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其他

关岛?关岛!

https://www.brookings.edu/wp-content/uploads/2022/08/Can-China-Take-Taiwan-v5.pdf.【45】Congressional
1月15日 下午 12:53
军事

台湾地区兵力部署概略图(2023版)

部分细节:全图要点如下:该图基于发布的“2023国防报告书”,以及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军事平衡》2022年度报告和“全球火力网站”等,提取最新军事力量信息标注而成。构图主要包括:台湾军事指挥体系、武装力量组织结构、军事设施分布、军事单位部署地等。附图有台湾地导弹系统覆盖图、台湾海洋感知基础设施、防空与导弹防御系统图和组织体系图。相关数据与信息均采集自互联网公开渠道,经多源比对、核实后,由知远标图员优化、标绘而成。需要郑重申明的是,本图仅供防务研究者参考学习之用,图中难免有遗漏或错误之处,敬请谅解,并希望能反馈相关信息,帮助我们修订错误,联系邮箱为knowfar2009@126.com。全图概览:全图采用高级喷绘用纸制作,长1.95米,宽1.5米。购图后,由知远所负责喷绘并快递,并赠送小分辨率电子缩略图。联系方式: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地址:江阴市长江路777号东方广场18号楼14层1410室邮箱:knowfar2009@126.com电话:0510-86403040客服电话:15312272018,13395159282工作时间:8:30-11:30,12:30-17:00(国家法定工作日)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俄乌战争:俄军战争初期的失败可以归因于后勤吗?

江晓博/译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知远导读】此次俄乌战争中,俄军的后勤保障被人们广为诟病。面对结果,我们似乎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后勤的问题,如此下定论未免过于草率,那么真实情况究竟是什么。可惜,对于正在发生的战争,首先“倒下”的就是真相,任何言之凿凿的所谓事实都值得被怀疑。因此,本文的价值在于,以严谨的信息筛选和归纳演绎,大体还原了俄军后勤保障不力的多重因素,包括后勤计划人员未提前获知全面战争计划、新面貌改革后未经实战检验的后勤保障体系、乌军以俄军后勤为目标的作战行动等。本文不失为俄乌战争后勤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摘要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缺乏进展,通常被归咎于后勤保障不力,但后勤保障及其最终失败并没有得到解释。本文的目的是提出一些后勤原则,可以用来描述俄罗斯的后勤计划方式,并推断失败的后勤是否减缓了军事行动,或者失败的作战表现是否导致了作战计划被修订,从而无法在后勤方面得到维持。俄罗斯攻占基辅的最初行动方案(COA),可能得到了后勤方面的充分支持。当COA失败时,应急计划很可能没有考虑到支持另一类作战行动的后勤挑战,部分原因是前面的演习造成了后勤真空。在东南部,后勤概念似乎建立在梯队原则的基础上,这与作战上的失败不太相符。此外,乌克兰针对俄罗斯后勤资源的成功战术,大大削弱了俄罗斯的战斗力。这一评估是基于有关俄罗斯行动的公开信息。对一场正在进行的战争进行报道,带来了数据验证的挑战。交战双方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都通过战略宣传来追求自己的利益。然而,通过综合不同的来源,我们相信我们的发现是相当可靠的。对于未来的研究,在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档案研究以及结合对双方后勤人员的采访,将为研究增加新的维度。但我们也意识到,这些数据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访问。关键词:后勤
其他

大规模“旅改师”——“特别军事行动”周年压力下的俄军改革重启

https://www.moscowtimes.ru/2023/01/12/gerasimov-i-surovikin-a30694.【20】参见:“Bafflement
其他

重新评估飞艇和气球在海上作战中的价值

蓝山/编译自:俄罗斯《军工信使》周报【知远导读】本文原载于俄罗斯《军工信使》周报,作者为俄罗斯地缘政治问题研究所所长康斯坦丁·西夫科夫,原标题为Дирижабли
其他

