断波动中得出的、但永远不能确定的平均数来发生作用”[24]181。为什么“一般规律”的作用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趋势”?马克思认为,“必然有某些起反作用的影响在发生作用,来阻挠和抵消这个一般规律的作用,使它只有趋势的性质”[24]258。或者说,规律的“绝对的实现被起反作用的各种情况所阻碍、延缓和减弱”[24]261,它的作用“只有在一定情况下,并且经过一个长的时期,才会清楚地显示出来”[24]26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17]从“方向”“美好憧憬”的高度看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改变世界”的社会实践包括中国、外国的实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提供了科学路径。再次,要从具体的历史环境与条件角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结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内,具有非常明确的条件限制。1877年马克思在给俄国《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指出,《资本论》第24章即“所谓原始积累”一章,“只不过想描述西欧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封建主义经济制度内部产生出来的途径”,不能“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因为“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25]这里的关键,是“不同的历史环境”即条件。1881年马克思指出,“在将来某个特定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26]458。1893年恩格斯指出,“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27]。什么是“不断发展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26]560,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鲜明态度,也是对他们自己创立的理论的准确看法。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28]的最大意义。结合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实践,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毫无疑问不能背离马克思恩格斯的教导。相关阅读重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50卷出版(附截至2022年3月,33卷出版时间一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9卷前言习近平: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五个视角看习近平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31条习近平引用过的马克思恩格斯革命导师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蕴含的马哲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经典著作版本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名目索引的历史及现状《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理论突破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追溯历史唯物主义起源的三条线索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概念及其现代发展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的双重逻辑马克思“自由时间观”的阐释模式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历史唯物主义之“物”的当代解析对《资本论》的九个根本性误读黑格尔关于哲学的七个生动比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贯性”的三个基本问题(30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及其代表理论合集(37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哲学问题的论断合集11本马恩列经典著作导读视频与文稿11组关键词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23个必须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原理34个必须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观点和理论83个必须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名词及解释10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么进行调查研究的?收藏!54位顶级西方哲学家认识世界的8个维度(世界、自己、哲学、幸福、自由、知识、科学、信仰)收藏!35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原理及其方法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作者简介:王中汝(1973-),男,河南镇平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著作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文章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3年4月19日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9卷前言

图源:赣南师范大学彭伟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9卷前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8卷和39卷属于同一单元,这两卷收载的是马克思在1863—1867年期间写的经济学手稿,时间跨度是从1863年《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完成之后,到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付排稿的整理工作完成之前的这一时期。在这几年里,马克思主要写成了三册《资本论》的手稿: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态》。这三册手稿按其写作时间被概括地称为《资本论(1863—1865年手稿)》,其中第一册手稿留传下来的部分和第二册手稿的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8卷,第三册手稿中译文收入本卷。在马克思的计划中,这三册书的内容构成“资本一般”部分。在1857—1858年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0—31卷)和1861—1863年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2—37卷)中,马克思把涉及“资本一般”的理论部分只是作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总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论述的。从1862年底起,马克思由于在手稿写作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而产生新的想法,决定先把“资本一般”这一部分写成独立著作出版,书名为《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则作为副标题。于是在写完1861—1863年手稿之后,马克思从1863年夏至1865年底写成了三册《资本论》的手稿。1863—1865年手稿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第一册手稿的写作时间是1863年夏天至1864年夏天。这一册手稿无论从理论的成熟程度来说,还是就叙述的系统性和著作的结构来说,都已非常接近作为一个“艺术的整体”的《资本论》。1马克思在该手稿的基础上整理成《资本论》第一卷的付排稿,并于1867年9月出版。第一册手稿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留传至今的只有最后一章即《第六章
2023年4月18日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摘要:本文1)在考察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名称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阐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2)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
2023年4月17日
其他

马克思“自由时间观”的阐释模式分析

马克思“自由时间观”的阐释模式分析摘要:关于马克思“自由时间”的解读,不能通过与休闲时间、闲暇时间等类似概念的对比进行。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既包含着“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的一般内容,也蕴含着一种朝向“社会时间结构解放”的“自由时间观”。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观”既有关于人类社会一般时间结构的分析,也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时间结构的批判,更有从生产方式层面对私有制社会时间结构的超越。马克思关于“自由时间”的表述贯穿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全面向度,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关于“时间解放何以可能”的“时间观”。它同时涉及“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两大领域,是对传统物理时间观和观念时间观的革命性创新,其本质要求是将整个社会时间还给人本身。关键词:马克思;自由时间观;阐释模式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批判,与其对资本主义社会时间结构的分析是一体的,并表现为对“剩余劳动时间”“非必要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等一系列概念及其之间关系的分析。对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而言,“自由时间”概念的重大意义在于其能够揭示现代社会时间结构中所隐藏的资本主义剥削,并以此导向“人类解放”的逻辑。在此,马克思的“自由时间”就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度量单位,也不是一个现代法权层面上“由谁支配”的“时间主权”问题,而是一种对已有社会时间结构进行全面扬弃的全新“社会时间结构解放观”(以下简称“时间解放”)。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马克思“自由时间”的研究,就需要从概念澄清上升到“阐释模式”的高度,从“自由时间”的社会规定性和对这种规定性的社会改造层面,将其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相关表述结合起来,澄清马克思“自由时间观”中关于“人类解放”的“社会时间”结构。一、关于马克思“自由时间”
2023年4月16日
其他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坚持系统观念,体现了我们党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把握和科学运用,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坚持系统观念,符合事物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反映社会有机统一、矛盾转化的内在机理,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和运用,为准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提供了科学指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世界的存在及事物的联系不是静止不变的“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的集合体”。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和把握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这一内在要求,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同样得到鲜明、深刻、丰富的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辩证统一,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深刻阐明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以及“社会有机体”的运行机制。唯物史观深刻考察社会变革的深层动力,反对用单一、唯一的因素解释历史发展,以“历史的合力”强调各种条件、无数人的共同力量推动历史发展前进。从一定意义上讲,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动力论就是系统动力论:承认生产力、经济基础的根本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承认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将系统观念的科学方法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成功实践,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新时代党治国理政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经济社会体系是一个普遍联系、多维多元的复杂系统,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以点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明确提出“六个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新时代十年,我们党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全面统筹、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工作,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时代新征程应对复杂局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遵循。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这一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在统筹兼顾中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实践证明,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坚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就能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一系列科学顶层设计。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既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又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以科学的顶层设计牵引扎实的实践探索,以实践探索的丰富经验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战略与策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为战略服务的,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实现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扬帆远航。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怎样在发展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互斥关系,而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共容关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要做到统筹兼顾、有机结合,既把“蛋糕”做大做好、以效率支撑公平,又把“蛋糕”切好分好、以公平促进效率,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的良好态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在活力中保持秩序、在秩序中激发活力,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通过寓活力于秩序之中、建秩序于活力之上,实现社会有序运行与社会活力迸发相统一、相协调,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保障和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向前。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通过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来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闭关锁国、闭门造车中实现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又要坚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把握好中与西、内与外之间的内在张力,在自主中谋求发展,在开放中坚持自主,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关阅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是总书记思想的精髓要义论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论“守正创新”视野中的“两个结合”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创新”的价值论探析“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守正创新关于守正创新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在“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中守正创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意蕴与内在逻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田鹏颖:“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任鹏、肖明江: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黄庭满: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守正创新论“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创新本文作者:颜晓峰,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基地研究员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23年4月14日第9版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
2023年4月15日
其他

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生成,在客观上,1)与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大背景相联系,是对时代问题的哲学反思。2)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伟大实践相联系,是对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3)与以往优秀哲学成果相联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借鉴吸收;在主观上,4)与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素质条件相联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生成逻辑。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主观条件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J].求是,2019,(19).[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7]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中国哲学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10]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1]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2]
2023年4月14日
其他

彰显新时代守正创新的鲜明气象

彰显新时代守正创新的鲜明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六个必须坚持”。这“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党百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气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党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坚持守正创新,是对党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发展重要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守正创新,深刻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作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对于《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恩格斯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这些论述中包含着守正创新的理论追求和实践要求。坚持守正创新,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中国化、时代化表达。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总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发展。“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政者,正也”“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等思想主张,彰显了恪守正道、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不竭动力。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坚持守正创新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以道不变、志不改的坚定,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奋力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同时,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坚持守正创新,体现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对历史正确方向的科学把握,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指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但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坚持守正创新,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客观要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气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开创性伟大事业,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智慧,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团结奋斗取得的宝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坚持守正创新,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着力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同时,科学把握国际国内新形势,以巨大的理论创新勇气,以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阐明: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充分彰显我们党守正创新的理论自觉和历史主动,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深入探索和解答。只有坚持守正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才能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胜利前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方法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项前无古人的探索性事业,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扬帆远航,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其中一个就是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守正并不等于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创新也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在创新的过程中守正,才能避免故步自封,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只有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才能坚持正确方向,实现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的科学方法论,对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并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我们党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正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成为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许多新的风险和挑战。坚持守正创新,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够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关阅读论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论“守正创新”视野中的“两个结合”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创新”的价值论探析“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坚持守正创新是总书记思想的精髓要义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守正创新关于守正创新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在“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中守正创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意蕴与内在逻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田鹏颖:“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任鹏、肖明江: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黄庭满: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守正创新论“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创新本文作者:秦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23年4月12日第9版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
2023年4月13日
其他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贯性”的三个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贯性”的三个基本问题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整一贯的理论体系。近年来学界对其整体性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对其“一贯性”却重视不够。“一贯性”问题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但却一直是一个存有争议的问题。这个争议从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断开始,争论“物质本体”和“实践本体”何者才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块砖”。“第一块砖”不仅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三个基本问题之中;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甚至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大体系”之中。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一贯性相关阅读习近平: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五个视角看习近平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31条习近平引用过的马克思恩格斯革命导师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蕴含的马哲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经典著作版本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名目索引的历史及现状《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理论突破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追溯历史唯物主义起源的三条线索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概念及其现代发展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的双重逻辑历史唯物主义之“物”的当代解析对《资本论》的九个根本性误读黑格尔关于哲学的七个生动比喻(30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及其代表理论合集(37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哲学问题的论断合集11本马恩列经典著作导读视频与文稿11组关键词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23个必须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原理34个必须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观点和理论83个必须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名词及解释10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么进行调查研究的?收藏!54位顶级西方哲学家认识世界的8个维度(世界、自己、哲学、幸福、自由、知识、科学、信仰)收藏!35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原理及其方法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本文作者:刘贵祥,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丽,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巴黎手稿》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项目号:22BZX001)的阶段性成果。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期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
2023年4月12日
其他

