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其他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概览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概览经济理论与探索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与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04-18齐平,宋威辉摘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7—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从价值链上游度即“强链”和价值链长度即“延链”双重视角,探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与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强链”和“延链”两方面推动了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创新发展在此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正向传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制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创新引领型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强链”和“延链”推动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更为显著。为此,在城市层面应健全数字化转型治理体系,在行业层面应加快“新基建”建设进程,促进数字化均衡发展,在企业层面应鼓励以强带弱、协同发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增质。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价值链上游度(“强链”);价值链长度(“延链”)作者简介:齐平(1964-),女,吉林白城人,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及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威辉(1990-)(通讯作者),男,山东平度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作用:来自企业异地合作创新的证据19-35王巍,师婷婷,姜智鑫摘要:国家中心城市肩负着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使命,其创新引领作用将为企业合作创新搭建良好平台。以实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事件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企业异地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显著提高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企业联合申请专利的数量,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带动作用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同一学科内的企业异地合作创新影响效应更强;机制检验表明,国家中心城市通过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增强经济关联等渠道影响企业异地合作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效应影响范围有限,但企业合作创新的质量较高,创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好。因此,地方政府应有效利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机遇,促进城市间企业合作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市场一体化;企业创新;异地合作创新;全国统一大市场;城市群作者简介:王巍(1984-)(通讯作者),男,甘肃兰州人,甘肃政法大学经济院副教授、副院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博士后;师婷婷(1998-),女,河南周口人,甘肃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姜智鑫(1997-),男,福建武夷山人,广东理工学院会计学院助教。金融发展与监管银行业结构优化能否激发实体企业活力——基于银行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契合的视角36-53王国松,李欣宇摘要:以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与地市级宏观经济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银行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契合的视角,探究银行业结构优化对实体企业活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银行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的契合程度越高,越能够显著促进实体企业活力,且该效应随着企业活力的提升呈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作用渠道分析表明,同要素禀赋结构契合的银行业结构通过改善银企间信息环境、优化信贷配置以及缓解公司财务与违约风险激发实体企业活力。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金融科技发展不充分地区的企业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段更为明显。此外,同要素禀赋结构契合的银行业结构能够通过激发实体企业活力强化供应链韧性、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驱动地区产业升级。研究结论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关键词:银行业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实体企业活力;信息环境;信贷配置作者简介:王国松(1968-),男,安徽滁州人,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欣宇(1996-)(通讯作者),男,安徽安庆人,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金融供给改善与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商业银行网点分布的证据54-69曹慧平,丁怡帆摘要:劳动力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性投入要素,其有效配置在塑造微观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放松商业银行市场准入引发的商业银行网点分布扩张视角,考察其带来的金融供给服务改善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劳动力投资效率,即企业周围分布的银行网点数量越多,劳动力投资效率越高;商业银行网点扩张主要通过信贷可得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促进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提升,且这种影响在民营、抵押物价值低、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市场分割程度低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商业银行网点扩张通过改善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发挥金融供给侧改革在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而推动经济和就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政策参考。关键词:银行网点扩张;金融供给改善;劳动力投资效率;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简介:曹慧平(1975-),女,山东郓城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丁怡帆(2000-)(通讯作者),男,河南洛阳人,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研究生。绿色经济与三农劳动力返乡创业与县域绿色低碳发展70-84魏滨辉,罗明忠摘要:创业活动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2010—2020年2
1月27日 下午 2:21
其他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概览