溯源与思考——以“特别军事行动”镜鉴谢尔盖·绍伊古的十年治军路

莫斯科岑柳/文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10年前,就在弗拉基米尔·普京第二阶段总统任期开启后半年,时任莫斯科州州长、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首任部长谢尔盖·绍伊古被“紧急任命”为俄国防部长,取代了牵涉情妇贪腐案的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十年后的今天,绍伊古已经成为现代俄罗斯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国防部长——如果不是一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别军事行动”,拥有俄罗斯“政坛常青树”美誉的他或许还将被冠为苏联解体以来“最成功的”俄国防部长。然而时至今日,俄乌战局的僵滞现实使外界对绍伊古及其军方高层团队在开战日(2022年2月24日)前所做的工作提出了些许质疑,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似乎和“新面貌”军事改革启动前无甚区别。以“特别军事行动”镜鉴绍伊古主政俄国防部的这十年,俄军变化几成、缘何至此境况?鉴此,有必要在俄乌冲突之外对绍伊古时期的俄军总体建设发展状况做一个全盘总结和回顾,盘点得与失,以期获得些许借鉴与启迪。背景:为什么是绍伊古时间回到10年前,2012年5月俄总统大选结束,红极一时的“梅普组合”顺利换位,普京再度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接任总理。作为普京第一阶段总统任内(2000年1月至2008年4月)提拔上位的第二位国防部长(第一位是谢尔盖·伊万诺夫),谢尔久科夫是当时俄政府部门中少数未被替换的长官,外界普遍认为,拥有普京“力挺”的谢氏将稳坐“阿尔巴特大街”,继续将“新面貌”推进下去。彼时的绍伊古,则在“梅普换位”后不久被悄然调离了任职时间长达18年的紧急情况部,前往大家所熟知的“莫斯科郊外”(Подмосковье)——莫斯科州任州长。尽管在首都周边首获州长职位,但对长期坚守中央核心区的“政坛常青树”来说,在这个时刻被调任,既要离开自己深耕多年的故地、放弃紧急情况部大将衔级1,又将因此失去在俄政治事务中最重要、最顶层的决策机制——联邦安全会议中的委员职务。此时,绍伊古只能暂且退居“直隶省”,其与“阿尔巴特大街”的缘分,尚未到来。然而没过多久,有军方匿名人士于当年秋天举报谢尔久科夫,称其一手打造的“国防服务公司”存在“贱卖国防资产”等重大腐败问题。经俄联邦侦察委员会查证认定,该公司确实存在此类违法行为,给国家造成了超过30亿卢布的损失。委员会还对公司总经理叶夫根尼娅·瓦西里耶娃的住所进行了突击搜查,在行动中不仅搜出了价值百万美元的文物珠宝,还“顺道”搜出了身着睡衣的谢尔久科夫。在此情形下,饱受舆论压力的普京被迫对谢氏做免职处理;但事实上,即便没有瓦西里耶娃被捕这一导火索,为“阿尔巴特大街”寻找新主人也是迫在眉睫——谢尔久科夫带来的“新面貌”震荡是如此之大、挑起矛盾之多维,迫使俄高层不得不寻找一位各方都能接受的人来“镇场”,抚平军中恩怨、重获将军支持(这种支持在“新面貌”时期因激进的、严重损害将军们利益的改革举措而大幅下跌),以平稳开启普京的第二阶段总统任期。从历史上看,俄罗斯的军事组织较其他大多数军事组织更加抵制变革。——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原主任小道格拉斯•洛夫莱斯鉴此,再从“门生故吏”或“同事学弟”中为谢氏挑选继任者便不太现实,普京需要的是一位在外界看来“不完全是自己人”的人选。最终,据俄媒报道,经梅德韦杰夫推荐,绍伊古重回俄最高决策层的视线;从资历上看,其虽与谢尔久科夫一样并无真正的部队任职履历,但发迹自叶利钦时期的绝对“老资格”能让将军们信服2,并且在与国防部类似的强力机构中有着长期稳定、饱受赞誉的主官经历。而另一方面,“政坛常青树”的美誉说明了绍伊古的行事作风——“绝不轻易得罪任何一方”,因而能够得到各利益攸关方的认可。