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这一立场观点方法

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这一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既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又要整体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还必须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更好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素有的精神气度,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马克思主义永葆蓬勃生机,这正是自信自立精神气度的有力彰显。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融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实践基础和文化根基。源自对科学真理的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能拥有真理的力量,才能自信自立;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才能拥有光明的前途,才能不断发展进步。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10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持自信自立的根本所在。源自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坚持自信自立。100多年来,我们党秉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信心,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使中华民族以昂扬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源自中国共产党100多年奋斗历程的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路的坚定决心,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0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自信自立始终贯穿于我们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光辉历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贯穿着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坚持道路上的自信自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于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扎根于中华大地,是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安宁的正确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道路上的自信自立,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根本原因。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再次印证“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坚持理论上的自信自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坚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正确指引,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坚持理论上的自信自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才能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坚持制度上的自信自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外,没有任何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在这样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我国取得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这样的奇迹。”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在新时代推进制度建设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点、建设规律、优势效能等的认识,为新时代制度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旺盛生机活力和强大治理效能。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定能够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障。坚持文化上的自信自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呈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生动图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文化上的自信自立,就一定能够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自信自立,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是我们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自信自立,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在坚定不移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自信自立,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定力、有主见,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保持战略清醒、战略自信、战略主动,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在发扬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极为艰巨、极具挑战性的努力。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充分体现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扬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以思想的力量激扬奋进的力量,以理论的主动把握历史的主动,让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相关阅读“自信自立”是新思想精髓和要义的重要内容“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路自信的内在机理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论探析历史自信归根到底是对未来的自信中华民族发展史视域下自强不息精神的当代价值与传承路径“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义本文作者:王易,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2023年4月11日
其他

坚持守正创新是总书记思想的精髓要义

发表于北京文章来源:《时事报告》2023年第4期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
2023年4月10日
其他

