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温秋肃

其他

论新世纪科幻小说的人工智能书写及其社会启蒙价值——以刘慈欣和韩松为中心

[3]张伟:《技术媒介与当代文学生产的“后人类”向度》,《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4][5]曹荣湘选编:《后人类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2、13页。
2023年11月23日
其他

刘阳扬 | 科幻小说与“新时期”文学——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发表前后

刘阳扬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1978年,《人民文学》发起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不仅在文学界影响深远,在社会上也造成很大声势。获奖的二十五篇小说不乏被文学史反复提及的重要作品,如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贾平凹的《满月儿》、王蒙的《最宝贵的》等。然而,二十五篇获奖作品中的最后一篇往往被文学史的书写者所忽略,这就是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珊瑚岛上的死光》发表于《人民文学》第8期,它并非当时政府所极力推崇的科普创作,而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这篇小说的获奖,不仅意味着科幻文学获得了纯文学文坛的认可,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科幻文学曾经与主流文学的发展脉络紧密交织,科幻文学作家在中国文坛刚刚复苏的春天就积极参与到文学的重建工作之中,为“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乃至后来1980年代文学的繁荣做出过积极的贡献。一、文坛的春天与科学的春天随着《人民文学》复刊,文艺界已经呈现出早春景象,文艺界形势的改变让“文革”时期一直沉寂的科幻文学创作也开始复苏。叶永烈的小说《石油蛋白》刊登在《少年科学》1976年第1期上,小说描述了石油脱蜡产生蛋白,并变成人类食物来源的未来生活。虽然小说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科普的意味,但是其生动的情节设计使其被视为科幻小说并收入《中国科幻小说大全》[1]之中。根据该书的记载,1976年仅此一篇科幻小说问世,到1977年增加到三篇,而1978年迅速增至四十二篇,1979年更是增长到一百四十五篇。由此可见,随着文学的复苏,科幻小说也在同步发展,并且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作品的爆发式增长。从时间脉络观察,科幻文学的发展道路一直紧随“新时期”思想解放的步伐。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发表讲话,提出“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对于迅速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2]。在讲话中,邓小平不但肯定了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而且将从事科学知识分子定义为无产阶级的一部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给了科技工作者极大的鼓励。同时,邓小平重申了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崇尚科学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文艺界也纷纷响应,表现科学、科学家的作品屡屡问世,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就专注于此种题材。与此同时,科幻文学创作者的队伍不断扩大,一批实力派的科幻作家开始出现,如郑文光、叶永烈、童恩正、肖建亨、刘兴诗、金涛等,与纯文学作家不同的是,他们大多从事自然科学工作[3]。不仅如此,当时还形成了一支科幻文学翻译队伍以及科幻文学评论队伍。在此基础上,《科学文艺》《科幻世界》《科幻海洋》《智慧树》等二十多种科幻杂志的涌现为作者提供了发表的平台,也促使中国科幻开始走入“黄金时代”[4]。1978年,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作为单行本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新时期”第一部畅销科幻小说。该书讲述了主人公小灵通体验未来社会科学技术的种种奇遇,因其科幻元素和童趣性而广受好评。据叶永烈回忆,《小灵通漫游未来》实际上创作于1960年代,但是因为其在自然灾害时期书写衣食无忧的未来生活,不合时宜,而未能发表,“到了1978年,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我把退稿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重新投到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这时,环境氛围变了,在科学春天的环境氛围中,人人都非常关心未来。《小灵通漫游未来》很快出版了,第一版就发行了150万册,后来累计发行超过300万册”[5]。《小灵通漫游未来》漫画虽然《小灵通漫游未来》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深究其情节细节,可以看出其并未脱离儿童文学的范畴。事实上,1950年代的科幻小说,多数散布在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之中,如郑文光的《第二个月亮》(1954)、《飞上天去的小猴子》(1957)、迟叔昌的《割掉鼻子的大象》(1956)等。1950年代的科幻小说大多专注于儿童文学领域实际上也有政策原因。1955年9月16日,《人民日报》发布社论《大量创作、出版、发行少年儿童读物》,要求中国作协制订儿童文学出版计划,“组织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作家深入生活,为少年儿童创作”[6]。在政策的引导下,儿童文学作品数量开始增多,科幻作家的相关创作也得到了发表机会。
2020年7月14日