对绍伊古本人而言,成为国防部长是其重回核心决策圈甚至更进一步的不贰良机3,他为此亦需俄高层和将军们的支持,因而在上任之初对军队总体表现出了迎合的姿态。不过,从今日俄军表现倒推,却也正表明,俄军上下想要形成真正的“新面貌”,也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就位。任务:绍伊古想做什么与谢尔久科夫不同,绍伊古并不是“普京的学弟”,他也知道自己未必能像曾经的伊万诺夫和谢尔久科夫那般获得来自高层的绝对力挺,并基于此真正大刀阔斧地迈开改革强军之路。经历了争议极大的谢尔久科夫版“新面貌”后,就任防长一职不久的绍伊古所能做的,更多则是要安抚维持、休养生息,尔后才能规划“下一步”。绍伊古首先给自己找了帮手,他向普京推荐了刚调往中央军区任司令不久的瓦列里·格拉西莫夫上将出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俄军总参谋长4,而绍伊古在紧急情况部时的老部下们也被接续安排到了国防部副部长的位置上5。至于下一步,对此前从未在军中任职的绍伊古而言,最大的困难是无从发现问题——鉴于梅德韦杰夫在2012年3月中旬召开的俄国防部扩大会议上就已宣布“军事力量改革基本结束、主要目标已经实现”6,在当时俄周边局势尚属平稳的背景下,绍伊古履新首个完整年(2013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工作突破口。作为前紧急情况部部长,绍伊古力促恢复了中断近20年的战备突击检查制度,先后给空降兵、南部军区、西部军区等精锐部队制造“紧急情况”,并得到了“表现不理想、却是其想要的结果”:机械化部队长距离急行军“成建制抛锚”、值班人员打瞌睡导致未接警报、驻外基地通信线路受别国管控……“新面貌”下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暴露。我们要将两个集团军投送到2000千米之外,当时我们不知道有多少节车皮可用于投送部队,而总参谋部居然同时报上来2000、3000、4000三个数字,这让我和总参谋长都感到非常惊讶。——谢尔盖•绍伊古精锐部队表现尚且如此,其他部队的表现就更不用说了;当年底,国防部对俄军全年度战备突击检查给出了“不及格”的综合评价,于是就有了否定谢尔久科夫时期系列改革举措的理由。“反攻倒算”首先从部队编制上开始,绍伊古认为,经历“新面貌”调整后的俄军(尤其是地面部队)过于“短小”且不精干,丧失了“打大仗、打硬仗”的能力。7于是,“师改旅”被叫停并逐步向“旅改师”过渡,新的集团军和步兵军开始筹建,院校数量也得到了增加,就连国防部内设机构都开始扩充并以此为契机渐进性恢复了“十常侍”制——即以10位副部长辅佐绍伊古主持工作,此举大幅稀释了俄军总参谋部的权力。8而作为对格拉西莫夫的“补偿”,其军旅生涯中所曾服役过的老部队在“旅改师”的浪潮中被一一恢复。9这些调整从纸面上扩充了军队规模,直接增加了高级军官的岗位数量,是绍伊古笼络人心、凝神聚力的关键举措。在维持住高级军官队伍的稳定后,绍伊古所做的第二件事是要在短期内以看得见的变化彰显其对“新面貌”的调整成效。对本科就读于建筑系的绍伊古来说,“搞建设”是他最擅长的事:自2014年起,从国家防务指挥中心、北极“三叶草”基地、武装力量大教堂,到基层连队全面普及淋浴用房,绍伊古的工作重心始终抓住一个“建”字,为此还特意任命了自己的心腹、原莫斯科州副州长铁木尔·伊万诺夫为国防部副部长,全权负责军队基建事务。同时,绍伊古力主恢复传统俄式军装、大力推进老式装备的现代化改造,确实让外界看到了俄军不一样的“新面貌”。归根到底,绍伊古长期以来的基本施政脉络可概括为三点——证明前任政绩不彰、增加编制稳定队伍、狠抓“看得见”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绍伊古还需要机会来完成第三件事——让俄军打几场规模可控、能力可及、难度不大的“小仗”,以期俄军在自己主导的调整改革下能迸发出焕然一新的表现。随着地缘政治格局加速演进,俄军先后迎来2014年乌克兰危机、2015年叙利亚反恐及几次境外维和行动等难度不大的考验。在上述行动中,俄军基本上是以少量精锐部队为先锋强势突击,待稳定控局后再陆续以其他部队替换、接力“轮战”,在达成预期战略目标的前提下以实战环境砥砺三军。