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的双重逻辑

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的双重逻辑摘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研究,本质上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他适度吸收了国民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将对资本的研究提升到经济哲学和经济人类学的高度。经济哲学构成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经济人类学构成了马克思的研究目的,它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内容。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的双重逻辑充分体现出他正视现代性,重视现代性,又通过批判现代性而超越现代性的内在理路。1)资本的运行逻辑及其人类学后果构成了现代性的经济形态;2)资本与劳动的分离又造成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分离,私有制是现代性的政治形态;3)普遍的交换和全面的需求体系使基于资本运行逻辑之上的广泛交往成为必然。于是,一种超越地区、民族和国家边界的世界历史交往得以形成,全球化、世界化是现代性的社会形态。只有彻底消灭劳动异化,消灭违背正义原则的私有制,才能回归人本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简约地说,资本、私有制、世界化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构成了马克思研究资本逻辑的内在结构,经济哲学和经济人类学构成了马克思揭示这种结构的方法论基础。这些哲学画面勾勒出马克思资本研究的一个清晰内在逻辑:资本——私有制——历史交往——人类解放。关键词:劳动;资本;劳动本体论;经济哲学;经济人类学马克思对资本、资本主义的批判之于当代社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这种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首先是方法论意义。马克思对资本的研究起初就是哲学式的,即抽象与具体、劳动本体论、科学与伦理、存在论认识论与价值论等的有机统一。这些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范式。其次,实践论价值意义。起始于15世纪末的欧洲现代化运动,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结构及其展开方式,构建起了一个以欲望的神圣激发为动力、以市场的发现和拓展为环境、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手段的现代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在诸种方式中,唯物史观或许是最好的把握方式,现代性是现代化的诸种特征,如主体性、复杂性、流动性、矛盾性,等等,对此可有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叙述方式。马克思以他鲜明的价值立场和独特的致思视角,把自己感受到、认识到和思考过的问题呈现给了那个时代的人们,也奉献给了后来者。一、经济人类学何以逻辑上在先:在价值逻辑与事实逻辑之间我们可以把经济学、经济哲学和经济人类学视作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的三个维度,尽管马克思本人从未这样表述过。依照对资本进行研究的内在理路,其致思逻辑应该是经济学——经济哲学——经济人类学。马克思在真正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研究资本之前,已经对资本的人类学性质作了优先判断,它表现为劳动、资本之人类学意义的先行标划,这就是经济人类学逻辑上在先的真实含义。这也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伦理态度和科学精神之有机统一是一致的,其内在逻辑进程表现为:批判——辩护——重构。或许,人们对马克思关于资本问题的沉思何以表现出经济人类学在逻辑上在先这一事实表示疑问、不解、质疑甚至批评,理由是马克思没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将价值逻辑先行标划出来,之后再去寻找甚或构造能够实现价值的事实逻辑乃是个人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逻辑。马克思终其一生遵循的价值逻辑和事实逻辑,就是把个体、人类的对整体性的好生活的追寻和追求标划在他对资本和资本主义的辩护、批判以及超越之中,体现在从“预设—批判”到“分析—论证”再到“继承—超越”的致思进程中,也就是从“经济学—经济人类学”到“经济学—经济哲学”再到“经济哲学—经济人类学”的致思过程。关于货币问题,就可以有经济学和经济人类学两种论证方式,穆勒表述的恰是前者,而马克思论证的货币既有经济学的性质,又有经济人类学的立场。货币的本质,首先不在财产通过它转让,而在于人的产品赖以相互补充的中介活动或中介运动,人的、社会的行动异化了并成为在人之外的物质东西的属性,成为货币的属性。既然人使这种中介活动本身外化,他在这里只能作为丧失了自身的人、非人化的人而活动;物的相互关系本身、人用物进行的活动变成某种在人之外的、在人之上的本质所进行的活动。由于这种异己的中介——人本身不再是人的中介——人把自己的愿望、活动以及同他人的关系看作是一种不依赖于他和他的力量。这样,他的奴隶地位就达到极端。因为媒中介是支配它借以把我间接表现出来的那个东西的真正权力,所以,很清楚,这个中介就成为真正的上帝,对它的崇拜成为我的目的本身。同这个中介脱离的物,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因此,只有在这些物代表这个中介的情况下,这些物才有价值,而最初却似乎是,只有这个中介代表这些物的情况下,这个中介才有价值。最初这种关系的颠倒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这个中介是私有财产的丧失了自身的、异化的本质,是在自身之外的、外化的私有财产,是人的生产与人的生产之间的外化的中介作用,是人的外化的类活动,凡是人的这种类生产活动的属性,都可以转移给这个中介。因此,这个中介越富有,作为人的人,即同这个中介相脱离的人,也就越贫穷[1](P164-165)。马克思关于货币本质的精彩论证具有多重意义。第一,在学术和学说的意义上,无论是经济哲学还是经济人类学都必须基于经济学之上,因为经济学呈现的是关于经济行动、经济关系之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经济学中的范畴、话语和逻辑为人们了解、理解经济规律提供了思考范式。然而,经济学从来就不是也绝对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和实证科学,价值中立只在承认和尊重经济规律的意义上才是可行的;经济规律造成的过程和结果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义。如资本家如何运用其掌握的资本通过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从而支配整个劳动,以获取剩余价值,这被马克思称为资本产生剩余价值的秘密,即资本家购买了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也就同时购买了劳动力的展开过程及其结果即劳动,劳动是劳动力的展现和实现;购买劳动力的价格远远低于由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这完全可以被称为规律,创造剩余价值的规律。如果把这种规律视为天然、合理、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就永远无法解决剥削的问题,任何一种消灭私有制的革命都被视作是“反革命”的。于是,对经济活动、关系和规律的研究就绝不能仅停留在事实逻辑的研究上,必须引入价值逻辑的沉思范式。这个范式恰是经济人类学,它基于人们在创造财富过程中“能够做什么”,而又超越它,达于“应当做什么”的高度。第二,马克思关于货币本质的论证和论述,不限于简单的交换媒介这一点,而是将其扩展为劳动者、私有财产、交换关系及其社会性质和类性质的论证上。毫无疑问,货币的发达及其普遍运用,正是交换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建构起了一个不同于原始经济和农业经济的现代生产逻辑: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只有充分实现这四个环节的相互嵌入和相互支持,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方式才能被运行起来。事实证明,货币的普遍运用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正如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所说的,“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2](P52)。在现代生产逻辑体系中,只有通过普遍交换,使产品变成商品,使商品的使用价值获得交换价值,才能实现产品的价值。而交换价值的符号化形式恰恰是货币,货币是产品的外化形式,是不同产品相互交换时的比例关系,它是产品使用价值的代表。然而,当这个代表一旦超越了所有产品的个性,变成可以代表一切使用价值的符号时,它就变成了真正的“代表”,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只有预先获得这个“代表”的确认、确证,才成为真正的使用价值。这是一个双重“化”的过程。作为“外化”,一个使用价值借助货币将自身展现给他者,被他人承认、确认、使用,从而证明了使用价值的“价值”;当他人享用我的使用价值时,他人证明了我的价值。然而,我的使用价值一旦变成货币,变成我的代表的符号时,就证明了我丧失我的人性、产品丧失它的个性于那个普遍的符号即货币中,这就是马克思说的“异化”。第三,马克思关于货币“外化”“异化”的分析和论证的经济人类学范式,绝不止于经济学意义,更彰显出哲学人类学意义,即劳动、资本、私有制之二重性之于个体和人类的意义。马克思正是基于对货币二重性的论证而进升到对劳动、资本和私有制进行人类学批判,这种批判充分体现了预设与批判有机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在马克思看来,由私有财产、私有财产的相互外化,由普遍的交换关系产生的各种分离,可以有向上“发展”和向下“堕落”两种路向。向上的“发展”路向是:不论生产本身中的活动的交换,还是人的产品的交换,其意义都相当于类活动和类精神——它们的现实的、有意识的、真正的存在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1](P170-171)而向下的“堕落”的路向,即在私有财产相互外化、劳动与劳动者分离、劳动成为直接的谋生手段的境遇下,人同自身相异化以及这个异化了的人的社会是一幅描绘他的现实的社会联系,描绘他的真正的类生活的讽刺画;他的活动由此而表现为苦难,他个人的创造物表现为异己的力量,他的财富表现为他的贫穷,把他同别人结合起来的本质的联系表现为非本质的联系,相反,他同别人的分离表现为他的真正的存在;他的生命表现为他的生命的牺牲,他的本质的现实化表现为他的生命的非现实化,他的生产表现为他的非存在的生产,他支配物的权力表现为物支配他的权力,而他本身,即他的创造物的主人,则表现为这个创造物的奴隶。[1](P171)向下的“堕落”的社会场景是马克思必须承认的当下现实,是必须严肃对待的非人状态,是必须予以反思和批判的异化现象,它绝不可能成为像自然规律那样的不可改造的社会状态。人类制造了这样一个非人的状态,也同样有意愿和能力改造这个状态,朝向属人世界演进。这不仅在观念上是可能的,在实践上也是现实的。马克思预先给出了这样一个将人的本质回归人本身的场景:假定我们作为人进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就双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个人:(1)我在我的生产中使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对象化,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对象性的、可以感性地直观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2)在你享受或使用我的产品时,我直接享受到的是:既意识到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使人的本质对象化,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3)对你来说,我是你与类之间的中介,你自己认识到和感觉到我是你自己本质的补充,是你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我认识到我自己被你的思想和你的爱所证实。(4)在我个人的生命表现中,我直接创造了你的生命表现,因而在我个人的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1](P183-184)马克思从四个方面预设了我作为劳动者、生产者和创造者,在我与我的创造过程及其结果中,在你享受我的产品中,在我是你与类的联系中,在我、你以及类本质之间所体现和实现出来的对象化、对象性关系中,映现自己,实现自己;我的存在、我存在的意义都在我与我、我与你、我与类之间得到了实现,得到了证明。这才是真正的属人世界。然而,现实世界则是一番充满矛盾、冲突和异化的景象,在属人和非人世界的相互映衬中,愈显属人世界的美好、非人世界的悲惨:“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在私有制的前提下,它是生命的外化,因为我劳动是为了生存,为了得到生活资料。我的劳动不是我的生命。第二:因此,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劳动是我真正的、活动的财产。在私有制的前提下,我的个性同我自己外化到这种程度,以致这种活动为我所痛恨,它对我来说是一种痛苦,更正确地说,只是活动的假象。因此,劳动在这里也仅仅是一种被迫的活动,它加在我身上仅仅是由于外在的、偶然的需要,而不是由于内在的必然的需要。”[1](P184-185)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造成异化、矛盾、冲突的根源明确地揭示出来:“大量劳动积累起来,因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就是说,工人的劳动产品越来越多地从他手中被拿走,工人自己的劳动越来越作为别人的财产同他相对立,而他的生存资料和活动资料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资本家手中。”[3](P120)马克思在下面这段论述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理论旨趣和实践诉求:“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我们采用了它的语言和它的规律。我们把私有财产,把劳动、资本、土地的互相分离,工资、资本利润、地租的相互分离以及分工、竞争、交换价值等等当作前提”,“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3](P155)。虽然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指明的事实出发,但要发掘造成私有财产和劳动异化的真正根源,更需进一步指明劳动之于个人和人类的本体论意义:“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3](P161)动物也生产,但它只生产自身,“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P163)。人成为普遍的存在物,乃是因为他可以超出自己的限度知晓他物的限度,并能够把各种尺度既分别开来又统一起来;人是通过创造一个对象世界而创造人本身的。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P163)。然而,在异化劳动过程中,一如马克思指明的那四种情况,我和我的劳动产品处在矛盾、对立、对抗之中,我的劳动产品非但不归我所有,反而制约着我、反对着我;我和我的劳动过程处在对立之中,劳动不再是乐趣,相反,我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我和其他人处在对立之中,我通过劳动过程创造的社会关系不再能证明我的社会本质;我和类之间也处在对立之中,我无法获得普遍性。那么,是何种原因、何种力量造成劳动异化、社会关系异化呢?马克思说,我们要先行“解决两个任务:(1)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2)我们已经承认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外化这个事实,并对这一事实进行了分析。现在要问,人怎么使自己的劳动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又是怎样由人的发展的本质引起的?我们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问题,就已经为解决这一任务得到了许多东西”[3](P167-168)。在马克思得到的这些东西中,共产主义是最根本的方面。起始于国民经济学而达于经济人类学的高度,并非仅是思想的逻辑,更重要的是,它必须也一定是历史的逻辑,而共产主义正是实现这历史逻辑的社会过程。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描述和论述是经济人类学和哲学人类学式的,是理想的、整体性的,但绝不是空想的、幻想的、片面式的。它基于私有制又超越私有制,一如私有制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超越私有制而达于公有制、社会统一管理,也同样具有历史必然性。那么,共产主义是何以使人的劳动、社会关系回归人本身,使人重新占有自己的社会本质的社会运动呢?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在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3](P185-186)如果这种解答已成现实,那么人的耳朵、眼睛,人基于感觉器官之上的各种感觉,人的心灵、美德都将成为人的;进言之,人将以人的方式运用这些器官和感觉去感知、感受世界,表达对世界真挚的情感。毫无疑问,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设想和论证已不再是经济学、经济人类学,而分明是哲学人类学式的规定。共产主义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特定状态和阶段,是历史辩证发展的必然后果和充分体现。它既是对私有制的肯定,又是对它的否定,是带着以往的成果向人类更高阶段的进发;它使人的眼睛、耳朵重新成为人的感官并产生感觉,因为音乐只有对听懂音乐的人才有意义,对忧心忡忡的穷人而言,再美丽的花朵也没有审美价值。共产主义是对现有非人状态的积极扬弃。马克思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社会的设计,绝不是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撇开现实的历史现实,空造楼阁,自说自话,而是将思想的逻辑建基在历史的逻辑之上。这一过程正是马克思寻找和建构实现共产主义现实基础的过程。一如理想必须基于现实才是可能的、现实的那样,经济人类学和哲学人类学必须立于经济哲学之上,才是确证的、可信的。1844年前后,马克思写下了重要的由九本笔记组成的《巴黎手稿》,大量的国民经济学材料,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的社会现实,促使马克思带着共产主义理论和理想去追寻实现理想的现实道路。这一心路进程正是从经济人类学和哲学人类学转向经济哲学的过程,因为思想的逻辑必须基于历史的逻辑。经济人类学在逻辑上优先意味着人类的价值追求先于历史而发生,它是人类改变历史、创造历史的动力;历史的逻辑又是时间上在先的客观力量,不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价值追求都会是空想的、幻想的。对经济规律、资本本质的理解和把握必须是哲学式的,这就是经济哲学。经济哲学以经济人类学和哲学人类学为价值依据,而经济人类学和哲学人类学必须以经济哲学为事实根据。二、经济哲学何以时间上在先:资本与资本主义社会现象学显然,就像外化、异化、非人道不是源初性的,而是过程和后果形态的“此在”那样,对异化的研究也绝不能是过程主义和后果主义的致思方式,必须将异化、非人道还原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的历史场域中来。这个还原工作由四个步骤组成:资本——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社会。作为思维还原之最后结果的资本主义社会,才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它内含着资本、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如果不从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总体性概念出发,就绝不可能对资本、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作全面的考察、批判和论证。(一)
2023年4月9日
其他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摘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从实际出发、开拓进取,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具有丰富内涵: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理论自信,坚持独立自主,坚定历史自信,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关键词: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独立自主;历史自信;自我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从实际出发、开拓进取,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具有丰富内涵。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守初心、担使命过程中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就是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在顽强奋斗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也是一部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不懈奋斗的历史。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是由其初心使命及精神特质决定的,具有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选择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指引着党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的指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就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坚守初心使命,不断把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坚定为自己选择的事业而奋斗,为把宏伟蓝图变成现实而奋发图强。坚定理论自信,推进理论自强,坚持开拓创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就是要坚定理论自信,推进理论自强,坚持开拓创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体现出党中央坚定的理论自信和深刻的创新思维,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魄的创新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在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仅要求理论自信自强,更重要的在于守正创新。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和根本,创新是守正的路径和发展。守正,要求我们强根固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循发展规律,尊重和坚守光荣传统,恪守正道,弘扬正气。创新就是要始终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始终挺立时代潮头,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新是理论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对理论的必然要求。任何理论都有自己的时代根据。理论自信是理论自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坚定理论自信才能实现理论自强,只有实现理论自强才能更好地坚定理论自信。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既要做好对理论的继承和弘扬,也要做好对理论的丰富与更新,推进形成理论自强。坚持独立自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就是要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这一论断强调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创新自立,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也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重要体现。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精神品质,是兴党兴国之本。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是一部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辟中国道路的历史。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坚持独立自主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就是要坚持独立自主,积极进取,锐意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就是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历史自信内蕴于中国共产党人尊重历史规律、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奋斗实践,彰显了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瞬息万变的世界、日新月异的形势提出了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只有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回应时代的呼唤,解答时代的课题,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更加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生命力,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继续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客观认识世情、国情、党情,顺应历史前进大势和时代发展潮流,掌握历史主动,坚定信心、走向未来,是新时代新征程坚定历史自信的必然要求。不管形势任务如何变化、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总是坚定历史自信,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沿着正确方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要求坚持历史自信与理论自强相统一,坚持守正和创新的相统一,坚持自信自强和守正创新相统一,在守正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只要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顺应历史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不断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昂扬的斗志迎接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就是要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昂扬的斗志迎接风险挑战,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凝聚奋进伟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历经艰险、百折不挠,开辟了伟大道路、铸就了伟大精神、建立了伟大功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精神密码,是中国人民坚忍不拔、无惧挫折的性格烙印,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创造辉煌的成功秘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党还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些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党员干部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才能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保障国家、人民的利益和安全,必须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才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把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政治勇气应对自身考验,敢于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中国共产党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政党,也是拥有大格局、大胸怀的政党。敢于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深刻体现。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续传承的政治基因和独具特色的政治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本源动力。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勇于自我革命。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滋生腐败、脱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应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新形势下,“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的自我革命在坚持指导思想、根本宗旨、重大原则的同时,还要依据时代主题、历史任务、社会矛盾等的变化,进行改革创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就是要以宽广的视野、长远的眼光思考把握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以政治勇气应对自身考验,敢于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总之,中国共产党在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恢宏画卷。参考文献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023年4月3日
其他