本刊将定期在广东财经大学学报服务号和订阅号中发布最新拟录用文章信息、最新一期目录预告、每期文章全文以及重要通知等,敬请读者关注。长按关注广东财经大学学报服务号长按关注广东财经大学学报订阅号
2023年3月6日
其他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2年总目次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2年总目次一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枢纽——粤港澳大湾区示范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陈甬军,晏宗新,余曼琪(6,04-17)“双循环”背景下免税经济的新趋势及广东实践………杜小坚,李丽,周晖(6,17-24)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阶段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分析………王莹莹,彭荣(6,25-35)二经济理论与探索中国经济动能重塑(2002—2019):时序演进与空间分异………汤旖璆,刘欢欢,王佳龙(1,40-57)数字经济发展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吗——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郭炳南,王宇,张浩(1,58-74)新型消费的经济理论问题研究——基于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对接视角………郑英隆,李新家(2,4-14)社会网络能提高流动人口工资吗——基于路径及异质性的分析………潘丽群,张少华(2,15-28)颜值对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及其机制分析………徐政,许萌,张鹤(2,29-41)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分析及其效应………陈昭,陈钊泳,谭伟杰(3,4-20)工业智能化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技能偏向性视角………陈冲,孙永驰(3,21-33)人工智能、人口结构转型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芦婷婷,祝志勇,刘畅畅(4,4-17)工业智能化如何影响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郑丽琳,刘东升(4,18-29)数字经济发展与城市区域创新——来自我国281个城市的经验证据………葛立宇,莫龙炯,张方(5,18-30)新型消费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信息消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何凌云,张元梦(5,04-17)三财税与公共管理共同富裕的现实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财税改革的视角………罗志恒,杨新,万赫(1,4-13)地方政府行为异化与城市治理现代化——基于疫情期间复工复产情况的分析………陈博,杜雯翠,温馨(1,14-28)房地产限购政策会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吗——来自333个城市的证据………朱军,邹韬略(1,29-39)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最优宏观税负研究………魏升民,李普亮,梁若莲(2,42-55)税收竞争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根源探究………刘清杰,任德孝(2,56-70)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省级政府工作报告的经验证据………张云矿,胡善成,杨桐彬(4,86-99)公立医院改革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吗——基于财政投入的促进效应分析………王朝才,查梓琰(4,100-111)征管信息化降低了企业税收不确定性吗——来自金税三期准自然实验的证据………刘冰熙,陶东杰,陈政弘(6,89-102)公司治理机制差异下的税收遵从与企业绩效………余可,李林木(6,104-112)四粤商与广东经济服务业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基于佛山市2010-2018年制造业的实证检验………李璟,屈韬,陈勇姗,等(1,75-86)绿色金融的生态环境效应——双碳目标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检验………李江涛,黄海燕(1,87-95)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辐射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机制及效应………钟坚,王锋波(5,81-99)农村金融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分析及空间溢出效应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概览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概览经济理论与探索新型消费的经济理论问题研究——基于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对接视角04-14郑英隆,李新家摘要:伴随互联网应用平台的行业细分化发展,供应商能更精准地切入消费差异群体,消费结构因此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基于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对接的视角,探讨新型消费中的经济理论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消费者在消费互联网条件下,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进入市场,不仅改变了其需求表达的方式和对消费品的信息搜寻方法,也改变了消费品购买的决策模式。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应用平台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其对产品需求的表达更明确,不仅有利于提升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信息对称性,也更有利于产品的创新和生产工艺的变革,有利于形成消费者与生产者共创价值、消费与生产良性互动的生态发展模式。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对接,还将促进数字资源与共创价值的开发,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有利于我国经济双循环格局的形成。关键词: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互联网对接;消费;新型消费;数字资源;共创价值;产业数字化;
其他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概览

作者简介:马子程(1992-),女,湖南郴州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研究生;刘衡(1983-),男,陕西杨凌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张建琦(1957-),男,陕西宝鸡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
2021年1月31日
其他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总目次

本刊将定期在广东财经大学学报服务号和订阅号中发布最新拟录用文章信息、最新一期目录预告、每期文章全文以及重要通知等,敬请读者关注。
2020年12月18日
其他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概览

作者简介:韩春虹(1989-),女,安徽庐江人,安徽建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张德元(1963-),男,安徽舒城人,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