为反映出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俄罗斯国防发展建设成就,有三个“小目标”是绍伊古需要尽力去实现的:①让俄国民众觉得俄军“行”;②让俄国对手觉得俄军“行”;③以行动证明俄军“真的行”。先“自信”,还要“让别人信”,绍伊古的目标实现了么?评估:绍伊古做的如何从绍伊古的“为官之道”来看,应该说,至少在“特别军事行动”正式开始前,其系列施政举措都搞得很成功:先以编制扩充、待遇提升来激励军队,再“杀鸡用牛刀”以精锐打小仗、实现“从胜利到胜利”。由此,目标①实现,军心民心大振,俄国百姓(特别是有历史情怀的老一辈人)仿佛看到了“苏军余晖”的回光返照,为绍伊古治下的俄罗斯军队感到由衷自豪——据民调显示,绍伊古是自2013年以来俄政府中工作所获评价最高的部长。10与此同时,俄罗斯的主要对手对俄军在乌克兰东部、叙利亚展开的军事行动所取得的效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要对“俄罗斯军队的作战能力进行重新评估”11;而根据2016年3月初泄露的一份北约内部报告表明,北约认为俄军在叙利亚遂行作战任务时,无论是在武器装备上、还是在战术战法上都要胜过美国及其领导的联军部队。12正是由于俄军的出色表现,俄罗斯在与北约和西方展开博弈较量时才有了分量足够的筹码——英国《金融时报》在2016年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就指出,通过用兵乌东、叙利亚,俄罗斯一下子“从一个在外交舞台上备受指责和排斥的‘弃儿’变成了西方无法忽视的问题解决者”。13俄罗斯的主要对手也觉得俄军“行”,绍伊古的目标②,基本实现。由于目标①②的顺利达成,似乎目标③的实现是“理所应当”的——俄军“真的行”;然而,俄乌冲突中的战地实况表明,俄军所展现出的“行”,与“真的行”仍有一定距离。绍伊古时代的俄军建设发展成果,多是“面上看得见”的——新军装、新中心、新教堂,还有老旧装备焕新升级而来的“新”装备,它们无法从根本上体现出一支军队的蜕变。特别是绍伊古着重强调的武器装备现代化率,其主要依据的是谢尔久科夫在任时制定的《2011-2020年俄联邦武器装备计划》,要求在2021年以前,俄军制式武器中的“现代化装备”占比不能低于70%。这一工程的实施效果至今已然十分清晰明朗:尽管绍伊古于2021年底宣布俄军现代化武器配备率已达71.2%,但随着俄乌战局持续演进,前线俄军接收到的增补装备中开始成批出现T-62M主战坦克、旧式AK突击步枪等老旧武器;与此同时,俄军在战场上亦损失了相当数量的、旧式装备编号后加“M”的“旧瓶新酒”式新装备——前期靠它们好不容易提升上来的武器装备现代化率,恐还将出现不小的跌幅。14装备“不太行”倒在其次,而判定一支部队是否“真的行”,关键在人——特别要看高级指挥军官的能力素质和指挥水准。尽管俄军不少高级指挥官都有在叙利亚战场上的轮战履历,但透过俄乌冲突,不难发现今日俄军一大隐忧——严重缺乏有过大兵团作战指挥经验的高级将领。在谢尔久科夫履新防长之初,尚有以安德烈·古鲁廖夫和弗拉基米尔·沙马诺夫等为代表的15、先后参加过第二次车臣战争及俄格“五日战争”并指挥过军级作战集群的高级将领在役。这些有过大兵团作战指挥经验的俄军高级将领,经历了“新面貌”初期的“雪崩式裁军”后16,大部分被强行免职、悉数退休。而到了绍伊古任内,正是俄军迈过两次车臣战争和“五日战争”的“过渡期”。俄军高级将领的选人用人,就只能从“谢尔久科夫大裁军”中的“幸存者”里挑选,结果选出了一批“有基层履历、却无指挥经验”的高级将领。纵使坐拥驻叙轮战履历,但俄乌冲突中的作战指挥难度、强度都远非在叙利亚的“反恐行动”所能比拟。战时在战略性战役规模上的军队指挥最为艰难,能担当此任的唯有那些拥有丰富作战经验、高深军事知识、高度的智慧、意志力和组织才干的将领;遗憾的是,在和平年代的干部培养、服役期间,常常将这些要求置于次要地位,为此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已故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长马赫穆特•加列耶夫大将结果,在俄乌冲突中,俄军新一代的“60后”甚至“70后”高级将领走上前台,开始接受残酷的国家间战争考验。