历史唯物主义之“物”的当代解析

历史唯物主义之“物”的当代解析摘要:在当代社会之中,历史唯物主义之中的“物”出现了“非物质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生产的产品本身已经不再具有“物相化”的形式。与此对应,劳动的形式也出现了“非物质性”的特征。非物质性劳动不仅成为资本增殖的新形式,而且带来新的剥削形式——生命政治剥削。在这个新的剥削过程中不仅诞生了新的反抗主体,而且由于非物质性劳动的内在发展逻辑,形成了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相对抗的“逆私有化”过程,出现了具有“共享性”的公共网络平台,这些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解放目标提供了新的机遇。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物;非物质性劳动
2023年4月1日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概念及其现代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概念及其现代发展摘要: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阶级劳动方式及生活条件的改变,“无产阶级消失论”的论调兴起并对学界产生重要影响。要对这一论调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去,考察、还原马克思恩格斯语境中“无产阶级”概念的本来涵义,并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对“无产阶级”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因不占有生产资料而被迫出卖劳动力为生”是马克思恩格斯笔下的“无产阶级”的核心特征。在现代世界,符合该特征的社会群体持续存在,证明了这一概念在当代仍有强大解释力和适用性。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客观上构成了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理论的挑战。作为现代马克思主义者,我们有必要在现代语境下对“无产阶级”概念予以捍卫和发展,在坚持其合理内核的前提下对“无产阶级”作出一些新的诠释。具体地说,应将这一概念的适用领域从狭义的物质生产领域扩展至广义的、具有丰富类型和多样性的劳动领域,将概念的适用群体从绝对贫困人群调整为相对贫困人群,从而使这一经典概念拥有更强大、更广泛的解释力。关键词: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消失论”;生产资料;物质生产;劳动
2023年4月1日
其他