就目前来看,俄四大军区、空降兵部队司令均已在“特别军事行动”期间完成了“被动换人”,这充分印证了苏军元帅伊万·科涅夫的那句名言:“战争本身发现并选拔干部,战争环境比任何一个干部机关都能更好纠正其与最高统帅部在战前一些岗位的人事任免中所犯的错误,并逐步让这些无法克服复杂环境的干部靠边站。”而绍伊古的目标③是否实现,也将就此暂时打上问号。结语:客观评价战争的演进从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以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的总体表现来全盘否定“新面貌”及绍伊古的施政举措是不公平的——毕竟,在绍伊古上任伊始,没有人会料到俄乌之间的“兄弟阋墙”,更不会想到两国军队会在21世纪20年代初展开一场真刀真枪的“国家间战争”。如果没有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绍伊古为俄军“穿新衣”的计划——“部队总体扩编、局部加强精锐”,会是完美无瑕的:前者用于解决将军岗位、部队缺编渐进补齐;后者着眼当下,紧前为一小批能征擅战的精锐力量换装,力争打些出彩“小仗”证明其治军有方。而当乌克兰危机爆发之时,面临着美西方日趋收紧的经济制裁和技术封锁,俄军现代化建设发展所亟需的经费、技术支撑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在此背景下,绍伊古想要勉力维持俄罗斯军事力量的强大形象,就只能将多数资源用以升级维护战略武器和少数常规精锐力量(如“营级战术群”),再将剩余资源像撒胡椒面一样平摊给其他部队。绍伊古在防长任内的这两项举措,实际上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前者用以打造俄军的真正精华、后者则要彰显俄军的体量之大。但在克里姆林宫看来,两条平行线的交集(实际上可能并不存在)撑起了俄军世界第二的威武之师形象,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广义上对俄罗斯军队的相应高估。还需关注的一点是,在苏联解体后,只要普通俄罗斯人不承受战争的代价(或者说“可以承受较低的代价”),坐镇克里姆林宫的领导者就能保持高水平的国内支持率17;但当代价高昂而无所获得时,就会有人为此“顶锅”。此后长达20年间,当面对各类武装冲突时,俄罗斯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应该说都较为“谨慎”——即将作战行动控制在“职业军人”的责任范围内,确保以可控代价达到预期目标,并让军事行动与普通俄罗斯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从本质上看,21世纪以来的历任俄国防部长推行的系列军事改革活动,其溯源都是基于这种考量。但如果意识到一场“国家间战争”不可避免,那么至少需要提前五年为此储备各类人才—-指挥、作战、保障诸门类缺一不可,绝非至今日“部分动员”救急之景况。俄长期以来坚持“有限兵力打有限战争”方针,据此打造出的部队却前出打了一场苏联解体以来罕见的大规模陆地战争,这恐怕也是绍伊古始料不及的。在俄乌冲突僵局延续的背景下,如何排除万难使俄军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打中等以上规模常规战争的能力,将会是留给绍伊古及其继任者的最大难题,而这将最终决定绍伊古治下俄罗斯军事建设发展成效的评价结果。【1】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的前身是1991年成立的俄罗斯“民防、紧急情况和消除贫困事务委员会”,首任主席即为绍伊古。该委员会于1994年改组为紧急情况部,仍由绍伊古担任一把手,此前坊间一般直接将紧急情况部称为“绍伊古部”。【2】绍伊古在1994年就任紧急情况部部长时,普京还在圣彼得堡,尚未来到莫斯科。【3】在俄联邦安全会议中,国防部长为常务委员,而绍伊古此前担任的紧急情况部部长仅为一般委员。【4】时年57岁的格拉西莫夫曾先后担任列宁格勒军区、莫斯科军区司令和俄军第一副总长等要职,但因与谢尔久科夫、马卡罗夫(前任总长)不和,于2012年4月底被调往俄四大军区中综合实力最弱、出镜率最低的中央军区任司令,这在当时被俄媒广泛解读为是种
其他