在“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中守正创新

在“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中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如何理解守正创新?如何在新征程上切实做到坚持守正创新?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著作,能够为我们带来宝贵启示。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原则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讲述了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共产党宣言》中的一般原理问题,也提出了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完全正确”,但是“完全正确”并不等于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完全正确”并不等于我们可以止步于“一般原理”,“我们不是教条地以新原理面向世界”,而是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发展,创造性实际运用“一般原理”,实现“一般原理”的时代化国别化。马克思也为我们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提供了范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借助于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概念“异化”来批判资本主义,他认为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在这里,马克思设想了“人的本质”,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的存在与“人的本质”出现分离,共产主义就是人重新占有“人的本质”,实现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的一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则从唯物史观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共产主义的实现源于一般规律的作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则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他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在不同文本中,马克思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在这里,“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正”,论证“共产主义理想”实现必然性的角度与方法则是“新”。守正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辩证法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角度来说,守正创新则表现为如何处理好“环境”和“活动”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历史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各个世代的依次更替,“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各个世代前后相依,后一代人不可能离开前一代人所创造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而无中生有地创造历史。历史与现实并非截然两分、势不两立。现实是对历史的超越,但并不是说现实可以脱离历史而发展。前一代人创造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是后一代人创造历史的前提,任何一代人都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不管哪一代人,都不可能不面对“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因此,历史的创造,与其说是创造,不如说是对前一代人所创造条件的激活和再创造,不如说是对“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历史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世代交替?历史的世代交替是在“环境变更”与“活动变更”的互动中实现的。一方面,和上一代人相比,每一代人所面对的“环境”是“完全改变了的”,“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每一代人所面对的“生产力的总和”和“社会状况”都不一样,每一代人都是用“所继承的活动”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活动。另一方面,每一代人都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去改变“旧的环境”,“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因此,人类社会的世代交替主要表现为用新的活动改变旧的环境和用旧的活动改变新的环境,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实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关系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也就是不断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坚持守正创新是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守正创新,是理论创新的重要原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辩证法,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守正就是要守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态度和真理精神,旗帜鲜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创新就要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从来不认为自己穷尽了真理,相反,面对别人将他们的理论理解为万能钥匙,马克思遗憾地指出这样的理解“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在百年奋斗史上,我们党之所以每次都能在遭遇逆境时化险为夷,化被动为主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不断用新的理论破解困境、化解问题。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新时代坚持守正创新,就要以“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要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在主动求变中推动事业发展。相关阅读论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论“守正创新”视野中的“两个结合”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创新”的价值论探析“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守正创新关于守正创新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意蕴与内在逻辑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田鹏颖:“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任鹏、肖明江: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黄庭满: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守正创新论“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系统化理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中国式现代化观”的理论创新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学术创新的辩证思维进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逻辑与实践原则新时代新征程“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的五大认识“坚持三个自觉”:推进理论创新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六大学会会长”: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新时代理论创新关注点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三个着力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传承创新四个“新”把握二十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辛向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中理论创新的机制研究本文作者:李双套,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话语创新研究”〔22AKS009〕阶段性成果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中的思考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新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创新发展的最重要依据。它的理论内涵包括: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道路结合的必然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与中国工业化实践结合的客观规律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小康社会,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对外开放,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对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的答案是:1)不存在单一的现代化模式,现代化不是生产总值崇拜,它具有的多面性,决定了现代化文明的多样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2)它要求坚强的政治核心领导并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它要求驾驭和利用资本;3)中国和非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必然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现代化的中国答案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最新实践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它指明了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五个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战略安排和到2035年的总体目标。它是中国共产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自身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的一个具有原创性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认真学习和研究党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认识的重大课题,也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课题。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与西方资产阶级理论的区别(一)西方资产阶级关于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类近代历史上出现了工业革命。由此带来的科学、民主、世俗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胜利,使圣西门、孔德和斯宾塞等社会学家认为西方文明是人类最先进的文化。特别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和渗透,使人们坚信非西方社会必定要被西方化。尽管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灾难严重动摇了人们对西方社会的信心,甚至提出对西方文明的质疑,但很快被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带动的生产力飞跃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所抵消。美国一跃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中心和领导者,西方世界都对美国充满了新奇和崇拜。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一书成为“美国世纪”的象征。现代化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在美国兴起的,西方学者断言:“现代化的概念主要是一个美国式的概念”。其目的之一就是论证西方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和合理性,满足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的自我陶醉心理和“救世主”心态。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二战后产生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另一部分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这二者中间是既不属于资本主义也不属于社会主义的“第三世界”。西方现代化理论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的极端对立和排斥,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现代化理论的说教,引诱非西方国家向他们学习和模仿,从而把他们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产阶级现代化理论渗透了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西方中心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全球扩张而产生的一种思潮,本质上是为西方资产阶级统治世界制造历史合法性说教。总结起来,西方中心论大致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强调以自由、民主、人权为核心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是人类最优秀的文明,而非西方的文明则被视为低劣的、落后的文明。美国历史学家海斯、穆恩和韦兰在1932年出版的《世界史》中毫不掩饰白人至上的优越感,他们宣称:“从伯利克里和凯撒的时代直到现在,历史的伟大戏剧中的主角,都是欧洲白种人担任的,从15世纪以来,欧洲各国就一点一点地把他们的文明传播到全世界,而要引导千百万的陌生人(有色皮肤的民族)走上欧洲文明和进步的道路,是一个负担,而且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的背景下,美国政治学者福山抛出了“历史终结论”,鼓吹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是“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不可能再有更好的选择”。另一个问题涉及非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路径问题。西方中心论吹嘘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现代化道路是非西方国家通往现代化的必然之路,从而意味着非西方国家无法走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例如,西方中心主义者们提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三种模式:“冲击—回应”模式、“传统—近代”模式、“帝国主义”模式,均强调只有通过来自西方的外部影响,中国才能有机会走上现代化。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中国社会结构具有超强的稳定性,中华文明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跳出传统的窠臼,以至于“中国的历史进程是由一个更加强大的外来社会的入侵推动的”,并且中国近代史的全部主题也是由这个外来社会(西方)规定的。类似地,“传统—近代”和“帝国主义”模式都主张中国只有放弃传统文化,输入西方文化,才能培育出滋养如同西方近代化那样的土壤。这些观点都严重歪曲了西方殖民侵略的历史,抹杀了帝国主义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主要矛盾,从而否定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资产阶级现代化理论片面地强调某一因素是推动现代化的根本因素。西方的一些学者们探讨现代化动因时,试图找出某一因素或条件作为现代化的决定性原因,而其他因素或条件都是从该因素或条件衍生出来的。德国政治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任何事业的成功总是以一定的精神力量为支柱的。他强调现代西方文明得以产生的文化动因是资本主义精神。只有基督教新教伦理文化才能催生独一无二的资本主义精神,而其他诸如儒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与文化都不可能。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和罗伯特·托马斯则认为现代产权制度是西方兴起的关键。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他们强调“一个有效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而有效经济组织的成长依赖于制度创新特别是现代“所有权”的确立。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主张人是否具有“现代性”是社会能否具有现代性的关键,“无数的证据说明,如果它的人民继续以20世纪以前的方式生活的话,一个国家就不能进入20世纪”。为了引导非西方国家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1960年出版了《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描述了一个普遍性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西方发展经济学又以国民生产总值为中心,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单纯从经济学角度向落后国家提供一种能够自行启动、自行运转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把整个模式启动和运转的动力归结为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储蓄、投资等因素。但是按照这些理论,现代化等于西方化,欧美发展模式是现代化的唯一模式。然而,非西方国家却在运用这一模式的过程中屡屡碰壁。按世界银行统计,在1960年的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到2008年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只有13个,其中还包括5个西方国家,真正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非西方经济体只有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等少数的小型经济体以及一些资源型国家。对于更多发展中国家而言,西方现代化模式可望而不可及。(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现代化的论述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诞生的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出现过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代国家政权、现代大工业、现代生产力、现代生产关系等相关概念。马克思说:“现代生产方式,在它的最初时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只是在它的各种条件在中世纪内已经形成的地方,才得到了发展。”他还把大工业所创造的发达的世界市场和城市称为“现代化的世界市场”和“现代化大工业城市”。恩格斯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中,使用“现代化”一词论述英国经济现代化对德国的影响;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进而引起“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马克思才将资本主义社会称为现代社会,以此来突出资本主义社会与以往社会形态质的区别,并由此产生了后来著名的“列宁之问”:“既然马克思以前所有经济学家都谈论一般社会,为什么马克思却说‘现代(modern)’社会呢?他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现代’一词,按什么标志来特别划出这个现代社会呢?”正是由于马克思根据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才将“现代社会”作为“资产阶级时代”的代名词,以至于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提出了自己对经济时代划分的看法,“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观念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他们是根据生产方式的变化划分出现代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不断向高级形态发展。而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出现是这一矛盾运动的结果。毋庸讳言,现代化最初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成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现代化最初的动力和根源。现代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财富,使人类史无前例地征服了自然,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也极大地改造了社会关系。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方式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早期资本原始积累充满了掠夺、奴役和血腥,工人阶级的悲惨境遇成为恩格斯笔下常见的场景,人对自然的“征服”更招致了自然界更加猛烈的报复,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矛盾愈演愈烈,经济危机频频发生。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的现代化理论的贡献绝不仅仅限于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方式的批判,更主要地是揭示了人类现代化发展不同于或超越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并不能涵盖现代化的全部历史过程,也绝非现代化的唯一途径。现代化分为两个社会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社会,第二阶段则是共产主义(含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还分析了这两种现代化的区别,除了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平等。“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而且,“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统治带来了劳动异化的四种形式——劳动产品的异化、生产活动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不仅工人,连“有教养的等级”和受过专门教育的人,都受到“奴役”,从而扼杀人的全面发展;而共产主义(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则是追求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两种现代化的本质区别。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恩格斯指出:“为所有的人创造生活条件,以便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他的人的本性”,“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本质要求,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对于怎样实现第二个阶段的现代化,马克思有过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马克思在研究俄国农村公社制度中曾指出:“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工人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俄国土地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其理论依据是历史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在一般规律基础上还认为,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社会规律毕竟不同于自然规律,人们的历史主动性和选择性对社会形态的更替也发挥作用。虽然各个民族国家的生产力将大体沿着相同的路径向前发展,但从纵向来看,社会力量能够将生产力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使得后代能够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发展。从横向来看,随着生产交往的扩大,“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替代了。”特别是当交往演变成世界交往时,历史便成了世界历史。世界历史的形成,使得各民族具体历史在同人类总体历史相互作用过程中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向后者看齐,从而产生跨越现象,进而利用先进的生产力。这种历史主动性和选择性使社会形态的更替体现出跨越性一面。这是辩证法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规律。在实践上,它也有历史的事实依据。美国没有经过封建社会制度充分发展而直接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俄国在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取得了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上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这些都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典范。马克思的预言和设计,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路径依赖,超越了“内生主导型”和“外向依附型”两种现代化模式,是“阶段跨越型”的辩证逻辑。对亚非拉等欠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对于落后国家而言,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前提是民族独立,这是它们现代化的先决条件。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对外掠夺和侵略的日益扩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现代世界体系中处于更加贫困和悲惨的境地,通过依赖或依附西方国家使自己成功走向现代化,对于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已经绝无可能。面临重重外在的压迫和阻碍,争取民族独立就成为它们现代化的首要任务。1882年恩格斯在给卡尔·考茨基的信中说:“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任何内政问题。”“排除民族压迫这是一切健康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当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候,它的内部发展过程才会重新开始……”,才能真正收到殖民主义者“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反之,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从奴役和压迫中解放出来,人民就无法真正实现自由与解放,任何现代化的设计都会成为镜花水月、纸上谈兵。从落后的资本主义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并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列宁时代的命题。社会主义虽然可以通过革命的方式取消或改变资本主义形式的生产关系,也就是避开或绕过这种生产关系的成熟发展去建立新生产方式,但却不能绕过资本主义所达到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去建立新生产方式。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可以取代,但与这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是不能取消也不能取代的,但可能通过别的方式或缩短时间去建立这种物质基础。十月革命后,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发展大工业为前提。他基于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阶级斗争的形势,首先从政治意义角度强调发展机器大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与政权稳固的关系。他指出,若“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能成为独立国家”。此外,他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方面强调要发展机器大工业。苏联建立之初,小农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但这种经济基础是无法支撑起社会主义大厦的。对此他强调:“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概括起来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代化观念和理论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基础上的,指出:现代化并非资本主义的专属,它的更高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是资本统治和人的异化,后者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落后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不仅取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取决于人民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选择性,穿越“卡夫丁峡谷”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但是,它的先决条件是民族独立,而且,虽然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发展阶段,但与它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是不能取消也不能取代的,落后国家在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后的严重任务是尽最大努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从而走向现代化。马克思恩格斯初步建立了科学的现代化理论,同时也为日后发展、充实与完善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这种理论的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特征是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封闭的、停滞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还强调:“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此外,如果谈到某一国家(例如,谈到这个国家的民族纲领),那就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初步探索与实践(一)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道路结合的历史和理论逻辑社会形态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马克思提出人类社会五种形态依次递进的理论,决不是通过对个别社会现象的记录和描述的基础上得出的,而是从“世界历史”角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进行高度概括,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一般规律“是以一种极其错综复杂和近似的方式,作为从不断波动中得出的、但永远不能确定的平均情况来发生作用”。因此,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一般规律“决不是一切个别情况的规律”。在揭示人类社会形态递进演变规律的同时,马克思并不否认存在个别民族国家发展道路偏离一般人类社会发展路径的情形。一个国家道路的选择是其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种独特性,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始终坚持的理念。他分析和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只能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的历史逻辑: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买办阶级不允许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虽然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若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干预,中国将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然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断了这一进程,它们“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从而为他们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市场和原料。而中国最落后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的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庸于帝国主义的”。在它们的统治下,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性决定了其无法实现民族独立并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中成长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们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束缚,决定了他们具有革命性的进步一面。另一方面他们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无法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进而无法建立一个独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国家独立是其一切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梦想是不切实际的。三是中国现代化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并由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的经验时指出,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一齐破了产”,唯一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和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只有这一条道路才能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社会只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两个社会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毛泽东的分析和总结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最基本的政治前提。(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与中国工业化实践结合的客观规律性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就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奋斗,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奋斗。”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新中国建设的远景描述为: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早表述。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它面临和需要处理两对矛盾,一个是阶级和社会矛盾,一个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发展生产力的矛盾。在完成土地改革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包括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合作经济是个体经济向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因此,这五种经济成分大体上可分为资本主义、小商品生产者和社会主义三种形式,所对应的社会力量分别为资产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必然要求对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生产者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适应工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而且要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它的物质技术基础就是工业化。正如马克思所说:“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死攸关的问题。”工业化是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发展并且达到主导地位的过程,也是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现代化工业国的过程。其实质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特别是所有物质生产部门都能够被本国制造的以机械动力为代表的物质技术装备起来。工业化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总是和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资本主义有工业化,而社会主义也有自己的工业化。这两种社会的工业化具有明显的差异。一是遵循的原则不同。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追求价值增殖。为了追逐利润,早期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这是因为与重工业部门相比,轻工业部门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重工业起步的,除了遵循社会扩大再生产前提下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外,更是出于抵御帝国主义侵略和保卫国家的现实需要。二是工业化动力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资本家追求利润的过程中自发实现的,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由政府规划,自上而下推动的。三是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方式不同。西方国家是通过对内剥削,对外殖民扩张来实现的,“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而社会主义国家只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主要依靠动员国内经济剩余和储蓄。因此,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必须同生产关系的变革同时并举,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土地改革的完成和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这一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使中国取得了“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为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提供了基本依据。1953年6月,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简称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被喻为鸟的主体,“三改”为鸟的“两翼”,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方面,“三改”是生产关系的变革,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工业化又巩固了“三改”的成果。因此,“一化三改”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在“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开始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956年底“三改”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五”期间,飞机、拖拉机、汽车、坦克、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仪器等我国过去不曾有的工业部门先后建立,为我国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新中国前30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虽然还不完善,还有不少历史局限性,但在最基本的理论方面仍然是正确的和有创造性的。三、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系统化理论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系统化理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系统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揭示了蕴含其中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之问,是具有原创性、系统性、时代性的理论体系。一是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内涵的认识。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正推进着最为壮阔而生动的发展进程,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特有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二是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概括,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未来的实践要求。这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既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也是对传统现代化的超越。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通、行得稳,而且将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三是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我们党把实现现代化作为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一代一代接力推进,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四是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提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中一个综合性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要求尽可能争取国内生产总值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增长,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五是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问题,而且明确了“怎样建设现代化”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五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不偏航、不走样的重要前提和实践要求。六是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的”,传承5000多年中华文明,扎根中国土壤,嵌入中华文化基因,打上深深的中国烙印。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的”,为世界现代化模式多元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七是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策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一系列推进方式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八是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不断拓展深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以改革创新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光明的未来。相关阅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思考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系是什么?中国式现代化优质均衡的伦理特性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逻辑”的驾驭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有“强国逻辑”的梯次结构“中国式现代化观”的理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辩证性”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与学理探寻从现代化的规范含义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基本立足点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提供了四大重要启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四次历史性跨越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蕴含?江泽民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源流考释与话语演变论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论“守正创新”视野中的“两个结合”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创新”的价值论探析“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守正创新关于守正创新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意蕴与内在逻辑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田鹏颖:“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任鹏、肖明江: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黄庭满: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守正创新论“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创新论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论“守正创新”视野中的“两个结合”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创新”的价值论探析“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守正创新关于守正创新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意蕴与内在逻辑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田鹏颖:“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任鹏、肖明江: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黄庭满: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守正创新论“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创新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学术创新的辩证思维进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逻辑与实践原则新时代新征程“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的五大认识“坚持三个自觉”:推进理论创新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六大学会会长”: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新时代理论创新关注点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三个着力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中国式现代化观”的理论创新“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传承创新四个“新”把握二十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辛向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中理论创新的机制研究本文作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2023年3月28日
其他