瑞士情报部门退役官员:过去几年中,是谁在为俄乌战争铺路

安宁/编译【知远导读】雅克·鲍德是一名瑞士情报部门退役上校,该人曾是北约在乌克兰军事训练行动的主要参与者,地位极高。多年来,他还与他的俄罗斯同行们有过广泛的交流。他的长文首次出现在备受尊敬的法国新闻研究中心(以法语的形式)。英语译文出现在2022年4月1日的The
其他

美国印太战略框架(解密版)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美军联合信息环境解析

SSA)来实施;五是能够针对跨域协同及合作伙伴,提供安全的接入点,涵盖了各级各类型的网关设施;六是能够提供全面的机动能力,主要由移动应用要素来实现。联合信息环境体系作用示意图
2018年6月7日
其他

使命与梦想: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安德鲁•马歇尔——净评估智慧之旅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最后的武士——超越净评估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知远防务论坛•2018 ——跨南太平洋的战略竞争与海洋合作研讨会

为此,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召开此次研讨会,邀请中外学者和专家对南太平洋地区战略竞争背景下海洋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对中国与拉美国家海上经贸合作的现状及未来进行探讨。感谢您的支持和参与。
其他

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其次,超地平线雷达存在与标准“敌-我”雷达识别系统不兼容问题,因此,在分析空情时,人工智能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人工智能同样能够用于对付敌方雷达,研究敌人雷达的运行情况并选择压制无线电信号的方法。
其他

知远防务论坛•2018—— 化生放核安全防御论坛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知远防务论坛•2018——国际军事训练交流与合作 暨知远特种作战与低烈度冲突研究中心成立

时值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所属特种作战与低烈度冲突研究中心在桂林成立,特就上述问题召开此次研讨会,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您一起进行深入交流。感谢支持,欢迎参与。
其他

知远防务论坛•2018—— 化生放核安全防御论坛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中澳战略沟通亟待加强

国内有媒体认为,澳洲在可争取可不争取之列,澳洲对中国没那么重要;甚至认为,“澳洲就那么点力量”。笔者认为,就算澳洲成为中国的朋友也许并不重要,但是,如果澳洲成为中国的敌人却肯定能给中国造成新增危险。
其他