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

论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摘要:比较《德意志意识形态》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背后两种世界观的差异,有助于阐明作为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人学及其人民主体观。历史唯物主义并不预设先验主体,而是将处在客观的生产结构中的个体及其生产生活活动视作历史的第一前提。新时代的人民主体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动力主体上,肯定了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通过物质实践活动创造历史伟业;在共享主体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利益主体上,主张实现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与中国梦的本质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一致性。新时代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主要体现在:在人民动力主体端,新时代丰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科学论断之内蕴并提供了真实的应用空间,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基在于当下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在人民共享主体端,当代中国的“共享发展”理念将共同富裕的理想借助制度安排让全部个体主体都能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五位一体”融贯进共享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中;在人民利益主体端,追求“美好生活”目标的现实活动是“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本真的、阶段性的科学表达。关键词:人民主体观;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生产结构在关于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讨论中,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往往围绕着英雄史观、群众史观的史观式区分或是沿着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们文本的逐步创新发展的线索来展开说明,极少从马克思本人文本呈现出思想之阶段性差异出发,借由澄清和描绘马克思成熟时期的历史唯物主义人学之图景,从而科学准确地阐明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守正创新。值此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之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辟新境界之时,把握历史主动需要回溯性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人民主体的实像。正是在谋求相对精准地把握历史唯物主义人学的基础上,我们围绕人民动力主体、人民共享主体和人民利益主体三个具体的环节尝试探究人民主体观在当代中国的证成与发展。一、正本清源:历史唯物主义人学及其人民主体观要想真正科学地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观,必须首先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考证上表明我们所考察的是作为科学的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观,而非统摄在旧世界观(主要是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主力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下的异化史观的人民主体观。具体说来,作为成熟时期马克思所开启的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总问题”与青年马克思被动抛掷进的、被动写入的以黑格尔为圆心的青年黑格尔派“总问题”之间的差异首先需要得以澄清和说明。换言之,虽然我们不能随意夸大、也无意纠结于“两个马克思”的理论迷思之中,但连续性思想整体中的存在根本范式、世界观和“总问题”变奏的理论景观必须得到辨认,而非试图维持“只有一个马克思”的虚假意识形态幻象。因此,唯有在承认某种程度上马克思存在“断乳独立”即“认识论断裂”这一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才能够卸下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思想取舍统合间的结构性两难,奔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谱系。也唯有如此,才能在关于“人的问题”、关于“人民主体”的问题上不至于在早已被扬弃的人本学的异化史观中屡屡碰壁。因此,对历史唯物主义之人民主体观的考察需要从两个不同时期即青年马克思时期与成熟马克思时期,或曰意识形态时期与历史科学时期的裂隙中得以科学的澄明。在确定断裂发生的文本位置上,可以沿着阿尔都塞的观点——也是国内外马克思分期理论研究界已形成为一定共识的观点——明确发生断裂的文本是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代表人本学异化史观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代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分析范式诞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总问题”上存在着异质世界观。在对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观及其背后的根本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考察上,我们试图一方面借助于总体上比较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性文本的唯物史观与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代表性文本的异化史观,通过比较它们在“总问题”上的差异澄清该种异质范式的根本转换来描绘人民主体思想之景观。另一方面,对唯物史观“总问题”进行去意识形态的重述,以《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为切入口,重新考察马克思新世界观背后的科学分析结构,从而以对其组成范式的研究推演出成熟马克思关于人民主体思想的核心关切和中心论点。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科学论断是“人民主体观”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承担着历史唯物主义与“人民主体观”之间的理论中介角色。在对具体的“人民主体观”进行说明之前,笔者以为必须先辨认出青年马克思与成熟时期马克思两种不同“总问题”携带的思想底色之差异,因为唯有从两种世界观差异中方能窥知“人民主体观”的具体生成逻辑,进而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向。而在“人的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折射出两种历史观(人本学的异化史观和科学唯物史观)所服膺的“总问题”之差异,即以观念论为基础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总问题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总问题。在文本的选取上,我们以为,尽管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已经由伊壁鸠鲁关于“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论断阐明了早期马克思的“理性+自由”组合型人本观,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进一步借由法哲学批判强调“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9、“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等人本学论断;但是,真正将人本学的异化逻辑不单只是与哲学和法哲学领域内的实践概念简单联系,而是从经济生活实践、异化劳动实践角度加以完整深刻考察的文本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该文本中,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与对象世界之间以生产实践的方式联系起来,“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也正是在该文本中,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总问题”推演模式走到了尽头,开启了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的范式。因此,我们将主要围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两个文本的差异进行行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最后一次”将德意志意识形态方法导入现实物质利益问题研究的尝试,事实上也是费尔巴哈式人本学伦理“总问题”的最后一次巅峰演绎。在概念异化论统摄下的关于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昭示出了以下四个基本命题。第一,现阶段不断地被客体化为与主体(事实上是假想的抽象主体)完全对立的、非中性的异化生产切面是以预设的、先验的人的类本质(本真的、直接性的自然也是未经中介的人的类本质)为前提的。正如阿尔都塞所言:“既然人的异化产生历史和人,那么这一异化就意味着有一种先于人而存在的确定本质。”第二,先验性类主体参与历史生成的假说被描绘为异化史观,而异化史观中作为过程的主体即是改装后的实体,亦或说是对绝对目的(如共产主义)本身的拙劣的模仿。该种目的论正是借由主体之手完成了从沦丧到复归的历史。人本学的异化故事与神性堕落的故事如出一辙。以文本为例,在关于共产主义的问题上,除去对共产主义的经验性描述,青年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作为超验理想性的实体是可以被觉知和认识的,“对它(共产主义——笔者注)的思维着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无疑,生成运动是以预设的目的为前提的。第三,人的解放要求就变成了谋求类本质的复归。“它(共产主义——笔者注)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共产主义革命运动极易沦为小资产阶级茶余饭后谈论的空洞、抽象的人本学伦理之要求。第四,无产阶级的革命与“在实践中重新获取人的本质”同义。人民主体唯有在“人的类本质”中才能结成革命共同体。而这一费尔巴哈式的“社团”共同体本身折射出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意识形态的“总问题”,即每个人都被迫拥有了“主体”的铭牌,被迫具有了全部人的普遍本质,被迫享有了出卖自身自由的自由。因此,关于“异化”“类本质”“人本学”等一整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旧概念,形塑了整个资产阶级的“象征界”。离开了对这些符号的运用,哲学家们甚至无法再言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总问题”的转换在本质上是对资产阶级“象征界”的解构和颠覆,主要表现为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新概念代替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旧概念。因此,马克思关于人民主体的思想必然蕴含在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总问题”的澄清过程中。人本学异化史观所导出的人民主体观,因其筑基于虚幻的“类本质”、执拗于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回答,所以事实上无论答案如何,都不过是在资产阶级预设和规定的概念和话术中打转,对该问题的回答反而构成对人本学意识形态本身的证成。可以说,“人的本质”问题之解在于消解这一虚假意识形态问题本身,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正是基于此而出场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基础上考察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人民主体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处在客观社会关系和生产结构中的自然个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与“类主体”的主体观不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个体主体”的主体观指向的是经验可观察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在这里,“现实的人”事实上拥有双重维度:一方面,“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中介物即生产关系的历时性结构将仅仅“具有自然生命的个体”询唤为具有单独符号指称的独立“主体”。如此一来,主体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人,但生理学意义上的人却成为了主体。然而,个体在这里有被过度功能化为生产结构与历史结构中某种客观功能的代理者的风险。于是另一方面,马克思再度强调了主体“能动性”的维度,然而这一“能动性”绝非是对异化活动的神学式的解蔽,而是对其展开的一种世俗化的解蔽活动。能动性并不发生在抽象人性的复归途中,而是发生在全部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与“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的联系性之中。因此,“新的需要”的历史性生成是分工的重要条件。分工不仅仅表现为共时性的生产功能分工,也表现为历时性的代际之间的分工。两种分工也直接呈现了“现实的人”既存在可被感性直观到的即时性肉体组织的一面,也存在着感性活动所制造的被迫置于一定工业状态下、交往状况下的历史的人一面,前者为后者所决定。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绝不是人本学的先验主体,而是客观的社会关系和生产结构之历史过程下真实的不断满足自身需求并不断制造新需求的自然个体的主体。马克思阐明历史真实前提与中转结构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地论证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问题。他指出,在费尔巴哈和那些“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所推崇的人本学范式那里只能观察到当下某个时刻的特殊历史切面,因此纯粹的、本真的人自然也只不是特殊历史切面中立足特定生产关系与交往形式之上的一种超验价值空想。费尔巴哈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们没有注意到,该种人本学的价值悬设以及包括生产它的抽象思维范式都是发生在一定阶段的生产方式中的。脱离一定阶段的生产方式来谈论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问题无疑不过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借助普遍伦理学规范用以遮掩和强化自身的工具。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他们没有注意到,他们为人学问题提供的答案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期望的,这里的关键不在于对人学问题本身作出何种回答,而是对人学问题的回答尝试行为本身就已经宣告了这些人道主义哲学家们已经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捕获了。他们关于人学的答案是被期望得出的,他们的答案是被问题的提法所决定的。解答行为本身是被超理论要求所强加的,意识形态不仅存在于问题的答案中,更是存在于问题本身之中,问题的解答不过是为问题在实践上的合理性作出证明而已。历史唯物主义拒绝回答先验的人学问题,而是借由生产出新的概念(诸如生产方式、经济基础等)来结构新的致思路径:“解放自身”不能被简单视作是伦理范域内提供人民主体以虚假最终目的的口号,共产主义与人的解放仅仅在观念决定论层面上作为方便唤起信徒走向乌托邦的目标无疑是最大的唯心主义,真实的共产主义与人的解放必须与“现实运动”这一能指拼接、缝合才具有革命意义。“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马克思主义者反对价值悬设的理由是因为人本学家们接受了资产阶级的问题提法,并且在资产阶级生产结构中充当意识形态再生产的意识形态家的身份。他们脑中悬设了关于抽象公平的插件和乌托邦要求,而不是纯粹的对现存状况的真实否定,不是对具体时代提出真正的现实问题。在这里,我们甚至可以说工人革命是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非同一性绽露,而空想的人本学意识形态价值预设则承担着缝合非同一裂隙的反动任务。人道主义事实上是思想领域中的“货币”,它承担着将全部人的现实经验包括其对象物物化为可供分析和量化的抽象价值。个体看似被“公平地”平均分配了“主体”份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悄悄塞给每个人,并且把社会主义的各种阶段变为人的本质的各种哲学概念”。但是,这一“主体”身份实际上无非是方便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询唤,无非是缝合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在生产资料所有端上的非同一性,无非是借用主客体矛盾遮掩食利者与无产者的矛盾。因此,现实行动本质上是作为资本主义剥削体系的反题而发挥主动性的,不是想象的,而是现实的。马克思理论本身同样也是借助有限理性去谋求对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反对和解构。解放自身与自由发展不应该仅仅被放置在固定的伦理目标之上,而是要置身于现实的历史实践之中。同时,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抽象的自由不过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环境中出卖自身自由的虚假自由,唯有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民借助自身的联合才能获得真实的自由。处于虚假共同体中的人民,“只是由于他们还处在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下才隶属于这个集体;他们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这种社会关系中的。在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的革命无产者的集体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无产者的联合将为人们提供发展和发挥自身才能的必要条件,即在发达生产力的前提下,并非将分工强制输入劳动者的生产活动中,而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有不受阻碍地发展自身、成就自我的可能。二、实景叙事:当代中国的人民主体观之科学意蕴人本学异化史观“主体”所呈现的先验幻觉,由于不断地被虚假复制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进而逼迫阿尔都塞等所谓科学马克思主义者们甚至喊出了“历史是无主体的过程”的口号。一旦祛除了抽象先验人性复归的目的论,历史就被还原为无主体的过程。主体并不引导而只是作为一个真实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阶级关系结构的能指,才被虚构为逻辑源起的开端,虚构为本真存在样态的载体,虚构为绝对目的征召和呼唤具体人的空指。在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人们(复数)必然是历史中的一些主体(复数)因为他们在历史中是充当主体(复数)。但是没有历史的大的主体”。结构主义所讽刺的“主体”实际上是政治意识形态自我复制和自我认同的虚幻能指,并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具体的人、现实的人,尽管阿尔都塞存在矫枉过正的情况。当然,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用一种客观的社会生产关系结构及其演进过程来说明历史,即以“过程”替换“主体”作为历史的结构同样需要规避将生产结构先验化和抽象化的倾向。历史唯物主义所阐发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命题是把两个在理论上被分割但在现实中浑然一体的命题组合而成的,即“生产关系的客观结构”与“作为生产关系客观结构中不同功能和地位的占有者和执行者”共同组合为“现实的人”。显然,生产关系不能离开具有肉体组织的真实个体而自存。因此,“历史是无主体的过程”应当让位于一个新时代的新命题:“历史是由人民主体所创造的过程。”“人民”与“主体”的组合实际上就是作为肉体组织的、以自然需求为第一需要,进而不断生产新需要的现实个体与虚假“主体”面具背后客观的生产关系结构的有机统一。新时代的人民主体观就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之下的。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切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我们将沿循习总书记的思路,将其归置为对人民动力主体、人民共享主体与人民利益主体的逐一探讨。首先,在动力主体上,新时代的人民主体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换言之,必须通过作为本体与实践统一的人民群众,且必然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客观物质实践才能创造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生产上,无疑人民群众承担了生产主体的功能,而在社会变革特别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问题上,人民群众是真正的主体。