【好书推荐】美军联合作战计划流程(2015年修订版)上下册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好书推荐】美军联合作战行动筹划手册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好书推荐】联合作战纲要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好书推荐】美军联合战略与作战计划制定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知远防务学院首期班倒计时——《美军联合作战计划流程》

正所谓“今天的准备决定着明天的成就”,一个规范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符合逻辑的流程有助于作战参谋有条不紊地进行计划筹划,并制定出科学而合理的联合作战计划,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

【资料上新KFIP2018-266】美军战场与战场空间情报准备手册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招聘】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招聘反恐与海外安全助理研究员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知远防务学院首期班倒计时——《美军联合作战计划流程》

正所谓“今天的准备决定着明天的成就”,一个规范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符合逻辑的流程有助于作战参谋有条不紊地进行计划筹划,并制定出科学而合理的联合作战计划,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

必须实现核武器的现代化

了解竞争对手的现代化计划、美国现有系统的局限性以及这些变量如何影响威慑的稳定性对美国考量其核态势以及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所采取的战略方向都非常重要。首先,简要介绍一下朝鲜、俄罗斯和中国的核武器现代化。
其他

【资料上新KFIP2018-272】朝鲜半岛安全形势论文集选编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导弹防御、核相关资料集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知远防务学院首期班倒计时——《美军联合作战计划流程》

正所谓“今天的准备决定着明天的成就”,一个规范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符合逻辑的流程有助于作战参谋有条不紊地进行计划筹划,并制定出科学而合理的联合作战计划,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

【招聘】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招聘反恐与海外安全助理研究员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知远防务学院首期班倒计时——《美军联合作战计划流程》

正所谓“今天的准备决定着明天的成就”,一个规范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符合逻辑的流程有助于作战参谋有条不紊地进行计划筹划,并制定出科学而合理的联合作战计划,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

【资料上新KFIP2018-265】美国陆军情报分析手册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为未来战争打造美军

美国与中国或俄罗斯之间的战争将毫无先例。它的特点是拥有核武器和精确打击系统的对手,它可能不仅包括陆地、空中、海上,而且还包括空间和网络空间。这样的战争可能与最近的战争有很大的不同:
其他

美军核潜艇部队现状及其发展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资料上新KFIP2018-269】美军网络作战推演手册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招聘】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招聘反恐与海外安全助理研究员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知远防务学院首期班倒计时——《美军联合作战计划流程》

正所谓“今天的准备决定着明天的成就”,一个规范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符合逻辑的流程有助于作战参谋有条不紊地进行计划筹划,并制定出科学而合理的联合作战计划,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

【资料上新KFIP2018-271】网络空间作战:战略指南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知远防务学院首期班倒计时——《美军联合作战计划流程》

正所谓“今天的准备决定着明天的成就”,一个规范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符合逻辑的流程有助于作战参谋有条不紊地进行计划筹划,并制定出科学而合理的联合作战计划,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

【招聘】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招聘反恐与海外安全助理研究员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知远所应邀做《美国陆军网络/电子战能力的集成与应用》讲座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美国陆军战略管理的过程与本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军已形成了一个庞大且细致的战略体系与战略管理体系,并推动着美国军事力量的有序发展。在此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关键性的人物值得关注,他们对美军战略管理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

知远防务学院首期班倒计时——《美军联合作战计划流程》

正所谓“今天的准备决定着明天的成就”,一个规范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符合逻辑的流程有助于作战参谋有条不紊地进行计划筹划,并制定出科学而合理的联合作战计划,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

【资料上新KFIP2018-268】大国竞争时代的兵力规划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新年巨献】美军作战需求•作战概念•作战能力生成与管理流程示意图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推荐】台湾海峡海洋环境(上下篇)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其他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主要任务

现代化海上导航和海洋学装备的比重提高了100%。近几年来开辟了11个岛屿、9个海角、6个海峡和5个海湾,俄罗斯大陆架面积增加了52000平方公里。多年之后,海军于2014-2016年进行了环球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