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生产者(人民群众)的生产关系结构规律具有同一性。生产关系结构本身的全面深化改革实际上必须从生产关系结构中不同地位的占有者与执行者中获得理解,改革的主体必须从生产关系的规定者与分配者的整体结构中找出。换言之,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找到释放该种结构性的功能力量的主体,该种结构主体指称着作为生产关系结构的当事人和承担者即人民群众。无论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标,抑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都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项渐进工程,在这其中,我们的工程图作者与施工者实际上都是最为具体的个人所组合而成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全面深化改革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体现,是工人阶级在生产关系结构中调整发展的要求。作为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正积极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以更好地引导该种结构性力量的释放,“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作为改革的主体,人民群众特别是工人阶级是以结构性调整客观要求来倒逼上层建筑局部变革的,同时,改革的过程与目的与人民群众的客观生产关系具有逻辑一致性。也就是说,看似自上而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实际上也是自下而上的生产关系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的结果,在这其中,必须牢记,改革动力来自于人民,改革必须依靠人民,改革是为了人民。其次,在共享主体上,新时代人民主体观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是由于生产结构及其财富必须由人民群众来说明,因此“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在当代中国,“共享”发展理念这一能指正牢牢地镶嵌在人民主体的概念中,其中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以及渐进共享都围绕着共同富裕这一核心能指,没有共享就谈不上共同富裕的实现,没有共同富裕的实现就谈不上真正的社会主义。正是因为人民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社会生产关系结构变革的力量之源,因此,生产结构中人民群体所生产的经济成果不能被少数人窃取,不能被一部分人所非法占有,而是由且必须由全国人民共同享有。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劳动者自然且应当获得那份共享成果,具有争议的是非劳动者是否也同样能够共享发展成果。笔者以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同样需要保障非劳动者最低限度的尊严。在共同富裕的路上,即使是脱离了一定生产功能的个体也应该满足他们的合理利益需求。原因在于,我们不可否认,过去的生产力发展是以生产关系结构本身存在一定的不均衡为代价的,城乡山海代际间的剪刀差迫使一部分或一代群体陷入到相对被动的生产发展局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处在被动生产发展局面的“病症”群体成为否定普遍性原则的因素,成为颠覆普遍性原则的例外。如果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将这部分群体当作“病症”加以排除,那么普遍系统同样亦会遭致崩溃。正是在承认“病症”的前提下,我们党和政府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标。因此,这部分“例外”不可被当作政治意识形态的否定面加以粗暴排除,正是对“例外”的不同看法和做法构成了社会主义中国与资本主义虚假意识形态逻辑的本质区别。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个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要求维护好和发展好每个个体的利益,最大限度地避免生产结构不均衡下制造的所谓“群氓”,全民共享必须囊括那部分似乎被生产结构所排除的特殊群体。就共享的内容而言,必须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个方面的全面共享。社会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公平,公平也绝不是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上层建筑插件而发挥幻象构建作用,而应出现在人民群众真实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出现在实际需要的满足中。“共建”是“共享”的前提,事实上,“共享”也内蕴着“共建”本身的目的。作为生产的当事人和生产结构的本体,人民主体的生产力与创新力必须得到尊重。换言之,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就是更好地发挥人民的生产力与创新力。唯有搭建好一个适合人民发挥主体生产功能的社会整体环境,才能更好地实现“共建”,让“共建”以自在自为的方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核心引擎。同时,之于共享的过程而言,共享并不意味着与平均主义同义,而是一个从低级走向高级、从片面走向丰富的渐进历史过程。原因就在于,分工意味着分配总是携带着不均衡的先天缺陷,在现有的生产力和生产状况下,要想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都必须立足于分工及其制造的现实经济力量的基础之上。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中国也必须在一定时期内接受社会矛盾的多样复杂、城乡山海的区域差距以及分工制造的分配不均,也正因此,党对共享主体的说明显得格外重要。最后,在利益主体上,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指出,实现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与中国梦的本质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无论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还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两个命题都具有同一指向命题,即“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历史和实践曾多次告诉我们,利益本身的分配协调如果发生偏差,如果不能真正转化为民生福祉,而是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私有物,那么就不可能发挥好人民的首创精神、凝聚好人民的团结力量,不可能调动一切积极生产主体汇聚成全面深化改革的能量与智慧以应对利益固化藩篱与生产关系结构矛盾问题。具体来看,在现实民生利益工程上,美好生活意味着经济愈加发达、政治愈加民主、文化愈加繁荣、社会愈加和谐以及生态愈加美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因此,无论是宏观上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抑或是微观具体到关于群众的一针一线,党和政府明白真正的“阅卷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人,唯有真正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立场和利益,才能真正办好事、办实事、办对事。在实现中国人民幸福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中国梦的动力主体与利益主体皆是人民,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筑基在、也复归在人民幸福的具体现实生活当中。全体国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所指向的中国梦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更重要的是对现实每一个棘手、困难问题的具体回答。唯有真正对历史的第一前提即人们具体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以及不断生产出的新需求的准确把握,才能切实理解中国梦的本质。在这其中,不断生产的需求和要求的不断满足共同形塑了中国梦的原初基因,唯有充分发挥分工力量、激发生产结构的内在能量,才能将中国梦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一。而做好反腐倡廉工作是保障和维护人民主体利益的重大工程。唯有不断地打击利益集团的小圈子,拒绝权力寻租,以高压姿势筑牢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的清明政治长城,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衷心拥戴。三、守正创新:当代人民主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证成与发展在人民动力主体端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经典命题在当代中国不再仅仅是一种科学理论之识见,新时代丰富了这一科学论断之内蕴并提供了真实的应用空间。具体来说,人民主体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是在历史过程的生成中得到辨认的,而该种辨认并不意味着单一本质性主体会将历史导向一个封闭的场所,而是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过程的客观生成与人民主体是互构同义的,在不间断异质性元素的引入下(可以看作是不同时代问题的引入),历史过程以差异的多样性丰富了人民主体的对象物,同时这也就意味着人民主体摆脱了虚假的“先验主体”之身份,以创造性、多元化的实践方式来发挥革新和解放作用。“人民主体与历史过程的互构性”首先重申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生产关系的客观结构”与“作为生产关系客观结构中不同功能和地位的占有者和执行者”共同组合为“现实的人”,同时“现实的人”必须被放置在特定历史时期之生产结构统摄下来加以说明。换言之,历史可以被转译为“现实的人”以及过去“真实的人”在追求诸如衣食住行等第一需要以及新生产出来的需要过程中以生产方式呈现的复杂活动集合。历史过程的结构性前提与未来旨归之间、宏观事件与微观操作之间总是借助现实“动力”的中介才能互相连接,而这一动力主体正是人民群众。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产力能指将历史定位为三个原初关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的互动,《共产党宣言》在生产关系端上将历史定位为阶级斗争的展开。所谓英雄、精神乃至宏观事件都是历史性生产结构中实践群体及其现实需求的象征符号。在过去的英雄史观中,象征符号只有在方便交谈的意义上才能被短暂视为社会变革中的代表。唯有象征符号作为中立的对象物而非异化物,才具有方便指称实践与事件的意义。毋庸置辩,现实的物质资料与精神财富生产必然是被分工和生产关系所结构的全部现实的人。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直观历史切面的人民群众自然是被过去生产结构所制约的,但是依然存在着推动生产结构中分工丰富性生成的主动性。该种主动性并非来自人民群众对自由完满类本质的追求,而是对现实有用性的功利要求(此处为中性),在20世纪中国是人民对推翻三座大山的真情期盼,在当代中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是不断升级深化生产关系结构的客观要求。不断被生产力与分工所制造与推高的有用性功利要求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中,也同时存在社会变革中。物质资料与精神资料甚至社会变革都在以分工的形式表象着一个事实: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作为历史前进真正的动力,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必须筑基于当下人民群众的劳动中,人民主体发生和呈现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宏观舞台的搭建不可忽视其背后整个社会力量的推举。如果说个人崇拜等问题是将生产方式结构本身的整体力量符号化为一个特殊形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整体生产结构中具体个人的作用,那么宏观事件本身,诸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等事件也必须被认知为这样一个历史科学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作为历史过程诸符号事件,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等实际宏观行动中具体发挥最为根本和直接作用的是人民主体。因此,人民群众不是被政治意识形态询唤为利益与价值的虚假主体,而是追求基本需求与新需求的真实存在者。除开其对经典的历史唯物主义总问题重申与将人民主体与历史过程(生产关系结构的演进)等同起来的关键观点外,当代中国新时代的关于人民主体的新命题究竟还有哪些创新和原创性贡献?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尽管制度本身作为象征界的符号往往承担着意识形态弥合社会本身非一致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铸造的制度利刃是贯彻落实人民主体思想、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必要和实用工具。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制度以及各项制度衍生物以符号可见可感的形式表达了中国人民主体地位的诠释是以“物质”的客观形式确定下来的。在具体事实中,无论是利益问题、党建问题、法治问题、文化问题、生态问题等都必须借助制度这一意识形态的客观形式来参与和解决。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社会主义中国保证了广大人民主体当家作主。在社会主义中国,也需要构筑起维护工人阶级乃至人民主体的意识形态装置,制度实际上就承担着框定、限制和说明教育装置、法治装置、文化装置乃至国家装置的关键意识形态客观现实作用。作为生产结构的反映,象征界中的制度在社会主义中国并不需要担心成为被虚假的普遍利益排除在共同体之外的异己物,因为真正的共同体关心每一个个体。在人民共享主体端,是关于“共享发展”命题的守正创新。当代中国的“共享发展”理念与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内在一致性:“共享主体”与“动力主体”必须放在一起进行说明。换言之,生产劳动与生产成果必须在生产主体这里得到统一。问题在于,过去的虚假的共同体并不认同亦不可能使得该种统一成为现实,虚假的共同体仅仅代表着作为统治阶级的局部利益却以普遍利益的形式充当阶级调和的产物,唯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也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中才能找出相应的科学路径。真正的共同体以否定普遍抽象人性(包括资产阶级的自由、正义等虚假意识形态词汇)中的虚幻同一性方式肯定了处于现实生产关系结构中的真实个体。马克思将德国观念论中“自由与必然统一”命题创造性地重构为“自由与共同体的统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换言之,真实的共同体是一切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共同体的利益并不会因此僭越单个个体主体的现实利益,因为在真实的共同体中,生产劳动与生活实践得到了统一,生产劳动与生产成果得到了统一,该种现实的统一就是自由的现实指称。此外,该自由也绝非是虚幻共同体中少数人的特权,而是以共享生产与生活这一同一活动的方式共享自由的。在当代中国这一真实共同体中,我们承继了历史唯物主义将“共享主体”放置在“动力主体”以及“动力主体”的现实生产结构(共同体)中进行考察的逻辑理路。不仅仅止于此,我们将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标借助制度安排让全部个体主体能够在共建共享中获取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五位一体”事业融贯进共享自由全面发展可能的现实物质基础中。尽管我们必须承认当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能将共享发展成果完全转化为共享自由,但是我们却在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制度中以“武器的批判”的方式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理念转化为客观物质现实。在这之中,必须承认制度本身的这样一种反作用:如果制度或曰政治意识形态以广大人民主体为特殊利益的维护者,那么它自然就是最充分和最丰富的普遍利益。在人民利益主体端,是关于“确定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目标”命题对“个体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守正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结构变化与分工愈加充分的结果,在利益端表现为不断产生的新的需要。过去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实际上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为了新需要的内在前提。新需要的生产要求是以一定历史原初需要(衣食住行等基本维持人体组织生活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在生产方式的模型中表现为分工的相对充分,在意识形态认知中表现为“主体性”哲学的高位价值排序。无论是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施蒂纳式的极端个人主义、消极虚无主义乃至所谓“批判性自反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的说法都是一定的新需要渴望得到充分满足的哲学社会心理表现。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否认这些哲学社会心理的一定合理性,而是说明着这样一个命题:不断增长的新需要生产要求与分工相对充分却达不到新需要生产要求所必需的充分程度进而制造出了或曰复活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总问题。我们在此需要重申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主体性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伪问题,只有作为方便日常讨论才具有意义,它既不能通过机械论的自然主义来说明,也不能借助先验的传统理性主义来背书。人的所谓特殊人性说法必须被生产实践性的生存方式所替换。自我创生性与自我生成性必须放置在特定生产结构的历史转折中才能够被科学指认,必须放置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才能够被准确道出。我们的美好生活目标与伟大复兴中国梦甚至包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似乎在表面上看似都具有某种“合目的性”,似乎是以未来牵引当下的方式在发挥着一定意识形态询唤作用。但是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同样也会认为并非是仅仅作为“目的”的理想在帮助当代社会主义中国,而是人民群众作为真实的主体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方面生产出了新的需要,进而也生产出了满足新需要的物质、精神资料与生产关系结构。所谓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不能被简单视作终极需要,不能转化为赋予人以独一无二性这种抽象直观且看似精巧的哲学基础。马克思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本质上也是对分工的另一种科学计算,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以非痛苦性分工为基础的。我们并不想要采取异化这一概念,如果将异化相对广义地定义为对必要条件的偏离,那么非异化的分工是可以使用的。在这里,非痛苦的分工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形而上学语词,而是完全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想象得到的。自由自觉的类活动仍然携带着某种人本学的意识形态,但是非痛苦的分工指向了一个现实的维度:自由自觉的活动没有为自由自觉活动的必要物质基础提供说明,而非痛苦的分工则既表达了具体人的真实自由活动,也为该真实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即新的需要必须借助新的供给才能得到科学说明,纯粹的自由自觉活动没有讲明活动本身的供给侧前提,而非痛苦的分工既提供了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没有将生产力本身定性为“原罪”,似乎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异化的痛苦劳动为前提。在这里,分工实际上消失了,生产与生活融为一体。不是资本逻辑下的生产生活分割,而是真实的美好生活,在这个意义上,美好生活与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同质性。生活本该是与生产一体的。美好生活目标相较于自由全面发展而言是更加具体化地强调特定阶段对生活需要适度满足的要求。物质性、精神性以及社会性的需要被放置在当下具体人民群众的利益中进行考察。尽管自由全面发展目标与美好生活目标在马克思总体性范畴中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且前者对后者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与统摄性,但是却容易被误解为某种脱离社会历史现实基础的形而上学迷思。事实上,追求美好生活目标的现实活动过程是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本真的、阶段性的科学表达。没有脱离历史原初需要和新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美好生活需要就是新需要,美好生活需要具体地阐发了历史原初需要之外的新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四、结
2023年3月28日
其他

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

守正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孕育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其中,守正与创新的关系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守正,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只有创新,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归根到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实现现代化,是各个国家、各国人民始终向往和不懈追求的目标愿景。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是最近几百年特别是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进程,其最初基本形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在现代化发展史上,社会主义国家是后来者。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病、痛苦和代价,建设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题叙事。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这是一种具有现代化特质的目标愿景。实现现代化,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来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追求。列宁曾提出两个著名公式:一是“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二是“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但是,在现代化的实践中,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真正走向成功。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后,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理论创新和创新理论取得的最重大成果之一,是就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集中体现为党的二十大初步构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守正,就是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摒弃了西方的现代化老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生态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有机融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坚定不移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上,堪称全球最动人心魄的奋斗故事、最引人注目的现代化史诗。从本源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而不是抽象的现代化。事实上,正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坚守了我们的本和源、根和魂,才能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创新:在积极识变求变应变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开创性事业。这既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同时又要求我们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顺应实践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以识变之智准确识变,以应变之能科学应变,以求变之勇主动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中国式现代化同样是一项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而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这就要求我们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不断研究解决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我国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创新,主要是营造创新氛围,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思想灵魂和方法来源;制度创新是持续创新的保障,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各类创新活动的精神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全面融合和持续发展。守正与创新: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历史特点,并具体体现为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重大关系,关键在于科学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厦的“四梁八柱”。其内容主要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支撑;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原则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是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障;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港澳台都是不可或缺的见证者、参与者、分享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和更加宽阔的世界舞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等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重大关系,旨在贯彻落实分两步走的总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世界历史的坐标系中,也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日,就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在党的二十大闭幕之后不久的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强调,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和不断推进,就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守正才能保持航向、大道其光,创新才能活力无限、扬帆远航。相关阅读论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论“守正创新”视野中的“两个结合”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创新”的价值论探析“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守正创新关于守正创新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意蕴与内在逻辑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田鹏颖:“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任鹏、肖明江: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黄庭满: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守正创新论“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创新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系是什么?中国式现代化优质均衡的伦理特性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逻辑”的驾驭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有“强国逻辑”的梯次结构“中国式现代化观”的理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辩证性”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与学理探寻从现代化的规范含义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基本立足点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提供了四大重要启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四次历史性跨越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蕴含?江泽民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源流考释与话语演变本文作者:林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思考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思考摘要: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可以从其生成逻辑与原创性上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逻辑。1)现代化的逻辑从生产力快速发展、全球化、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的维度出发规定了工业化、科技化、城市化等现代化普遍特征。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切中了劳动的存在,规定了现代化普遍展开的形式要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在双重逻辑的规定下,扬弃了资本的现代性弊病,在发展道路上具有双重原创性:一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积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方式开创了一条历史自觉的道路;二是确立了人民的文明主体地位,从现实的人出发,开创了一条通过人普遍交往的展开形式,推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正是如此,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一个自觉发展并通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2023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